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匪帥

大道小說網 第七十四章 拉倒車 文 / 泣風塵

    站在天空下太陽曬一曬,感覺真的很不錯。不過這樣的寧靜只持續了一個上午,這個時候雨雖然停了,但河水依舊是湍急,宋金書與王千軍都不認為兩淮總督會在這個時候發動進攻,可偏偏到了中午的時候,就有大量兩淮總督的士兵背著茅草與木板一段一段鋪在了泥濘的河岸邊,這就是進攻的前奏。

    隔絕兩軍的河流並不是很寬,但也不是很窄,之前過河還可以通過三道橋樑,不過這些橋樑已經被全部拆除了,在河對岸使用普通的弓箭也只能勉強落到河對岸的岸邊,到了那種步的弓箭幾乎就沒有什麼威力,如果是使用軍用弩的話,勉強可以射到河對岸的三十步之外,當然改用三弓弩與弩車的話,射程就會更遠。

    將泥濘的前進道路鋪平之後,二十輛呂公車一字排開,每輛呂公車共分五層,上三層都經過了特殊的改造,原本只有人頭大小的射擊與觀察窗被拉大到了半人高,除了底下的兩層之外,上面的三層全部都有放置三架三弓弩,如此一來一輛呂公車就有九架三弓弩,二十輛就是一百八十架,再加上呂公車上上三層內總共十五名軍用弩的弩手,靠著呂公車高度上的優勢,兩淮總督的軍隊就這樣將河對岸的所有望樓納入了射程範圍之內。

    二十輛呂公車被全部推到了岸邊,呂公車之間還有大量的弩手和手持盾牌的士兵,估計後面的梯車很快就會被拉上來,為了阻止對岸敵人的進攻,王千軍與宋金書各自陣上的望樓開始全面反擊,弩手們不斷將弩箭射到了對岸,每座望樓上也都配備有一架三弓弩,可在不斷對射之中,王千軍與宋金書這邊的傷亡卻在不斷增加,完全被對方壓制住了。

    呂公車的高度已經完全超過了望樓,呂公車有五層高,可望樓才有三層高,特別是第五層的三弓弩,巨箭幾乎都是直接射穿了望樓的頂棚,將望樓內的士兵釘死在了望樓的站台上,而當呂公車的三弓弩開始重新裝填的時候,呂公車上的每一層的五名弩手就會迅速向前扣動手中的扳機,將普通的軍用弩射出,如此反覆射殺著對岸的敵人。

    王千軍與宋金書這方面,士兵射出的弩箭很多都被呂公車的木板所阻擋,很難對呂公車上的敵人造成傷害,同時有了呂公車的保護,車內一旦出現了傷亡,在呂公車車後的士兵能夠快速補充,但王千軍與宋金書這一邊,很多上望樓的士兵都在對方的三弓弩的攻擊範圍之內,就算是到了望樓邊上,上了梯子也隨時有中箭的危險。

    因為不是攻城戰,所以淮西的這三大勢力都沒有製作和動用笨重的投石車的意思。但這並不代表沒有了投石車,王千軍就拿對岸的呂公車沒有辦法。使用火箭是不可能的,呂公車外面全部包著熟牛皮,要點燃十分的困難,昨天還在下雨,這些天的連續大雨讓周圍的一切變無比的濕潤,呂公車上的每一塊木板估計到現在還是濕的,就算是直接拿著火把去烤也要烤上一段很長的時間才能被點燃。

    一超長的特殊巨箭被快速送上了望樓,在嚴密保護下裝填到了三弓弩上,三個望樓從同一角度一起瞄準一個目標,在同一時間所有的特殊巨箭被射了出來,這個時候對岸的很多人就會發現,每一支特殊巨箭的後面都綁著一根粗大的麻繩,這些本來是準備用來對付梯車的,可結果現在只能先用來對付呂公車。

    所有的特殊巨箭都命中目標,呂公車最大的弱點就是其太過巨大,又只能緩慢的移動,因此不僅是所有的特殊巨箭都命中了目標,而且還全部射在了準確的位置上,那就是呂公車的側面,最上面兩層的位置。而在巨箭命中目標的同時,巨箭後面所牽引的巨大麻繩的另一頭也速度有所動作了。

    特殊巨箭的箭頭比普通的巨箭箭頭要大上許多,而且有三根倒鉤,跟船錨有點相似,一旦射中了目標,後面的粗大麻繩往後一拉,箭頭就能牢牢鉤住呂公車內的木板,同時三條粗大的麻繩尾端,騎兵們在統一指揮下用力抽打著自己的騾子,巨大的拉力在瞬間讓呂公車開始了可怕的傾斜。

