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變革年代

第三卷 衛國戰爭 第三章 你來我往 文 / 旋風貓

    第三章你來我往

    蘭諾帝國被教廷革除教籍,這件事情雖然很多人都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還是在很大範圍內掀起了一陣不小的波浪。

    「革除教籍」,便是讓蘭諾帝國少了一個名分,也就是說,教廷不再承認這個國家的女皇在父神教中的地位。

    近千年之前,隨著諾爾曼帝國的強勢擴張,父神教已經逐漸深入由諾斯大陸每一個民眾的心中。隨著時間的流逝,父神教在大陸深入民心,諾爾曼教廷也就擁有了絕對的權威。在過去,教皇可以算的上是整個大陸的主人,就連諾爾曼帝國後期的幾位皇帝,都是在教皇的扶植之下,才能夠坐上那個位置。

    諾爾曼帝國崩分離析之後,雖然大陸上出現了大大小小數十個國家,但是由於共同信仰的存在,除了本國的國王或者皇帝之外,教廷派遣到這些國家的樞機主教也同樣具有一定的權威。

    早先的一些國家中,大主教說話的份量,往往比國王還要有效。就是因為這個大陸上的民眾,對於父神都是篤信不疑的,比起國王,他們更害怕父神的天威。

    不過隨著幾百年來科學文化的發展,人民知識和認識的提高,父神教的信徒們也就不像以前那樣狂熱了。大陸信奉父神的人也開始減少,從一開始的99%,下降到了如今的80%不到。

    信仰的減弱、信徒的減少,其結果就是教廷的權勢一再的被削弱。從三百多年前開始,大陸各國都開始施行宗教改革,在鞏固王權的同時,極力的削減神權,教廷的勢力也就一天天的減弱。到了蘭諾帝國崛起之後,教廷國就只能偏居大陸南部的一個半島了。

    對於這種情況,教廷雖然無奈,但也只能接受現實。不過一個國家的人民不能夠失去信仰,所以當每個國家的統治者上位的時候,都會接受教皇的加冕。也就是說,各國的國王和皇帝在行使世俗權利的同時,也能夠代表教廷行使神權。

    俗話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如今教廷雖然已經變得異常弱小,但大陸各國的君主從表面上來說,還是得尊從教廷的意志。比如說去年蘭諾帝國被莫高異族入侵的時候,瑞沙帝國儘管瞪紅了眼睛,也不敢冒著觸怒教廷的危險,在蘭諾與莫高人作戰的同時,也對其發動戰爭。

    就算如今信奉父神教的人只剩下八成,也是一個十分恐怖的數字,所以各國君主的教籍在某些時候就會顯得尤為重要。大部分情況下,宗教都能夠起到安定民心的作用,統治者們如果打算在國內施行什麼重大的政策,如果能請出父神的名義,就會得到國內民眾的廣泛支持,從而達到事倍功半的目的。

    而如果一個國家的統治者失去了代表父神的權利,那麼這個國家信奉父神的人民就會對自己統治者的地位產生懷疑,不僅僅會導致政策無法實施,國內社會也會產生動盪。

    女皇被革除教籍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蘭諾帝國。儘管兩國之間的通路被封鎖,通信被阻斷,但是教廷仍然有辦法將重要的信息傳遞給分佈在蘭諾國內各處的教會。而這些教會在得到這些消息之後,自然也會將其告知當地的民眾。

    雖然在與教廷斷交之後,蘭諾國內的新聞媒體每天都會刊登一些揭露教廷陰謀,及其醜惡現狀之類的文章,權且算是給國內的市民打一個預防針。但是當得知女皇陛下被革除教籍之後,國內民眾仍舊是一片嘩然。

    一些人雖然信仰父神,但卻不怎麼明白什麼叫做「君權神授」。信仰父神是一回事,敬仰女皇陛下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在他們眼裡,自己的女皇陛下有沒有教籍,似乎沒有半毛錢的關係。有的人甚至認為,女皇會被革除教籍,根本就是教廷的陰謀,這一切全部都是教廷的責任。

