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總裁

千古一裁 第二百三十七章 習慣性潰敗 文 / 金哨本無路

    下午,天空陰沉沉的,泥濘的道路上,三百名騎兵在不疾不徐地向前奔行,四輛「長安」裝甲車夾雜在這隊騎兵中,其中二輛體型稍大,二輛體型略小,稍大的便是「長安二號」裝甲車,略小的自然便是原版的「長安」。

    韓二順此時就在一輛「長安二號」裝甲車上,確切地說,是被裝甲兵戲稱為「長安回回」10號裝甲車上,之所以稱之為「長安回回」,是因為兩側安裝了107火箭炮管,炮管因為設計了小幅上下擺動調節的需要,在兩側設計了一個長方形的炮窗,炮窗裡是炮管,就像一個回字,裝甲兵不習慣什麼「長安2號」,這個「長安回回」倒是一經叫開,很快就被大家接受。當然,他們不知道的是,崇禎在私下裡把這種「長安二號」叫做「長安qq」,在崇禎看來,「長安回回」這名稱太土了,要知道,稱之為「回回炮」的東西不過是一種拋石機而已。不過叫什麼不重要,「回回」就「回回」吧!哪怕叫「**」,那又怎麼樣!

    韓二順此時又回到了搖槓的位置,只是現在「長安回回」有三匹挽馬拉著,並不需要搖槓。事實上,韓二順根本就不需要再來做一個搖槓兵,只是他好像習慣了這個位置。他現在升職為裝甲車連的連長,韓二順立功多次,先在「犀牛」上建功,再在蒸汽坦克上建功,以他的資歷和功勞,當上這個裝甲車連長,任誰都無可非議。韓二順還不習慣僅僅是指揮裝甲車,按道理他只要在必要的時候操作機槍就可以了。

    這隊騎兵混合裝甲車的隊伍,是大明第一支騎兵與裝甲車混編的特種車騎營,「車騎營」這個名稱,戚繼光也用過,不過戚繼光那陣,所謂的「車」不過是指的「偏廂車」而已,偏廂車是戚繼光所制,前面設有一面又高又厚的擋板用以抵擋弓箭,四個輪子,騾馬牽引,清軍的盾車便是山寨戚繼光的偏廂車而來。韓二順所在的這支特種車騎營的「車」卻是地地道道的裝甲車,其良好的通過性,以及騾馬牽引最高可達40公里的時速,使得裝甲車與騎兵的協同作戰有可能成為一種真正的實用戰術。

    特種車騎營的營長倪福生原是黃得功的手下,在皇家軍事學院受訓三個月之後調入新軍,後來組建新型騎兵,騎兵出身的倪福生轉而開始新型騎兵戰術訓練,之後任職手槍騎兵團長,此番臨時組建特種車騎營,倪福生由皇上欽命為特種車騎營營長。韓二順負責指揮的四輛「長安」裝甲車隸屬於倪福生指揮,這個連長的職權太小,韓二順雖然資歷老功勞大,但是為人憨厚,聽從調配,便由曲松、孟士海推薦當了騎兵手下的裝甲車連長。現如今裝甲兵都很牛,不怎麼把步兵包括騎兵放在眼裡,韓二順倒也很是知足,韓二順曾經的夢想只是想當上一個車長,結果這一次搖身一變竟然變成了指揮四輛「長安」裝甲車的連長,讓韓二順受寵若驚。韓二順暗自慶幸,自己當初掏出那本《孫子兵法》是對的,那《孫子兵法》自己讀得半懂不懂的,有的還是聽呂七喜瞎掰才明白個大概,也不知呂七喜說得對不對,不過看來孟士海對自己好學上進很是看重,否則自己怎麼會混上這麼個連長的職位呢。

    開車的陳良范是陳友范的弟弟,兄弟倆俱是聰明之人,其兄發明了輪換搖槓之法,極得鎮遼王欣賞,卻屈居韓二順之下當了副連長,當然有點不服氣。無奈韓二順功勞擺在那裡,陳良范也只好把不服氣埋在心裡。

    馬進三是由新軍選拔的炮兵,對韓二順總是充滿崇拜之情,韓二順在馬進三的心目中是一個英雄,有事沒事就要纏著韓二順講裝甲車、坦克建功的故事,不管聽多少遍,他總是聽得津津有味。只是韓二順的口頭表達能力非常的有限,講起來乾巴巴的,偏偏馬進三一直都聽得如癡如醉。馬進三總以為韓二順無所不知,此刻又提出了一個問題:

    「連長,我們這個車騎營能夠打敗多少韃子騎兵?」

    韓二順想了想,不肯定地道:

    「對付一千五百韃子騎兵,應該可以吧。」

    在韓二順心目中,四輛「長安」就有四挺12.7口徑的機槍和四挺6.83口徑機槍,按照當初在哈斯罕關橫掃清軍騎兵的經驗,一挺機槍對付200韃子好像沒什麼難度,再說還有四門火箭炮呢,嗯,對付2000韃子不知道行不行。

    陳良范對於裝甲車的戰例打探得不少,加上乃兄時常灌輸,特別癡迷於裝甲車的戰力,一聽韓二順的回答有點勉強,立即插言道:

