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總裁

千古一裁 第二百一十三章 大順朝百般心態 文 / 金哨本無路

    打賞了魏堯德三百兩銀子後,劉宗敏就上了豪華四輪馬車。這豪華馬車由四匹高頭大馬拉著,馬車十分寬大,上下前後左右都嵌有防彈鐵板,外面貼上一層名貴紫檀木,邊角處雕琢有精美的雕花,表面的漆也做得甚是考究,將紫檀木的色澤和紋理表現得更加突出,卻又渾然一體,真可謂巧奪天工。

    這輛馬車是委託大明特別定制的五輛馬車之一,馬車裡面的空間很大,裡面不僅有一大兩小三張皮質沙發,還有一張大床可供休息,這樣一來,短途乘坐可以坐沙發,長途乘坐可以躺著睡覺。而馬車的減震系統,則採用了板式彈簧和螺旋式彈簧雙重減震,這還不夠,四個輪子全部採用了彈性輪圈設計,輪圈的外圈貼上一層彈性很足的短馬鬃,馬鬃與與輪圈的切線成一個銳角,密密麻麻地排在輪圈上,而在馬鬃的外面,是浸漬過瀝青的麻線,麻線一段一段地緊繞在輪圈上,馬鬃受力彎曲,但尚保有一定的彈性,當某段輪圈與地面接觸,馬鬃受壓變形,被壓服貼在輪圈上,轉過這一段便再度回彈。馬鬃的這種彈性雖然比較原始,但有了這個,輪圈和地面畢竟也是彈性接觸,從而使得馬車的震動進一步釋放,若不是路面太過糟糕,坐在馬車之內便感覺不到震動,只感覺到分外舒適。這種豪華四輪馬車,坐起來的感覺比乘坐八抬大轎還舒適得多,恐怕比張居正乘坐的三十二人大轎也絲毫不差。[搜索最新更新盡在.]

    當然這豪華四輪馬車也足夠貴重,首先它足夠的重,全車重量超過一噸半,至於它的價格,則達到了兩萬兩銀子的價格。五輛豪華馬車,李自成宮中安排了兩輛,配備六匹高頭大馬牽引,六匹馬是皇帝的出行規格。此外牛金星牛宰相一輛,劉宗敏一輛,而另外一輛則是牛金星管理的公用車。不過這公用車總是被陝西籍的將官借用,牛金星也樂得做順水人情,那些將官借用這輛豪華馬車,當然是為了喜宴慶壽之類做足排場所用,一來二去那輛公車就變成了大順官場上的禮儀用車。

    劉宗敏的這輛馬車到了北京之後,又進行了一番內裝飾,外面罩上了絲質刺繡的車罩,裡面的內壁本已是鏤花的軟包內壁,劉宗敏還嫌簡陋,特意讓人又加了絲綢幔帳,連皮質沙發上也鋪上了絲質鏤花的墊布,事實上加上這些之後還不如原裝的內飾莊重富貴,但是劉宗敏就喜好這種繁複艷麗的調調。劉宗敏時常帶一兩個女子在車上,興之所至便在車上交歡。關於車上交歡,倒也不是劉宗敏的初創,好像至少可以追溯到隋煬帝頭上,不過這乘馬車的避震是如此突出,車內是如此寬大,劉宗敏每每覺得甚是有趣,故此樂於此道。

    劉宗敏一上車,兩個妖艷的女子早就在車上侯著了,這兩個女子是隨著劉宗敏一起乘車過來的,劉宗敏先行下車辦理公事,兩女隨後下車從側門進府侯著,劉宗敏準備離開之時,兩女先行上車,在車上恭敬地侯著。劉宗敏自從進京之後,早已習慣了前呼後擁,有了這輛車之後,每次乘車,照例都要兩個女子侍候在側。

