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變革年代

第三卷 衛國戰爭 第八章 三面進攻 文 / 旋風貓

    第八章三面進攻

    約爾格?哈德中將是在羅斯庫卸任之後接手第61軍的。

    作為土生土長的古雷拉人,哈德中將曾經在北方戰場戰鬥過一些日子,積累了豐富的作戰指揮經驗。所以去年羅斯庫在重建第61軍之後,便把這位已近中年的將軍調到身邊當副手。

    在同莫高人、瑞沙人作戰的日子裡,當時軍銜還是少將的哈德雖然並沒有表現的十分出眾,卻也沒有犯任何錯誤。羅斯庫下達的每一道命令,哈德都能夠完成的恰到好處,這一點給羅斯庫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

    所以,當羅斯庫回到帝都,從第61軍軍長的位置上卸下來之後,便向女皇陛下推薦那位得力副手接替自己的職務。

    以親王和女皇之間的關係,這一小小的請求自然很快就被批准。哈德的軍銜被提升為中將,職務也變成了第61軍的軍長。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哈德中將都是稱的上是一個辦事沉穩,而又不失己見的人,和帝**中常見的猛將不同,他更喜歡用頭腦來獲得勝利,這大概也是他受到羅斯庫賞識的原因。

    所以,當得到瑞沙大軍再次壓境的消息之後,哈德中將立刻就開始約束斯索瓦爾山口方向的士兵們,命令他們不可輕舉妄動,無視任何來自敵人的挑釁。

    第61軍在前兩次戰爭中的減員在年後就陸續得到了補充,此刻駐守在山口防區裡的,仍舊是滿編的3萬人。

    人數雖然算不上多,但是女皇陛下的親衛軍留下來的一個炮兵營還在這裡,任何見過那種武器的人心中都十分清楚,只要這40門火炮往山口上一架,瑞沙軍就算再來10萬人,也不一定能夠衝過山口的防線。

    所以哈德中將在憂心之餘,卻並沒有顯得十分焦慮。

    當然,哈德中將也沒有自大到打算用一支軍隊單挑整個瑞沙近衛軍的地步,在得知敵軍犯境的第一時間內,他就將這一消息分別發往了在附近駐軍的施耐德中將,在紐斯特爾堡的長官米勒上將,以及遠在帝都的女皇陛下。

    作為戍邊的將軍,哈德中將的權限也就比其他同級將軍要高一些,一些重大軍情他可以通過情報部門的渠道直接匯報給女皇陛下,而不必浪費時間逐層往上級稟報。

    來犯的瑞沙軍大概有兩三萬人,從小湯尼的眼中看起來雖多,但是在哈德中將這種層次的將軍眼裡,卻算不上什麼威脅。中將明白,瑞沙軍之所以會進犯到距離山口不到五百米的區域,並不是為了突襲,而是想要對己方施加壓力。

    果不其然,第二天的時候,小湯尼在制高點上所望見的那支大軍已經消失在山口東側的茂密樹林之間。

    經過偵察兵的探查,哈德中將在隨後就得知,敵軍已經退到了距離山口兩公里以外的地方,開始安營紮寨。

    瑞沙人嘗過蘭諾火炮的苦頭,不敢過於靠近也是理所當然。而目前出現在附近的這3萬人的軍隊,應該是瑞沙軍的先鋒。

    雖然僅僅只有3萬人,但是蘭諾帝國和瑞沙帝國之間已經維持了三個月的和平態勢,也就此被打破了。

    由於瑞沙帝國已經和奧修聯邦在教廷的調解之下簽訂協議,聯邦的軍隊也果真遵守協議,不再企圖收復維也拉市,年輕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也終於能夠抽出手來,繼續對付蘭諾帝國。

    沙皇原本並沒有打算在這麼短的期間內就再次對蘭諾動武,畢竟去年年底的那場戰役已經讓他大吃苦頭,至今仍心有餘悸。而且聚集在維也拉城的十個近衛軍團也尚未補充完畢,現在沙皇手邊上能夠動用的軍隊,滿打滿算也只有八萬而已。

