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變革年代

第三卷 衛國戰爭 第十章 來自異國的商人 文 / 旋風貓

    第十章來自異國的商人

    盧法王國的正式宣戰讓整個蘭諾皇宮都被陰霾籠罩,在3月8日至11日短短的三天當中,女皇所領導的最高軍事會議總共召開了17次。

    四個方向的鄰國在同一時間內對蘭諾產生敵意,並且付諸行動,這樣的情況雖然發生過,但也是極其罕見的。

    蘭諾剛剛建國的時候,以加爾曼王國為首的第一次反蘭諾同盟隨即形成,蘭諾被周邊近十個國家的聯軍圍攻,新生的帝國在瞬間就陷入了風雨飄搖之中。

    所幸的時,當時蘭諾裡斯大帝勇猛無敵,又有不世名將拜耶赫夫元帥在旁輔佐,那次戰爭雖然艱苦,但蘭諾終究還是勝了。其結果就是,蘭諾從此確立了大陸第一強國的地位,一些小國被吞併,而老牌強國加爾曼丟失了包括萊恩河地區在內的大片領土,在這之後便一蹶不振。普蘭公國也因為這次戰爭,被消耗了大半國力,以至於在幾年之後被瑞沙帝國乘虛而入,淪為對方的附屬。

    教廷國也很悲慘,在蘭諾裡斯大帝「不同意就繼續向南進攻」的威脅之下,年邁的教皇不得不遠赴法雷,在蘭諾的皇宮之內親自為大帝舉行加冕儀式。

    可以說,在建國前後的十幾年間,蘭諾帝國將它的鄰居們得罪了個遍,在隨後的幾年時間當中,蘭諾裡斯大帝也從來沒有考慮去修補和鄰國的裂痕。可以這樣認為,蘭諾之所以會再次陷入被鄰國的集體圍攻當中,是歷史的必然。

    蘭諾的第二任統治者,女皇阿爾琳娜並不是沒有認識到這種危險的情況,所以她在繼位後第一件事,就是想要和教廷修復關係。因為從各個方面上來講,如果能夠利用教廷在大陸上的影響力,蘭諾和其它國家之間的關係也會逐漸緩和下來。

    但是女皇的這個決策被一系列的突發事件給打斷了,992年阿爾琳娜剛剛繼位後不久,帝都法雷就發生政變,在還不容易平息了這場政變之後,帝國在下半年又接連陷入兩場戰爭之中。這些事件讓女皇心力憔悴,但她仍然不斷地向教廷方面釋放善意的信息,在過去的一年裡,教廷和蘭諾在各種領域的交流都得到了加強。

    然而讓女皇感到苦惱和憤怒的是,年底兩次針對皇室成員的暗殺背後,都有教廷的影子。

    伸出去的笑臉卻挨了人家一巴掌,這一惡口氣讓女皇陛下怎麼也嚥不下去,況且她體內高傲的血脈也不允許她對任何敵人低頭。

    所以蘭諾的女皇選擇了強硬的回擊,儘管她明白和教廷決裂之後,會導致諸多的麻煩,但是她自信蘭諾擁有解決這些麻煩的實力。

    只不過,讓女皇陛下沒有想到的是,教廷的能量居然如此巨大,引來的麻煩實實在在地變成了國家存亡的危機。

    革除教籍這一事件對蘭諾國內的民眾還是有一定影響的,所幸的是,政府官員和軍方一如既往地站在了女皇的一邊。在國務尚書赫本公爵老練的手腕之下,國內的形勢並沒有敵人所表述的那樣誇張。再加上羅斯庫所拉攏的一些神職人員仍舊在發揮他們的影響,國內虔誠的信徒們雖然感到迷茫,卻也沒有對蘭諾政府持有敵意。

    在女皇被革除教籍後的十幾天時間裡,在一些偏遠的城鎮當中的確有一部分信徒受到了有心人的教唆,走上街頭高聲抗議;更有一部分不法分子趁機搗亂,企圖借此機會打擊蘭諾女皇和政府的聲望。但是在無孔不入的蘭諾情報部門的打壓之下,大多數陰謀分子很快就被無情鎮壓。

    蘭諾長期以來對教廷的保守、甚至懷有敵意的政策在此時顯出了成效。在過去,只要有教廷人員進入蘭諾國內,就立刻會有人口調查局的特工在暗中盯梢,這些神職人員的一舉一動無不都在調查局的監視之下。也正因為如此,當某些神職人員得到了教廷的指示,企圖煽動周圍蘭諾普通民眾動亂的時候,就立刻被早已盯住他們的情報局特工給清除掉了。

    一部分神職人員被親**反,剩下的教廷死忠卻被情報局抓住甚至被暗殺,教廷安排在蘭諾國內的勢力在一時之間群龍無首,根本就無法展開針對蘭諾政府的行動。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一向喜歡在背地裡耍小手段的教廷才會著急著四處尋找盟友,以期望在正面戰場上與蘭諾決一勝負。

