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匪帥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一章 江上遭遇 文 / 泣風塵

    下,到底埋藏了多少屍骨,沉沒了多少戰船。滾滾東去的長江,不僅哺育了兩岸數百萬人,建立起了一條長江黃金水道,也是一個巨大的墳墓,埋葬了無數水師將士,對於眾多水師將士來說,如果讓他們選擇墳墓的話,他們都會選擇長江,與眾多的先輩一樣,葬身江底。

    祭祀儀式就在明天,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在合肥城外、城北,一大片最近才清理出來的空上,原本的土已經全部變成了石板,一個簡單的廣場就這樣在最快的時間內完成了,在廣場的四角,已經插上了北斗七星旗。

    一百一十艘大小戰船一旦進入了長江,要與岸上快速聯繫就十分的困難,大部分都要靠信鴿來送消息,如果派出小船上岸的話,也只能發而不能收,因為小船回到江上後就很難再追上船隊,這一次王千軍為了保密,直接下令鄭家兄弟不必時時傳遞消息過來,不是凱旋而歸,就是大敗而回。

    按照計劃,巢湖水師將逆流而上,前往上游支援湖廣水師,等擊敗了攻擊湖廣水師的江南水師,再與湖廣水師聯合,順流而下,攻擊下游正與齊王水師交戰的江南水師,最後三支水師聯合,徹底控制長江水道,到了那個時候,王千軍就能夠瘋狂襲擊長江沿岸,劫掠各種物資與百姓,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將軍隊安插進黃山山脈,利用熟悉的山作戰,在長江對岸建立起一個據點。

    不過這一切都要以消滅江南反賊水師為前提,認真說起來,江南那群人雖然是反賊,可王千軍襲擊上跟反賊沒什麼兩樣,只是現在還沒有跟朝廷翻臉而已。本來朝廷一直想要消滅的對象,現在卻成了朝廷想要利用的先鋒,王千軍還真的是要幫助朝廷打仗,想到這些連鄭水源都笑了,似乎跟隨王千軍這樣的主公,真的可以建立一番事業出來。

    逆流卻順風,不過這只是暫時的,再過兩個時辰,風向就會邊,到時候整個船隊將逆流逆風,現在是要全力航行的時候,所有的帆都升了起來,等逆流逆風後,再以人力慢慢推進。

    一個時辰過去了,平安無事,鄭水生此時並不在他大哥鄭水源的旗艦上,也沒有在任何一艘巨艦上,他跑到了一艘車舟之內,而且是在船隊最前面的車舟上,一艘用來偵察前方的車舟上!水上作戰,最關鍵的就是誰先發現敵人,為此鄭水生親自到了最前方,並且手上用的是王千軍賞給他的望遠鏡,第二個望遠鏡做出來後,王千軍就直接把新的望遠鏡給了水師,讓高大壯他們內心無比的嫉妒,不過這望遠鏡讓水師使用,在戰場上的確能夠起到關鍵的作用。

    還有一個時辰就要停風了,大部分的水師士兵,特別是五十艘車舟上的士兵,所有人都要用雙腳來踩動水車,讓小舟可以繼續向前,不然的話小舟就會直接順流漂走,因此車舟上的大部分士兵都在抓緊時間休息,準備著當風停之後,輪流用腳大力踩。

    鄭水生就站在船頭,車舟在江水的拍打下不斷上下起伏,最前面因為裝有三弓弩,因此實際上站的位置很少,怎麼看都是一副一不小心就會從船上掉入江中的感覺,但鄭水生就是站得很穩,多年的水上生活,讓他的腳掌是越來越大,也越來越粗糙,這屁股大才擅長騎馬,腳丫子大才好跑船,在船上所有水師將士都是光著腳,這樣才容易在船上走動,才容易在船上作戰。

    鄭水生很喜歡這種長江之上,不斷被小浪弄濕,被涼風吹過的感覺,在一邊享受這種感覺的同時,他也在不斷用望遠鏡觀察著前方的動向,注意著是否會出現敵人或者是別的船隊,到了這個時候巢湖水師還沒有打出他們自己的旗號,一切都只是為了當敵人出現的時候。

    船!是大船!而且還是戰船!這就是鄭水生從望遠鏡上所觀察到了,前方戰船上打著的是江南水師的旗號,這個時候正順流而下的江南水師並沒有發現巢湖水師,鄭水生從戰船上很明顯看到了江南水師凱旋的裝飾,也就是說,湖廣水師戰敗了。

    「發旗號,前方發現江南水師,湖廣水師已經戰敗!」感覺到情況危急,鄭水生馬上下令舟上的士兵向後方發信號,水上旗號從很早以前就有了,為的就是能夠在水面上指揮水師各戰船,不

