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總裁

籠中對 第七十八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文 / 金哨本無路

    一個金瓜石金礦居然拍賣到了800萬兩銀子,在民眾間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消息一出,茶樓酒肆、街頭巷尾都在談論這個爆炸性的新聞。

    至於崇禎擔心半途修改拍賣規則,會像後世股市「半夜雞叫」事件那樣受人非議,這種擔心完全是多餘的,事實上大眾對皇上及時修改規則一片贊詞。紅眼病在任何時候都十分流行,大明也不例外,對於一個人獨享寶藏,大眾也會很有意見,所以從官至民對於皇上限制獨享金瓜石的英明旨意舉雙手贊成。這真是一個意外的收穫!賣出了超出預期一倍的銀子不說,還贏得了德政的美名,崇禎在皇宮偷著樂了一回。

    范永斗也不在乎是不是獨享金瓜石金礦。范永斗之所以志在必得,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即使炒高到了800萬兩銀子的價格,金瓜石金礦也不會虧本,當然看起來價格是有點過高了。對於范永斗來說,洗錢是主要目的,此舉還討好了大明皇上,輸誠嘛,就是這樣幹的!而且800萬兩銀子買金瓜石金礦雖然耗資巨大,卻可以慢慢回收。回收固然時間長一些,不過一二十年之後就是子孫們的搖錢樹。金瓜石金礦要是能挖出400萬兩黃金,按照黃金兌白銀1:10的比例,那就是4000萬兩銀子,此外還有銅和鐵礦石。因此,對於晉商八家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本來多年所賺的銀子都是走私通敵所得,按大明律都夠砍頭一百次了,雖然周世顯傳達了只要幡然悔悟就既往不咎的意思,但是隨著大明氣勢日漲,八家的主事人越發寢食難安。如今終於有機會把錢洗白,由黑榜商人一躍而為紅頂商人,真是賺大了。

    九份金礦被江陰的程壁競拍得到,這個也有點出乎崇禎的意外。這不能不讓人想起「前世積德」這個說法,歷史上江陰抗清的時候,程壁傾其所有捐獻了17萬5千兩銀子用於抗清,最後與江陰共存亡,仁義忠烈莫過於此。如果說上次孔雀山銅礦那是崇禎有意照顧江陰父老認購股份,這次則完全是市場運作,沒有分毫討巧的法門。

    以程壁為首的江陰人78萬兩銀子買下九份,便宜佔大了,搞不好兩三年就能收回投資。而且九份金礦就適合「狸掘式」開採,江陰人抗清的時候就是分段包干,狸掘式開採也是分段承包,看起來真是為江陰人量身定做啊。歷史上九份產金最高的一年產金四萬五千兩,另有四年產金三萬三千兩以上,江陰人將來的回報可想而知。所謂天道昭昭,好人有好報,便是如此了。

    鄭芝龍最後只獲得金瓜石金礦的20%,有一點洩氣。

    鄭森聞訊有點鬱悶,正好王總監派人來找,鄭森還正準備找王總監咨詢一番呢。王承恩見到悻悻的鄭森時,拍拍鄭森的肩膀,說道:

    「我們先看看三艘新船,然後再談別的事!」

    一聽王總監說的新船,鄭森頓時動了心,王總監的腦子裡道道多,裝著幾百年後的技術,隨便弄了一個曲軸連桿機關,就將小船的戰場機動性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最後把日本人的超級巨艦也趕跑了。這次不知道是不是傳說當中的蒸汽動力船造出來了。

    到了長江碼頭邊,鄭森終於看到了三艘跟車輪舸差不多大小的新船,其中兩艘幾乎看不出什麼差別,都是淺灰色,從船首到船尾整個外型都是圓潤的線型,另一艘則刷上了深灰色的油漆,船首是一個尖角,高高翹起。三艘船外形的設計與車輪舸都完全不同。

    王承恩跟鄭森介紹道:

