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替天行道

大道小說網 第四十四章 如何是佛 文 / 可爭

.    大殿中的諸人,聽得道信忽然發難,都是悚然一驚,有些手足無措的看向法台之上的李子秋,卻見李子秋毫不動容,臉上尤自掛著淡淡的笑意,倒似是道信的反就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只看道信在這西林寺中的反應,便可知道眼前這僧人是個真正執迷於佛法的真和尚。而只要人心對於某種事物有著特別的執著,那就難免會在遭遇到這一所執之事的特定情境之下,按著固化了的思維模式去想去做,無論這種執著是名是利,抑或是佛法慈悲,都是一樣。

    是以在佛教的傳說之中,菩薩果位比佛要低上一層,就是因為菩薩的心還被所謂的第九種牽絆心念的「風」,亦即慈悲之念所牽繫束縛,從而不能得證涅槃解脫的大自在境界。

    在現代社會的心理學家,已經有很多都注意到了佛教對於人類心理模式獨到的洞察,李子秋也下過一番功夫,對於這樣的結論深以為然。

    無論是執著於名韁利鎖,還是執著於慈悲佛法,只要有著這種欲求,思路就難免有跡可尋,就難免被外緣牽引,只要加以適當的引導,只要能夠把得准心理脈絡,就同樣可以運用他們所執著的東西,達到左右他們思想行為的目的。如同《天龍八部》之中保定帝役使黃眉和尚一樣,其實同他役使手下並無區別,只不過是換了種報酬,換了套說辭,換了個不同的駕馭手法罷了。

    當然李子秋並不是人間帝王,他對道信的心理定位,原也不是準備套上那套以馭人之術為能事的帝王心術,他要的是道信對他真正發自內心的信仰,所以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在道信最執著最投入的事情上面徹底地壓倒他。

    對於道信的發難,他確實不驚反喜,以這個和尚一直以來的表現,如若不是內心對他的佛陀身份已然出現困惑與動搖,原也不用以這樣宣之以口的形式,來堅定他的決心與信念。

    在那一刻,在李子秋所安排一系列意外的連續衝擊之下,道信那澄明的道心已然出現了一絲破綻,李子秋現下要做的,只是如何捉住擴大這個裂痕。

    這一切來得,似乎比他料想的還要容易。

    「道信」,他微微點頭,向道信說道:「你心中有惑,何不說來?」

    「道成肉身,轉世佛陀?」道信抬頭,向李子秋問道:「那我來問你,如何是佛?」

    除了對佛法不甚了了的慧彥之外,玄難、玄悟與法明,聽得道信問出這一句,都自合什低首,輕喧佛號。

    「如何是佛」這個話頭大有來歷,相傳是禪宗初祖達摩大師在臨入滅前,親口詢問他的四位親傳弟子,以確定誰有繼承禪法衣缽,成為禪門二祖的一個考驗,已然成為了禪門祖師之間衣缽相承的一場印證。

    據傳當時其餘三位弟子各自口占一偈,只有慧可沉默不語,起身向達摩行禮叩首,由是被達摩印可,得傳衣缽,成為禪門二祖。

    玄難、玄悟與法明他們,雖然都熟知這個典故,但站在李子秋這個轉世佛陀的角度想來,實在是想不出他應如何應對,不由得心下都是暗暗著急。

    李子秋也不起身動作,只是微微一笑,淡淡地應了一句:「我即是佛!」

    關於這個問題,後世禪門公案有千百種解釋,有千百種說法,但李子秋能拈來說出,卻只有他自己的答案,畢竟在站在他眼前發問的道信,是後世傳揚的禪門四祖,是已經站在了這個時代禪宗佛學巔峰的人物。

    「你若是佛」,道信隱身帷帽之下的臉上,驀然雙目爆起一團精芒,他戟手直指法台之上的李子秋,高聲喝問:「那我為何不是?!」

    李子秋的回答雖然看似蠻橫兒戲,但落在道信的耳中,卻是能近乎全部地理解李子秋的話中之意。

    自竺道生傳出「一闡提人俱可成佛」的說法以來,延至大隋年間,已經逐漸成為大部份佛教徒所能接受的通論,「一闡提人」是指悛惡不遷、善根盡斷的無藥可救的惡人,而這樣的人都還存在著成佛的可能,事實上也就是說明所有有情眾生,身上都有著有生俱來的具足佛性,都可以成佛。

    後世南宗禪法的「見性成佛」也就是從這個話頭衍生出來的說法,無論出家在家,無論富貴貧賤,無論老幼尊卑,甚至無論是不是看得懂佛經,是不是學習過佛法,只要你能啟發出你身上原本具足的佛性,那你也就能夠頓悟成佛。

    這種方便法門固然是佛教學說的一大發展,而且也以其直指人心的魅力成了中國文化上傳承不絕的一道獨特景觀,但也難免給純粹的佛教徒帶來一個極大的困惑,那就是頓悟這種事情,本來就只面對自己的本心,根本難以驗證揀選,如果僧人辛苦修持,卻不及得某些人輕飄飄的所謂頓悟,那僧人持齋守戒,棄世修行的意義在哪裡?如果人人某日偶得一偈而能契合佛理,就可以公開宣稱自己已然頓悟成佛,那麼佛陀的寶貴莊嚴又在哪裡?

    在眼前這個大隋年間的時代,這個問題本還不應成為問題,但站在李子秋身前的和尚畢竟是禪門宗祖,所思所想,自然不會局限於眼前成法,而是已經隱隱觸摸到了禪門後世發展可能的方向,再加上李子秋的啟發誘導,卻讓道信提前喝出了這一句原本應該出現在百餘年之後的問話。

    既然眾生皆有具足佛性,則你若是佛,那我為什麼不應該也是佛?!而如果人人都是佛陀,那佛陀豈不就成了與芸芸眾生一般無二的存在了麼?!這樣一來何談佛法?何談佛學?甚至連佛教教團存在的根基都難以解釋得通!

    玄難他們數人早已聽得目瞪口呆,無論是李子秋的回答,還是道信的問話,都遠遠出乎於他們的理解範疇之外,只能睜大眼睛看著李子秋與道信那無聲而緊張的對峙。

    哪怕是他們對於話中之意一無所知,也可以直觀地感覺得到瀰漫在殿中那股簡直要崩斷人心弦的緊張氣息。

    「你不是佛」,李子秋居高臨下地直視著道信的眼睛,一字一句地緩緩說道:「因為你不敢承擔!」

    玄難他們都覺得這句回答很有些莫名其妙,但李子秋此話一出,道信卻是猛然週身劇震,如遭雷殛,居然就這麼踉踉蹌蹌地連連退出好幾步。

    「道信」,李子秋的聲音又自傳來,卻是在厲聲喝問:「你告訴我,如何是佛?!」

    如何是佛,下回分解,求票求點求推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