    當然,也有一部分狂熱的父神信徒,在他們眼裡教皇所說的一切都是來自父神的最高旨意,在聽說自己的女皇被革除教籍之後,他們首先感受到的就是無法言喻的恥辱。

    還有一些人壓根就是無神論者,他們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父神的存在,認為自己能夠擁有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通過努力的奮鬥而得來的。而女皇陛下,則為他們創造了一個良好環的生存境,這跟教籍扯不上一個銅板的關係。

    正因為每一個民眾各自的想法都不盡相同,所以當消息剛剛傳出的一段時間裡,蘭諾國內還是出現了一些不安定的因素。

    一些城鎮裡面的狂熱信徒開始走上街頭,他們抗議女皇的作為,質疑她的權威,甚至開始從言語上侮辱蘭諾皇室的聲譽。

    見到陛下臉上被抹黑,那些女皇的堅定支持者便走不下去了,他們同樣結伴走上街頭,一邊高唱著國歌,一邊聲討教廷暗殺蘭諾皇室的醜惡行徑。

    兩邊人遇到了一起,誰也不會退讓半步,於是一些更為激烈的事件也就隨之發生。

    「三天之內,全國已經有十六個城鎮發生騷亂。」

    在蘭諾政府的特別會議上,女皇阿爾琳娜用她那輕柔而有冰冷的聲音,毫無感情地念著手中的一份報告。

    「目前統計出來的死亡人數,已經超過了三十人,傷者無算。」

    十六起騷亂,只有三十人喪生,相信這應該是各個城鎮治安部隊的成效,而且每座城鎮發生騷亂的規模並不大。在座的大臣們聽到這個結果,心中鬆了一口,卻仍舊焦慮不已。

    誰也不知道,這樣的騷亂會不會進一步擴大化。

    所以女皇召開這次會議的目的,也就是商討接下來的應對方案。

    想要緩解國內民眾之間的矛盾,最簡單的辦法莫過於向教廷賠禮道歉,請求教皇陛下收回之前的決定。

    很久以前,一個國家的君主曾經因為惹怒了教皇,而被剝奪了教籍。結果他作為國家的統治者,在沒有了教籍之後居然連自己的軍隊都指揮不動,國內也產生了極大的動盪。那位君主沒有辦法,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跪在教皇居所的門口三天三夜,才使得教皇歸還了他的教籍。

    然而所有人都清楚,別說是下跪,就算是想要他們的女皇陛下低頭,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很明顯,女皇陛下之所以會決定與教廷斷交,肯定也做好了面對目前情況的準備。

    所以在場的大臣和官員們,沒有一個會傻到向女皇提議,去與教廷和解。

    念完了報告,阿爾琳娜輕輕用食指敲擊著桌面,同時環顧四周。

    不大的會議室內熙熙攘攘的坐了三十多人,他們有的是政府各級的高官,有的則是軍隊的高級將領。不過最近被蘭諾民眾視為英雄的拜耶赫夫親王卻不在當中。

    羅斯庫雖然在古雷拉省擔任省長的時候頗有政績,指揮軍隊作戰的時候也連番立下功勳。可是由於長期受傷的緣故,他如今已經從省長的位置上請辭,也不再擔任第61軍的指揮官了。

    上個月女皇陛下論功行賞,大部分在戰爭中立下功勞的軍官都有所晉陞。可唯獨功勞最大的羅斯庫軍銜沒有變化。

    羅斯庫目前已經是中將軍銜,再往上走就是上將,也就是說可以成為軍團級別的指揮官。可是羅斯庫也頗有自知之明,他明白以自己目前的才幹和經驗,指揮軍團規模作戰是遠遠不足的,所以他曾經私下裡告訴妻子,暫時還不希望有所晉陞。

    而阿爾琳娜本人在見到丈夫受傷之後,也仍在猶豫著,要不要再讓他回到軍隊。

    所以目前羅斯庫可以說是沒有一官半職,自然也就無法參加此刻這樣高級別的會議。

    如今會議室裡在座的官員們,最有發言權的當屬國務尚書赫本公爵。

    自從帝都動亂之後,作為和叛亂的軍務尚書格朗克同一時期的高官,赫本公爵也越發小心謹慎起來。他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生怕會引來女皇陛下的猜忌。