    「這邊的一艘,是劉倡陵的造船組試制的,另兩艘則是王十金的造船組試制,上船看看,比較一下,看有什麼不同?」

    王承恩要讓鄭森感受一下這兩艘新船,也聽聽他的意見。

    劉倡齡領著兩人先上了那艘深灰色的鐵船。鄭森四處摸摸,驚呼起來:「啊,這是一艘鐵船啊。連桅桿也是鐵的!」

    劉倡齡在一旁推介他們的傑作:「鄭大人,此船通體都是精鋼所製,船長15米,寬3米5,最高航速15節。進艙看看吧。」

    鄭森下到艙中,發現艙中有四條長擼一樣的長槓,長櫓兩兩相對,長櫓旁邊站著四個身強力壯的漢子,鄭森知道那應該叫槓桿,蒸汽動力看來還沒有用上。仔細一看,一根曲軸設置在船的中軸線上,這是一根有兩個曲頸的曲軸,中間裝有一個飛輪,兩邊各有一對兩兩相對的長擼。除了四根長櫓一樣的槓桿,其他全是鐵製。中間的曲軸連著一個帶齒的小鐵輪子,小輪子的齒又咬住一個大鐵輪子的齒。大輪子的軸伸到船尾,應該是伸出了船尾,鄭森猜想,可能就是類似鐵魚的哪個什麼螺旋槳吧,上次翻譯的時候王總監介紹過螺旋槳的。

    這一下勾起了鄭森的好奇心:「是不是螺旋槳驅動?」

    劉倡齡連忙介紹:「不錯!這是雙滑塊四沖程曲軸連桿系統,帶一對齒輪減速,驅動三葉螺旋槳。讓我們來看看演示,就知道了。」

    四個人隨即開始上下搖起槓桿,曲軸跟著轉動,帶動有齒的小輪子轉動,小輪子的齒則帶動大輪子轉動,大輪子帶動伸出船尾的軸轉動,然後船就開始動了起來。

    站在艙中感覺不出船行速度,上了甲板,船上的風帆全部落下,只看到尾部泛起浪花,鐵船逐漸加速,越來越快。鄭森雖知鐵魚就是依靠螺旋槳推進,但是自己第一次看到尾部螺旋槳驅動的真實場面,還是甚感稀奇。

    「這個就是螺旋槳推進嗎?速度真的可以跟四個明輪驅動的車輪舸比美嗎?」,鄭森猶自不信,一個螺旋槳居然就能頂得上四個明輪!王承恩只是笑,劉倡齡一聽懷疑到他,立時說道:

    「鄭大人,此船的最快速度應該比車輪舸還略略快上一些,因為螺旋槳的推進效率比明輪高。我們正在試制的快船,比此船還要快,不久鄭大人就可以看到了。」

    看過鐵船之後,轉過頭來便上了王十金的船。王十金是大明龍江船廠的造船大匠,三個月以來一直負責鐵絲網水泥船的建造,這兩艘船就是王大匠的得意之作。

    第一艘完全是一艘鐵絲網水泥船,最薄的地方也就是5公分。第二艘則是在木船殼上加蓋一層2.5公分的鐵絲網混凝土裝甲,就相當於一艘加裝了鐵絲網水泥裝甲的車輪舸。兩艘船的驅動方式也全部改作了螺旋槳驅動,不同的是,曲軸連桿結構的大部分材料用的是木製件,也不用齒輪,只有螺旋槳和連在螺旋槳上的一截軸是鐵的。

    看過之後,王承恩問鄭森:

    「看了三艘船,你最想要哪一艘?」

    「那當然要鐵船了!」

    王承恩說道:

    「這三艘船,排第一的當然是鐵船,排第二的應該是木殼加水泥船,排最末的是水泥船。可是造一艘木殼水泥船的成本可以造三艘水泥船,造一艘鐵殼船的成本可以造15艘水泥船。如果造船的資金有限,你怎麼選?」

    「這個嘛。我得好好想想!」

    王承恩現在就面臨艱難的選擇,造鐵船實在是太慢了,一艘鐵船要將一塊塊厚度1公分寬50公分的鋼板用一個個鉚釘鉚起來,弧度和轉角處還要放樣下料,還要加熱彎曲才能鉚到一起。鋼板之間需要用瀝青和桐油水泥灰漿填實,才能防漏。沒有電焊,鐵船可不是那麼好造的。這還不過是一艘小船,要造更大的鐵船更難,鋼板更厚,需要的專用設備更多。不知道在1920年第一艘全焊接船問世之前,人們是怎麼鉚接鐵船的。難怪動不動一年半載才能造出一艘船來。

    王承恩帶著鄭森直接來見崇禎。在艦船方面,既要傾聽水師的意見,又要不被水師的意見所左右,這就是找鄭森這個半吊子水師將領來參謀的目的。當然,鄭森現在眼界比大明同時代人開闊,也是不找鄭芝龍而找鄭森的原因,再說,鄭芝龍馬上就要轉行了。

