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總裁

籠中對 第一百三十七章 「野狐」計劃 文 / 金哨本無路

    暗夜裡,海面上偶爾也會泛起粼粼的波光。鄭芝豹率領船隊乘著夜色西行,隨著一聲哨響,兩艘車輪舸離開了船隊,悄然北上。整個船隊則直撲金州清軍水師所在的旅順港口。

    約莫兩個時辰後,天空將亮而未亮之時,在黎明時的黑暗籠罩之下,兩艘車輪舸抵近了海岸。只見黑黝黝的岸上火光連閃了三下,船上也接著回應,連閃三下火光。

    關贊唐打了一個手勢,示意船將靠岸,那手勢是命令船上的特戰隊員嚴密戒備,一旦發現不對,立即採取相應行動。看起來岸上的信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這是在韃子的眼皮底下,關贊唐還是不能不小心一些。

    這兩艘車輪舸四十個特戰隊弟兄,由關贊唐帶領,執行吳三桂親自下達的「野狐」行動。

    這登陸地點位於遼東半島的北端,登陸之處自然是潛伏遼東的錦衣衛預先勘探好的隱秘之處。登陸十分順利,並沒有什麼意外發生。登陸之後,與四個錦衣衛接上頭,為頭的錦衣衛齊升與關贊唐見面,稍事溝通,便分為四路,由四個錦衣衛帶路,分頭向瀋陽進發。

    關贊唐這一路一行人十五人中,有八人按照韃子的規矩,剃成了金錢鼠尾頭,這八人穿上韃子的衣裝,儼然便是遼東的漢人,另外七人則是關內漢人的裝束,冒充的是晉商商隊。另一路是和尚打扮,共是五人。第三路是朝鮮人打扮,共是十二人,其中兩個是貨真價實的朝鮮人。第四路的十人也是遼東漢人的裝扮,清一色的金錢鼠尾頭。在遼東,臣服的漢人必剃髮,和尚們的光頭也能矇混過關,一些朝鮮人往來遼東,倒也不受剃髮之限。四路人馬早已事先喬裝改扮完畢,登陸之後便立即分頭趕路。這登陸之處離瀋陽有近六百里,按照計劃,要在三天後趕到瀋陽。

    關贊唐自己也剃了個金錢鼠尾髮式,雖然心中對於這金錢鼠尾髮型抵制得厲害,但看看黃自勇那剃成金錢鼠尾的樣子,那可笑的模樣,讓關贊唐心中平衡了不少。黃自勇摸著自己奇怪的髮型,滿腹疑問地問道:

    「你說我們這樣裝扮,能不能騙過守城門的?」

    關贊唐故作嚴肅,說道:

    「當然,你以為韃子是孫悟空麼!難道也有一雙火眼金睛,一看我們就是假扮的?要知道我們這一番精心改扮,連新剃髮的痕跡也是裝扮過了的,這可是出自天下聞名的大師之手,化妝改扮之術天下無雙,絕不是尋常人等可以分辨得出來的。喂,把你的手放下去,別老摸著你那禿瓢,本來沒事,你一摸,萬一讓韃子看出什麼不對,那就是找死。」

    關贊唐八人當然都是扮的遼東漢人,否則人家用滿語一問,就得露餡。

    齊升是負責帶路的錦衣衛,看那樣子,像是一點也不擔心露餡。

    這齊升作為錦衣衛是半年前來到遼東的,走的是晉商的門路。以范家為首的晉商八家在南京買下金瓜石金礦,多爾袞自然是知道的,不過,多爾袞一時還離不開晉商的走私渠道,故而也沒有把晉商八家怎樣,生意照做,晉商往遼東的走私照走不誤。商人嗎,不就是見錢眼開嗎!哪裡賺錢往哪裡去,遼東的資源有限,多爾袞需要輸入的資源太多,故而晉商們依舊在遼東暢通無阻。對於晉商八家向滿清走私各類戰略物質,崇禎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其一,你禁了晉商,說不定陝商就會接過晉商的走私生意,歷史上走私固然是禁之不絕,在後世更是前赴後繼,豈是一個「禁」字就可以杜絕的!其二,晉商八家輸入遼東的戰略物質,在過去而言,鐵器、糧食當然是不能輸出給韃子的戰略資源。但是時過境遷,鐵器仍舊算作為戰略資源也固然不錯,但是僅僅那點鐵器打造刀劍尚可,要是製作槍炮,那就無論數量和質量,皆不能令人稱意,走私一點鐵器簡直是杯水車薪,幾無價值,這種走私,不禁也罷。至於糧食,滿清願意高價買糧,經濟不崩潰才怪。只要滿清搶來的銀子抵不上消耗的銀子,日子只能越過越艱難。哼!這年頭可不比崇禎十七年之前,韃子輕鬆就能搶到銀子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所以,對於晉商八家,既然昔日裡滿清可以在輸入戰略物質的同時,還委託晉商收集情報,來而不往非禮也,晉商八家這個資源豈能浪費!於是,一票錦衣衛先後混進晉商八家的走私隊伍,堂而皇之地混跡於遼東。范家等八家自從在南京向大明皇上遞上了一份大大的投名狀之後,原本想著這與韃子的走私斷然是做不成了,誰知錦衣衛的頭兒傳下話來,走私還可以繼續,這一來奉旨走私,底氣反而更加足了!當然八家也知道該放水便放水,他們自己除了走私賺錢,不做虧本的買賣外,手下到底哪些人是清軍的間諜,哪些人又是錦衣衛所扮,甚或還有其他的探子,反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樂得裝糊塗。

