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變革年代

第四卷 南征北伐 第八十七章 入甕 文 / 旋風貓

    第八十七章入甕

    拉普捷夫?左傑伊上將停止了腰板,端坐在他那匹棗紅大馬上,一邊用如鷹的目光觀察四周圍的景色,一邊緊皺著眉頭,似乎在苦惱著什麼。

    左傑伊上將已經年近六旬了,他從一個普通的列兵幹起,總共為瑞沙帝國服務了四十餘年,他這一生當中所立下的軍功,所獲得的各種勳章,恐怕要好幾口大箱子才能裝滿。也正因如此,左傑伊不僅官拜上將,而且也是瑞沙軍中的實權人物之一,算得上是除了沙皇陛下和多洛索夫元帥之後的第三人。

    可是,儘管左傑伊上將戎馬一生,已經獲得了足夠的地位和榮譽,可是老當益壯的他仍然有更進一步的想法。左傑伊如今已是上將軍銜,再往上的話就只剩下一個帝國元帥的稱號了。

    原本按照左傑伊的打算,這次針對蘭諾帝國的戰爭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如果他能夠在戰爭期間立下大功,那元帥的稱號是絕對跑不了的。前些日子,左傑伊甚至已經開始夢見自己手持元帥仗,指揮千軍萬馬的情景了。

    然而,瑞沙軍身後的突變卻打亂了左傑伊的計劃。在近1個月之前,身在萊恩河戰區指揮全軍作戰的沙皇陛下忽然得到消息:一支蘭諾軍已經進入了奧修聯邦境內,而對方的目的多半是位於聯邦北部的普蘭公國。要知道,普蘭公國是連接蘭諾萊恩河地區與瑞沙西部本土的通道,如果讓蘭諾軍截斷了這條通道,那正在前線作戰的近四十萬瑞沙大軍就面臨著斷糧的危險。

    聽聞這一消息的沙皇陛下大驚失色,他顯然沒有想到蘭諾人居然在和他的軍隊正面作戰的同時,還跑到後方動手動腳,更沒有想到隔在普蘭公國和蘭諾帝國的奧修聯邦,居然如此輕易地就敞開了國門,任由對方的軍隊通過他們的領土。

    這個時候沙皇亞歷山大才意識到,在沒有完全安撫好對瑞沙抱有敵意的奧修聯邦之前,就貿然進攻蘭諾,實在是一個重大失誤。

    雖然聽說在得知後院起火之後,瑞沙軍的副指揮官多洛索夫元帥曾經力勸沙皇陛下,希望陛下能夠蘭諾人的陰謀得逞之前,下令全軍撤回普蘭公國。這樣一來儘管瑞沙無法再繼續佔有已經得到的萊恩河地區的那些土地,但至少瑞沙軍的主力不會受到什麼損失,將來仍然有機會可以與蘭諾再決生死。

    然而沙皇陛下卻拒絕了多洛索夫元帥撤軍的建議,他堅持要率軍留在萊恩河戰區,直到擊敗眼前的蘭諾人為止,因為他不能面臨再一次的失敗。雖然沙皇陛下的態度堅決,可出現在後方的蘭諾敵軍卻又不能不顧,因此瑞沙軍的第三號人物,左傑伊上將和他手下的軍隊便從萊恩河地區的瑞沙軍主力中分離出來,匆匆掉頭趕回普蘭公國,去迎擊出現在那裡的蘭諾人。

    這正是讓左傑伊上將感到不滿的地方,同樣是打蘭諾人,可是在最前線的正面戰場取得勝利,與在後方的第二戰場取得勝利,卻有著天壤之別。也就是說左傑伊此行就算打敗了那些正在普蘭公國搗亂的蘭諾人,他也不大可能因此而獲得元帥的稱號。

    左傑伊倒不擔心自己沒辦法解決後方的問題,因為根據情報,侵入普蘭公國的蘭諾軍總共也只有十萬人左右。而左傑伊自己手下就有十萬大軍,再加上普蘭公國境內的守備軍以及民兵等等,勉強也能夠湊滿二十萬。更何況在本土作戰的話,左傑伊手下的瑞沙軍更加具有優勢,因此想要擊敗敵人並不一件難事。不過左傑伊更擔心的是,如果敵人在普蘭公國境內採取游擊戰術,和他玩起捉迷藏的把戲,在避免正面決戰的同時,四處派兵偷襲運輸物資的隊伍,那可就有些頭疼了。

