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少林八絕

大道小說網 第六百零三章 太監誤國 文 / 天魔聖

    第六百零三章太監誤國

    華天雲知道現在不是悲傷的時候,吩咐門下把張三的屍體抬下去。這時,去追蒙古騎兵的官兵回轉,說那十個蒙古兵本來還有三個活著,見他們趕來,不想做俘虜,統統自殺,逃走的蒙古騎兵不知何往。

    匆匆的安葬了張三後,方劍明把張三臨死前探到的消息告訴了華天雲。

    華天雲深思一會,沉聲道:「南志,南志,志在圖南,好個人物,此人在我中原開花樓,不知道賺了多少銀兩,唉,難怪瓦刺的武器會不在朝廷之下。」

    吳世明冷笑道:「郭敬這個狗太監,死在了戰場上算他走遠,他若還活著,我非宰了他不可。」

    方劍明詫道:「這跟郭敬有什麼關係?」

    吳世明道:「據我們所知,這個狗太監曾經和瓦刺人做生意,置朝廷的法令於不顧,偷偷的把大量兵器私賣給瓦刺。」

    王賓接口道:「郭敬是王振的親信,若沒有王振的授意,他也不敢這麼做。幫主,你想王振會不會是瓦刺的奸細?」

    這屋裡除了他們四個人外,還有四大長老,所以,他們想到什麼便說什麼,沒有什麼可顧及的。

    華天雲看了看四大長老,查繼游道:「依我看,王振不像是瓦刺的奸細,這人的來歷我們早已查得清楚。他進宮之前,本來不懂武功,淨身之後,從宮中的老太監那裡學了不少邪功,因為朱祁鎮是他帶大的,所以,當朱祁鎮登基之後,就特別寵信他,好在那時有張太后在,他還沒有太大的劣跡,自從張太后死後,他結黨營私、剷除異己、無惡不作,可恨朝中大部分官員都在巴結他,雖有于謙這等忠貞之士,但也無濟於事。這個人奸險是奸險,但還不至於成了瓦刺的奸細,否則的話,朱祁鎮活不到這個時候。」

    華天雲點點頭,道:「我也是這麼想的。」想了想,歎道:「王振其人,我早就想進宮擊殺他,奈何朱祁鎮太過昏庸,殺了一個王振,還會出另外一個王振。」

    四大長老聽了,臉色一變,查繼游道:「幫主,此事萬萬不可,王振也不知道被多少刺客伏擊,但他身邊多有高手,自身武功又不凡,至今還沒有一個人能擊殺他。幫主武功雖然高強,但也不能冒此大險。」

    華天雲道:「我也想得很清楚,萬一我失敗了,就會給本幫弟子帶來萬劫不復的災難,所以,沒有百分的把握,我是不會這麼做的。」

    方劍明沉思了一會,問道:「既然不是王振,那又會是誰呢?」

    吳世明道:「不管這人是誰,我推想一定是身居重要位置,否則的話,就算是奸細,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華天雲不知道想起什麼,匆匆出去了,王賓和四個長老隨後也出去了,屋裡就只剩下方劍明和吳世明。

    乘這個功夫,吳世明便把他們去陽和的經過簡單的說了出來。原來,當他們一行趕到陽和口一帶(山西陽高)的時候,數萬明軍已和蒙古騎兵打了起來。蒙古騎兵個個悍不畏死,大明官兵雖有火器,但抵擋不住瘋狂的鐵騎,加上太監郭敬的指揮失當,大戰下來,數萬明軍死在了陽和,丐幫的三百弟子也死了一百多人。華天雲見蒙古騎兵越來越多,只好率領眾丐退守到大同來。

    說完之後,吳世明雙拳緊握,恨聲道:「數萬大軍啊,就這麼一下子全軍覆沒了,蒙古騎兵的戰鬥力實在太強了。以前,我和華大哥來邊塞的時候,雖有蒙古兵來擾,但那都是少數,看來這次瓦剌是真的要和朝廷幹上了。」

