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上將

竹簡三 定三輔 北地起烽煙 第一百六十一章 雁門關 文 / Y冷冰凝Y

    第一百六十一章雁門關

    清一色的重甲鐵盾,便是在行軍之時,只是這數百人,那種瀰漫的殺氣亦能讓人在遠處便感覺的到。而這數百人之前,一名大漢身著與此軍同樣的鐵甲,一柄加長加厚的環首大刀,而細看此人,不是呂布麾下大將高順又是何人?

    在呂布并州軍中,有近半數都是騎兵,而因呂布的原因,使得這支騎兵戰鬥力十分強大,可以說,只要呂布沒有敗,那這支騎兵就會永存戰意。

    但呂布軍最強的並不是他呂布親率的并州鐵騎,而是高順親自訓練出來的陷陣營。

    「軍師,如今再行百里便是雁門,我等是否可命文遠輕騎先行?」

    如果換成當初在并州之時,呂布又怎會對一文士如此敬重?但正是因為呂布在洛陽的所見所聞,使得他明白了一個謀士的重要性。

    與潘鳳相比,呂布自認武藝要強過潘鳳,但那又能如何?別看如今天下盛傳溫侯呂布武藝天下第一,潘鳳居於其後,但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呂布不過只是一個匹夫,而潘鳳允文允武,乃是真正的國士之才。

    人貴有自知之明,呂布知道自己就算此刻認真習文也永遠達不到潘鳳那種等級,畢竟老天給了自己天下無雙的武藝,卻沒有給他那種同等級別運籌帷幄似的智慧。

    「雁門有潘無雙麾下大將徐晃、廖化二人鎮守,當已無礙。」賈詡亦是一點點的看著呂布改變,當初他隱於董卓麾下時見到的那個溫侯呂布目中無人,自命不凡。而如今的呂布,雖少了一分傲氣,但英氣卻是分毫不減,整個人更是成熟不少,顯然因潘鳳或者那個「貂蟬」之事,使他改變不少。

    「雁門既然無事,那不若……」張遼位於二人之後,聽得賈詡之言,心中有感言道。便是張遼,也對近日來呂布的改變感到心喜。

    「文遠可是想到什麼,速速說來。」呂布見張遼似乎想到什麼,又見賈詡一臉笑意,開口問道。

    見呂布發問,張遼方才繼續說道:「先前軍師言雁門有潘無雙麾下大將徐晃、廖化二人鎮守,定當不失,如此我等自是不必對此地太過急切。而我早便聽聞於并州有一黑山軍,乃是黃巾餘孽,主公若欲居并州,當定此軍。」

    黑山軍為黃巾賊餘孽,其首領乃是原本黃巾渠帥諸燕,後改姓張,名為張燕,身手矯捷,剽悍過人,因此有「飛燕」的綽號。

    原本張燕所部黃巾賊乃於冀州真定,後因董卓之故,張燕更是與多數諸侯結盟,暗中發展勢力,如今號稱有部眾百萬之數。

    待董卓亡,袁紹受天子封為冀州牧後,張燕深知於冀州無益,又得知并州外族率數萬大軍欲趁諸侯無暇顧及之機搶掠并州,遂下定決心帶麾下大軍,棄冀州而入并州。

    而當張燕領軍入并州時也因其麾下大軍數量多而很快就將并州多數地方奪下,成了并州實權掌握者。

    張燕思如今丁原已為執金吾,并州無主,自然心中有所想法,乃命人入洛陽求封,然他又怎會想到,如今呂布已率大軍前來并州?

    「文遠所言正合我意!」呂布聽得張遼的話,大笑道:「那黑山張燕自認武藝不凡,麾下又有百萬之眾便欲取并州,豈不知并州以前姓丁,如今乃是姓呂乎?」

    也幸好賈詡、張遼等人皆知呂布性子,且他們也並非死忠大漢之人,否則讓那些衛道士聽到,定然少不了對呂布一頓「廢話」。

    賈詡看了看張遼,言道:「張燕此人武藝如何能與主公相比?文遠將軍之言,詡深感贊同。」說罷解釋道:「張燕此人,雖粗曉武略,麾下又號稱有百萬大軍,然以詡所知,其麾下大軍多為黃巾餘孽,又有多處難民添加,根本無法與主公麾下并州鐵騎相提並論。」