    蘭諾方面也是一樣,在國內形勢暫時已經得到控制的情況下,女皇阿爾琳娜更渴望通過武力來使她的敵人屈服。

    蘭諾裡斯大帝在生前從來就不是一個善於玩弄權術的統治者,因為他擁有著絕對的武力,不需要任何技巧的就能擊倒眼前的敵人。

    阿爾琳娜繼承了父親的性格,所以儘管她明知道蘭諾已經逐漸陷入困境,可是在憂心之餘,她也會因為接下來的嚴峻挑戰而興奮不已。

    國內的政局交給國務尚書全權處理,這幾天阿爾琳娜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軍事會議當中。

    自從格朗克公爵叛亂之後,軍務尚書這個職位一直都是由女皇親自兼任,作為帝**名義上和實質上的最高指揮官,國內任何重大的軍事決策,都是由女皇本人在軍事會議上決定的。

    「第七軍團第二軍已經在規定時間內抵達集結點,目前他們正在和第三軍一起,防止教廷軍衝破我國邊境。

    正在會議上做報告的,是女皇陛下新任命的幕僚總監,瑪朵?布萊登少校。這位年僅24歲的女軍官出身於法雷的貴族世家,18歲便加入軍隊,並且有不俗的表現。由於瑪朵是布萊登家族的獨女,所以在老族長布萊登過世之後,瑪朵?布萊登繼承了父親的爵位,成為一位伯爵小姐。

    自從阿爾琳娜繼位之後,就一直注重提高國內女性的社會地位,布萊登伯爵小姐的軍銜雖然僅僅只是少校,但是幕僚總監這個職位卻相當於女皇陛下的秘書,擁有相當的實權。

    「第七團的第一軍呢?」女皇似乎對第七軍團的集結速度並不滿意,她皺著眉頭繼發問。

    「按照預定計劃,第一軍將在一周後抵達伯蘭頓城。」布蘭登少校迅速而簡潔的回答道。

    蘭諾和教廷國之間通路的北端出口就是伯蘭頓城,那裡一直都當作是帝國的南方門戶。

    「仍然是這麼慢嗎?」女皇輕輕歎了一口氣,她又問道:

    「第四軍團主力到哪裡了?」

    按照蘭諾帝國的防禦規劃,第二、第四、第七三個軍團屬於南方防區。在教廷**隊侵擾南方邊境的消息傳到帝都之後,女皇就立刻命令第二、第四軍團往伯蘭頓城集結。只不過由於這兩個軍團大多都是步兵的關係,集結的進展著實讓人感到憂心。

    「第四軍團的第一軍、第二軍將在20日抵達伯蘭頓城,第三軍由於必須承擔奈斯市的防務,所以並沒有被調動。」

    布蘭登少校在回答女皇提問的時候,根本就沒有翻開手中的文件。由此可見,這位年輕的伯爵小姐在事前就已經做足了功課。

    南方三個軍團之所以分散,就是南方城市大多都沒有自己的防衛力量,因為軍隊必須承擔起一些城市的防務。比如說第四軍團第三軍,他們就長期駐守在港口城市奈斯。由於奈斯市無論是從商業上還是軍事上都是一處重鎮,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第43軍是絕對不會被調離的。

    所以從總數量來看,被調往南方門戶伯蘭頓市的帝**一共有五個軍,共計16萬人。而根據事先的情報,這次北上的教廷軍大概有12萬左右。

    人數較多,戰鬥力較高,而且又採取的是守勢,包括女皇陛下在內的所有將領們都十分樂觀,在他們看來,除非父神展現神跡,否則教廷國的那支軍隊,恐怕連伯蘭頓城的影子都望不到。

    這樣的想法並不是自大,而是在經歷過無數戰鬥後所自然生成的自信。雖然帝都動亂後軍隊的高級將領被撤換了很大一批,但是換上去的也大多都是在建國戰爭當中身經百戰的名將。有了這些將軍坐鎮,駐守南方的蘭諾帝**只要不犯錯,發揮出正常的實力,就足以擋住教廷國的進攻。

    「第二軍團呢,他們已經出發了嗎?」女皇陛下繼續問道。

    「已經出發了,陛下。」布蘭登少校沉穩地回應著,「根據情報,正在靠近西部邊境的盧法王**大概有五萬人左右,第二軍團將在一個星期後和敵人接觸。」

    「五萬嗎?」蘭諾的女皇冷笑道,「那個亨利十五比他的父親還要天真,區區五萬人就想要侵犯我國邊境?」

    話雖然這樣說,但是阿爾琳娜心中也清楚,盧法王國的這五萬人恐怕不會真正與第二軍團交戰,他們目的多半是為了牽制住自己手中的力量。

    「讓第三軍團隨時保持出戰狀態。」女皇將目光轉向不遠處的第三軍團指揮官萊克?萊希特上將,由於第三軍團負責的便是帝都周邊地區的防務,所以萊希特上將是會議中唯一一位親自到場的軍團長。

    「從昨天開始,第三軍團已經開始動員了,陛下。」萊希特上將回應道。

    聽到這個消息,女皇的眼中立刻就露出了讚許的目光,有一群能夠體察自己心思的部屬,對於任何一個統治者來說都是件愉快的事情。

    阿爾琳娜的想法很簡單,面對四周國家的侵擾,一味的防守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如果可能的話,蘭諾需得主動出擊,打擊實力最弱的敵人。只有將其中一個敵人打疼了、打怕了,其他敵人才會有所顧忌。