    畢竟普蘭公國雖然臣服瑞沙已久,但說到底仍不算是瑞沙人自己的國度,潛入境內的蘭諾軍若是刻意隱藏起來,左傑伊還真沒什麼好的辦法找著他們。

    「不管怎麼說,先前往塔塔夫營地,再坐下來仔細考慮如何對付那些可惡的蘭諾人!」

    左傑伊暗暗下定了決心,手中擎著的韁繩隨即一緊,胯下的坐騎也就跟著加快了步伐。

    三日之後,左傑伊上將的十萬瑞沙軍,外加上沿途零星加入的三萬守備團,一齊出現在了普蘭公國中部的塔塔夫營地西側。

    塔塔夫營地是瑞沙帝國為了向蘭諾帝國開戰,而特意建造的物資中轉站,經過數年的經營,依舊足夠容納十餘萬軍隊了。不過在瑞沙軍主力盡出此時此刻,這座營地裡更多的還是糧食和武器等軍用物資。

    正是因為塔塔夫營地對於前線瑞沙軍的重要性,左傑伊上將才會在返回普蘭公國境內,一刻也沒有停歇的,直奔這裡而來。

    左傑伊上將很清楚,如果這個物資中轉站落入了敵軍手裡,那對於前線的近三十萬戰士來說,絕對是一個噩耗。

    不過,從前方的偵察兵所反饋回來的消息來看,塔塔夫營地目前仍然安好,這讓左傑伊上將一直懸著的心稍稍安定了下來。

    全軍繼續前進了兩三公里之後,就遠遠的望見一隊騎兵打著瑞沙守備團的旗號疾馳而來。

    這隊人馬之中,為首的是一名中年將軍,外貌看起來平平無奇,一副正統的瑞沙人模樣。左傑伊上將倒是見過那人一兩次,也知道這位將軍雖然行軍打仗不怎麼樣,對於後勤運輸之類的事務卻是頗為精通,因此才會被留在著塔塔夫大營裡,負責在瑞沙本土和前線之間調配軍用物資。

    這後勤軍官雖然是個中將,可就軍職而言,比左傑伊上將差了不止一級,因此他主動前來迎接這支大軍,也是理所當然。

    等那後勤將軍策馬行到左傑伊上將的跟前,立刻就翻身跳下馬來,然後飛快地向上將行了個禮,一臉笑容地說道:

    「閣下終於來了,下官盼的好苦!」

    眼看著對方臉上那副遇見了救星似的神情,左傑伊上將不由得感到好笑,不過他的臉上卻沒有露出一絲笑容,反而板著臉說道:

    「派洛特中將,你肩負守衛營地之責,不在營地裡好好呆著,到這裡來幹什麼?如果此時蘭諾人來攻打營地,豈不是要糟糕?」

    派洛特中將臉一紅,頗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道:

    「下官只是想著要趕緊前來迎接閣下,也就沒顧及到其它。不過最近幾天營地附近雖然出現過幾次蘭諾軍的身影,可是下官已經將附近城鎮中的守備團和民兵集中營地裡,雖然人數仍比不上敵軍,但只要借助營地四周的防禦工事,一時半刻也不會讓敵人攻進來。那些蘭諾人大概也是明白這一點,雖然時常在營外晃悠,卻始終沒有發動真正的攻擊。而且這幾天傳來了閣下即將率大軍來援的消息,蘭諾軍就更少出現了。」

    聽到派洛特中將的解釋,左傑伊上將的臉色這才變得舒緩了一些,看來這後勤將軍也不是完全不同軍事的人,還知道收縮全部的兵力,依靠塔塔夫營地的地利專注防守。要知道如果在兵力、武器都及不上對方的情況下,在附近的平原和蘭諾軍正面決戰,那無疑是找死的行為。

    接著左傑伊上將點了點頭,說道:

    「既然是這樣,那就立刻前往營地吧,軍士們在野外一連走了十幾天,已經有些疲憊了。」

    「是,下官已經將所有營房清理乾淨,士兵們隨時都可以入住休息。」

    派洛特中將低著頭,畢恭畢敬地回答道。

    也許是左傑伊上將完全沒有將對方放在眼裡的緣故,自始自終他都沒有正眼看看那派洛特中將,自然也沒有發現中將額頭上密佈的冷汗,以及略有些驚慌的眼神。

    約莫半個小時之後,左傑伊上將和他的十數萬大軍,就抵達了塔塔夫營地的門前。

    只見這座如同小城一般的營地戒備森然、當中的建築物屋頂上旌旗飄蕩,三米高的土牆上四處可見手持長弓巡邏著的瑞沙弓弩手,營地敞開的大門兩側也安排了數百名手持長槍的步兵。左傑伊上將見此情景,更是沒有多少懷疑,於是就騎著那匹棗紅軍馬,一馬當先的隨著派洛特中將一起,走進了這座營地。