    日子王千軍又將水師的旗號更加的細化,讓不斷揮舞旗可以將眾多的信號發給同伴,同伴再從信號快速翻譯過來,變成具體的信息。

    湖廣水師一定是戰敗了,不然江南水師的戰船上不會有那麼多紅色旗幟,江南水師的主力也不會返回,鄭水生還看到了江南水師戰船上有許多戰鬥過的痕跡,他正在不斷觀察著敵人的數量,盡量摸清楚遭遇到的江南水師有多少人。此時鄭水生的內心一面大罵湖廣水師無能;一面希望湖廣水師並不是那麼的無能,雖然戰敗了,那也得狠狠咬上江南水師一口。

    當敵人發現鄭水生所在的車舟時,鄭水生已經發現了超過百艘的江南水師戰船,後續還有江南水師的戰船不斷出現,也就是說敵人大概擁有最少兩百艘戰船,應該還有六千人。看來湖廣水師也不能那麼的無能,最起碼也讓這一萬江南水師損失了三千多人,但不管怎麼說,眼前的江南水師,無論是兵力還是戰船的數量,都是巢湖水師的一倍。

    江南水師發現前方沒有旗號的船隊後,馬上派出五艘小舟進行偵察,每艘小舟上有四名士兵,這樣的小舟很容易被艨戰船等中型戰船撞翻,也比巢湖水師的車舟要小,但優點就是速度快,輕便容易躲避弓弩的攻擊,用來偵察十分的方便,能夠快速穿插在大船之間。

    鄭水生把望遠鏡貼身收好,這可是不能丟的好東西,有了這個望遠鏡,最起碼今日這場遭遇戰,巢湖水師最先發現了敵人,提前做好了戰鬥準備,鄭水生身後已經在快速排兵佈陣,以二十艘「混江龍」、「江海鱉」巨艦為主力,艨戰艦在前,車舟穿梭於艨與巨艦之間,巢湖水師此時正是順風,船隊既在上風,那鄭水源就要抓住這個機會先以箭攻擊。

    遠方的江南水師觀察到神秘船隊的舉動之後,也在快速讓所有的戰船排好陣行,然後期待著派出去的五艘小舟能夠將敵人的情報帶回來,這江面上的偵察戰其實也是士氣之戰,哪一方所派出的偵察船能夠戰勝對方的偵察船,勝利的一方將會士氣大振,因為這是勝利的預兆。

    此時巢湖水師的最前方,只有兩艘車舟,其中一艘正是鄭水生所在,雖然在船數上比敵人少,但鄭水源還是把先鋒戰寄托在了自己的弟弟的身上,最起碼兩艘車舟比對方的小舟要堅固得多,雖然船數與人數上不佔優勢,但真正打起來,實際上作戰的人數還是差不多的人,一切就看鄭水生的表現了。

    五艘小舟,每艘小舟上四人,但有一人要控制舵,一人要控制槳,剩下的兩人才一人持弩,一人持盾牌與刀劍,實際上能夠直接戰鬥的就只有五人,鄭水生想都不想就命令士兵前進,在車舟內有八名士兵,兩人踩水車使車舟前進,一人控制舵,其他五人都可以加入戰鬥,兩艘車舟上的三弓弩都已經準備完畢,不斷拉進距離要在最好的時間內射出,而兩名使用千軍弩的士兵則是首先射箭。

    三千巢湖水師,就有一千把千軍弩,風、林、火、山四個營,每個營五千人,最多也只有八百把千軍弩,這似乎有點說不過去,而更讓高大壯他們嫉妒的是,巢湖水師成軍後,王千軍可是命令,日後生產出來的千軍弩有三成要交給水軍使用,這似乎再次證明了王千軍對水師的重視與偏心。

    雙方正在不斷接近,一方順流、一方順風,各自的速度都很快,結果射出去的弩箭都沒有命中目標,江南水師的小舟繼續加快速度,看樣子是要靠過來,在短距離使用梭鏢,車舟雖然堅固,但目標也過大,一旦被小舟糾纏住開始游鬥,雖然有船艙的保護,但將變成被動挨打,因此鄭水生直接下令減慢速度,繼續以千軍弩進行阻擊,他本人則是拿起了一把軍用弩,水師健兒哪有不會用弩的。

    一箭,鄭水生只是一箭,就射中了一艘小舟上持盾者的要害,那名持盾者就這樣落入了江中,沒有了持盾者的保護,兩艘車舟上的四把千軍弩馬上將所有的箭集中到那艘小舟上,很快小舟上剩下的三個人就被全部射死,不過這個時候另外四艘小舟也離兩艘車舟越來越近,剛好進入了三弓弩的最佳射程範圍之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