    教廷、瑞沙帝國、盧法王國,這幾個已經對蘭諾宣戰的國家當中,總會有一個被當成軟柿子被蘭諾蹂躪。第三軍團處於蘭諾中部,既可以向西,也可以向南。一旦這兩條戰線的其中一條取得了優勢,第三軍團就會順勢西進或者南下,給予敵人最沉重的一擊。

    「這次戰爭,我希望能夠在三個月內看到結果。」

    在軍事會議結束之前,蘭諾的女皇如此說道,因為她十分清楚,蘭諾的軍力雖強,財力物力卻無法支撐長久的戰爭。如果戰爭持久下去,對國內的民眾來說無疑將是一場災難。

    正當蘭諾的女皇在皇宮的地下室中召開軍事會議的時候,她的夫婿,拜耶赫夫親王殿下正在帝都南城區的一處莊園中拜訪。

    法雷作為一個國際上的大都市,城內自然而然的也居住了許多外國人士。這些人當中有從事國際貿易的商人,進行各種研究的學者,也有因為被迫害而從它國逃難而來的知名人士。

    羅斯庫正在拜訪的,正是一位屬於第三類外國人。

    孟克?羅梭,出身於盧法王國的一個平民家庭,年輕的時候就展現出了驚人的商業天賦。羅梭從一個普通的毛料商人做起,在十年之間逐漸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他所成立的商會在當時的盧法國內十分有名,他本人也成為了盧法商界明星人物。

    到了後來,名譽、金錢已經逐漸無法讓羅梭感到滿足,他漸漸的開始渴望獲得更多的東西。於是在四十歲的時候,他開始通過他的商會在國內的影響力,打算為他自己和與他一樣的商人們,謀求政治上的權利。

    盧法王國和大多數國家一樣,等級制度森嚴。處在社會最高端的是王室和侍奉父神的神職人員,第二層則是普通貴族,低層才是平民、勞動者和商人。像羅梭這樣的人雖然十分有錢,能夠獲得極大的物質享受,但也僅此而已了,他們一輩子都無法接觸到令人嚮往的上流圈子。

    作為一個經常和各種勢力打交道的商人,羅梭十分清楚的認識到,想要讓自己的事業繼續發展下去,就必須進入上流圈子,並且讓自己融入到那些貴族、神父們中間,從他們身上獲得各種各樣的好處。

    如果羅梭能夠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貴族,那麼他的商隊就不會在路上的關卡受到層層盤剝;他的工廠和商會就會受到國家的保護,而不會因為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而停工;他和他的家人也可以搬入萬爾賽宮附近的奢華街區,而不是和那些衣衫襤褸、渾身臭氣的貧民們生活在一起。

    正是因為種種的需求和想法,讓羅梭開始為成為一名貴族而努力。開始的時候,他利用大量的金錢買到了一個低級的勳爵爵位,可在不久後他便悲哀的發現,周圍那些就算是一貧如洗的正牌勳爵、男爵們,也不願意和他這樣靠金錢買來的偽貴族打交道。

    第一次失敗並沒有讓羅梭灰心喪氣,他不久後又聯合起一些與他有同樣想法的商人們,企圖用他們在商界的影響力威脅盧法政府,進而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這個舉動確實讓盧法政府在一段時間內被搞得焦頭爛額,因為羅梭和他的夥伴們掌控著國內大部分的工廠和手工作坊,如果這些地方全部停工,國家將會造到難以預計的損失。

    於是盧法政府開始對羅梭等人虛與委蛇,表面上宣稱將會立法提高商人們的地位,保障商人們權益。而當羅梭等人因為短暫的勝利而歡呼雀躍的時候,當時的國王亨利十四卻在暗地裡指使軍隊接管了他們手下的大部分工廠,用強硬的鐵血手段剝奪了羅梭和跟隨者的全部財富。

    羅梭因此在一夜之間由一個商人變成了國王親自要求緝拿的要犯,陷入困境的他不得不遠走他鄉,來到剛剛建立的蘭諾帝國。幸好羅梭在最後仍舊保全了自己的一部分財產,所以他在交給蘭諾政府一大筆金錢之後,成為了蘭諾的正式居民。

    如今羅梭一家在法雷買下了一幢不錯的居所,他本人也轉變成一名學者,開始著書立作,偶爾也會被蘭諾國立大學邀請去向學生們傳授各種商業知識。

    當羅斯庫得知盧法王國也開始蠢蠢欲動的時候,他便開始盤算著要為妻子做些什麼。雖然阿爾琳娜一直都主張從正面戰場擊潰敵人,但是羅斯庫卻也認為,如果能夠通過不流血的手段就解決敵人,效果反而更好。

    羅斯庫在大學教書的時候,曾經和羅梭打過交道,因此他瞭解這個異國商人的過去,明白羅梭在盧法國內的影響力,也隱隱的感覺到這個人能夠對蘭諾所有幫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