    此時的國務尚書閣下,已經越發成為女皇陛下的堅定支持者,陛下一旦有什麼念頭,他也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反應過來。

    所謂薑還是老的辣,赫本公爵早已看出,眼前的這位女皇陛下,和以前的蘭諾裡斯大帝一樣,都是骨子裡輕視一切威脅,手腕非常強硬的人物。

    所以,當感受到女皇投向他的目光之後,赫本公爵立刻就清了清嗓子,用他那低沉的嗓音說道:

    「革除教籍這件事情,雖然對國內造成了一些影響,但據臣所知,敢於站出來質疑陛下的,只是一些極少數的狂熱信徒。國內大部分民眾,還是站在陛下這一邊的。」

    赫本公爵這席話雖然有拍馬屁的成分在裡面,但大部分還是實情。蘭諾剛剛建國十一年,這個國家就像是一個剛剛成年的小伙子一般,充滿了朝氣,而且敢作敢為。如今國內大部分民眾,都曾經歷過帝國建立時的自豪與喜悅,在他們眼裡,蘭諾裡斯大帝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他的女兒自然也會同樣優秀。再加上去年兩次戰爭的勝利,已經將大部分民眾緊緊地團結到了帝國皇室的四周。

    而且自從建國以來,蘭諾和教廷之間或明或暗的總是會爆發各種各樣衝突,時間長了,大多數民眾對於教廷這個看似神聖的存在,也漸漸產生了反感。

    那十幾個發生騷亂的城鎮,都處在國內南方的一些偏遠地區,這些地方原本就是從教廷國手中搶來的,會發生一些異常也是理所當然。

    而向法雷、坎撒這樣的重鎮,雖然不能說是一點異動也沒有,但從表面上來看依舊和往常一樣。大城市裡的人們,並沒有因為女皇陛下被教廷開除教籍而感到困惑。

    原本較為貧窮的古雷拉省當中,也有許多教廷的支持者,只不過去年的時候羅斯庫在省內接連對各地教會進行清洗,同時也讓許多民眾看到了教會神職人員的罪惡行徑。所以目前的古雷拉省也同樣一片平靜。

    父神是所有人的父神,教皇是教廷國的統治者,而自己所效忠的,則是蘭諾的女皇陛下。

    --這是每一個理智的蘭諾民眾心**同的想法,由於蘭諾兩任皇帝的開明統治,讓蘭諾民眾的認識也達到了整個大陸的最前列,他們都是明辨是非的人,知道自己最需要什麼。

    父神能夠給予精神上的依托,而女皇陛下則能夠使人們獲得賴以生存的物質。兩者孰輕孰重,一目瞭然。

    正是認識到了民眾們心中的想法,所以國務尚書堅定地站在了女皇陛下的這一邊。

    見到位高權重的國務尚書已經表態,在座的眾多官員也開始紛紛發言,他們讚揚女皇陛下的英明統治,同時再一次譴責教廷的骯髒手段。

    雖然對官員們的眾口一致感到滿意,但是阿爾琳娜還是輕輕地皺起了眉頭,面前這些人說的話雖然都挺符合她的胃口,卻沒有一個人能夠提出應對目前狀況的方法。

    這樣難怪,自從帝都動亂之後,女皇陛下已經大權在握,國內一些重大事件都是由她自己親自決斷。這樣做雖然能夠將國家的權利牢牢地把握在手中,卻也讓手下的官員們漸漸養成了說空話、不敢輕易做決定的陋習。

    「羅德伯爵。」女皇將目光轉向坐在自己正對面的外交大臣,向他問道:

    「對於這件事情,其他國家有什麼反應?」

    蘭諾被革除教籍,四周圍的一些國家應該是在幸災樂禍才對。

    果然,羅德伯爵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說道:

    「盧法王國和加爾曼帝國對此事表示遺憾。而普蘭公國與瑞沙帝國,則站在了教廷一邊,昨日就發出了對我國的譴責通告。」

    聽到這句話,會議室立刻就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開始都感覺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

    蘭諾帝國在由諾斯大陸橫空出世,並且稱雄十數載,自然而然的也就將周邊鄰國得罪了個遍。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誰讓蘭諾目前大多數國土,都是從這些國家手中搶來的。

    目前蘭諾與西面的盧法王國、北面的加爾曼帝國雖然沒有戰事,卻一直保持著冷淡的聯繫。去年蘭諾剛剛和瑞沙帝國打了一場,如今和平協議仍未簽署,而東北面的普蘭公國又是瑞沙的附屬國,他們會站在教廷的一邊也是理所當然。

    雪中送炭這種事情很少發生,落井下石卻是人人都喜歡干的,國家之間也不例外。

    「奧修聯邦呢?」女皇又問道,她口中的這個國家去年被瑞沙帝國佔去了首都,如今應該是滿腹牢騷才對。

    「奧修聯邦至今還沒有任何反應,」羅德伯爵回應道。

    正在這時候,外事局局長基夫?薩瑟蘭輕輕抬起了右手。

    這是一個在會議中請求發言的手勢,所以羅德伯爵立刻就停了下來,而包括女皇在內的所有人,都將目光轉向了外事局長。

    外事局雖然不像人口調查局那樣在國內出名,但也是一個非常強勢的對外情報機構。蘭諾帝國之所以能夠不斷地在戰場和外交場合取得勝利,都是由於這個部門的功勞,所以薩瑟蘭局長的級別不高,卻也能夠得到其他官員的尊重。

    「根據剛剛獲得的情報,教廷似乎在最近派人去了維也拉。」

    聽到這個消息,阿爾琳娜的眉頭皺得更深了,教廷派使者去維也拉做什麼?

    顯然不是去聽音樂會的,目前瑞沙的年輕皇帝仍舊停留在那座音樂之都,城裡的劇院每天都會演奏沙皇編寫的那些「令人髮指」的曲目。

    「根據我們的推斷,教廷的使者是打算促成瑞沙與奧修聯邦結束對立狀態。」

    薩瑟蘭局長這樣解釋道。

    在座的官員們都不是蠢人,教廷這樣做,怎麼想都有一股陰謀的味道在裡面。

    瑞沙帝國在進攻斯索瓦爾山口失利之後,就退卻到了維也拉,而在這之後奧修聯邦也發起了幾次攻勢,想要奪回自己的首都。雖然一直都沒有成功,但也將瑞沙的精銳近衛軍拖在了那裡。

    如果教廷的使者促成兩個冰釋前嫌,甚至走到了一起,那麼瑞沙就能夠騰出手來,再次來找蘭諾的麻煩了。

    這個時候,任何國家對蘭諾開戰,都是教廷樂於見到的吧。

    「別的國家暫時可以不管,但不能讓奧修聯邦與瑞沙和談!」阿爾琳娜這樣說道,「如果可能的話,將奧修聯邦拉到我們這邊來。」

    蘭諾和奧修聯邦很久以前也發生過戰爭,但規模不大,雙方也沒有撕破臉皮,現在又有了瑞沙帝國這一共同的敵人。所以如果蘭諾此時想要尋找盟友的話,奧修聯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儘管這個任務肯定十分困難,但是老練的薩瑟蘭局長立刻就點頭應承了下來。

    「至於教廷方面……」阿爾琳娜將目光再一次移到了國務尚書身上,「東方有句古話,叫做『來而不往非禮也』,教廷送給我們這樣一個大禮,如果我們沒有反應,豈不是怠慢了他們?」

    看著女皇陛下臉上自信的神情,赫本公爵立刻就明白陛下心中已經有了決斷,他坐直了身子,臉上也擺出了一副願聞其詳的表情。

    「立刻擬寫一份公告,以我本人的名義,宣佈蘭諾不再承認教皇是父神的代表。」

    女皇的話音剛落,會議室內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