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總裁

籠中對 第一百三十九章 地下迷宮 文 / 金哨本無路

    關贊唐一行人下了由城牆上下來之後,立即就發足狂奔,一氣跑出好遠。城上聞訊趕過來的韃子亂箭頻發,可惜縱火的賊子們已經跑遠,為首的清軍佐領一看射箭已不濟事,擺擺手,制止了手下再射。那佐領叫住一個手下,交代道:

    「額固,快去稟報參領大人,就說有賊子放火,縋下城牆跑了。」

    佐領這傢伙一拍腦袋,就想啊,既然城中火起,然後有人從城牆縋城而逃,他自然而然地聯想到盜賊案和縱火案。心想,這麼多賊子,少說也有二十幾個吧,也許是在城中做下大案,難道是入室搶劫然後縱火?又或者是偷竊不成,現了行跡之後殺人縱火?這些賊子做下大案就想這麼逃了,哪有這等便宜!

    然後一揮手,叫道:

    「其他人,上馬,跟我追,追上這幫該死的賊子。」

    不一會,五十幾匹馬從城門洞呼嘯而出,直朝關贊唐他們逃跑的方向追去。說起來這個佐領反應亦是極快,但是從城牆上跑下,到得馬廄,再上馬,那邊打開城門、放下吊橋,總是需要一點時間。等他們追出城門之時,關贊唐他們也早已上了前來接應的馬匹,一幫人打馬疾馳,把追兵遠遠地拋在後面。

    到了一處樹林之後,關贊唐和齊升等十人下了馬,背上王子王孫,便往樹林中走去。其他二十多人繼續打馬狂奔。

    清軍的追兵一看前方二三十騎馬轉過了樹林,恐追失了目標,更加催馬飛奔,轉過樹林,發現賊子遠遠的仍在前方打馬如飛,自然是急追不捨。

    關贊唐一行人進到林中不遠,就見到了昨日與齊升耳語那人。那人在一顆樹的根部按了一下,便見地上翻開一塊石頭蓋板,露出一個洞口。那洞口不大,卻足可容人通過。齊升一打手勢,第一個就往洞裡鑽去,黃自勇緊跟齊升,一行人很快就進入洞中,等進洞之後,原先那人一按機關,蓋板就又復原如初,若有人來到林間此處,地上半點痕跡也看不出來,絕對不會知道這裡竟然是一個地宮的入口!

    地道斜斜的,越往下走,道路就顯得寬闊起來,一邊還有亮起了燈光。到了前面,現出一處岔道,齊升往左一拐,再走不遠,又是一處岔道,齊升往右一拐,再往前,前面卻是一處死岔道,齊升這回走的是中間,這樣左一拐、右一拐,最後到達的地方是一個寬達三丈的地廳。

    此時兩位王子早已鬆綁取下口中毛巾,世子還在為適才被綁忿忿然,儘管關贊唐和金權一、金權二連番解釋謝罪,世子依舊還是板著臉,老大不痛快。

    二王子李淏卻是很開心,好不容易得脫魔掌,又聞知中朝聯軍正準備進軍遼東,心中著實喜歡,一看大哥不開心,便有心活躍一下氣氛,說道:

    「這看起來就像一個地下迷宮一般,卻不知道這花了多少時日,才能挖掘出這麼一個地宮來。在韃子的地盤上,要搞出這麼一個龐大的工程,實非一件易事啊。」

    齊升笑道:

    「好叫兩位王子得知,這地宮從七月挖起,足足挖了半年,這才挖成。」

    世子李溰聽說這地宮挖了半年之久,心中吃驚之餘,也有了一點觸動,這幫大明的好手雖然適才對自己有些無禮,畢竟事急從權,人家也道了歉,如今看來大明這邊為了營救自己,竟然苦心孤詣搞了這麼一個迷宮般的地宮,確是實實在在為自己的安危著想,想到此處,心中便已釋然,隨即笑了笑,問道:

    「你們費心了!想不到還特意搞了這麼大的一個工程。關隊長,可不可以詳細說說下一步怎麼辦?」

    齊升見世子李溰展顏動問,當下招呼道:

    「呵呵,世子,二王子,不如到別廳坐下來說話如何?」

    幾個人進到一個別廳,之間這別廳長約一丈五,寬約一丈,居中放著一張桌子,桌子旁邊配有八張椅子,這桌椅顯是就地取材,手工卻也並不粗糙。

    坐下之後,關贊唐便開始介紹這次營救計劃:

    「世子殿下,二王子殿下,本次營救,從六月底便開始準備。我大明皇上派遣專人北上遼東,擇地挖掘地下掩蔽所,就是為的營救兩位殿下。這地下掩蔽所乃是我大明的高人設計,又特別派了精通挖掘的工匠前來,歷經半年方始挖掘而成。至於這個地下掩蔽所,還是請齊大人介紹一下吧。」

    齊升是負責建造地下掩蔽所的副手,那些負責建造地宮的,大部分都已經撤走了。這些挖掘的專業人士,另一重身份就是盜墓賊,挖掘的功夫倒也是冠絕天下,否則要完成這麼一個浩大的工程,單靠十八條好漢,一年也不見得挖掘成功。齊升介紹道:

