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功名誤 第二章 出仕(十七) 文 / 酒徒
第二章出仕(十七)
乾熱的空氣灼得人鼻孔生痛,一涼,一熱,接著又是一涼,李旭感覺到頭前再無火焰,向前猛衝幾步,借勢撲到了地上。一邊倒,一邊快速打滾,利用冰冷的地面壓熄身上的火苗。
十幾名驚呆了的士兵立刻上前,將大桶的冷水向他淋去。焦臭得味道熏得人眼淚橫流,冒著火星的餘燼卻盡數被澆熄掉。李淵和建成同時衝上前,一個扶起李旭,另一個扯起生了腿的「木桶」。伸手抹去了對方臉上的泥漿和煙灰,露出兩張充滿希望的面孔。
「仲堅!」李淵看看女兒,看看新收的便宜世侄,心中的感動無以復加。
「女兒啊!」絕望中看到奇跡的竇氏夫人徹底失態,抱著死裡逃生的李婉兒放聲嚎啕。
摘下木桶後的李婉兒卻好像嚇呆了,先是看著母親愣了一會兒,然後輕輕擺脫竇氏雙臂,走到正在由眾人幫著解鎧甲洗傷口的李旭面前,盈盈施禮,謝道:「仲堅兄,我就知道你不會丟下我!」
「附離,別拋下我——」風中,隱隱有狼嚎聲傳來,李旭呆了呆,眼前又是一片粉紅。
注1:遼東三郡,楊廣第一次攻打高麗的大前線,分遼東、燕郡和柳城,分別對應現在的瀋陽西部、遼西和朝陽錦州一帶。
注2:皮弁,武人常用的帽子,通常為鹿皮所坐。下文中李旭所帶淄冠為文生常用帽子,不分等級。
注3:大揖,漢禮一種,為晚輩向長輩所行。長輩通常還一個平揖。文中老丈自認為等級比李旭低,所以只得還更高級的跪禮。漢、唐人的膝蓋不常跪,朋友相見,亦用平揖。陌生生初見,拱手禮。只有拜祖宗牌位時,才三叩。
注4:李建成,589-626,歷史上沒有記錄他的表字。子固為筆者杜撰。
注5:蔡氏五弄,即《游春》、《淥水》、《幽居》、《坐愁》、《秋思》,都是千古名曲,曾被隋煬帝列為考取進士的必考題目。
注6:懷遠鎮,《中國歷史地圖》隋唐卷中標誌在今遼河邊義縣,有人認為距離邊境太近,懷疑這種說法。
注7:李婉兒,即平陽公主,李淵的十九個女兒之一,與建成,世民,元吉三人為同母所生。宋代後修史,女子不記錄名字,因此史上僅留其名。清末演義中稱其為李婉兒,黃易先生杜撰其為李秀寧。李淵起兵時,李世民十九歲,而平陽公主已經出嫁多年。所以,應為世民之姐而非其妹。
注8:秦舞陽,戰國末期著名勇士,十三歲時即在鬧市中殺人。後作為荊軻的副手入秦刺嬴政,失敗,身死。
注9:此動作為漢禮大揖的全過程。下文李淵所行為漢禮中的平揖讓。劉弘基為李淵晚輩,所以他以大揖拜見世伯,而李淵以平揖還之。漢禮基本分跪拜,大揖、平揖、抱拳四類,輕重依次下降。跪拜通常只敬祖先。
注10:歷史上,李淵和李世民都是非常勇武的人。李淵鎮守山西時,以兩千兵馬令突厥不敢南下。李世民在隋末戰爭中,更是每戰必前,直取敵方核心。那時候華夏人的思想還沒被閹割,除了陰柔權術外,很多人身上都有陽剛氣在。
注11:大隋軍制,十人為火,火有火長。
注12:孫安祖,隋末清河人(河北故城)。大業七年,家鄉水災,乞免兵役。官府不許,捉其妻兒迫之。未己,妻兒皆餓死。安祖忿而殺官造反,自號摸羊公。
注13:長白山,現山東章丘
注14:大隋軍裝,黃衣赤旗。
注15:隋制,都尉可轄八百到一千二百人,之下可設長史、兵曹、別將各一人,校尉六人。兵士三百人為團,團有校尉;百人為旅,旅有旅率;五十人為隊,隊有隊正;十人為火,火有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