    方劍明根本就無法想像數萬大軍全部戰死的場景,呆了一呆,問道:「除了你們之外,難道就沒有人還活著?」

    吳世明苦笑道:「我不知道有誰還能活著,西寧侯宋瑛、武進伯朱冕都戰死了,郭敬和石亨不知去向,是生是死,到現在還不清楚。瓦剌人中,藏有大量的高手,我一人敵八,久戰不下,華大哥對付瓦剌的大天師,那大天師的武功本來要弱於華大哥,但他手中有一件怪異的琵琶,彈奏起來,會產生無法想像的威力,華大哥苦戰多時,瓦剌的二天師加入進來,華大哥以以一敵二,堪堪敵住。後來,我們見大勢已去,只好退走,退走之際,由我和華大哥斷後,給了他們狠狠一擊,唉,你要是也在場的話,我三兄弟聯手,非把瓦剌那幫高手收拾了不可。」

    正說到這,華天雲臉色凝重的走了進來,兩人見了,問道:「華大哥,出了什麼事?」

    華天雲沒有回答他們,而是問道:「京師有數十萬大軍,倘若出動,你們想蒙古騎兵會被打回去嗎?」

    吳世明道:「京師三大營,兵力強盛,如果指揮有方的話,瓦剌自然不是對手。可是,只要我們堅守邊關,各方同心,瓦剌久攻不下,自會退去。」

    華天雲道:「你們還不知道,我剛從井將軍哪裡得到消息說,他們前來的時候,朝中有大軍將起的動靜。」

    方劍明道:「不知是誰率領?」

    華天雲皺著眉頭,道:「井將軍也不清楚。」

    吳世明道:「當真這樣的話,是誰帶兵就很重要了。」

    兩人見華天雲的臉色一直很凝重,心中起疑,方劍明道:「華大哥,究竟是什麼事讓你這般憂心忡忡。」

    華天雲道:「我聽井將軍的口氣,朱祁鎮好像有親征的動向。」

    方劍明想了一想,道:「華大哥,依你的推斷,他會不會親征呢?」

    華天雲雙眉深鎖,道:「朱祁鎮不過二十多歲,何曾見過真正的戰爭?只怕他會在奸臣王振的慫恿下,想學他的曾祖父朱棣北征,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這個事情就有很大的麻煩了。」

    吳世明道:「朝中忠貞大臣當不會坐視不理。」

    華天雲道:「就怕勸之不住。」

    方劍明問道:「瓦剌軍究竟有多少人,值得朝廷派出這麼多人馬?」

    華天雲在屋裡踱著步,緩緩的道:「我們從甘肅趕過來的時候,聽說有一支瓦剌騎兵來攻打甘州,那支騎兵不過萬餘人,有邊防官兵,加上我們武林聯盟的一些人,應該可以守得住。也先親自率領的這支,大概有五六萬人,卻號稱十萬精兵。不過,也先的這支騎兵,的確當得上精兵,加上眾多蒙古高手,我們若沒有十萬的兵力,萬難抵擋,這還是朝廷的官兵都是精兵的情況下。」

    說到這裡,停下腳步,面色擔憂的道:「井將軍明天就帶兵出城,聯合其他三股官兵,大約有四萬人,想乘瓦剌軍修整之際,攻他們一個出其不意。我恐他們中了埋伏,便對他說,蒙古騎兵十分強悍,這個計策有些行不通,他沒聽我的勸告,說我們有四萬大軍,瓦剌剛剛經過一場大戰,充其量也只剩下兩三萬人。唉,我知道他這是貪功心切,但又阻止不住,只好隨他去了。」

    吳世明問道:「那我們該怎麼辦?」

    華天雲想了一想,道:「張三和他的兄弟們不能白死,今夜,我手書一封,派十個弟子立刻出城,以最快的速度將探來的消息告知司馬無風,朱祁鎮若親征的話,就讓司馬無風對他曉以利害,我想他昏庸也不會昏庸到真的想親自帶兵吧,我們呢,就暫時協助眾將士守住大同城。」對吳世明道:「把王大哥和四長老叫來,我們八個好好商議一番。」

    吳世明出去把王賓和四大長老叫來,八人商議了好一會,決定留在城中協助駐守官員守護大同城。方劍明本想把遇到楊柳月之事告訴給華天雲,但終究沒有說。

    翌日,井將軍果然帶領一萬官兵出城而去,出乎他們意料之外的是,當天下午,一支蒙古騎兵突然出現在城外數里,人數雖然只有三千多,但也讓駐守官員好一陣擔心,見他們不進攻,誰也不知對方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吳世明本想單身前往查探,但被華天雲勸住了,他生怕這是瓦剌兵故意佈置的陷阱。