    崇禎單刀直入,直接發問:

    「鄭愛卿,你看了三種船,有何見解?」

    鄭森一路思考,此刻已經成竹在胸,故而答道:

    「回皇上,微臣以為,造鐵船速度太慢,成本太高,也可以造一兩艘作為日後的主力艦。水泥船則可以多造,這船成本低,造起來又快,適合水上群狼戰術。至於木殼水泥船,只要將現有的水師小型木船改作木殼水泥船就是了,當然能加裝螺旋槳推進就更好了。」

    崇禎聞言,搖了搖頭,接下來卻顧左右而言他:

    「鄭愛卿,我問你,你以為800萬兩銀子買下金瓜石金礦值不值?你據實回答就是,不必隱晦。」

    鄭森當下答道:

    「回皇上,微臣認為800萬兩銀子高了,不過家父是不會放棄20%股份的。」

    「哦,為什麼高了?」

    「回皇上,開礦還要追加投入,金瓜石道路不通,且有瘴氣,投入不在少數。同時採礦需要成本,而且最大的問題是盜采和礦工夾藏問題,若是管理不善,流失必然很大。就算一年能產五萬兩黃金,20年也不過100萬兩黃金,按照金銀比價1:10,20年所產也就是1000萬兩黃金,所以說800萬兩銀子的價格顯然是高了。不瞞皇上,家父原來定的最高價也就是500萬兩。」,皇上既然說據實回答,鄭森當然並不隱瞞。

    崇禎大笑,說道:

    「鄭愛卿說得不錯,不過你可知道,明初的金銀比價是1:5,現在是1:10,將來會升到什麼地步,你猜猜看?」

    鄭森摸摸腦袋,說道:

    「難道要升到1:15不成?」

    崇禎真想跟他說:不錯!你答對了,歷史上幾十年後,清朝的黃金白銀比價就升到了1:15。可是轉念一想,不對,以自己的計劃,馬上就要實行金本位制。實行金本位制後,黃金兌白銀的比價即使不會升上後世的1:40以上,至少也會升至1:20以上。

    想到此節,崇禎意味深長地說:

    「鄭愛卿,朕只能說,短期來看,800萬兩銀子是高了,但是長期來看,這絕對是一項最有遠見的投資。關於這個,你慢慢會看到的。好,回過頭來看造船的事情,短期來看,的確是改造舊船和造水泥船來得快,花錢又少。不過,凡是還是要看長遠!建造鐵船——不,是建造鋼船是大勢所趨,我們也要造日本人那樣的巨艦,甚至要造比日本人的巨艦更大的鋼鐵巨艦,若是現在不投入,人才和技術都不會有,將來永遠也不能造出巨艦來。所以,我們的重點是造鐵船,至於舊船改造和造些水泥船快速提升海軍戰力,這只是短期性的行為。」

    崇禎想起看到過的一篇中國造船史,中國的造船在1875年之前是大大領先於日本的,但是造船技術也是靠錢堆出來的,滿清在堆上幾百萬兩銀子之後,一算賬,認為「造船不如買船」,於是停止造船,轉而大舉買船,結果在造船業上很快就被日本超越。所以,戰略性的造船業,絕對不能犯短視的錯誤。因此,大明可千萬不能改名為「大明股份公司」,那樣的話,若是只顧賺錢,就會淪為被蹂躪的弱者。

    崇禎殷切地望著眼前這個年輕人,繼續說道:

    「鄭愛卿,大明要建立一支強大的新式海軍,朕可很是看好你啊!春節之後,令尊大人競選勝出已是板上釘釘。朕倒是希望,鄭愛卿能夠頂替令尊,帶著我大明海軍,開疆拓土。這個世界上,遠遠不止金瓜石這樣一個金礦,在海洋的東面和西面,有一個叫加拿大和一個叫南非的地方,那裡有更大的金礦,若是鄭愛卿能夠帶著我大明艦隊到達彼處,那麼令尊則可以去海外開礦了。那時候,則可以真正稱得上: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鄭森一聽,心中隨即升起萬丈雄心,夢想著自己指揮大明浩浩蕩蕩的鋼鐵巨艦,所向披靡,甚而超越三保太監下西洋的千古盛況。而父親隨著自己所率大明的巨艦所至,滿世界掘金,金光閃閃的黃金源源不斷裝上大明的戰艦。如此一來,尊榮與富貴相得益彰。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