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總裁

籠中對 第二十章 謊言與真理 文 / 金哨本無路

    第二天,公主另外指派了兩起經紀人,都是一個太監配合一個宮女的組合,常駐交易所,由宮女報價,由太監管理公債和銀子。

    上午開市的時候,買盤依然還是孤零零的二萬兩買盤,報價還是一錢銀子,而賣盤還是一長溜,只是再也沒有超過二錢銀子的報價。一看買盤只有獨此一家,賣家知道行情就是如此了,於是幾個賣家報價一錢銀子賣出,二萬兩公債交易馬上成交。連著又是二萬、二萬的成交,價格都是一錢銀子,高於一錢銀子照樣無人問津。這個價位上,畢竟損失過大,所以賣出的都是急於用錢的戶主,其他的戶主則認為反正一錢銀子的價格不愁賣不出,便存了觀望之心。因此,整個上午的成交並不踴躍,僅僅成交了十九萬六千兩公債。

    到了下午開市,買盤照樣還是一錢銀子的價格掛在那裡,但是再也看不到一錢銀子價格的賣盤。左邊掛出的賣盤最低也是報價一錢二分。這樣的狀況便總也不能成交,你不加價,我也不降價,就這麼僵持著。僵持了大約半個時辰,終於有賣盤把報價下調到了一錢一分,賣出4000兩公債,這回買家在稍事猶豫後,掛出了二萬兩也是一錢一分報價的買單,當時就把這個4000兩公債吃進。這漲了一成的行情讓擁有公債的人大受鼓舞,除了一些手頭太緊的戶主,皆是抱定等待時機再賣的主意,指望著能再漲一漲。結果下午的收市價停留在一錢二分,整天成交還比不上前一天,只有四十一萬八千兩公債成交。

    交易所所長黃承昊更是笑逐顏開,不僅自己昨日買的公債今天漲了兩成,兩天來交易所也有將近900兩銀子的進賬。大明朝歷年財政緊張,當初在黃承昊手上過的銀子都是一點一滴摳著花的,想到這個交易所一年就能輕輕鬆鬆收十幾萬兩銀子,在他這個財迷的心中,直是覺得不可思議。

    兩天來,自從有了這個交易所,便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力,尤其是手上拿著大把「平遼公債」的都是前段時間謠言傳播的急先鋒,這幫人的眼球被吸引到交易所後,謠言也就弱下去了三分。而且原本以為廢紙般的公債不再是廢紙,雖然低估但行情還看漲,這些人對李自成的仇恨便隱隱消了半分。再說謠言的市場也不怎麼好,倒是茶樓酒肆儘是大談公債買賣的,這個交易所儼然成了新的興趣中心。這天晚上,連李自成也把黃承昊叫了過來,和在座的劉宗敏一起,把公債交易問了個仔細。

    李自成聽了各方匯報,心裡樂開了花。交易所收的幾兩銀子自是沒有放在他的眼裡,但是現如今大街小巷的議論焦點都集中到了公債交易上,甚至連一幫仇視大順的傢伙,對於散佈中傷大順謠言的本職工作都大有顧不上的趨勢,他大爺的,這交易所他媽的真是太給力了!

    交易所開業的第三天,交易所門前又是一片空前繁榮的景象。沒轍!只得又調來軍兵們維持秩序。這一天買方的實力有了明顯增長。其中超級巨鱷就是劉宗敏派來的大順經紀人,再就是多了兩家商家,公主的經紀人照常在列。在大鱷和小魚的共同推波助瀾下,上午收市的時候,公債價格漲到了一錢五分。不過他們撈到的公債也不多,總共就是五十八萬六千兩公債,相對於大順發行的兩千五百多萬兩公債實在是九牛一毛。黃承昊一算賬,發現一個上午交易所的收入就相當於前兩天的總和,這人畢竟沒有做過強盜,心中不免有點不踏實的感覺,總覺得這錢來得太過容易,心中頗是惴惴不安。

    按照李自成的指示,大順經紀人的目的不是賺錢,而是一點一點推高公債價格,這一來是為了大順的面子——大順的公債值錢!二來就是讓交易繁榮,把人們的注意力進一步吸引到公債交易上去。誰說李自成不是雄才大略!對於王承恩和公主這邊玩的道道,雖然李自成還沒有完全看透,但是其應變,可以說無可挑剔。

