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少林八絕

大道小說網 第八百三十章 該放下了 文 / 天魔聖

    第八百三十章該放下了

    同樣的一個夜晚,有兩個人穿過一片竹林,向前走了一會,來到了少林寺的藏經閣外。這兩個人是方劍明和覺顛。

    兩人在閣外停下步子,覺顛輕聲道:「祖師爺,弟子可以進來了麼?」

    了因大師的聲音在閣裡響起,道:「你們進來吧。」

    覺顛推開門,與方劍明進了藏經閣。方劍明隨手把大門合上,回頭望了一眼,只有了因大師一人,大方禪師和大真禪師不在這裡,想是到後山絕壁上的石洞中去了吧。

    了因大師含笑朝兩人點點頭,示意兩人在他旁邊的兩個蒲團坐下。

    兩人坐下之後,覺顛忽然面色微微一變,道:「祖師爺,你受傷了?」

    了因大師笑了笑,道:「這點小傷算不了什麼,我還挺得住。」

    方劍明道:「祖師爺,能把你老的手腕給弟子看看嗎?」

    了因大師道:「你以為我是在騙你們麼?」

    方劍明道:「弟子不敢。」

    了因大師道:「緣起緣滅,一切都有定數,我能活多久,你們不必放在心上。」

    兩人聽了這話,心頭都是一震。了因大師雖然沒有說明,但話中顯然已有訣別之意。這次恐怕是兩人與他最後一次相見了。

    了因大師道:「我佛有云:隨心、隨緣、隨性。你們兩個都是我少林百年來最傑出的人才,應該明白我的話。」

    方劍明道:「弟子明白,你老的意思是,要我們不要悲傷,不要難過,好好地活下去。」

    覺顛接道:「祖師爺,你放心吧,我們會遵從你老的意思的。」

    了因大師十分寬慰,笑道:「你們能明白,說明我沒有看錯人。少林以及武林的未來,就全靠你們這一代了。」

    覺顛道:「祖師爺,我們會為武林正義而與邪惡抗爭到底的。祖師,弟子能問你一個問題嗎?」

    了因大師道:「你是不是想問我,知不知道午間來的那個軒轅施主是誰?」

    覺顛道:「弟子正是此意。」

    了因大師道:「癡兒,癡兒,知道了又如何?你們只要明白,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就行了。」指著自己的心,道:「這裡,是一切念的源頭,好好珍惜它。」目中射出奇異的光芒,望著大門,彷彿早已把大門看穿。這一切在他的眼中,都是虛幻。

    方劍明和覺顛靜靜地坐著,沒有出聲,好像生怕一出聲,就會驚擾了這難得氣氛。

    過了良久,了因大師異常平靜地道:「有其因,必有其果。你們靠近我一些。」

    方劍明和覺顛朝他坐近了一些,幾乎是貼著他的身子,只見了因大師嘴裡低低地說了些什麼,方劍明和覺顛面帶驚疑,張大了嘴巴,好像聽到什麼不可思議的事。

    過了一會,了因大師道:「記住,到時候就去見大方,我已經吩咐過他了,他知道怎麼做。」不等兩人開口,他又道:「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如今該是放下的時候了。」

    抬起手臂,指著虛空,面上露出一種微笑,道:「你們瞧。」

    兩人隨著他手指望去,卻什麼都望不到。

    「我已經看見佛祖了。」

    方劍明和覺顛一怔。

    了因大師雙手合十,長長地道了一聲「阿彌陀佛」,此後便寂然不動,面上依然帶著那笑。

    兩人心頭一震,齊道了聲「祖師爺」,恭恭敬敬地給了因大師磕了三個響頭。

    ……

    方劍明心中沒有悲傷,反而感激上蒼,感激它讓了因大師去得那麼愉快,不帶一絲的痛苦。正如了因大師所說,該是放下的時候了,一個人,到老若是還放不下,活著就等於是一種苦痛。人必須學會放下。