    「二位王子殿下放心,這個地下隱蔽所有多個進出口,適才進來之時,左拐右拐,迷宮一樣,這是特意如此設計的。就算韃子發現了這個地宮,一時也攻不進來,萬一要是進來了,就是任他隨便走也未必能找到正廳,更未必走得出去。呵呵!這地下蜿蜒曲折,加起來長達二十里,要是沒有地圖又沒人帶路,從這裡走出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地宮儲藏了不少食物,足夠100人吃上半年。還有,地宮之中通風也是不錯的,就算入口被人發現,煙熏也是沒有用的,這裡通風良好,王子殿下不必擔心。」

    齊升當初到瀋陽之後,便在離城十二里的這裡辦起了一個磚廠,在這裡燒製青磚。話說燒製紅磚比燒製青磚還簡單,成本還低,但是這個時代因為等級制度不能燒紅磚,便只能捨簡就繁,本來燒好之後自然冷卻就是紅磚,但是為了讓磚變成青磚,還得在天窗上慢慢上淋水,這樣才能最終燒成青磚。齊升搞這個磚廠自然是為了挖掘地宮的方便,因為開挖地宮挖出的泥土不是一點半點,有這個磚廠,便可以堂而皇之地僱人,堂而皇之地建廠棚,堂而皇之地購置挖掘工具,挖出的泥土轉瞬便被做成磚坯,這個磚場就是一個最好的掩護。果然,這個靠近山林邊的磚場根本就沒人疑心,齊升一幫人在這裡大挖特挖,誰也沒有想到這山下竟然差點被這些人挖空了,挖成了一座小有規模的地宮。當日設計這座地宮的人將這地宮取名叫做「野狐洞」,意指這地宮有如野狐的洞穴,裡面曲曲折折,連著諸多出口,野狐的天敵也拿這野狐洞奈何不得。

    關贊唐笑道:

    「齊大人帶著大明的高明人士挖成的這座地宮,就算被韃子發現,至少也能守上二十天,所以兩位殿下絲毫不必擔心。這一次我們的營救計劃,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此時的世子館,想必還沒有什麼動靜,這時候韃子只知道洪承疇府上被燒,以為我們只是針對洪承疇,且由他們去瞎猜一氣。洪承疇的宅子被燒,但是洪承疇沒事,韃子就不會為此大動干戈,估計追一追,追不上就不了了之了。我們兩路人往不同的方向跑,危險是有一點,也許會死幾個兄弟,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唉!」

    李淏問道:

    「那為何要藏在這裡?要是直接騎馬逃走不是更好嗎!」

    關贊唐歎一口氣,說道:

    「兩位王子被劫走,估計不出一兩個時辰,就會露餡。試想,一兩個時辰打馬飛奔,也不過跑出去兩百里。韃子只要放出海東青傳信,沿途的韃子一路截擊,那些兄弟遇上韃子可戰可逃,兩位殿下卻萬不能陣前衝鋒,在下豈敢讓兩位王子殿下以身犯險!」

    李淏點點頭,不再說話。關贊唐接著說:

    「我們之所以等到今天才來營救兩位殿下,正是因為我大明和朝鮮的聯軍不日就要進攻遼東,也許這會兒已經動手了。在韃子得到進攻的消息之前,我們先行到瀋陽將二位王子營救到這裡,躲藏起來,躲在這裡當然只是權宜之計。在這裡,我們等的就是聯軍的騎兵,聯軍在半月內會派出一支騎兵奔襲遼陽和瀋陽之間,我們屆時只須夤夜騎馬飛奔幾十百把裡,就能會合接應我們的大隊騎兵,那時,就可以說完全脫離險境。由大隊騎兵護送一路向南,再在金州上船,先到大明的登州,或者回朝鮮,概由二位殿下決定。之所以提出先去登州,無非是為二位殿下在瀋陽的家眷著想,那時你們父王可以派出使節,聲稱二位殿下被大明劫去當了人質,也許還能有轉圜的餘地。當然,這是後話。總之,這一次營救行動,乃是一環扣一環,第一須在聯軍進攻之前營救二位殿下出城到達這裡,卡著時間,也不能太早,因為此地不是久留之地,守住二十天問題不大,再長就很難說了,所以我們營救的時間恰好選在聯軍進攻前兩天,而瀋陽的韃子還不知道朝鮮也參與了聯軍進攻遼東。」

    關贊唐估計水師這時候早應該把韃子的水師收拾乾淨了,不過動手的是大明水師,朝鮮水師前期並不參戰,韃子雖然惱火,卻也不至於驟然對朝鮮發難。

    李溰聽了關贊唐所說,心道這個營救計劃可謂周密之極,火燒洪承疇宅子,掩護營救,用這矇混的招數轉移韃子的視線,顯然是成功的。悄無聲息將自己和二弟劫走,然後再一次騙過韃子,將自己隱藏到這地下迷宮樣的洞穴之中。然後過幾日輕騎突襲,接應自己南逃,看起來這營救計劃天衣無縫。呵呵,甚至都替自己想到了『被大明劫持作為人質』的借口,好像父王參與聯軍是被逼的一樣。不過李溰實在是歸心似箭,已經不需要這個借口了,對於這個陪著自己到瀋陽的妃子,說不得也顧不上她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