    亞歷山大一世原本的想法是,先在維也拉休整幾個月,等到十個團的近衛軍兵源補充完畢,並且從國內調來更多的大軍,再對蘭諾動手。

    不過,一直留在維也拉城的樞機主教沃爾克卻說服了沙皇,讓他改變了這一計劃。

    沃爾克明確的告訴沙皇,從三月份開始,教廷國的軍隊就會從南向北,對蘭諾帝國南方防區發起攻勢,而且教廷方面有八成的信心,能夠衝破蘭諾的防線,將戰火燃燒到蘭諾的境內。

    而瑞沙帝國所需要做的,就是配合教廷,對蘭諾東北面的萊恩河戰區與東面斯索瓦爾山口施加壓力,讓蘭諾軍的主力無暇對南方防區提供支援。

    聽到這一計劃的時候,年輕的亞歷山大一世也吃驚不已,他很難想像一向在大陸上表現得十分孱弱的教廷國,居然能夠有如此強大的信心,宣稱有八成的機會能夠攻入蘭諾境內。

    「蘭諾的南方雖然不如萊恩河戰區那樣有眾多要塞,可也駐紮了三十多萬大軍,貴國……真的有把握嗎?」

    這是沙皇陛下曾經對沃爾克樞機主教提出的疑問。

    樞機主教當時只是微笑著點了點頭,回答道:「父神的光輝始終照耀教廷,我們的軍隊也絕對有能力讓蘭諾低頭!」

    這句話說的也太玄乎了一些,所以當聽過之後,年輕的沙皇仍舊是滿臉不可置信的表情。

    為了讓沙皇安心,沃爾克樞機主教又道:

    「如今蘭諾的女皇已經被革除教籍,這個國家內部眾多不穩定的因素正在逐漸爆發,甚至一些城鎮也開始出現騷亂。如果有人再從外部繼續施加壓力,就算蘭諾過往的基礎再堅固,也避免不了崩潰的結局。」

    聽到這裡,亞歷山大一世才贊同的點了點頭,他明白教廷對於一個信仰父神國家的意義,也深知如果被革除教籍的人換成他自己,別說進攻蘭諾,國內立刻就會有一大票的人站出來反對他。

    在年輕的沙皇眼中看來,此刻的蘭諾正處在內憂外患之下,如果能夠就此擊潰這個國家,自然是理想中的結局。

    更何況,教廷剛剛給自己解決了奧修聯邦這個大麻煩,此刻提出要求也不算過分,而瑞沙帝國所需要做的,只不過是在萊恩河戰區與斯索瓦爾山口為教廷國搖旗吶喊罷了。教廷國在南方的軍隊贏了固然美妙,就算輸了,瑞沙也不會少掉一根汗毛。

    反正,瑞沙帝國也早已經和蘭諾撕破臉皮了。

    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年輕的沙皇終於點了點頭,同意了沃爾克樞機主教的請求,並且在三月的第一天,就向斯索瓦爾山口派出了軍隊。

    遠在紐斯特爾堡的第六軍團指揮官米勒上將並不知道瑞沙帝國和教廷的陰謀,在收到了來自斯索瓦爾山口的軍報之後,他立刻就向米勒中將下令,讓他帶著第63軍馳援斯索瓦爾山口。

    事實上,由於山口的軍情是在同時發出的緣故,米勒中將甚至早一天就得到了這份情報,所以在得到正式命令的時候,他的第63軍已經整裝待發了。

    高效率帶來的便是高回報,到了3月5日的時候,第63軍也已經趕到斯索瓦爾山口,讓駐守在那裡的蘭諾軍數量達到了6萬。

    遠在紐斯特爾堡的米勒上將非常想派出更多的援軍趕往山口,畢竟去年敵人的侵略給古雷拉省所帶來的傷害至今讓他記憶猶新。

    可無奈的是,由於去年年底的兩場惡戰,第六軍團和第七軍團損失過半,至今仍沒有恢復過來。除了第61軍和63軍之外,整個第六軍團已經沒什麼人可用了,而第七軍團的情況則更加糟糕。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米勒中將也只有一邊加緊徵兵,另一方面也開始向帝都方面求援。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巧合,3月8日上午,女皇陛下的書房幾乎在同一時間內,收到了來自國內三個防區加急軍報。