    「我們四輛裝甲車對付兩千韃子騎兵不在話下,還有倪營長帶的300騎槍、手槍騎兵,對付一千韃子騎兵也是小菜一碟,要是三千韃子騎兵圍上來,只怕不消半個時辰,就會被我們打殘,能跑掉500騎兵就不錯了。」

    另外一個搖槓兵汪高林不以為然:

    「你道韃子騎兵都是紙糊的不成!我關寧鐵騎,1000騎兵能夠對付600韃子騎兵就不錯了。韃子騎兵凶悍已極,不是我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韃子騎兵一旦過萬,我關寧騎兵就算上去兩萬也白搭,唯一的辦法就是派上車營,幾百上千輛偏廂車連在一起,火炮火銃齊發,韃子騎兵不能近前,野戰就是靠的這個法子,這才能夠與韃子騎兵抗衡。就憑這四輛裝甲車,還有三百騎兵,依我看能夠抗衡八百韃子騎兵就不錯了,我是和韃子騎兵交過手的,韃子一個白甲兵能頂我們四五個。若是一千韃子騎兵圍上來,外面那三百騎兵能不能頂上一盞茶的功夫,恐怕是難說得緊呢!」

    韓二順聞言,心說關寧鐵騎被韃子打怕了,明知汪高林低估了裝甲車的戰力,卻只是說道:

    「不對,不是這樣的。」

    韓二順嘴拙,說到不對,卻說不出更多的道理。不過陳良范一張嘴十分了得,而且乃兄陳友范十分用心,不僅對裝甲車琢磨甚多,對各種戰例也興趣濃厚,使得乃弟在戰術上也略知一二,韓二順說不到的地方,陳良范卻能說得似模似樣:

    「汪兄,戚繼光創製偏廂車,俞大猷創製炮車火車陣,此後大明多以戚、俞之車陣對陣韃子騎兵,以求野戰不落下風,洪承疇松錦之戰就是以車陣對付韃子騎兵,奈何這種四輪偏廂車通過性太差,不打仗的時候靠騾馬牽引,打仗的時候靠人推,雖然是四個輪子,道路一糟糕,車陣就跟不上了,松錦之戰韃子將道路挖斷,任憑騎兵通過而車營寸步難行,我大明騎兵和車營一旦被韃子分割,戰力便大打折扣,騎兵對騎兵,正如汪兄所說,野戰絕不是韃子對手。不過,此一時彼一時也,『長安』裝甲車的通過性遠勝偏廂車,騎兵能夠通過,『長安』就能夠通過,騎兵和裝甲車可不是那麼容易被分割的,不要小看這三百騎兵,其中一般騎兵用的是騎槍,三百步就可以對敵射擊,韃子要到100步才能射箭,韃子的霰彈槍射程也不到100步,韃子騎兵衝陣,隔老遠就會被機槍火力覆蓋,三百步之內騎槍可以幹掉漏網之魚,再近的話,就輪到手槍騎兵發威,聽說手槍騎兵甚是厲害,嘿嘿,兩三千韃子騎兵,只怕都不夠機槍掃的!「

    明軍以前的偏廂車系列炮車、火車輪子很窄,也沒有軸承,相比而言,「長安」的輪子寬大得多,而且有六個,加上裝了軸承,只要馬匹能跑,「長安」就能跑,在東北平原,「長安」幾乎可以暢通無阻,任何想分割大明騎兵和裝甲車的企圖都難以得逞。換言之,要是松錦之戰有了這種六輪炮車,清軍也許就困不住明軍了。

    汪高林猶自不信,說道:

    「你是沒有領教過韃子的厲害,韃子根本就不知道怕死,一衝上來就是玩命的打法,我關寧騎兵也不是不想爭勝,可畢竟不想送命,韃子不要命的打法就是跟你搏命,個個都像野獸一般,這仗還怎麼打!」

    陳良范笑道:

    「還是怕死吧,我承認,韃子他娘的不是人,跟野獸差不多。對付野獸,就是不能等它撲上來,老遠就要把它幹掉,以前是用弓箭,現如今有了槍,隔老遠就能把它打死,讓它根本就近不了身,他不怕死又有什麼用!」

    韓二順見兩人說起來就沒完沒了了,只好說道:

    「好了,說不定下一刻就遇上韃子騎兵,到時候讓韃子騎兵衝過來試試,你們就知道了。」

    韓二順話還沒說完,前方就響起了一陣陣馬蹄聲,長安二型是配備潛望鏡的,韓二順在潛望鏡中一看,讓他驚訝的是,只見亂糟糟的明軍騎兵蜂擁逃來,一看就是一場潰敗。

    隨即,倪福生的命令就到了:

    「車騎營全軍迎敵,接應後撤的關寧騎兵,裝甲車準備,隨時對敵開火。」

    一**關寧騎兵向後潰逃,而特種車騎營卻迎頭頂上,四輛「長安」一字排開,一動不動地對著前方。潰逃而來的關寧騎兵一看這種情形,心神頓時定了很多,不自覺就放慢了逃跑的速度。有些膽大的衝過去之後,復又勒轉馬頭,停了下來,想看看這兩三百騎兵和四輛鐵甲戰車究竟吃了什麼雄心豹子膽,敢於面對後面狂追不捨的韃子騎兵。

    裝甲車內,陳良范一撇嘴:

    「這到底是引韃子上圈套呢,還是咱們勇猛的關寧騎兵又敗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