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總裁

籠中對 第十八章 不拋棄 不放棄 文 / 金哨本無路

    第二天,崇禎正組織三位皇子和幾個太監在草創的球場上踢足球——蹴鞠。球門是自己做的木工活,球是拿的現成的蹴鞠足球。崇禎自然便是裁判,不過崇禎要求蹴鞠按照後世的規矩來踢。一眾人似模似樣地踢起了後世規則的五人足球,明朝蹴鞠成風,你別不信,崇禎最寵愛的妃子田貴妃就是一位「球星」。皇子們正是愛玩的年紀,踢起球來也是吆三喝四,只是不適應崇禎定下的踢球規矩,動不動就越位,老是被吹違例。崇禎一看這哨子也不能太嚴,原本不過是讓皇子們加強一下體能訓練,也就該放水就放水,有時還吹起了「黑哨」。許久不當裁判,現在雖是自封的裁判,連後世末流裁判都算不上,卻也樂在其中。

    球還沒有踢完,公主就又乘著軟轎過來了,崇禎只好宣佈球賽就此結束。

    只有崇禎和公主兩個人的時候,公主正經八百地跪了下去,崇禎連忙拉起,說道:「哎呀!公主快快請起!你傷成這樣還跪!以後千萬別!」

    崇禎扶著公主坐下,道:「難道是真要準備出家為尼?以這樣的方式混出去?」

    公主搖搖頭,然後用一種平靜而又堅毅的語調說:

    「父皇,我想好了。我準備留在北京,哪裡也不去。你先聽我說完。」

    崇禎一聽她要留在北京,吃了一驚,正要勸說,公主既然不讓打斷,便只好聽她把話說完,聽公主究竟如何想法。

    「父皇,我昨晚仔細一想,裝瘋賣傻也好,說要出家為尼也好,我想李自成都不會放我走。歷史上長平公主要求出家為尼,滿清是沒有准的。如今這個時候,李自成為了禪讓大典的成功舉行,絕不會讓父皇的親人離開,現在城防之嚴,恐怕真的連一隻蒼蠅也飛不出北京。更別說我本身便做不出也不想做裝瘋賣傻的樣子,尼姑也絕不是我所想當的。」

    「父皇,你想過沒有,你走了之後,三位皇子怎麼辦?他們心智還沒有成熟,環境又這樣嚴峻,他們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你有沒有考慮過?難道他們就這樣成為了「棄子」嗎!不錯,李自成可能不會殺他們,父皇把皇子們交給李自成為質,等父皇回南京後,可以和李自成約定諸如統一戰線的聯合抗清聯盟,這樣諒必李自成也不會把質子們怎麼樣,甚至極有可能優禮有加。但是,皇子們的確需要人來照顧,來指導他們。這個照顧他們的人,可以是我。以我和他們至親之情,以我後世活了快三十歲的閱歷,和多了300多年的見識,也只能是我,才是照顧和指導他們的最佳人選。對於我這樣一個左臂傷殘的女流,李自成也犯不著跟我太為難。所以我也完全有條件照顧他們。」

    崇禎看著這個有了陳博士意識的公主,心中湧起一股敬佩之情。

    「父皇,如果我不離開北京,或許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情報方面,再比如經濟方面。政治軍事方面有你和王承恩到了南京,可以說政治和軍事都不成問題。而我留在北京,我完全可以利用後世的見識,以及我跨學科學習的能力,從事敵後經濟戰和情報戰,你放心,我不會不計後果,不會意氣用事,我會收斂鋒芒,注意策略,更不會洩露我們的機密。我認為無論如何不能放棄敵後的工作,而我,無疑是敵後工作最合適的人選之一。」

    說到這裡,公主面帶微笑,決然地說道:

    「父皇,因為上述原因,我決定留下來。這個決定我不會改變。我留下來一是可以照顧指導皇子們,二是可以開展敵後經濟戰和情報戰。不拋棄皇子,不放棄敵後。不拋棄,不放棄!請父皇理解我,支持我!我能做到的。」

    崇禎聽到這裡,已是眼眶潮濕。身殘志堅!多好的孩子!當然,事實上要跑出北京又談何容易!以李自成現下的態度,只要崇禎臨離開北京前,做好安排,讓李自成明白聯合抗清的重要性,再加上相關約定,又有質子在北京,李自成權衡之下,或許真會優禮質子們。但是崇禎心中汗顏不已,自己沒有想到的「不拋棄,不放棄」,如今竟然要一個左臂殘疾的女孩子來一力承當!

