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總裁

正文 第一百六十九章 圍攻馬尼拉 文 / 金哨本無路

    所有的跡象都在顯示,日本人真的在撤軍,而撤軍之後,阿布還能繼續當他的呂宋國王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所以,不管西班牙人有沒有與日本人達成什麼幕後交易,西班牙人都會搶佔馬尼拉。

    話說張獻忠和這時候的西班牙人,雙方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長,那就是:搶!當然也可以叫掠奪。也就是說,雙方都可以稱得上實至名歸的強盜![搜索最新更新盡在|com|]

    同是強盜,可是在檔次上,西班牙人無疑要高出一個層次,起碼人家是世界級的強盜!而且無論海上陸上,西班牙人都是享譽世界的海盜!至於張獻忠,到目前為止,還只能算一個明國國內的強盜,也就是說,張獻忠這強盜現在還很土,只能稱之為土匪。不過,鑒於張獻忠已經衝出明國走向亞洲,有膽子和日本人、西班牙人這些強盜叫板,尤其對手西班牙人還是資深的世界級強盜,張獻忠的膽識無疑是值得佩服的,理應受到強盜界的尊敬,從現在開始,張獻忠已經自覺不自覺向世界級強盜的標準看齊。

    在三個強盜的眼中,馬尼拉是一件讓人眼紅的寶物,既然都看中了這件寶物,就只好通過黑吃黑的辦法解決。現在日本這個強盜疑似有放棄這件寶物的跡象,真的如此嗎?不!這怎麼看怎麼像分贓,對!就是日本人一看不能獨吞寶物,於是退而求其次,選擇與西班牙人分贓。

    對於張獻忠而言,本著強盜的眼光,一眼就看出了這種分贓的把戲。不過,張獻忠可沒有意願與任何強盜分贓,包括西班牙人。所以,在獲知日本人的動向後,張獻忠毫不遲疑就作出了進攻馬尼拉的決定,之所以來呂宋,就是要獨吞,而不是來跟別人分享的。

    張獻忠的獨斷專行,猶勝李自成一籌,要是像猴石山作戰那樣的集體指揮,童枚山、成文豐、樸達志三個人左討論右醞釀,等形成決策,黃花菜都涼了!那還談什麼搶攻馬尼拉!

    好吧!張獻忠的決策好做,作戰計劃卻未必那麼好做。

    參與制定搶攻馬尼拉作戰計劃的,楊恆和衛登當然是主力,此外,張定國把史立言、韓令方也召集了過來,五個人開始根據張獻忠欽定之策,制訂這個進攻馬尼拉計劃。

    楊恆與衛登不一樣,衛登還復又聯絡之責,角色就是唱黑臉的那種,黑臉自然得楊恆來唱:

    「張將軍,我認為,根據我軍的實際情況,我軍攻堅能力不足,而馬尼拉城防堅固,日軍佔據馬尼拉之後,更是修築了大量堅固堡壘。既然馬尼拉易守難攻,而我軍攻堅能力不足,所以,我建議,我們應該採取圍困呂宋之策,立足於長圍久困。其次還得分出一路兵馬對西班牙人保持警戒,此外還得重兵保證與後方的交通暢順。鑒於馬尼拉的日軍已經陸續撤出,城中剩有一千正規日軍和三千非正規日本軍人,我軍圍困馬尼拉的部隊不應該超過一萬五千人。」

    張定國聽到此處,見楊恆停頓,趁機問道:

    「楊兄,你說的這個長圍久困,是不是要等我們後續的六萬人馬趕來呂宋?」

    楊恆心說我就是這意思,你們這幫烏合之眾,誰知道戰鬥力怎麼樣,比日軍那肯定是差得太遠了,若是貿然強攻馬尼拉,一旦不利,被日本人打一個反攻,萬一崩潰,那就不可收拾了。楊恆點頭道:

    「張將軍果然很有眼光!不錯,楊某正是這麼想的。我們將馬尼拉團團圍住,只是圍而不攻。等後續大軍來到呂宋,那時我軍再以泰山壓頂之勢猛攻馬尼拉,可一舉而下。」

    史立言指點著沙盤,雖然有點猶豫,還是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從林加延到馬尼拉,這是一段不短的距離,日軍若是全力切斷我們的補給通道,那我軍的長圍久困之策便會不攻自破,甚至還會因為受到兩面夾擊而陷入被動。」

    韓令方一邊看著沙盤一邊聽,還一邊翻著自己的聽課筆記本,他這時候翻到一頁,搖頭晃腦說道:

    「諸位,我的筆記準確地記錄了,日本人是精通兩棲登陸的,也就是說,日本人可以通過海上撤軍,也可以通過海上在任何一點登陸。日本人既可以在林加延登陸,也可以在林加延和馬尼拉中間的任何一個地點登陸,嗯,回頭在馬尼**陸也是完全可能。如果這樣,我們如何應付?」

    是啊,如何應付?要一幫拿著冷兵器的兄弟去跟槍炮犀利的日軍抗衡嗎?林加延到馬尼拉,這麼遠的距離,防不勝防,想起來真是令人直冒冷汗啊。

    張定國聞言,也在思考這個嚴肅的問題。衛登說道:

    「我以為,日軍的登陸攻擊當然不可不慮,可是大王既然定下進攻馬尼拉的大計,就算明知日軍有可能是設有圈套,亦不足懼。我軍派遣一萬五千人圍困馬尼拉,可以採取土工作業迫近城池,不斷地策動小型進攻,以騷擾日軍,保持對守軍的壓力。至於西班牙人,我們也可以派人去做說客,讓他們對日本人有所忌憚,不對!西班牙人本來就是忌憚日本人的,我們要進一步離間他們,甚至也可以許諾西班牙人一些好處,呵呵,就算不能讓西班牙人保持中立,至少也得讓西班牙人遲疑不決。此外,施琅的水師,嗯,甭管施琅的船隊叫不叫水師,只要盡可能在林加延和馬尼拉這一段的西部水域巡視,以牽制日軍的水師。如此安排,當可立於不敗之地。」

    在座的對於《三國演義》都是耳熟能詳,一個個都能領悟「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這句話,張獻忠當年造反也是忽降忽叛,行反間計這種事想必是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

    張定國其實也知道才到呂宋,由於水土不服,人地兩生,戰力大打折扣,若要悍然強攻馬尼拉,實在有點孤注一擲,勝故可喜,若是敗了,難道跳海逃命不成!故而心中也是贊成這個圍困馬尼拉的計劃,這樣畢竟穩妥得多。

    ------

    馬尼拉城下,張定國率領一萬二千「漢國」兵馬把馬尼拉團團圍住。遠遠望去,只見一面「張」字大旗迎風招展,一萬多將士衣甲鮮明,真乃是威武之師,堂堂之陣,半點也看不出哪一點有烏合之眾的跡象。

    紮下營寨之後,在韓令方的指導下,就開始開挖塹壕,拉上鐵絲網。一天下來,就圍繞馬尼拉挖出了兩道塹壕,這兩道塹壕當然也沒有把馬尼拉完全圍起來,本著圍三缺一的成例,三面圍定,作出了大舉強攻之勢。

    第二天,張定國指揮手下開始清除馬尼拉的外圍要塞。日軍在攻取馬尼拉之後,在城外也修築了不少的堡壘,日軍的防禦戰術當然不會停留在冷兵器的防禦戰術上,冷兵器的城防戰術當然是據城而守,而日軍修築了城外這些堅固的堡壘後,要想攻取馬尼拉,就得先行攻下這些堡壘。

    對於如何進攻這些堡壘,顯然張定國也沒有實戰經驗。不過,韓令方記錄的筆記上,清楚地記錄著一些熱兵器攻堅的戰術,這是皇上親授的戰術。他就準備按照紙上談兵的戰術,來拔掉這些堡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