    如此相持了兩天,第三天的中午,明軍探子從另外一個城門進來稟報,說井將軍率兵把瓦刺兵的主力打得落花流水,蒙古騎兵已經敗退塞外,井將軍打算一鼓作氣滅之,駐守大同城的幾個官員聽了,十分高興,華天雲卻不是這樣想,詳細的詢問,尤其是雙方的損失情況,那探子被逼問得緊,道:「我方雖然損失比較大,但駙馬爺(井將軍)確實把敵人打退了。」

    話剛說完,有遠來的官兵傳書,說京師五十萬大軍已於二十三日行進到了宣府,要大同城的駐守官員準備隨時出城迎接。

    華天雲等人聽了,大吃一驚,華天雲最關心的是誰帶隊,一問之下,才聽那官兵說是天子御駕親征。

    方劍明雖不懂兵戰,卻也覺得此舉有些荒唐,道:「五十萬大軍,怎麼會來得這麼快?用得著朱……御駕親征嗎?」

    那官兵抬頭看了看幾個駐守官員,吳世明怒喝道:「說,是不是王振幹的好事?」

    那官兵只覺一股無形的壓力襲來,冷汗直流,顫聲道:「小的……小的聽說是王大公公出的主意,他說只要大軍壓境,瓦剌必定聞風膽落,逃之夭夭。」

    王賓道:「這太監頭子未免太狂妄自大了。」

    華天雲聽了,忍不住喝道:「太監誤國,太監誤國。」那幾個駐守大同的官員聽了,嚇得臉色蒼白。

    華天雲只覺事情的發展有些離常,站起來在廳中走動起來,不覺在地面留下了深深的腳印,駐守大同的官員見了,無不驚駭。

    就在這時,又有官兵來報,說數里外的蒙古騎兵已經悄然退去,聽到這個消息之後,華天雲非但沒有高興,反而失聲大叫道:「詭計,這裡面一定另有詭計。」帶著七人告辭,派出門下到塞外去,密切注意瓦剌軍的動靜。

    過了兩日,天氣變得越來越糟糕,風雨不斷,竟有了一種冬天降至的感覺。這日,華天雲等人正在屋中琢磨也先的用意,忽有丐幫弟子前來報信,華天雲見這個丐幫弟子正是自己派出去的十人中的一個,一見之下,不由抓住了對方的手,道:「這是怎麼回事?難道你們沒有把我的信交給司馬無風嗎?」

    那名弟子喘了一口氣,才道:「幫主,我們去得晚了。」

    華天雲面色一沉,道:「把話說清楚,是你們耽誤了,還是出發的時候就已經遲了。」

    那名弟子歎道:「幫主,我們出發的時候就已經晚了。早在十六日那天,聖上在王振這惡賊的煽動下,倉促集合了五十萬大軍從京城出發,十九日過居庸關,二十三日至宣府,我們恰巧在那一天見到了司馬大人,我們把幫主的書信交給了他,看他有何反應,他看了之後,當晚即去面聖,回來後卻是一臉怒氣,聽說是和王振吵了一架,還險些打起來。我們十人惱恨王振這惡賊弄權,想第二天晚上去暗殺這廝,卻被司馬大人阻止了,他說我們去了只會白白送死,形跡敗露的話,還會連累幫中上下。那些天,又是風又是雨,加上補給不足,大軍亂作一團,士氣低迷。眾隨駕大臣不顧生死,數次奏請回兵,王振這惡賊竟說眾大臣是在動搖軍心,依照軍令當斬,最後,卻罰兵部尚書鄺野等人跪在草叢中,鄺大人都六十多歲了,還要遭此欺辱,很多大臣都不服,但迫於王振的淫威,誰也不敢與他理論到底。很多人都想殺這惡賊,偏偏聖上最聽他的話。」

    屋中八人聽了,個個咬牙切齒。

    吳世明怒不可遏,大罵道:「這狗奸賊要是到了這裡,我非把宰了不可。」

    華天雲道:「王振現在殺不得,軍中有他的奸黨,他一死,這些奸黨就會乘機作亂,到時候,誰也控制不住局面。」

    方劍明道:「華大哥,我們該怎麼辦?」

    華天雲想了一想,道:「我們就在這裡等候,視情況而採取相應的行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