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轉世梟雄

卷三:佈局 第14章:中州對崔家的態度 文 / 老九酒鬼

    中州雖然沒有查封崔家的「益興隆」,也沒有抓崔家的人,但在中州的各郡縣,每家「益興隆」票號都日夜派兵圍了起來,崔家的人也都接到官方的官文,生意要照做,但崔家的人不能離開票號一步,平日的日常用度只能派下人出來採買,而且出入的人物都要嚴格檢查。

    這是公主林雨寒得到了駙馬余晏的指點後,和相國許和霖商量的結果。中州地面上的「益興隆」就這樣變相的被查封了。而大禮司也按照靖王世子的意思,用大齊的名義對諸國發了照會,但用辭上有所改變,不是要求,是請諸國協助抓拿興越崔氏。

    而許和霖則以個人的名義,給興越國的皇室寫了一封信,這也是和林雨寒商量決定的。為的就是讓興越皇室出面,促成崔家和靖王府的聯繫,要解決這件事還是要靖王府放棄報負才能解決。

    但是中州的老百姓卻並不知道是怎麼會事,靖地「益興隆」被封的事已經傳到了中州,而這中州的「益興隆」被官軍一圍,雖然並沒有歇業,也沒有被抄,買賣照做。但幾天下來,已經有了擠兌的苗頭。

    中州的崔家大長櫃崔家升,幾日裡一直就呆在中州的總號裡,接連幾天櫃上報上來的情況,已經是十分緊急,現在他中州總號銀庫裡的存銀已經不到六十萬兩了,這樣下去不用三天,他中州總號就無銀向外兌換了。

    最要命的是現在無法和興越的總號聯繫,銀子調不進來,那中州的這場危機就解決不了。他中州總號這樣,那麼他中州下面的郡縣分號也好不了那裡去。

    本來他們崔家每地的存銀,足以應服一般性的擠兌,但不久前,中州各號剛把兩百五十萬兩現銀調往靖地去了,現在這種局面要是不從周邊調銀進來的話,後面的局面真的無法想像。

    中州各號要是真出現了無銀可兌的局面,那麼中州的銀票一定會外流,那麼勢必會對中州周邊出現影響,也會帶動擠兌,然後就會一波一波遍及九國,那麼崔家這經營了幾百年的生意,真的就有了瞬間垮掉的危險了。

    崔家升知道現在不能再這樣等下去了。但他被困在這「益興隆」總號裡,還真想不出什麼辦法來,但有不能坐以待毖。只好抱著試試看的想法,硬著頭皮備了名貼,托門前守護的軍官要求拜見國相許和霖。

    沒有想到的是名貼送出去不到一個時辰,那國相許和霖還真的要見他了。這崔家升是見過幾次許國相的,但這次卻有點特別,說是中州軍護衛,但應該是被押送的國相府的。

    他想不到的是見他的除了國相許和霖之外,還有公主林雨寒。在商場摸爬滾打了多少年的崔家升,見相國能這麼快的反應,見他的不光相國,還有現在中周說話最為有用的公主林雨寒。再加上對「益興隆」只是圍而不抄,對崔家的人也只是圈而不抓。

    心裡面就知道他們也不想弄成這個樣子,有些事是不得以罷了,這心裡一下子就有了些底氣,心裡面不再是那麼擔心,說話自然就從容起來。

    在崔家升見過禮之後,林雨寒和許和霖並沒有急於問,這崔大掌櫃的是為了什麼事情求見,而是很客氣的讓人看茶上水。

    兩個人的表現,就像沒有派兵圍了他崔家生意一樣,面子上客氣的很。

    「公主,相國。」崔家生總是不能這樣靠下去的,生意上的那爛攤子使得他不的不先開口:「如果官家再圍著我們益興隆,我們從外面調不進銀子來的話,那麼用不了一兩天,我們真的就無銀可兌了。那樣中州城恐怕也要出現恐慌,請公主和相國允許我們派人回興越總號,調銀子來中州應急。」

    林雨寒和許和霖互相看了一眼,和他們想的一樣,就是為了擠兌的事來的。然後有許和霖開口說:「你們就是現在派人到臨安總號調銀,一來一去你們崔家總號就是真的發來銀子,最快也要一個月吧,而你中州總號銀庫的現銀,應該最多還能用五天吧!所以那不是解決的辦法。」

