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少林八絕

大道小說網 第八百三十七章 真的好漢! 文 / 天魔聖

    第八百三十七章真的好漢!

    朱侖道:「恩公,朱家等這一天,已經等了五十多年。朱侖這一拜,是代朱家感謝恩公的。」

    方劍明道:「八爺且聽我說,那半枚制錢並非在下所有,是一位朋友交給我的。「

    朱侖道:「家父曾有遺訓,見制錢如見恩公,身為朱家後代,不得不拜。」硬要下拜,但無論他如何使勁,都休想跪下去。

    方劍明心中暗道:「百大哥啊百大哥,你這次可害苦了我。」想了想,面上一正,道:「八爺,如果你把在下當成恩公,恩公的話,你聽是不聽?」

    朱侖道:「赴湯蹈火,朱侖也在所不辭。」

    方劍明道:「好,你先站穩,不得再拜。」

    朱侖猶豫了一下,歎了一聲,道:「恩公既然這麼說,朱侖就照辦好啦。」站直了身子。

    方劍明道:「八爺請坐。」

    朱侖道:「恩公在上,朱侖不敢坐。」

    方劍明佯裝面色一沉,道:「叫你坐就坐。」

    朱侖頓時嚇了一跳,坐了下來,但也只是半個屁股貼椅。

    方劍明道:「八爺,那半枚制錢普普通通,何以會有這等威力?」

    朱侖道:「回恩公,此事說來話長。「頓了一頓,說道:「家父年輕的時候,曾是開平王常遇春將軍帳下的一員小將。有一日,家父在軍中遇到了一個奇人,那位奇人看了家父幾眼之後,便和家父攀談起來。也許是家父的忠厚打動了那位奇人,那位奇人把一個錦囊送給家父,說到了危急關頭,打開錦囊,可救全家。家父後來一打聽,才知道那位奇人就是軍中的副軍師鐵冠道人。鐵冠道人乃絕世高人,他送錦囊給家父一定有他的道理,於是,家父便一直珍藏著錦囊。開平王病死後,家父跟隨藍玉大將軍征戰多年,因多次立功,得以封侯。藍玉大將軍本是一位將才,可他後來不懂得收斂,居功自傲,驕橫跋扈,終於招來殺身之禍。一日太祖皇帝下旨,以謀反罪將藍玉大將軍下獄。家父追隨藍玉大將軍多年,藍玉大將軍下獄之後,家父心知會受牽連。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受牽連的文武官員多達數十,家父的名字就在其中。家父想起鐵冠道人的那個錦囊,打開一看,又驚又喜。原來,鐵冠道人早已料到朱家會有此一劫,早有計策應對。後來,家父依照錦囊中的計策行事,果然沒有遭受殺身之禍,全家得以保全。那一年,我才十歲大小。那一場禍事,牽連極廣,被殺頭的差不多就有兩萬多人,幸虧有鐵冠道人的錦囊妙計,我家才得以平安。六年後,大明發生了靖難之役,成祖皇帝攻下京城後,四處捉拿保皇派的人。家父是保皇派的一員,也在捉拿的名單中。就在我全家即將遭受大難的時候,突然來了五個蒙面人,將我全家救走,並送到了安全之地。那五個蒙面人救了我全家之後,當即走了四個,只剩一個。家父一問,竟然發現剩下的那人正是鐵冠道人的弟子,即武林中赫赫有名的萬事通前輩。家父為報答此等大恩,把一枚制錢斬成兩半,一半給萬事通前輩,一半留著。今後,不管是誰拿另一半制錢來,朱家都要視為恩公。無論恩公有何要求,就算全家拼了性命,也要盡力去辦。」(藍玉案發生於1393年,是朱元璋屠殺功臣的一大政治事件,與另一事件,即胡惟庸案,合稱「胡藍之獄」。經過這兩次事件之後,明朝開國功臣幾乎被殺盡)

    方劍明等人聽了,這才明白其中的緣由。方劍明歎道:「原來其中還有這些故事,那金縷衣之事……」

    朱侖道:「恩公想要金縷衣,朱侖給恩公便是。」

    方劍明疑惑地道:「當真有金縷衣?」

    朱侖道:「金縷衣是朱家世世代代保存下來的寶衣,許多年來,朱家雖然有此寶物,但都不敢顯露,因為一旦顯露,必將給朱家帶來滅頂之災。請問恩公,不知這半枚制錢是誰贈予恩公的?」