    數日來,賈詡時常注意這名為張遼的大將,在呂布麾下,賈詡最為欣賞之人便是他與高順。但二人在賈詡心中的位子卻完全不同。

    張遼為人謹慎有謀略,乃是大將之才,雖武藝與呂布相比遜色不少,但論統兵作戰,賈詡認為張遼的能力卻要遠勝呂布。

    而提到高順,賈詡最為欣賞的便是他的練兵能力,以及平日裡清白威嚴,驍勇有智,作戰之時悍不畏死,麾下陷陣營更是讓見過不少精銳之師的賈詡也得歎一聲精銳。

    稍作停頓之後,賈詡指著遠處一山野老民言道:「并州之地,人口本就不多,但盛產戰馬,若是可得張燕麾下之眾,選其精銳添入并州軍,去其老弱為農,則可大增主公軍力!」

    「那是否我等調軍而回,去取張燕項上人頭?也讓這些黑山小賊知道知道我溫侯呂布的厲害!」

    賈詡說罷,呂布便開口說道,顯然對於呂布這種好戰分子來說,只要提到戰鬥,便會使得他無比興奮。

    賈詡搖了搖頭道:「主公勿急,須知張燕麾下皆是山野之人,若主公一擊不定,被他等躲入山林之中,便將成疥癬之疾,因此,這黑山軍定要一戰擒得張燕方可。且如今我等已近雁門,若便此而回,豈不徒勞?」

    「依軍師之意,當如何?」呂布不解道:「莫不成,先取雁門關外異族?」

    賈詡微笑,低聲言語……

    雁門關上,徐晃杵著大斧,一面命守關士卒搬運石料箭矢,一面又對身旁的廖化感歎著這些異族的騎術。

    「此些異族生來便與馬為伴,日夜騎馬,騎術自是比我等要好不少。」廖化亦是開口感概,近些日子,這些異族的騎術可是讓他大開眼界,比起這些異族,僅在騎兵一道上,顯然大漢要差了許多。「不過,人無完人,這些異族雖騎術精湛,但於攻城器械之上又如何與我大漢相比?」

    徐晃聽罷亦是大笑不已,若以大漢來說,這些異族無疑十分伏於,他們皆是一人二騎,而且那些戰馬亦是良馬,若放到大漢,恐怕無人可拿出如此之多的戰馬。而且異族攻城之時竟然先以騎兵奔射一陣,再派步卒仿大漢雲梯的樣式進攻。若非雁門關乃是雄關,那箭矢射上之後沒有什麼力氣,恐怕僅一陣奔射就能使關上死傷慘重。

    (小冷先提一點注意的地方,因為漢末外族根本沒這麼強的實力,所以就當這些外族是架空出來的,實力比較強,嗯!就這樣……)

    不過與那奔射的能力相比,這些異族的步卒攻城能力就實在差太多了,好比先前一陣進攻,面對異族騎兵的奔射,徐晃、廖化可以說毫無辦法,只能命弓手在城牆上還擊。

    但要知道,那些異族奔射之時戰馬速度極快,城牆之上的箭矢根本無法造成多大的殺傷,可以說是雙方浪費箭矢,但這些異族卻十分聰明的在箭矢壓制的情況下命步卒攻城。不過偏偏這些異族的攻城能力不爭氣,那些所謂的雲梯也都是西貝貨,根本對雁門關城牆造成什麼威脅。

    「元儉此言差矣!」徐晃聽得剛才廖化言人無完人,心中有感言道:「元儉認為安國侯武藝如何?」

    「此還用說?」廖化直接答道:「你、我再加上胡車兒三人都不是安國侯對手,也唯有黃漢升將軍以及溫侯呂布可言勝過安國侯。」

    「那安國侯於文略比我等如何?」聽得廖化回答,徐晃一臉笑意。

    「若比軍陣,無雙軍皆乃安國侯所練,你認為天下有何人可比?但若論謀略,當首推軍師。」廖化稍一思索,隨即醒悟過來,言道:「一不注意便中了公明之計,當初於穎川之時,我不過只是一黃巾小頭目,而當時安國侯亦只不過是一少年,安國侯僅用數合便將我擊敗,並且擒於家中,如今想來,若無安國侯,安有廖化今日?」

    想起當初被天公將軍張角「蠱惑」之時,廖化亦是心中淒然,或許張角是欲建一為民的國度,但他終究是失敗了,或許也只有如同安國侯所言,以「改革」為目的,方才能使百姓過上理想中的好日子吧?

