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上將

竹簡二 董卓亂 群雄起 第四十七章 各方行動 文 / Y冷冰凝Y

    第四十七章各方行動

    「趙侯,今日朝會之事,你如何觀之?」言此語之人正是張讓,而被他稱為趙侯之生的面紅齒白,且面部無須,顯然是一宦官。

    「乃何事?社稷榜之事?亦或那潘鳳之事?」那趙侯悠閒的品著茶水,此人卻是十常侍中另一巨頭趙忠是也。

    「二者皆有,我等身為宦官,所做之事若想流芳千古卻是絕無可能,然讓不覺自己所做之事有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如今我等錢財雖不可言富可敵國,卻亦是富甲一方,那潘鳳所行之策雖會讓我等費些錢財,但亦可全我等之名,讓甚是看好於他。」張讓不禁感慨,自入宮以來,自己從一個小黃門,一步步爬到如今之位子,可謂是權傾朝野,即便是百官之首,大將軍何進亦是不敢輕視自己,然歸根結底,自己終究不過只是一宦官爾。

    「此事忠亦是覺得可行,然我等當捐何數?」趙忠稍想片刻,道。

    張讓伸出一個手指,呼了一口氣,道:「讓以命人知會讓之義子張曠,使其於愛國奉獻榜之上捐粟米十萬石!以中常侍張讓義子張曠之字書字。」

    聽罷此言,趙忠也不禁倒吸一口冷氣,十萬石,加之朝中所捐八千,張讓竟然捐了整整十萬又八千石粟米,此等數量卻是足令十萬大軍十日飽食,若是節省食用,更是足夠近月之用。這傢伙當真是下了狠心。

    張讓雖說財產數量極其之大,但卻多位金銀等錢物,然其所捐十萬石皆是米糧之物,此等災害之年,如此之多的米糧可不是小數目,即便是張讓,拿出亦是十分之困難。

    「我等如今之年歲當為後世所想,你我不過乃是宦臣,無有親子可傳家財。讓思此良久,我等即便富可敵國又有何用?不若換得死後之名,亦可保我等於土中無憂。」張讓見趙忠思考模樣,歎氣道。

    天下皆有他二人之耳目,又怎會不知他等十常侍諸人於民間之名?如今這潘鳳這主意亦是一路人皆知的陽謀爾!為了此名,便是散盡家財又如何?

    「聽張侯一席話,忠所獲良多,然若捐米糧等物,卻是恐其價高,不若以其他等物易之。」趙忠聽得張讓的話,也是想了很多,說道。

    「某之義子處所存之糧甚多,當有十萬之數,留之無益,便就此捐了吧!留下金銀等物足矣!」

    「忠此次便隨著張侯做一會百姓眼中的好人。」趙忠也是一狠心,暗自打定注意,準備捐上五萬石米糧。

    送走趙忠,張讓於屋中長歎一口氣,暗自思道:「天下諸民,你等當真以為我張讓願做一惡人?我亦是百姓出生,正是明白百姓之苦才更不願自己如當初一般,只願權柄盡皆握於己手,然如今卻早已身不由己……」

    「何升,你且去準備一下,晚上我要宴請幾個青年才俊之士,切記不可寒酸。」何進一回大將軍府便對著府內的管家說道。「另外將吾弟喚來。」

    那名為何升之管家道一聲諾便走出房外,不多時從門外走進一人。

    「大哥,你叫我有什麼事?」何苗乃何進之親弟,雖有何進為其「鋪路」,怎奈其當真沒有什麼才能,何進亦是沒有辦法,只得將其劃於自己麾下任一裨將。

    「你且拿我書信,給予阿母,讓其準備粟米十萬石,若是無有,且拿金銀去買上一些。」

    「大哥,此為何意!為何要如此多之米糧?」何苗一聽自是嚇了一跳,十萬石粟米,如此數量即便是何家想要拿出亦是十分困難。

    「勿要多言,你且去便是。」何進將所言之話盡皆寫於絹上,遞於何苗手中,便讓他前去。

    何苗雖敢不解,但何進終歸乃是如今何家家主,其既然有言,自己亦是不便多問。

    想必十常侍定會有動作吧?我何家雖非世家大族,但只要有何某在一日,便不會被你二者打壓下去!

    與何進一般之人不在少數,袁氏一族四世三公,所有之產業錯綜複雜,大漢無有可極者,袁傀一回府內便驅車前往族兄袁逢處,所行目的亦是潘鳳所言之愛國奉獻榜。

    無論是誰,永遠亦勿要想立於我汝南袁氏之上!

    弘農楊氏,亦乃是漢時響噹噹的大族,論資排輩亦不輸於汝南袁氏,甚至先祖之功還在袁氏之上,怎奈楊氏當代家主楊賜於太尉職請辭後,楊氏便再無有三公之人,而在朝為官之人,官職最高者亦只是身居京兆尹之職的楊彪。

    然而如今楊彪卻在楊賜的屋內說著今日朝會之事。

    「彪兒,那名為潘鳳之人心思好毒!」楊賜乃是老謀深算之人,否則亦不會能夠歷任司空、司徒、太尉等職。

    「父親為何如此說?那潘鳳所言之策乃是為國為民,難道其還有私心?」楊彪終歸還沒有達到後來為太尉時的城府。

    「我並非言其有私心,其此舉確實乃是為了大漢。然你可知如今大漢之危在於何處!」楊賜看著自己這個兒子,聰慧有餘,然如今雖年紀顯大,於城府方面卻是遠遠不足。

    「莫非是黃巾賊寇?」楊彪想了片刻言道,但見楊賜略顯失望的神色,隨即說道:「父親所言之危莫非乃是大將軍與十常侍?」

    「你還不算太過愚笨。外戚於宦官之爭,自桓帝在時便有,然與如今卻又不同。宦官、外戚、士族,三者實力各有突出,而士族又以袁氏為首,成三足鼎立之勢,而士族又較為靠近外戚一遍,然宦官又有陛下所庇護,自然能夠不鬧出亂子。但這潘鳳此計一出,卻是逼著二者分上一個高下,決計沒有人願意將如此大的名聲讓予對方。若非我楊氏已不如當初,我亦是會跳入這個坑內。」楊賜將其所想之處分析於其子楊彪聽。

    「依父親之意,我楊氏便作壁上觀?」楊彪疑惑的問道。

    「若是我等不捐對楊氏之名大有影響,且既捐便不可小氣,你乃朝中百官之人,不可入這愛國奉獻榜,便以我之名義,捐粟米三萬石吧。」楊賜言道,「那個潘鳳若是可以,你且斤兩與其結交一番,此子決計非易與之輩!只是不知其行此計是否是我大漢之福。」

    楊彪自是聽從其父之言,準備糧食。

    此時荀爽府內,潘鳳卻是將自己所行的之計策說於郭嘉等人知道。

    「嘉早先便覺得無雙想言之事決計不會只是捐獻點錢糧而已,卻是無有想到無雙此計竟是如此之毒!」郭嘉聽完潘鳳的想法,不禁感到其手段之大。

    「此計雖毒,但對於大漢卻是如同亦有好處。」荀彧亦是點頭言道。

    只有荀攸與戲志才二人聽的一驚一乍,似乎發現自己二人與此三人差距越來越大。

    潘鳳之計自然沒有那麼簡單,其實他為了難民捐獻米糧乃是第二得,而第三得自然是消滅黃巾賊,至於這第一得,則是破而後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