    左傑伊上將並不是第一次來到這座塔塔夫營地,因此對於四周的環境也不陌生,他不停的地到處張望著,當看見營地各處擺放著地那一摞摞木箱以及麻袋之後,臉上不由得露出了一絲喜色。

    左傑伊上將自然很清楚,那些箱子和麻袋裡裝著的,都是武器和糧食,只待時機一到,就會源源不斷地運往前線,用來幫助瑞沙的戰士們對付蘭諾人。

    「塔塔夫營地在閣下的運作之下,一直都為前方的將士們提供了不少幫助,等大戰結束之後,我一定會向沙皇陛下稟報閣下的這一份功勞的。」

    一路上看到這麼多物資安然無恙,左傑伊上將心情大好,對待派洛特中將的態度也比較之前要好得多。

    如果是平時,派洛特中將從左傑伊上將口中得到如此之高的評價之後,肯定會受寵若驚的出聲道謝,可是他現在滿腹心事,居然像是沒有聽到對方的稱讚似的,只是埋頭跟在左傑伊上將的身後。

    這讓左傑伊上將微微感到有些詫異,他疑惑地扭頭向身後的派洛特中將望去,卻不經意的被不遠處的另一幅光景給吸引了注意力。

    原來,這座塔塔夫營地對於左傑伊上將所帶來的十幾萬軍隊還是顯得略小了一些,此刻這麼多士兵擠在營地中的道路上,難免會引起一些擦碰之類的事故。而左傑伊上將所注意到的,正是一名士兵不小心將身邊一袋應該是裝著糧食的麻袋碰落在地上的情景。

    只見那麻袋「撲通」一聲掉在地上,在濺起了一陣灰塵的同時,並不算牢靠的袋子也破裂開來,當中裝著的物事自然也就灑落一地。

    這原本是一件小事,並沒有多少值得關注的地方,可是讓左傑伊上將吃驚的是,從那麻袋中灑落出來的並不是金黃色的小麥,而是一些黑乎乎的粉狀物體。

    「那是火藥?」

    左傑伊上將心中一動,立刻就認出了那些黑色粉末的來歷,他的手下也有一隊火槍手,他自己甚至擁有一支短小精緻的手槍,因此他對於火藥這種東西已經非常熟悉了。

    而且左傑伊上將也很清楚,火藥這樣易燃易爆的物品,是絕對不應該用普通的麻袋去裝載運送的!

    這一刻,身經百戰的左傑伊上將警覺了起來,他飛快地從馬背上跳下來,然後大步走向身邊不遠處的另一堆擺放整齊的麻袋,然後抽出隨身的騎士長劍,狠狠地往面前的麻袋上一砍--

    隨著「噗嗤」一聲輕響,黑色的、伴隨著一股刺鼻味道的火藥從麻袋的破口之中,飛快地湧了出來。

    再放眼望去,立刻就可以發現,一直通往營地深處的道路兩旁,正擺放著數不清的這類麻袋!

    左傑伊上將的臉色一下子就變的鐵青,他猛地一轉身,舉起了手中的利劍,向面前的派洛特中將問道:

    「這是怎麼回事?火藥這樣危險地物品,怎麼能隨隨便便的擺放在營地的道路兩旁?」

    由於火藥極易引起事故,因此瑞沙軍中對於這種物資的運輸和儲存也有著嚴格的規定,在路邊上用普通的麻袋隨意裝載這些火藥,顯然既不符合規定,又是十分危險的做法。

    派洛特中將的臉色一下子就變的慘白,他當然明白這些火藥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又是用來做什麼的,可是這個理由顯然不能夠說出來給左傑伊上將聽。

    對方的表情讓左傑伊上將更加肯定了心中的猜測,他立刻就扭頭向身邊的傳令兵吼道:

    「傳我的命令,讓營外還沒有來得及進來的隊伍立刻止步,原地待命。已經進入營地的士兵立刻警戒,準備迎接戰鬥!」

    左傑伊上將的反應顯然極快,但是他的一舉一動,卻早就被暗藏在遠處的敵人看在眼裡。

    隨著上將的話音剛落,營地的東面忽然傳來了一聲低沉的炮響,緊接著喊殺聲四起,似乎有無數敵人,正從四面八方朝他們衝殺過來!