    上車坐定,劉宗敏便從懷中掏出**,與兩女一同欣賞起來,其中一女看著看著,吃吃一笑,媚眼迭拋,隨即就膩在了劉宗敏身上,然後,順理成章地,車上便開始胡天胡地。

    劉宗敏回到宅中,換了花哨的便服,便開始了逍遙的享樂時光,自有女侍奉上酒宴,一班歌姬奉上歌舞。

    這間大廳經過精心的裝修,顯得不同凡響,廳中的地面,是水磨石的地面,打上蠟之後,光可鑒影。頗為奇特的是,廳中有一個圓形舞台,那圓形舞台是堅硬的人楓木所製,淡黃色的原木刷上一層清漆,分外打眼,奇就奇在這圓形舞台還可以緩緩轉動,舞女在這舞台上翩翩起舞,隨著舞台轉動,便有一種仙界瑤台的錯覺,其妙處實非筆墨可以描摹。其實這不過是在地下設了一個機關,由院中的騾子像拉碾盤一樣,拉著不停地轉動。地底下的機關便是一個減速系統,騾子拉動地面上的木盤,木盤下面帶動鏈輪,通過鏈輪傳動再帶動一個小木齒輪,由小木齒輪在帶動大木齒輪,大木齒輪與圓形舞台同軸,就這樣,騾子不停地轉,圓形舞台也隨之轉動,只是轉動的速度大為放緩,使得舞台上的舞女不會被腳下舞台旋轉弄得邁不開舞步。當然,下面的木齒輪無非是在圓周上伸出一節一節的方形木頭,這些伸出的一節一節方形木頭,就是所謂的齒了,小型木齒輪的這種齒撥動大型木齒輪的這種齒,所以這也就是一種間歇式傳動,只是因為舞台旋轉足夠慢,所以沒有人對此有任何不滿。舞女們適應了腳下的緩慢轉動之後,如今已是應付裕如,甚至還特地編出一些與之配合的動作,讓旋轉舞台的效果更加錦上添花。

    整個大廳的設計和裝修都是大明的高手負責完成,原本沒有這個旋轉舞台,只不過太子派來的設計師多了一嘴,說南京正在流行一種旋轉舞台,大將軍的大廳夠氣派、夠大,裝下一個旋轉舞台也毫無問題。劉宗敏一聽,心說這是什麼新奇好玩的東西,待知道這是南京最為時髦的歌舞舞台之後,劉宗敏當即拍板,就在自己大廳中也干一個。

    就這樣,劉宗敏這所新宅子不斷增加項目,預算也水漲船高,最後裝修下來,竟然花掉了五萬兩銀子。

    這當口,四個舞女正在舞台上翩翩起舞,那四個女子身上只穿一層薄如蟬翼的輕紗,此際正當盛夏,劉宗敏府中雖然備有冰塊,大廳四周擺上了冰塊降溫,廳中溫度稍降,舞到酣處,鼻尖處也以微微見汗。劉宗敏看得興起,叫道:

    「好!舞得好!來,四個人一起過來,與本將軍共飲一杯。」

    劉宗敏本已是左擁右抱,一杯一杯勁酒送入口中,這勁酒本就是藥酒,有助情之效,而劉宗敏所喝的頂級勁酒,更是藥效強勁,多喝幾杯之後,腹下就漸漸發熱,何況一個個美色當前,將四個女子各灌了兩杯酒,但見四個女子飲酒之後臉色桃紅,一時興起,乾脆攬了四個舞女上了那旋轉舞台,在上交歡起來。

    ------

    第二天正是午朝之日,劉宗敏到了日上三竿還在酣睡,直到中午一個寵姬呼喚進膳,這才記起今日是午朝之日。劉宗敏不上朝,只要說一聲諒也沒有什麼,不過劉宗敏還沒有到因為美色而忘了權力的地步,所以立即就起床,這一刻,倒是大有當年帶兵打仗的雷厲風行勁兒。

    飯後,劉宗敏乘馬車出發,照例是要先在權將軍府稍事停留。劉宗敏目前最關注的是三個字,一個是權,再一個是色,還有一個則是錢,這個跟後世的領導關注的其實也差不多。劉宗敏關注錢,那是一以貫之,不過以前可以搶,或者借追贓助餉的名頭搶,現在大順當政,當然不能明搶了,不過這個公債市場,卻是一個巧取豪奪的所在,利用消息的快捷提前運作,大手筆砸進去,進錢的速度有時候跟搶也好有一比,當然,這他娘的說起來好聽多了。

    公債市場現在正是中午休市,魏堯德便回到了權將軍府,劉宗敏一見魏堯德,就笑問道:

    「魏參軍,怎麼樣?今天的公債如何?」

    魏堯德連忙堆起笑臉作答:

    「回大將軍的話,果如大將軍所料,坐蓐收盤還是五錢二分銀子,上午我們砸進去二百萬兩銀子,公債價格一下子就漲到了七錢一分銀子,中午收市的時候,遼東的消息傳開了,眾人知道這是拜遼東利好所賜,都一致看好後市。卑職也問了金人俊的意見,他也是看好後市的,恐怕這一次漲到九錢銀子以上,也是大有可能。」

    劉宗敏聞言心情格外舒暢,只道這一次大有機會將前兩次虧空補回,當下哈哈一笑,指示道:

    「那還等什麼!繼續把錢砸進去,把公債價格頂上去,起碼要到九錢五分銀子,然後我們在九錢銀子的價位除掉,可以穩賺兩成以上,嘿嘿,我們投進去的銀子多,兩成也不少了,這次不要太貪,適可而止,適可而止!也要讓那些小散戶也賺幾個銅板花花對吧。哈哈!」

    魏堯德感覺定下的九錢銀子價位出手有點把握不大,不過相對於以前的一兩五錢銀子的最高價,九錢銀子的價位還真不算什麼,聖人度會有僥倖心理,魏堯德不是聖人,自然覺得一切皆有可能,也許漲上去超過一兩銀子呢!