    方劍明道:「就是萬事通前輩的大弟子,江湖百曉生。」

    朱侖沉思了一會,忽然笑道:「難怪恩公會知道敝莊有金縷衣,想來也是百曉生說給恩公聽的。」

    方劍明道:「若不是百大哥,我非但不知金縷衣,甚至連八爺是誰都不知道。慚愧,慚愧。」

    朱侖道:「恩公現在就想要金縷衣嗎?」

    方劍明遲疑了一下,道:「這金縷衣可是八爺的祖傳之物?」

    朱侖道:「恩公不知金縷衣的來歷?」

    方劍明苦笑道:「我只聽百大哥說過這個名字,至於它的來歷,有何用處,均是一無所知。」

    朱侖道:「說起這金縷衣,卻要追溯到戰國時代。朱家的祖先,就是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門客朱亥。」

    方劍明驚道:「啊,想不到八爺是義士之後,方某失敬了。」

    朱侖一提到朱亥,神情便變了,一臉的崇拜,道:「一千七百年前,秦國攻打趙國,趙國向魏國求援。魏國派大將晉鄙率十萬大軍前去支援。秦王得知這個消息後,派人威脅魏王。魏王一時害怕,下令晉鄙停止前行。魏國公子信陵君得知後,多次請求魏王發兵。可魏王不聽,無奈之下,信陵君便自籌了車馬,打算率領門客去救趙國。經過城門的時候,遇到了隱士侯贏。侯贏聽說信陵君要去救趙國,立刻獻出一計,讓信陵君去找魏王的寵妃如姬幫忙,讓如姬去魏王的房內竊出兵符,因為信陵君曾為如姬報過殺父之仇,如姬果然把兵符盜了出來,交給信陵君。信陵君正要趕往晉鄙處奪取兵權,侯贏又要信陵君帶上一個勇武過人的門客,於是,信陵君便帶上了先祖。臨去之前,侯贏把一件寶衣送給先祖,說晉鄙如果不交兵權的話,可把他擊殺,這件寶衣名叫金縷,無論什麼樣的兵器,都刺不穿。信陵君到了軍營之後,雖然拿出兵符,但晉鄙始終不肯交出兵權。於是,先祖舉起手中鐵錐,將晉鄙殺了,而自身也中了晉鄙一劍,好在有金縷衣防身,才沒有事。這樣,信陵君奪得兵權之後,率領大軍,前去支援趙國,終於擊退了秦國。而就在信陵君到達晉鄙大營的那天,侯贏面北自殺了。」(這就是歷史上的竊符救趙,史記中有記載,筆者多加了金縷衣這件寶物)

    周風聽到這裡,歎道:「這是竊符救趙的故事,故事中的人,不管是信陵君、如姬,還是朱亥、侯贏,都當得上千古奇人。」

    朱侖道:「侯贏死後,先祖一時找不到侯贏的弟子,於是就把金縷衣藏了起來,留待侯贏的弟子來取。料不到的是,先祖沒有等到侯贏的弟子,自己因為出使秦國,而被秦王扣住。秦王要先祖為他效力,先祖不同意,秦王便把先祖關進了虎籠裡,威脅先祖。籠裡的老虎見了先祖,便要撲過來吃先祖,先祖怒叱一聲,那老虎頓時被嚇得趴在地上,動也不敢動。秦王無奈,只好將先祖囚禁起來。先祖心知無法回魏國,便用一死來報答信陵君的知遇之恩。先祖頭撞柱子,柱斷而不死,最後,用手扼喉,喉斷而死。」

    眾人聽了,不由肅然起敬。什麼叫好漢?這才是真正的好漢!武林中的打打殺殺,在這等人面前,何其渺小。

    朱侖道:「先祖死後,金縷衣便由朱家的後人保管了下來,直到如今。」

    方劍明起身道:「原來金縷衣是這麼來的。既是如此,方某不敢再要金縷衣。先前得罪之處,還望八爺不要見怪。」

    朱侖道:「恩公,這金縷衣,你是非取不可。」

    方劍明一怔,道:「為什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