    崔家升一聽知道許國相說的是實情,但他是不能說出是從周邊先調銀子進來,現解燃眉之急,不然的話這擠兌風波就會漫延開來,那樣就會危急到崔家的根本了。

    「可是相國,要是我中州總號真的出現無銀可兌,那樣真是會影響的中州的穩定,要是因為是崔家的原因造成的,那我們真的會不安的。」

    林雨寒相對是個急性子,她不想再和這個崔家在中州的掌櫃的,再這樣拐彎摸角的說下去,就直接插話說:「不會出現這種局面的,你直接說吧,要是穩定住中州的擠兌,你中州總號需要多少現銀,就能穩住兩三個月的局面。」

    崔家升聽了公主林雨寒的話,想不透這公主話裡的意思。但見公主把話問道這裡也只好老老實實的回答。

    「總要再有三百萬兩現銀吧!」

    「三百萬兩夠了嗎?」林雨寒又追問了一句,這和駙馬余晏的估計還是有些差距的,所以追問了這麼句。

    「要是中州所有的銀票都來擠兌的話,那是不夠的,但興越各大商家在中州的生意是不會來擠兌的,所以三百萬兩應該是夠了。」

    這個帳崔家生是算的對的,只要興越其他四家商賈世家不參與擠兌,那再有三百萬兩現銀,足以應服中州及下面郡縣的擠兌局面了。

    「好!既然三百萬兩就夠了,那我大齊就從國庫裡借三百萬兩現銀給你們崔家,用你們的銀票做抵押,利息就按你們的利息。先按三個月算,崔掌櫃這樣你們就能撐住了吧!」

    林雨寒話一說完,這結果是那崔家升想都想不到的。這比從外面調銀子來中州,都要來的方便,保險的多。當然他也從這話裡,也聽出了這中州對他們崔家的態度,他不是傻子,忙起身雙膝跪倒在林雨寒的面前。

    「公主對我們崔家的大恩大德,崔家升在這裡叩謝了。」

    林雨寒看著他,也沒有讓他起來,而是臉色冷俊的說:「我並不是為了你們崔家,我這是為大齊的子民著想,崔家人刺殺靖王這是大不赦之罪,但為天下百姓著想,我們還是希望靖王府能和崔家和解,原不原諒你們崔家這要看靖王府的態度,希望你們崔家自己想好該怎麼做。有時間給你們寫封信,我想你們崔家也不想這樣拖下去吧!」

    這崔無升並不知道,該怎麼樣去和靖王府溝通。但現在還能說什麼,只能不停的點頭應是。

    「好了!至於借款的具體操作,明日會有專門的官員,到你們號上和你們祥細操辦的,對於你們各號之間的聯絡,明日你們也可拿出個半法來,和去操辦的官員商談,一定要做到正常的經營。」

    這是許和霖最後對這位崔家升說的話。

    「沒有什麼你可以回去了,要是還有什麼事和具體操辦的官員說就行了。」

    在那崔家生走後,那公主林雨寒還是有些擔心的問許和霖:「相國,我們在中州,這樣對待崔家,那靖王府真的不會怪我們太軟弱嗎?」

    許和霖也摸不透這個只有十六歲的靖王世子的想法,但在聽公主林雨寒,說出了駙馬余晏的的判斷之後,也覺的這靖王世子,不是想誅連整個崔家,更多的是利用靖王遇刺這件,要從興越崔家得些好處。

    有了這種判斷之後,結合余晏的建議,中州的這種處置崔家的方式,是他和公主林雨寒商量的結果。

    但聽林雨寒這麼一說,心裡也有些覺的有些問題,因為這樣做說什麼也是沒有和靖王府溝通。

    「我覺的我們應該給靖王世子去封信,和他溝通一下我們的想法,也好我們兩地協調,在現在這種局面下,我們兩地不能不保持一致。」許和霖說這話時,心裡想的是,靖地現在來看離中州越來越遠了,但要是沒有了靖地,那中州還有什麼保正,大齊就不在是大齊了。

    林雨寒擔心的也是這些,那靖王林望不知道還能不能恢復到理政的程度,而現在主政的靖王世子,自己那個只有十六歲的侄子,要真是余晏說的那樣,還真是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只寫一封信能有多少作用,我想應該派個人直接去一趟風城,最合適的莫過於二公主雨霜,她和靖王是同母,去風城最為合適,但她人卻不關心政事,什麼事也決斷不了。」

    聽了公主林雨寒的話,許和霖眼前一亮說:「我想到了一個人,由他和二公主一起去,那樣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