    在水鏡莊時,廖化便曾水鏡先生司馬徽說過,潘鳳、荀彧、郭嘉三人之中。荀彧之才,可比漢之蕭何,治政於內;郭嘉之才,更似孫臏、陳平,奇謀妙想不斷,然其為人散漫,非是為官為帥之才;潘鳳之才,便是古時亦是少有可比,統兵如韓信,治國如蕭何,運籌如張良,武藝可不樊噲,實乃全才,恐千年亦不出一人!

    在廖化眼中,如今天下真正能當國士無雙稱呼的或許只此潘鳳一人吧?

    忽的,廖化聽得戰馬之聲,便知又是外族來犯,不禁氣急而道:「蠻夷之輩,每日皆來,不惜箭乎!」

    讓廖化氣的是這些外族之人每過一段時間便會騎兵來上一陣飛射,也不是為了攻城,彷彿就像是浪費箭矢一樣,雖然對雁門關上的守軍造不成什麼傷害,但僅僅只是這樣就已經足夠讓平日以穩重著稱的廖化心煩不已。

    「將軍!溫侯呂布大軍已在關外!」正當此時,廖化、徐晃二人卻聽小校傳信。

    二人不敢怠慢,吩咐左右之後,方才前去。

    只是當二人到時卻並為見到呂布,而是看到了自稱呂布謀士的賈詡,好在與賈詡來時帶有呂布以及朝中命援的書信,二人自是不疑,放賈詡入關。

    「還請二位將軍速速隨我出關殺敵!」

    只是將賈詡放入關中之後,他竟是如此言語,讓廖化、徐晃皆是不解。直到賈詡解釋方才明白,忙集結關上之兵,開關而出。

    外族之兵於關外數十里處紮寨,而對於他們來著,所謂的營寨也只不過是皮革帳篷加一圈木柵欄而已,頂多就是多加了少量拒馬類的簡易攔截物,以徐晃看來,只需給他數千精兵,便能一攻而入。

    有鮮卑單于魁頭,亦是此次領兵欲要劫掠大漢的發起人,正於帳中之時聽聞雁門關內有大軍開關而出,頓時大喜。

    他圍這雁門關已有近月,但損兵之下卻沒有獲得任何利益,早已有些不耐煩,須知他們鮮卑以及此次一同聯合而來的烏丸、匈奴等部皆是遊牧民族,所食之糧多為畜牧之肉,如今大軍近月沒有放牧,早已糧食緊缺。

    若非魁頭以自己實力逼迫南匈奴單于於夫羅當先鋒,並且讓他提供糧食,恐怕早已不想再打下去。

    如今這魁頭早已發現這於夫羅已有不滿之心,若非自己強勢,恐怕便會起兵戈叛去,沒了這南匈奴人當炮灰,魁頭又怎會願意讓自己麾下之民去送死?

    而對於那些出關所謂的「大軍」,魁頭卻甚是不屑,召集各部首領於帳中言道:「這些漢人如今棄關出來,你們有什麼想法?」

    「魁頭大單于,幾日來,漢狗依地勢才抵擋我們大軍,如今棄關出來,我等豈會怕他們?依我看來,直接帶上一萬兒郎,踏平就是!」眾人視之,乃是魁頭麾下大將,有鮮卑勇士之稱的奎撻,此人身高九尺,十餘人近不得身。

    「兄長,漢人素來狡詐,若非依仗雁門關城牆,如何能抵的了我數萬兒郎?裡面可能有詐!」

    魁頭視之,乃是其親弟步度根。

    「大單于數萬騎兵之下,便是有詐又如何能敵?」從匈奴單于於夫羅身後走出一人言道:「依在下看來,乃是漢朝廷所派援軍趕到,欲與大單于一戰爾!」

    魁頭一見此人便覺不喜,不屑道:「最煩的就是這些漢人,張口閉口之乎者也!而且個個比草原上的野狐還要狡猾!」說罷又扭頭對烏丸單于蹋頓說道:「丘力居單于,不是你言道如今漢朝各路諸侯,正率軍和洛陽的董卓打不亦樂乎,不會有援軍麼?怎麼只過了不到一月就有了兩撥援軍?」