    越是巨大的東西,一旦平衡被破壞,越是無法被阻止,呂公車當然不可能製作得太重,否則

    無法推動呂公車。在麻繩另外一端騎兵的拉動之下i公車發生了傾斜,呂公車上的士兵一片混亂,幾乎快要保持不住平衡。

    有些士兵想要快速將呂公車上的麻繩砍斷,但麻繩的高度可比三個人加起來還要高上許多,因為其另外一端是先經過望樓,最後才開始被拉動,要在快速時間內將其砍斷是完全不可能的,而在呂公車內的士兵想破壞箭頭也是同樣的道理,整個箭頭都是用鐵製作而成的,刀砍不動,兩淮總督的士兵又沒有使用斧頭的習慣,就算是破壞倒鉤附近的木板,也因為木板太厚太濕而需要很長的時間。

    巨大的傾斜已經完全失去了控制,「吱呀、吱呀」的聲音不斷響起,呂公車上下兩層隨時準備支援上三層的士兵因為害怕而快速離開了呂公車,這樣反而直接造成了底盤重量的減輕,更是幫了王千軍的大忙,終於有一輛呂公車向邊上倒了下去。

    「轟隆!」巨大的落聲讓兩邊的士兵都聽得很清楚,所產生的震動直接影響到了河面,不過河的對岸並沒有感覺得到震動。估計是被河水所阻攔了。整輛呂公車就這樣直接落,但並沒有全部散架,不過要在這個時候重新立起來幾乎是不可能的,被壓死在呂公車下,還有呂公車內被震死的士兵暫時也沒有辦法計算,但這只是一個小小的開始而已。

    一輛倒下之後,緊接著又是一輛,甚至還有三輛一同倒下,在呂公車邊的弩車與士兵可是倒了大霉,沒有一個人想被身邊這麼巨大的呂公車壓扁,呂公車上甚至有士兵因為害怕而直接從窗口跳了下來,已經沒有一個人想去阻止呂公車的傾覆了,連臨陣指揮的將軍都選擇了暫時撤退,他並不是怕死,可如果是被自己的呂公車壓死,這樣實在是太窩囊了。

    一次又一次震動終於是傳到了河的對岸,很多士兵都感覺到腳下在晃動,這下連王千軍與宋金書這邊都有些混亂了,震這種可怕的事情雖然近百年沒有在淮西發生了,但其他方震的消息還是時不時傳過來,而且淮西的老人甚至是說書先生都會將以前淮西所發生的一些震口述流傳下來,士兵們對這種龍翻身,房屋倒塌,到處是死的事情很是害怕。

    「吹號角!讓所有的士兵鎮靜下來!」王千軍用望遠鏡很清楚看到了前線的情況,他馬上下達了新的命令,當巨大的號角聲開始傳遍整個區的時候,感覺到沒有晃動的士兵們終於是平靜了下來,並且快速抓住機會,將傷員送下去,望樓與面陣的位置全部補充完畢,清理身邊的武器,同時將上和盾牌上的的弩箭拔下來,收拾一下,有些是完全可以用上的。

    二十輛呂公車全完了,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小勝利,最起碼極大的鼓舞了士氣,讓士兵們看到了勝利的希望,不過宋金書和王千軍此時卻依舊緊張觀察著戰場上的動向,他們兩人都認為兩淮總督不會因為這麼一個小小的挫折而停止進攻,以前拼的都是兩淮總督所招募的軍隊,可這次還加上了淮東的勢力,如果兩淮總督真停止了進攻,再多受幾次挫折,那麼他就會被淮東的那群人看不起,看不起的結果當然是陽奉陰違,甚至反過來圖謀其位,這個道理王千軍和宋金書都相信兩淮總督知道。

    宋金書為了能夠瞭解到對岸的情況,在眾多親兵重甲士兵的保護下直接來到了陣前,他讓視力最好的親兵上了了望車,這了望車下面為四輪車板,一根巨大原木立在了車板中心,人可以從繩梯爬到上面,上面有一個站台,跟船上的瞭望台差不多,士兵可以從上面瞭望遠方。

    王千軍此時也在了望車上,他是親自站在了瞭望台上,不過距離比宋金書遠多了,但手上有了望遠鏡,甚至連對岸倒下的呂公車內壓的人什麼慘樣都可以看得很清楚,不過宋金書那邊當然是不知道王千軍手上望遠鏡的作用,宋存孝更是直接笑話王千軍膽小怕死。

    河對岸很快就有了新的動靜,巨大的號角聲傳來,隨著兩淮總督的士兵不斷靠近,走在最前面士兵所舉的旗幟上,王千軍清楚看到了插著的一顆人頭,兩淮總督新一輪的進攻馬上要開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