    也是第二天,崇禎讓王承恩帶了手書一封送到了宋獻策辦公室,說是手書,不如說一張條子,簡單,就兩行字:

    宋大人鈞鑒!聞追贓助餉已波及周國丈,若確有此事,還望解釋一二!

    宋獻策看了條子,頗為尷尬,自己跟闖王報告了,闖王也明白地交代下去了,可是劉宗敏最後居然連李自成的命令也不顧,竟然還是動了周國丈。這實在是掃李自成的面子,是給大順拆台,是給宋獻策掌嘴。當初是自己跟崇禎當面保證的,現在真不知道怎麼跟崇禎解釋。要是崇禎真為這事不依不饒,甚至進而在禪讓上發難,那這事說不定就得自己冤枉頂缸,反正李自成是不會把劉宗敏怎麼樣的。當下臉上有點訕訕,解釋道:

    「王公公,此事怨我,自己先表態答應崇禎皇帝陛下不波及周國丈,卻沒有將這事及時報告闖王,致使此事發生,有點誤會。本官這就報告闖王,看是如何解決是好。」

    王承恩一看宋獻策把一切都攬在自己頭上,心想這個宋獻策還真顧著李自成的面子。不過此來本就不是為難宋獻策的,崇禎的這張條子不過是敲門磚而已。當下便說:

    「宋大人不必自責,此事在下認為雖有不妥,也不是宋大人之錯。再說也不是沒有補救的辦法。」

    宋獻策一聽,莫非要讓大順把錢退給周國丈,這事自己說了不算,恐怕闖王想退也不能不忌憚劉宗敏的臭脾氣。心想還得問問明白王承恩到底有何解決辦法,要是提出退錢那也只好硬著頭皮報告闖王定決了。

    王承恩見宋獻策滿臉為難的神色,知道是時候拋出自己的說辭了。

    「宋大人,在下也知道宋大人的難處。既然是追贓助餉,追了再退顯然大為不妥。退了周國丈的錢,勢必引起其他沒能退錢的人心中不平,目下正是謠言洶洶,如單退周家的錢,恐怕各種謠言更盛。故在下以為,即使追錯了,退錢也不可取。但有鑒於這有關顏面,在下覺得還是不要拂了大明皇上的面子,免得橫生節枝。在下有個建議,也許能解決這個問題,還能一舉多得,只是操作起來有點複雜,不知宋大人可否聽在下的建議?」

    宋獻策一聽王承恩有辦法,心想王承恩的主意向來管用,這次想必也是如此,因此一拱手,說:

    「還請王公公指教!」

    「在下以為,周家這個錢,本來不該追。既然追了,便不能退。不該追的原因是因為宋大人當初答應了大明皇上,則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應在大明皇上頭上。我們要想一個萬全之策,第一步,把錢以某種名義送給大明皇上,再通過大明皇上把這個錢以一種不讓別人起疑的方式送給周國丈。這第一步好辦,隨便找個理由都可以送錢給大明皇上,但若是大明皇上直通通把錢再送給周國丈,這與退錢無異,傳出去於輿情和大順內部皆有不利之處。所以在下斗膽想出一策,若用此策,整個環節天衣無縫,而且還有諸多裨益之處。」

    說到這裡,王承恩照例喝一口茶,見宋獻策急切,繼續道:

    「要說此策,也是源於夷人所創。夷人發行公債之後,公債便可以在專門的公債交易所公開交易。這個主要是便於公債的持有者隨時能夠把公債變成現錢。因為可能持有公債的某個商人突然有筆生意需要大額資金,而錢都在公債上,於是就想用公債籌錢,而有的商人正好收到大筆錢一時沒有用處。一個急於賣出公債籌錢,另一個則想買進公債可以長期生利,雙方便可以商定價格轉讓公債。正因為有人而且是有不少人要買賣公債,公債交易所就應運而生。這個交易所既方便了買賣公債,還可以收交易手續費,日後還可以收稅,所以是利國利民之舉。比如在下就聽說有很多因為追贓助餉借了高利貸的,急需錢來還賬,要是能夠賣出部分公債用於還賬,則這些人勢必感激大順。而比如在下,還剩倆閒錢,也有二三千兩吧,在下對於大順信心十足,反正錢閒著也是閒著,就想把這三千兩閒錢買成『平遼公債』,如果有了公債交易所,在下這個願望豈不簡簡單單就可以實現!有了這個交易所後,在下去跟周國丈說說,要是他也借了高利貸,不妨就在交易所賣出一部分公債,在下再勸大明皇上用大順送的錢通過交易所買下周國丈這一部分公債,順便把公債分點給我。宋大人你看,這樣,不著痕跡一買一賣,就把周國丈這事給圓了。如此以來,大順還了大明皇上一個人情,還不著痕跡地處理好了周國丈的事兒,此外還辦起一個將來可以收稅的公債交易所,又為追贓助餉借高利貸的人解了困,可謂一舉多得。宋大人以為如何?」

    宋獻策一聽這法子不必退周國丈銀子,那可是四十萬兩銀子啊!按照王承恩的說話,只要考慮報銷「平遼公債」的部分,就可以息事寧人。那頂多就是十六萬兩銀子的事兒,好吧,二十萬兩銀子對現在的大順也是小事一樁!跟闖王把這個辦法一稟報,花二十萬兩銀子,不,應該是本來要退四十萬兩,現在只需送崇禎二十萬兩做個人情,就解決了問題:既送了人情,又有了面子,劉宗敏也沒有話說,還順帶辦了一個交易所,連追贓助餉被迫借高利貸那幫人的問題也可以緩解,哇塞!這王公公真是天才!這夷人的腦袋真是「匪夷所思」啊!琢磨半響,然後笑道:

    「王公公真是高才,本官佩服!只是這個公債交易所如何運作,還得王公公代為擬個章程。」

    「宋大人客氣了!只要在下能夠出力的,敢不從命!其實只需找一個戶部掌管過錢糧的官員,在下跟他說說,擬幾條章程,比如如何競價,如何成交,如何發憑證,簡單幾條,就可以開辦起公債交易所。」王承恩忽然想起後世記載戶部有一個叫黃承昊的給事中,對明朝賦稅有些說法,好像這黃承昊還精通醫學,應該是個有才之輩,不妨推薦一下。不知道會炒作中藥材的人炒作起債券來是什麼樣子!當下便說:「大明有個叫黃承昊的戶部官員,對數算甚是精通,依在下之見,不妨找找這個人,也許可以主持開辦這個公債交易所。」

    宋獻策心想,王公公這傢伙幸虧是個太監,要不然憑著這等才幹,還不要爬到我的頭上去!不過這「追贓助餉不波及周國丈「原來也是自己跟崇禎誇的海口,沒辦法還得自己把屁股擦乾淨,現如今除了王承恩這辦法也沒有其他高招啊,再說這交易所辦了之後,那幫借高利貸的確有了出路,對化解現下謠言滿天飛的局面確是大有裨益,那就照實稟報闖王吧!

    這樣有建設性的方案,李自成自然來者不拒。大凡「太祖」輩都具備超級執行力,李自成的發揮尤為出色,且看闖王的手腕——交代牛宰相說:上次在崇禎宮中不是搜出十七萬兩銀子嗎,我們也不代為保管了,還是送還他自己保管吧!還有,崇禎為《大公報》題字,這個潤筆費不能小氣了,湊個整數吧,一萬兩銀子,就這樣定了。那個公債交易所,差人把那個黃承昊找來,馬上辦,明天就開業!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對於李自成這樣慷慨,崇禎投桃報李,除了大筆一揮題的「大公報」,又乘興寫了一幅字,讓王承恩送到金之俊的《大公報》社,以補償不發「致吳三桂書」之遺憾。

    金之俊打開一看,只見上書六個氣勢雄渾的大字:

    不拋棄不放棄

    題款處則有草書小字:

    絕不拋棄滿清統治下的漢族同胞!絕不拋棄被滿清蠱惑的蒙族同胞!絕不拋棄被滿清奴役的朝鮮兄弟!

    決不放棄與滿清韃子誓死的鬥爭!決不放棄滿清佔領的每一寸土地!

    朱由檢偕李自成與天下人共勉

    落款:朱由檢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