    在少林寺待了一天半,他便辭別了師父,辭別了覺顛,辭別了……

    站在山門外,望著古寺,想起幼時的種種,他有一種想哭的感覺,但他忍住了淚水,一仰頭,躍上赤首神龍,飛馳而去。

    當他趕到開封白府的時候,正巧遇到白晨飛帶著龍碧芸他們遊玩回來。龍碧芸等人,包括李芳武和孟三思在內,心情都十分的好。

    他不想讓他們知道少林寺發生的變故,簡短的說了幾句,便對白晨飛笑道:「白兄,這兩天多謝你了。」

    白晨飛道::「方兄何必言謝?這是小弟應該做的。方兄,你能否多留一日,後天再走,如何?」

    方劍明道:「白兄的意思是……」

    白晨飛道:「說實話,我這人朋友少得很,難得和方兄談得來,不想就此放你離去,我想明日與你單獨出去走走,隨便帶你遊覽了一下開封。」

    方劍明道:「原來是這樣,我若不答應的話,未免太不近人情。那咱們這就說定了,明**可要好好地帶我遊覽一番。」

    白晨飛大喜,道:「方兄放心,我一定會讓你一飽眼福。」

    方劍明笑道:「白兄還忘了一句。」

    白晨飛一怔,道:「忘了那一句,還請方兄指點。」

    方劍明道;「除了一飽眼福之外,還要一飽口福,難道不是嗎?」

    白晨飛笑道:「對極,對極。」

    這一晚,方劍明睡得很香甜。不知怎麼回事,他許久沒有睡得這麼濃的時候了。當他睜開眼的時候,竟已是日上三竿,不禁搖頭苦笑。

    閉眼的時候,才不過二更,一睜眼,太陽居然已經曬到了屁股上。他試著了運了運氣,發覺真氣比往昔似乎更加充沛,心頭大喜。

    白晨飛本來早就來了,但聽孟三思說方劍明還在大睡,便沒打擾,與孟三思聊了半天。後來,李芳武也加入進來。

    三個大男人,二老一少,當然不會聊什麼風花雪月,詩詞歌賦,他們在聊自己的見聞。

    當方劍明梳洗完畢,來見白晨飛的時候,三人正聊得起勁。

    「聊什麼聊得這麼開心?」方劍明問道。

    李芳武道:「主人,我們在聊自己去過的地方。我本以為自己的見聞已經夠廣博的了,沒想到白老弟的見聞遠在我之上,他去過的地方,比我不知多了多少。」

    白晨飛笑道:「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打小就喜歡到處遊玩,除了跟隨師父學武之外,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自然就去了不少地方。不過,這世間地大物博,想全部遊玩,卻絕非一輩子所能做到的。」

    方劍明聽了這話,心頭一動,但沒有立刻問,笑了笑,道:「真是慚愧,在下一覺睡到這個時候,讓白兄久等了。」

    白晨飛道:「這說明方兄完全把這個地方當成了自己的家,好事,好事。時間也還充裕,咱們游幾個出名的地方,也算足夠了。方兄下一次來開封,我一定帶你游個夠。」

    兩人結伴而行,白晨飛先帶方劍明逛了一下大街,順道吃了好幾種小吃。之後,便去了大相國寺。大相國寺位於城中心,乃著名的佛教寺院。北宋時,多次擴建,佔地極廣,寺僧眾多。魯智深倒拔楊柳說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知客僧見是白晨飛戴客人來遊玩,十分熱情。在開封,就算是僧人,也不會不知道白府的大名。

    游完大相國寺,兩人又去了包公湖。包公湖畔有座包公祠,祠內展有包公銅像,以及龍、虎、狗銅鍘。毗鄰包公祠的卻是延慶觀。

    延慶觀原名重陽觀,是為紀念全真祖師重陽真人而修建的。傳說,重陽真人就是在這裡羽化的。

    兩人游了包公祠後,走到延慶觀外,只見一個小道士坐在觀外的一張凳子上,面前放著一張桌子,桌上放著不少占卜和算卦用的東西。仔細一瞧,那小道士咪著眼睛,腦袋一點點的,正打著瞌睡呢。

    方劍明見了,忍俊不住,抬頭一看,險些笑出聲來。原來,桌子一角,綁著一桿高高的竿子,一面布隨風飄搖,上寫著十五個大字,赫然是「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總共一千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