    丘力居聽得魁頭言語之中多有不喜,回道:「可能只是漢人州郡之中小援軍,不知好歹竟然敢下關挑釁我們,隨便派上猛將帶上數萬兒郎前去擊敗他們,趁機奪了雁門關,那我們就冬季的糧食就可以到手了。」

    魁頭聽罷深覺有理,便與丘力居一道,將目光看向於夫羅。

    於夫羅聽得二人之語便知道不好,果然見二人看著自己,知道無法躲過,只得硬著頭皮說道:「便由我匈奴兒郎前去!」

    「好!於夫羅單于果然是個痛快人!我命麾下三千兒郎助於夫羅單于一同前去!」魁頭大笑道,「奎撻,就你和於夫羅單于一起去上一次吧!」

    「我有猛士劉榮,也命他派我烏丸騎兵三千隨於夫羅單于一同前去!」

    於夫羅見鮮卑單于魁頭,以及烏丸單于丘力居都派三千騎兵隨他一同前去,總算心裡平衡不少,畢竟奎撻和劉榮還是素有勇名,在兩部落之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勇士。

    「先生,現在當如何?」徐晃駕馬於陣前,對著賈詡問道:「此些異族騎術精湛,若他們騎兵衝殺起來,我等恐無法抵擋。」

    「無妨,待火起便是。」賈詡一臉陰沉的看著外族聯軍大營中衝出一軍。

    廖化聽著那些根本聽不懂得言語嘶叫,心中亦是有些緊張,此次出陣,他們可是只帶了萬餘無雙軍,其中全是步卒,而騎兵也只有隨賈詡一同前來的數千并州鐵騎,不知能否抵擋的住這些異族騎兵。

    只是當這些異族駕馬而來的時候,賈詡竟是獨騎行至陣前,高聲言道:「何人為你等主事之人?」

    於夫羅早先生存於漢,漢語本身就能聽懂,更有劉榮,原本就是漢人,乃是一馬賊出生,後因其勇武,得烏丸單于丘力居賞識,命為大將。如此一來,前來人中,只有奎撻一人不識漢語,有懂漢語的鮮卑人士聽得,馬上將賈詡之言翻譯給奎撻聽。

    「兀那漢人!我是南匈奴單于於夫羅,趕快開關投降,當饒你一命!」原本於夫羅依附於漢,如果不是因為受魁頭以及蹋頓二人威脅,又怎麼可能會起兵伐漢?如今已是騎虎難下,只希望能破關之後搶掠一些女子糧食等物,以備冬季之用。

    「原來是於夫羅單于,為何犯我大漢?」賈詡語氣平靜,彷彿只是平常問話一般道:「須知我大漢非是爾等可敵!」

    「何來小人,口出狂言?」說話者乃是劉榮,「何人與我擒他?」

    不等劉榮復言,賈詡便搖了搖頭道:「久聞關外勇士極多,如今看來,皆是土雞瓦狗之輩,不談也罷!」說罷便欲駕馬而回。

    原本劉榮身後有一人欲出戰,此時劉榮聽得賈詡之言遂將其阻攔,言道:「你此話何意!」

    「不欲多語,若論單打獨鬥,你等可敢一戰?」賈詡頭也不回,行至本陣。

    而當有人將賈詡之語翻譯給奎撻聽後,他頓時大怒,喝道:「#¥%……&*」(開翻譯:我草原勇士,會怕你們?)說罷便命身後一人出陣。

    賈詡見有人前來挑戰,心中大喜,對徐晃、廖化二人言道:「二位將軍,如今且看你等本事。」

    「先生放心!」廖化見這些外族果然中得賈詡之計,亦是欣喜,遂出陣而去。

    殊不知,正當廖化等人下關之時,已有一軍數百人,悄悄從軍陣之中消失,卻不知去向何處且去行何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