    這種情況讓左傑伊上將暴怒不已,他猛地衝上前去,一把就抓住了派洛特中將的衣領,然後向他怒道:

    「你居然敢叛國投敵,還對我設下圈套?!」

    派洛特中將的臉色已經是白中帶黑,脖子上的那隻手更是讓他喘不過氣來,可儘管如此,他還是努力說道:

    「下官並沒有叛國,這一切都是阿列克謝耶芙娜公主殿下的安排……如果閣下足夠明智的話,還是盡早向公主殿下投降的好!」

    派洛特中將原本就是阿列克謝耶芙娜公主的舊部下,再加上當時他被蘭諾大軍圍困在營中,走投無路。所以派洛特被瑞沙公主派去的那位軍官略一勸說,便放棄了抵抗,將整座營地都交給了蘭諾軍。不過在派洛特中將看來,他的這一行為只不過是遵守瑞沙皇族的命令,並不算是叛國投敵。

    可此時左傑伊上將卻不可能有派洛特中將一樣的想法,他效忠的原本就是現任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本人,那個什麼公主的命令,對他來說根本一文不值。

    因此,憤怒的左傑伊上將一把推開了派洛特中將,然後隨手就揮起了手中的長劍,就要將對方斬於劍下。

    可是時運現然並沒有站在左傑伊上將這一邊,他手中的利劍還沒有揮下,一顆蘭諾軍發射的炮彈就落在了距離他十幾米的地方。

    「轟隆」一聲巨響,擊中平地的炮彈猛地爆裂開來,四散的彈殼以看不見的速度狠狠的扎入了附近士兵和軍官的身體裡,很快的這些不幸中彈的人們,就只能夠無助的倒在地上,痛苦的呻吟。

    左傑伊上將和派洛特中將雖然都沒有受到炮彈的波及,但是猛烈的爆炸還是讓左傑伊上將手中的騎士劍失去了準頭,只是劃傷了派洛特中將的肩部。而在下一刻,僥倖生存下來的派洛特中將便驚恐的轉過身子,飛似地逃離了左傑伊上將的攻擊範圍。

    左傑伊上將當然不打算草草的放過對方,可是此刻就算他有心要去追,也是無法辦到了。

    因為剛才那顆炮彈的緣故,原本就擺放在四周路邊的,裝滿了火藥的麻袋,已經被炮彈濺起的火星給點燃了!

    「轟隆隆!!」

    四周圍響起了一連串的爆炸聲,雖然囤積在附近的火藥總數並不算很多,可是當它們一起燃燒爆炸起來之後,立刻就將這一帶區域變成了一片火海。一些不幸裡得太近的瑞沙士兵立刻就被大火所吞噬,轉眼之間就變成了一個個火人!

    原本就因為擁擠而靠得十分緊密的瑞沙士兵們,立刻就驚恐的四散開來,可是周圍的空間總共也只有這麼點兒,無論他們如何躲避,總有不少人會落入道路兩旁的火海當中。

    這一次,輪到左傑伊上將臉色發白了,雖然在一時之間他無法獲知究竟有多少士兵被剛才的爆炸和現在燃燒的大火波及,但是情況也一定不容樂觀。

    更嚴重的是,直至此刻,左傑伊上將連敵軍的影子都沒有看到,自然也不可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進而指揮全軍迎敵了。

    一時之間,無處不是滾滾濃煙,無處沒有喊殺之聲,再加上不斷從天而降的炮彈,這一切都讓營中的瑞沙將士們肝膽俱裂,彷彿墮入了煉獄一般。

    「不許慌!傳令下去,已經進入營地的所有軍士,即刻往東門突圍!」

    左傑伊上將在第一時間內就做出了最明智的決定,雖然現在他們所在的位置距離營地的西門最近,可是敵人既然在營中設下圈套等他們上鉤,那此刻西門附近肯定最為凶險,因此繼續向前往對面的東門突圍,才是最好的選擇。

    現在跟隨左傑伊上將一起進入營中的,只有半數瑞沙士兵,另外一半則仍停留在營地的西門之外,情況不明。左傑伊上將雖然之前派出傳令兵,向城外的那一半士兵下達了就地駐守的命令,可是在剛才的大火和炮擊所引起的混亂之中,那名傳令兵已經消失了蹤影,不知生死,那命令自然也無法肯定是否已經傳達到了城外的軍官們那裡。左傑伊上將現在也只能祈禱城外的那一半士兵在發現營中起火之後,能夠足夠聰明的留在外面,而不是繼續主動地踏入營中這圈套之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