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總裁

正文 第一百五十八章 人才啊人才! 文 / 金哨本無路

    張獻忠的前鋒既然順利抵達呂宋島,張獻忠在重慶的第二批部下也已啟程,四川換呂宋計劃看起來成功在即。一想起張獻忠這個心腹大患馬上就要去呂宋禍害日本人,心中的感覺還是很爽的。

    就是不知道張獻忠到了呂宋後,能不能聽楊恆的建議,嗯,那個衛登也很不錯,是個人才。張獻忠到了呂宋,只要不一意孤行,大可與日本人周旋下去,即便拿不下日本人,至少也可以割據一方。嗯,要說變害為寶,還是首推公主這個化腐朽為神奇的計劃。

    不過,崇禎急不可待的還是想一睹組裝式裝甲車的芳容。在車上,崇禎就把自己的疑問提了出來:

    「我說王承恩,正月初才搞出了裝甲車的樣車,那是輪式裝甲車,那玩意足足有五噸重,後來說要輕型化,這麼快就改進好了?還是模塊化組裝式,連半履帶式也弄出來了!尤其這履帶,正月裡才剛剛提出來,居然這麼快就搞出來了,哎呀!真是太有才了!你能不能跟我說說,是誰創造了這個奇跡?」

    王承恩笑了笑,說道:

    「這個履帶,可不是正月初才開始的。事實上,去年十月就有了履帶車實驗小組,不過一開始只是進行原理驗證模型試制。只是到了十一月中旬,得知日本人集體穿越之後,在皇上親征那一段時間,我感覺不能再遲疑了,裝甲車和坦克遲早得上,可不能等動力完善再做準備,所以,履帶就作為重點的技術儲備項目,充實了一些人員,追加了一些投入。正月初甲申式裝甲車試車成功之後,對履帶組是一個很大的刺激,這些人都是好樣的,沒日沒夜加班加點,總算在正月下旬試製成功第一台履帶車,車體是木頭的,履帶是鋼的,承重輪是鋼木混合的,當然,驅動輪是鋼製的。至於驅動,沒有選擇,還是採用曲軸連桿人力驅動,這個是成熟技術。試車的結果還不錯,有了這麼個基礎,接下來搞這個組裝式裝甲車也就簡單了。」

    崇禎聽了此話,心說原來如此,不過這也夠神的了,王承恩輕描淡寫一句簡單,真要是那麼簡單,那後世的坦克造價就不會那麼高了,動不動幾百萬上千萬的造價,豈是那麼簡單!崇禎哈哈笑了起來,說:

    「有那麼簡單嗎?你別告訴我這個組裝式裝甲車就是木板上蒙塊鐵皮就叫裝甲車,難道你這個組件就是兩條鋼履帶,兩個鋼驅動輪,加上幾個鋼木承重輪,連從動論也是鋼木混合的,其他就是幾塊木板?運到現場釘起來就是一台所謂的裝甲車?不是吧?這也太誇張點了吧!」

    王承恩一副吃驚的摸樣,顯然被崇禎雷到了,然後長歎一聲,說道:

    「沒想到我堂堂一個嚴謹認真的科學工作者,在某大明皇上眼裡,竟然跟一個騙子差不多了。木板蒙上鐵皮,那不就是個樣子貨嘛,那哪能叫裝甲車啊!不錯,我們的組裝式裝甲車的確可以現場組裝,那也不是拿個鎯頭幾個釘子就可以釘起來的,你以為是釘棺材嗎!」

    崇禎意識到自己的玩笑開得有點過頭,連忙笑道:

    「我只不過開個玩笑罷了。好吧,我得承認這是科學,比作木工那的確有點不妥。我說王承恩,我都有點羨慕你了,你手下的人才,一個賽似一個,我就搞不懂,為什麼那些只知道之乎者也的書生,到了你的手下,偏偏一個個都能變成活學活用的科技人才。」

    王承恩盯著崇禎的眼睛,半響才移開視線,然後鄭重地說道:

    「皇上,這一點只能歸結於大明的讀書人基數太大了,大明的讀書人有好幾百萬人,萬里挑一也能有幾百人,何況搞工程技術並不需要萬里挑一的天才,肯動腦筋又肯動手的讀書人稍加培訓就可以上手,在這個過程中,自然會有技術尖子冒出來。何況我在前面指路,大方向不會錯,包括有些細節我都能隨時指導,要是這樣那些技術人才還不能冒頭那才是怪了!事實就是這樣,大明的讀書人基數大,這是大明的人力資源財富,只要有十分之一的讀書人肯從事科技,就是幾十萬科技大軍,這幾十萬科技人員當中,總能湧現出一些傑出人才。所以,皇上放心!儘管日本人集體穿越了,我承認他們這些人加起來比我們強,不過日本的讀書人有個幾十萬就了不起了,他們的讀書人基數有限,在人力資源方面,完全不能跟我們大明相比。」

    崇禎點點頭,補充道:

    「不錯,大明在籍的匠人就有幾十萬,還有很多不在籍的匠人,這也是一筆財富。至少大明製造在當今獨步天下,朕想,如今有了王總監,大明將來也一定會獨領風騷。呵呵!」

    說著說著,就到了目的地。這是在定王管理的鋼鐵廠旁搭起的臨時廠房,因為裝甲車鋼板需要熱加工的原因,所以選在這裡。

    當崇禎前呼後擁走進廠棚的時候,兩台組裝好的裝甲車已經擺在廠棚中了,顯然,這是在等待皇上視察。

    這兩台裝甲車,前面是兩個獨立的輪子,後面則是一圈履帶繞在驅動輪、承重輪和從動論上,顯然,前面的兩個前輪可起轉向作用,而後面的履帶則能充分負重,並能夠提供足夠的摩擦力,保證裝甲車有著良好的通過性。上面的裝甲,仿照後世的裝甲車,前後左右的鋼板都向上傾斜了一個角度,以提升防彈能力。近前仔細一看,鋼板與鋼板的連接,採取螺栓連接。因為暫時還沒有電焊,鋼板連接除了鉚接就是螺栓連接。既然是組裝式裝甲車,那當然就得採用螺栓連接,既能裝,還能拆。裝運的時候便可以拆開,使用的時候在把組件拼裝起來就是。為了保證連接的強度,螺栓選用得格外粗一頭。

    崇禎摸了摸粗壯的螺栓,說道:

    「這裝甲車要是被炮彈和炸彈擊中,就算鋼板沒事,螺栓難保不被炸壞,只怕到時再也無法拆下來了。」

    王承恩招呼道:

    「石品源,你來給皇上說明一下裝甲車的防禦性能。」

    「是!」

    崇禎見這位石品源約莫三十多歲,戴著一副眼鏡,看那眼鏡的圈數,顯然害近視害的不輕,這位石秀才見了皇上,自然有點緊張,怯怯地介紹了起來:

    「啟稟---啟稟皇上,學生等測試了裝甲車的防禦性能,十六斤的黑火藥霹靂雷不能擊穿正面裝甲,107黑火藥火箭彈在800米內可以擊穿正面裝甲,不過在增加附加裝甲後,107黑火藥火箭彈無法擊穿正面裝甲,但是會造成螺栓受損,使裝甲整體結構受到破壞。經過實測,現有子彈均不能穿透裝甲。」

    石秀才說著說著,便利落了許多,崇禎投過去嘉許的眼光,說道:

    「清軍的手雷霹靂彈,威力還不如我們的手雷霹靂彈,倒是不用怕。日本人的子彈,恐怕也無法擊穿我們的正面裝甲吧。」

    石秀才回答道:

    「日本人的子彈我們也試過,也是不能擊穿。」

    王承恩在一旁補充道:

    「楊恆在呂宋那邊,從日本人手中繳獲了機槍和步槍,送回來做樣槍,因此也試過了。」

    崇禎點點頭,心說只要能抗住子彈和清軍的手雷霹靂雷,上陣對付清軍是沒有問題了。雖然沒有試過日本人的炮彈,不知道怎麼樣,但是這樣已經狗不錯的了,矛與盾的關係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任何裝甲都不可能無懈可擊,還是知足吧!況且還是組裝式的。至於螺栓受損不能拆卸,這只是其中的瑕疵,瑕不掩瑜。

    崇禎繼續問道:

    「這個裝甲車現場裝配的時候,裝起來容易嗎?別運過去之後裝不起來,那就前功盡棄了。」

    石品源手心冒汗,神情緊張地回答道:

    「啟稟皇上,這個裝配需要專業培訓,一開始可以派專人指導裝配,並不難的。」

    王承恩接過話來,說:

    「這裝甲車的底盤,分為左右兩半,也是需要組裝的,除了這個難一點,還有傳動部分裝配要小心一點,其他都不是什麼難事,半天時間就可以組裝好。」

    崇禎心說連底盤也做成螺栓連接式的,防禦能力恐怕要打些折扣了,儘管如此,據稱防禦能力還是不錯的,嗯,值得期待。

    王承恩一看皇上點頭,當下安排試車演示。

    演示的結果,除了速度慢得有點難以忍受外,其他真還不錯。裝甲車特意駛過一段泥淖地,居然順利通過。值得一提的是,轉彎的時候比較複雜,前輪轉向的同時,一邊還得略加制動。當然這個制動跟後世的三輪車制動有得一拼,好在裝甲車的速度不快,剎車差一點就差一點,湊合著用吧。

    不能不說,能在短時間做出這樣一種能夠上戰場的裝甲車實在是不簡單,想像著這款土法上馬的裝甲車到了遼東之後,清軍在他的炮火和機槍掃射下崩潰的情形,崇禎覺得應該表揚一下以石品源為首的項目組:

    「石品源,朕看了這款裝甲車,嗯,不錯!你是一個人才,好好幹,朕會給你一個很好的前程。」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