    下午的公債行情繼續看好,又有兩個勇敢商家加入買方陣營,收市價格最終定格在一錢七分的價格上,全天成交一百零二萬二千兩公債。

    在交易所熱熱鬧鬧之際,《大公報》也在緊張籌備之中。

    大順現在不差錢,所以在《大公報》的投入上,不惜工本。崇禎朝的邸報本已首開木活字印刷的先河,而《大公報》在王承恩的建議和金之俊的主持下,更是融木活字印刷、刻板印刷、彩色套印於一體。這些印刷技術在明朝已經不是高新技術,只是印刷成本一下子往上冒了不少。不過不要緊,大順對於輿論的投入向來都是大有心得,也是捨得投入的。比如當初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只能讓孩童們傳唱:「吃他娘,穿他娘,闖王來了不納糧」,現在有了條件,花點錢印報紙,拿李自成的話來說,要就不印,要印就印最好。這樣一來,《大公報》在印刷質量上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檔次。

    金之俊也是一位幹員,物色了幾個邸報的舊僚,還招攬了市面上一些小報的主筆。明末小報氾濫,天啟朝本來取締了這些小報,但是崇禎以聖明天子自居,不禁言論自由,小報上便除了軍事機密之外什麼胡說八道都可以刊載,是清談者誇誇其談的樂園陣地。這些小報不像邸報那樣規矩,完全可以說不成氣候,也絕不及後世的報紙雜誌之萬一,但也確有幾個精於時事的主筆。金之俊撈了撈,撈上來的自然便是在大明朝市井中有些讀者的角兒。到四月初二發行第一份《大公報》,前前後後準備的時間只有不到七天,這麼短的時間出一份相當於一本雜誌的報紙,定版面、組稿、編輯、印刷忙下來,金之俊活生生脫了一層皮。

    四月初二,王承恩把《大公報》送到了崇禎手上。

    《大公報》的封面題字用的是藍色,藍色取的是「水德」,「水德」能克明朝的「火德」。藍色就藍色吧!唔,封面很典雅,觀感不錯。

    打開,第一篇文章是:「全民抗清,清兵必敗」,瀏覽一遍,發現文章中不客氣地借用了「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通篇慷慨激昂,從大順兵力和戰力,從中華疆土之遼闊,物力之豐厚,人民之勤勞勇敢,再從李自成百戰之雄風,治國之仁義,甚至崇禎的禪讓和顧識大局,使舉國團結在李自成的大順軍周圍。前段時間,為了支持抗清事業,廣大北京民眾踴躍購買「抗清平遼」公債,充分體現了萬眾一心的抗清決心。只要清軍敢於來犯,必定自取滅亡。

    下一篇是「清兵欠我漢家之斑斑血債」、列舉清兵歷年之暴行。第三篇則是「大順軍的戰力足可匹敵清軍」。

    第四篇更絕,看看標題「鮮花送給抗清英雄吳三桂」,他大爺的,儼然吳三桂成了「最可愛的人」!

    崇禎笑笑,說:「看來真下了些功夫啊!這個金之俊真不是蓋的,編造謊言連臉都不紅一下!不過,也著實報出了一些真料,你看,連李自成野戰採用的王牌戰術——『三堵牆』戰術在報上也登出來了,顯然一是想嚇退清兵,二是想在北京民眾面前樹立不敗形象啊。」

    王承恩笑著說:「報紙上的宣傳不都是真真假假嗎!後世還不一個樣!你再看看下邊。」

    崇禎翻開下一篇《大公報》文章,題目赫然是「到底是誰淹了開封?」裡面說了半天,既不是官軍,也不是李自成,而是大雨造成的天災,也就是洪水沖開的河堤,黃河因而決口,淹了開封。原本官方說是李自成干的,李自成說是官軍干的,結果都不是,事實證明,那是老天干的。

    崇禎笑問:「這個,你信嗎?」

    王承恩一本正經地說:「這個的確可能是真的。我在後世看到一些關於這個的爭論,有證據說李自成的一萬多兵馬也在決口後被淹了,屍骨無存。這是其一;其二,李自成第一次用火藥來炸城牆沒有成功,是不得法而已,再炸一次就可以了;其三,李自成要一個被淹沒的城市有什麼用?李自成佔了洛陽都主動放棄了,流寇本色嘛!所以我認為可能真是天災。」