    齊升帶著一行人晝夜兼程,第三天傍晚,到了一處樹林。齊升打一個暗號,便有一個大漢從隱身處現身,見了齊升,耳語了幾句,便即隱身不見。齊升轉頭告知關贊唐,從飛鴿傳書傳過來的消息看,其他三路人馬一路並無羈絆,應可及時趕到瀋陽。

    一個時辰之後,第四隊人馬也趕到了這裡,這一隊人馬十個特戰隊員都是留在此處作為接應的人員。關贊唐見四路人馬一路順利,心早已飛到了瀋陽,卻不知明日進入瀋陽之後的行動會怎麼樣,而今各項準備工作均已就緒,看就看明天的行動了,成敗在此一舉。想那朝鮮王子李溰在瀋陽當質子一呆就是八年,二王子李淏與三王子輪番入質,如今陷在瀋陽的就是二王子李淏,關贊唐的此次任務就是將這兩位王子營救出來。

    瀋陽城內,朝鮮兩位質子的府邸也是一所講究的宅子,名曰「朝鮮世子館」,只是宅中有清兵守衛。平時兩位王子外出,倒也不受限制,只是隨行有清兵跟隨,要想逃脫,卻是不能。就算逃出瀋陽,仍然是插翅難飛,斷無可能逃出生天,返回朝鮮。

    關贊唐留了五名特戰隊員,與潛伏在當地的錦衣衛一起,留在城外接應。在齊升和張見韓兩個錦衣衛的帶領下,朝著瀋陽城而去。瀋陽城門的盤查還不及南京城門的盤查嚴格,清軍此一番大勝闖軍,心氣正旺,這種時候誰還會想到瀋陽城會受到什麼攻擊。加上清軍對往來的商人特別通融,兔子不吃窩邊草,他們只是搶劫大明的百姓搶上了癮,對於前來經商的晉商八家,向來只是搜刮點油水就一律放行的。今天也是一樣,齊升送上一點碎銀之後,為頭的伍長揮揮手就讓商隊進城。關贊唐混在趕騾馬的商隊中,一顆懸著的心落了下來。

    到了悅來客棧,一行人安頓下來。齊升就帶關贊唐外出,打著進出貨買賣的名義,熟悉瀋陽的地形和城防。齊升雖然將瀋陽城的地形和防衛畫成了圖樣,實地勘察還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當然要重點踩一踩朝鮮世子館的盤子。

    傍晚的時候,齊升和關贊唐進了一家離朝鮮世子館不遠的大盛來酒樓,兩個人進了「醉八仙」雅間坐定,不一會要等的三個人陸續就到了。

    三路人馬都順利進了城,其中兩個朝鮮人也進了朝鮮世子館,他們打著為二位王子捎帶物品的幌子,順利地與潛伏在朝鮮世子館的人聯絡上了。

    七個人一邊吃喝一邊計議,關贊唐問:

    「二位王子那邊有何反應?」

    張見韓負責聯絡朝鮮世子館傳出來的消息,見關贊唐問起,便答道:

    「在下也是剛剛收到消息,世子李溰對逃出瀋陽毫無信心,所以不肯托故出城。所以要在城外實施營救看來是不行了。跟他說朝鮮馬上就要跟清軍開戰,他也不為所動。所以在城外實施營救的方案看來只有放棄了。」

    關贊唐點點頭,說道:

    「這位世子的態度一直是如此的,原來想用開戰來逼他一下,看來他還是顧慮重重啊。好吧,放棄甲方案。現在我們來討論乙方案和丙方案。」

    關贊唐心道,這次營救,要不是早半年就開始預作準備,就這麼貿然來救,一樣也是毫無勝算,也難怪李溰不肯冒險。

    齊升一看甲方案,無法實施,這一下營救的難度大了許多,當下說道:

    「這朝鮮世子館在城中心,離城門和城牆都很遠,我估算了一下,至少需要二十分鐘時間,才能將人帶到城門口或者城牆上。乙方案是白天救人,救了人之後騙過城門或者衝出城門。世子館有三十個清兵守衛,瀋陽城又防衛森嚴,看來按照乙方案救援難度很大。我的意見,還是採用丙方案吧,你們怎麼看?」

    扮作朝鮮人的特戰隊員孫度是參與過救援方案制訂的人,聞言說道:

    「我看也只有採用丙方案了,此次我們要救出城去的是兩位王子,還有他們各自的兒子李石麟、李棩,兩個王孫都不過四五歲光景,倒也不是什麼大的累贅。時間可以選擇在凌晨動手,悄悄幹掉世子館守衛,然後爭取悄然撤往城牆,負責奪取這段城牆的人馬同時幹掉城牆上的哨兵,與此相呼應,另一組人馬在洪承疇府上放起大火,城內一亂,我們就好趁亂縋下城牆。丙方案大體就是這樣。」

    關贊唐臉色凝重,筷子敲了敲,然後說道:

    「我也看了一下,朝鮮世子館到我們準備縋下城頭的城牆距離還是很遠的,這個方案還得增加一個掩護方向,得有一隊人馬朝相反的城牆上跑,吸引追兵。」

    關贊唐目注孫度,肅然道:

    「孫度,這個方向上的掩護,就由你帶五個兄弟,吸引追兵。」

    孫度應聲道:「尊令!」,聲音不高,卻是斬釘切鐵。

    關贊唐眼神中掠過一絲黯然,交代道:「嗯,記得要盡一切可能衝上城頭,縋下城去。不見不散。」

    (一晃眼,這書到今天居然寫了有半年了!時間過得真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