    劉宗敏拍拍魏堯德肩膀,低聲交代一聲;

    「昨天那個畫,你再去搞一幅,搞到了之後,照樣有賞。」

    看著魏堯德不住點頭,劉宗敏心中得意,心說這次的**真的頗見檔次,不知道李自成那兒有沒有,不管他有沒有,自己送一幅給他總是不錯,好兄弟嘛,豈能獨樂樂!計議已定,笑意浮上眉梢,隨即登上馬車,直奔皇宮而去。

    到了皇宮,見禮之後,朝會便正式開始。朝會的主題不消說就是大明在遼東圍住兩萬多清軍,大順這裡該是如何應對。

    宋獻策對於有這麼個打垮清軍的良機當然不肯放過,宋獻策迫不及待地獻策道:

    「啟稟陛下,明軍攻取哈斯罕關,圍困阿濟格清軍,多爾袞必定調兵遣將增援阿濟格。我軍正可趁此良機,一舉收回山海關。」

    李巖對於宋獻策的說法也抱贊成態度,只是覺得不必操之過急,故而說道:

    「啟稟陛下,臣以為確有可乘之機。不過進攻山海關時機,似乎再等等不遲,以臣愚見,清軍在哈斯罕關畢竟損失不大,未傷清軍根本。臣意,不如待明軍和清軍展開大戰之後,明清雙方兩敗俱傷之時,我軍再乘機出兵,取下山海關,之後乘勝追擊,那時戰果更為輝煌。故此,臣以為,應加緊備戰,以為他日進攻山海關早作準備。」

    牛金星對於上次慘敗還心有餘悸,故此心中很是不贊成貿然開戰,見李巖如此說,馬上借坡下驢,說道:

    「啟稟陛下,李副軍師言之有理。我軍大可讓明清雙方鬥一個兩敗俱傷,然後由我們來收拾殘局。而且,我軍對蒙古作戰,目下正大有進展,奪下神木以北的煤田,那裡的煤炭又多又好,通過黃河運到海邊,跟明朝換軍火,實在是一件很划算的買賣。此外,陝西再往西,有消息證實玉門那裡儲有大量猛火油,劉大將軍準備調兵攻下玉門,臣以為也是刻不容緩。以臣愚見,我朝雖然現在財力尚算雄厚,但是總不能坐吃山空啊。這是臣的一點粗淺見識,請陛下明鑒!」

    當了宰相便要計較朝廷錢糧,這個無可厚非,李自成點點頭。

    劉宗敏自從上次落敗之後,對於清軍頗多忌憚,心裡自然贊同李巖之策,恨不能明清雙方都打殘,然後自己去撿個便宜。這人一旦坐上江山,過上享樂的日子,拚命的勁頭自然而然地弱了三分,更難免沒有患得患失的心情,所以,劉宗敏口頭上還是作奮勇狀,實際卻完全是一副準備撿便宜的心態:

    「啟稟陛下,牛宰相說的有道理,陛下坐了江山,便須重視稅賦和理財,我軍攻蒙古,如今神木附近煤田產煤驚人,產出的可都是銀子啊。西北面麼上也將出兵,佔領玉門只在旦夕之間。臣以為,目前我軍重點還是對蒙古人作戰,將蒙古人打服,從而一勞永逸。至於進攻山海關,等明清雙方兩家大戰一場,明軍打掉阿濟格兩萬多人馬,俗話說,殺敵一千,自傷八百,明軍那時恐怕也傷亡慘重。當然清軍更慘,那時我軍乘機進攻,必可大獲全勝。再者,明軍搞出的邪門鐵甲車,清軍被明軍打懵了,我看我大順就不要再去湊熱鬧了,免得讓明軍白佔便宜。」

    李自成心中權衡,自然也不願意貿然出擊,畢竟現在是坐江山,坐江山第一個便是講究穩妥,劉宗敏既然都不願意貿然跟清軍開戰,那當然是暫時不碰清軍為妙。何況進攻蒙古和西取玉門,亦是開疆拓土之功,打下來馬上還能產出銀子,那又何樂而不為哉!

    於是,大順的朝議最終形成的共識就是坐山觀虎鬥,前提是認定明軍有神奇的鐵甲車,現在在壓著清軍打,如果大順再趁清軍之危出兵進攻山海關,只會更加讓明軍大佔便宜,這個顯然不符合大順的利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