    「這篇文章真是招攬天下人心的文章啊,李自成不可小視,他只要保持清醒,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王承恩笑笑,說:「就算天災之說是假的,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是真理,依我看,這篇文章的效果甚至比前邊的抗清平遼文章還會更見效果。」

    崇禎再翻,翻到了「大順選妃盛典」一篇,讀起來有點疑似後世的徵婚廣告,比如可以翻譯成:某男,有權有錢有勢,有地有樓,相當於大學學歷,盛年38歲,身材魁梧,長相英武,征14—17歲美貌少女,大家閨秀,文化程度大專以上,身高1.65以上,身體健康,三圍合格者為妃,可提供特級別墅,香車寶馬,平遼公債。有意者請聯繫牛某某。非誠勿擾!

    再往下翻,居然看到一則花邊新聞:王承恩和陳圓圓,太監傾情為紅顏。文中牽強附會,愣是把王承恩寫成陳圓圓的粉絲之類,甚至還說王承恩現在一有時間,就要去看望吳府的陳圓圓。崇禎看了大笑不已,消遣王承恩說:「沒看出來,王公公憐花惜玉,還是一等一的護花使者,這一來天下知名啊。」

    王承恩苦笑:「我就是那天順便去看看到底陳圓圓還在不在吳府,唉!好奇害死貓!這他媽的是一石二鳥,一方面是要告訴吳三桂,別人沒有搶陳圓圓,有王承恩照顧著呢!太監照顧總該放心吧!二就是要給我抹點黑,最近我的風頭太過了,把很多人的風頭都搶了,他媽的給我抹點黑,生怕我威脅到他們的官位。哼!誰稀罕!」

    「八卦這玩意,哈哈,『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是真理』,假的也變成真的了,真真假假,你王承恩這風流名聲算是傳出去了。」

    王承恩苦笑,搖搖頭。說:「還有這篇,你看,說你的呢!」

    崇禎一看,哈!「離休皇帝的幸福生活」,這題目真煽情啊!文章記述崇禎離休後的諸般愛好:做木工、組織蹴鞠、書法,其中書法本報之上就有兩處出自崇禎之手,一處便是封面題字,再一處便是「不拋棄,不放棄!」,也虧那些刻板的工匠,對照崇禎寫的一幅大字,在沒有縮小複印技術的情況下,愣是靠精湛的手藝把崇禎的「不拋棄不放棄」整幅書法刻印得十分傳神。

    崇禎哭笑不得,苦笑道:「這玩心眼,李自成有種!他媽的金之俊更是個王八蛋!可你別說,這還真能哄老百姓。」

    王承恩笑著說:「還有更離譜的,你看,這裡有一篇『公債究竟能夠漲多高?』的文章,真能忽悠人啊!說什麼要漲到一兩二錢銀子以上,這不是純粹蒙人嘛!」

    崇禎笑道:「這是不是公主那妮子找人投的稿?這不是要把公債炒成泡沫嗎!」

    王承恩笑道:「這倒不是,這本來我想再火上澆點油,讓公債炒作更瘋狂一點,把北京城裡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往公債上引,好讓我們更容易脫身。結果我只是跟金之俊提了一嘴,沒有想到金之俊早就接到李自成要捧紅交易所的指示,加上他自己也在一錢銀子的價位上買了公債,而且還有原始公債,有了私心,更恨不能公債漲到天上去!所以不知找誰炮製了這樣一篇東西,2500多萬兩銀子的公債,要炒到一兩二錢銀子,虧他敢寫!」

    崇禎搖搖頭:「後世不是也照樣放衛星嗎!那幫股評家的瞎掰你又不是沒見過!再說了,炒作這玩意,你別看現在看起來是胡說八道,難說就不能漲到這個價。瘋狂的交易所沒準真會創造瘋狂的奇跡。」

    說到這裡,崇禎長歎一聲,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句話才是真理!李自成為了他的利益,不惜採用包括謊言在內的一切手段!這天下之大,誰又不是如此呢!」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