    蘭諾的女皇親手將這三分軍方情報一一拆開閱讀,而每看完一份,她的臉色就會蒼白一分。

    沒有想到,教廷的動作居然會如此迅猛,革除教籍的消息剛剛放出不到一個月,他們就已經開始準備對蘭諾動武了!

    再一次仔細閱讀了那三分情報,阿爾琳娜雙手襯在書桌上,頗為苦惱的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

    除了來自斯索瓦爾山口的那份軍報之外,另外兩份軍報中記錄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

    3月1日的上午,教廷軍開始沿著大路向蘭諾南方邊境進發,幸好他們的這一舉動被偵察兵提早發現,第七軍團才及時的將對方擋在了國門之外。

    此時的教廷似乎也完全拋棄了過去自己所定下規定,在沒有正式宣戰的情況下,就對第七軍團發動了攻擊--注意,雙方是真正的交戰,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拋去武器玩決鬥。僅僅是1日當天,兩軍就小規模交戰七次,蘭諾軍方面損失了三十九名士兵,教廷軍也沒有討到好處。

    3月3日,在第七軍團指揮官布朗?伯明頓上將的命令之下,整個第七軍團開始向大路南側出口集結,南方另外兩個軍團也受到了動員令。但是由於南方三個軍團過於分散的緣故,單單是第七軍團十萬人想要完成集結至少也需要15天的時間。目前真正在抵抗教廷國進攻的,只有第73軍而已。

    另一方面,在東北部的萊恩河防區,瑞沙主力也開始蠢蠢欲動,擺出了即將發動全面進攻的姿態。萊恩河防區總指揮官維多特上將也已經下達動員令,防區內的三十萬大軍全數奔赴前線。

    「對於目前的態勢,你有什麼看法?」這句話是蘭諾的女皇對她的親衛軍長所說的,萊絲?維多特中將已經結束處分和休假,回到了女皇的身邊。

    「敵人同時從三個方向對我國施壓,是想要分散國內的兵力。」萊絲一針見血地回答道。

    阿爾琳娜聞言點了點頭,卻有些喪氣地歎道:

    「明明知道敵人的想法,可我們似乎也找不到任何手段來阻止對方。」

    蘭諾的國土面積很大,所帶來的缺點就是難於防守,再加上圍繞在蘭諾周邊的國家都對其懷有惡意,所以一旦有兩個以上的國家對蘭諾宣戰,蘭諾帝**就算再強大,也很難首尾兼顧。而且正如同女皇所哀歎的那樣,明明知道有這樣一個缺點,卻很難找到一個有效的方法來解決。

    蘭諾從建國以來就擁兵百萬,強大的軍隊所帶來的便是沉重的包袱,這個國家每年產生的財富,有三分之一都會被填入到軍費這個無底洞當中,蘭諾裡斯大帝在位期間幾次想要擴軍,都是因為軍費無法解決而不得不放棄。

    阿爾琳娜自認為比不上父親,也就更不會想要擴軍了。就連她自己一手建立的親衛軍,在財政上也是掐著指頭算賬,生怕浪費一個瓊恩。

    「教廷國的軍隊只有十萬,瑞沙帝國在去年被我軍擊敗之後,元氣也尚未回復,所以雖然三個防區都有受到攻擊的跡象,可最終發起進攻的,很有可能只是一個方向。」

    萊絲說出了自己的分析,而且判斷的異常準確,她雖然年輕,更是個女流,但是對於行軍打仗方面也有自己的見解。

    「那麼,你認為敵人會選擇從那個方向進攻呢?」阿爾琳娜一邊說著,一邊在書桌上攤開一份軍事地圖。

    萊絲皺著眉頭想了想,說道:

    「如果是往常,應該由瑞沙帝**的主力從萊恩河戰區發動攻勢,可是那裡有父親駐守,十年來從未讓敵人討到好處,瑞沙人應該不會再走老路才對。」

    萊恩河地區自從落入蘭諾的手中之後,幾年來經歷過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戰鬥,無論是北面的加爾曼帝國,還是東北面的普蘭公國,都對這塊肥沃富饒的土地非常感興趣。可正是由於萊絲的父親維多特上將的存在,這些國家從來都沒有在那裡取得過明顯的勝果。

    「那麼斯索瓦爾山口呢?」阿爾琳娜又問道,「去年的時候,瑞沙帝國就已經進攻過那裡,而且差一點就成功了。」

    第六軍團和第七軍團至今沒有恢復到滿員狀態,這一點阿爾琳娜和萊絲都非常清楚。

    「如果瑞沙近衛軍能夠發動和去年一樣的攻勢,斯索瓦爾山口也許會被攻破。」萊絲輕聲說道,「可是,敵人在去年也遭受了極大的損失,也嘗到了我軍的厲害。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很難想像他們會再次試圖攻打山口。更何況親衛軍留在那裡的40門火炮足以擋住敵人的猛攻。」

    「那麼,你認為敵人的主攻方向,是南方防區嘍?」阿爾琳娜將纖細的手指指向了地圖南面,那條山脈中間的一條缺口。

    「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那裡。」萊絲十分簡潔地回答道,在經歷過去年那件事之後,她已經變得沉穩了許多。

    「南方雖然有三個軍團,可實在太分散了……」阿爾琳娜再次歎了一口氣,「光是第七軍團,想要集結就需要15天。」

    這個問題早在去年帝都動亂的時候就已經顯現,當時逃到西維斯省的阿爾琳娜打算聚集南方各省的三個軍團平叛,卻被告知要集結所有的軍隊需要很長時間,這讓她非常的惱火。

    在重新奪回權利之後,阿爾琳娜就曾經打算改變南方三個軍團過於分散的現狀,可她很快就發現,那個是長期積累下來的弊端,一時之間根本就無從下手。

    後來由於事務繁忙,解決弊端的議程就被暫時擱置了下來。女皇卻沒有想到,它如今又成為了蘭諾的大問題。

    「不管怎麼說,教廷國的軍隊只有十萬。」萊絲輕聲安慰道,「而且根據現有的情報來看,教廷的軍隊似乎並不善於戰鬥,這幾日我們的軍隊雖然在不斷收縮,卻也讓對方吃了不少苦頭。」

    教廷國由於其特殊的地位,很少會與周邊國家發生戰爭,這幾十年來唯一的戰事便是與蘭諾帝國之間發生的。那一次,教廷國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而且還丟失的大部分的領土。

    如今的教廷雖然重新組建了一支軍隊,卻很少有上戰場歷練的機會,平日裡也最多是在國內打打山賊罷了,和蘭諾軍並不是在同一檔次上的。

    所以儘管目前南方大路上能夠阻止教廷進攻的只有第73軍,但只要指揮得當,想要拖住敵人直到援軍的到來,也並不是什麼難事。

    想到這裡,阿爾琳娜也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叮鈴鈴。」

    門口忽然傳來一陣清脆的鈴響,那是有官員即將進來的信號。

    沒過一會兒,滿頭銀髮的國務尚書赫本公爵手捧著一份黑皮封面的文件,面色陰沉的走了進來。

    「有什麼事情?」阿爾琳娜見國務尚書的臉色不大好,這讓她感到了一絲不詳的兆頭。

    國務尚書出人意料的沒有立刻回答這個問題,只是向著女皇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沉著臉將手中的黑皮文件端端正正的擺在了書桌上。

    女皇面帶疑惑的伸手拿起了那份文件,僅僅只翻開了一頁,立刻就變了臉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