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彈指歌

第一卷 一一九 文 / 二踢腳

    一一九

    長輩一去,雖然唐門和青城分屬兩盟,但在場的都是年輕人,更何況唐逸還曾為青城保全過顏面,雖然沒人說話,氣氛卻總比方才輕鬆許多。

    那方才一直跟在無華子身旁的道士終於打破沉默,上前招呼道:「貧道行劍,見過唐師妹,唐師弟,唐公子。」

    行劍,唐逸方才聽唐月講過,似乎也是魂級高手,再見這人一臉的忠厚,年歲雖只三十餘,可已隱有長者風範,令人望之,好感大生。

    「見過道兄。」唐逸當下一禮,青城對自己不論如何,最少表面上很是不錯,唐逸的禮數自然不會缺了。

    唐星則是一慣的冷硬,只是點了點頭,惟有唐月似與這行劍熟悉,當下笑道:「許久不見,聽聞師兄晉了魂級,可喜可賀。」

    行劍聞言謙虛道:「雖然與旁人相比,有此等的成績可算很是不錯,但唐師妹早在數年前便已是同輩中的風雲人物,比起來,貧道可就差的遠了。」

    行劍說起話來分外誠懇,讓人聽了,只覺得他所言俱是真心,沒有半分的客套敷衍。

    頓了頓,行劍轉頭對唐星道:「唐師弟自回傳唐門後便一直沒有行走江湖,我那雲師弟曾不止一次和我提起,說當年唐師弟對他有救命之恩,他可絲毫不敢忘記。如今唐師弟也來嵩山之盟,到時正好與師弟見個面,雲師弟定會親來相謝的。」

    行劍話一出口,唐逸登時一怔,心下奇道:「唐星救過行宗主?」轉頭再去看唐月,就見唐月也是滿臉的驚訝,顯然亦是不知。

    就見唐月問道:「弟弟,你什麼時候救過行宗主?我怎未聽你說過?」

    唐星雖然不與他人多言,可和唐月的關係甚好,此刻不得不開口道:「五年多前的青城大比,那時我隨父親一同被邀去青城做客,閒暇時曾見行宗主在林中練功,不過那時的行宗主好像出了些岔子,我便隨手助上一助而已,並非什麼大事。」

    唐星說的輕鬆,可眾人聞言,自然明瞭其中的含義。習武中出岔子,大多與內力有關,內力運行一旦出了問題,若無人幫忙,那便很可能就是功廢人殘的下場!唐星這一助,可絕對稱的上是大恩!也難怪行雲會念念不忘。

    行雲如今的身份崇高,既是江湖中最大名門萬劍宗的宗主,又是東西兩盟中東盟的盟主,武功更僅次於德皇和飄渺天宮主人位列第三!更不得了的是他那年紀,才只二十,未來如何輝煌,是個人都能預想的到。

    可唐星於行雲有救命之恩,這麼大的恩情,如此值得炫耀之事,他竟能守口如瓶,半分都沒有和別人透露過,這是何等的品性?唐逸心下大是佩服,其他人亦是如此。

    不過唐星卻恍若未覺,只是淡淡的道:「多謝師兄,我知道了。」言罷竟再無下文。行劍見了也不為怪,只是笑笑,看來他似是聽過唐星的脾性。

    唐月看了看自己的弟弟,有些話也不好在這裡問來,當下便轉口與行劍說些江湖瑣事。唐逸在旁聽著,心下漸是明瞭,卻原來這行劍年紀大些,又是青城首徒,所以數年前便已行走江湖。那時行劍的武功雖然還未晉魂級,但放在江湖裡也算的上是高手了,又有青城為依靠,自然闖下不小的名頭。也就在那時,同樣在江湖磨礪的唐月遇到過他,這才相識。

    說了會閒話,無華子和唐冷仍然沒有出現,唐月的話題一轉,起嵩山劍試,今年這一次又與五年前不同。」

    比起之前的那些江湖見聞,眼下的嵩山之盟和劍試才最吸引兩派弟子,唐月這一句話,便將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過來。

    行劍聞言,點了點頭,面上滿是贊同之色,實言道:「唐師妹說的在理,五年前的嵩山劍試雖也激烈,可終究以切磋為重,但如今卻是要以此決定嵩山之盟在何處召開,想來要激烈許多。」

    行劍雖與唐月分屬兩盟,可這話卻是說的分外實誠,沒有半分的虛假,不論青城還是唐門,兩派弟子聞言,都是點頭。不過一直在觀察行劍的唐月心下卻是一動,因為她看到行劍雖然明白此次劍試之難,可臉上卻沒有半分擔心的神色。

    就算依唐門慣例,這門主之位怎也難落到她這女子的頭上,可唐月自幼仍是被唐冷按照未來門主培養,雖然自知智計不是上上,但那也要分與誰比較。

    看了看身旁的唐逸,唐月心下有些異樣,暗道:「我與他比自是不如,與那常天賜比,也是不如,可怎也不會比不上行劍。他那人忠厚老成,雖不愚笨,可卻也不甚聰慧,這樣的人,心機定不會深了。那他方才聽我提及眼下劍試的難處,卻沒有絲毫的擔心,這便說明青城定有把握獲勝!」

    父親和姑姑隨無華子去密談,自己也不能就如此閒下來,唐月與行劍閒話,為的也是從青城門下的言談中打探一番。如今結果出了來,卻是不怎麼如意。

    唐月在做什麼,唐逸自然看的明白,當下轉頭掃了一眼那些青城門下,就見那些年輕人不僅意氣昂揚,一個個的武功也是相當的好,因為他們的深淺自己根本就看不透!

    這三月來,唐逸苦練那熾熱的內功,進展頗大,一般的唐門弟子都瞞不過他的眼睛,如今看不通透那些青城門下的深淺,也就是說這些人的武功全在唐門的水準之上!比起自己身旁的唐門精英亦不遑多讓!

    「方纔聽月姐所言,青城此前很是落魄,可如今看來,三年裡他們顯然在努力奮發,為的便是在此次嵩山劍試中一洗前恥。這麼一來,點蒼可就危險了。」

    唐月此刻與唐逸的心思一般無二,雖說對青城頗有好感,但東西兩盟相對,這卻是不能不考慮的。莫說唐月,就連行劍似也是如此,那實誠的人似有所覺,當下也不多說,又再提些無用的閒話,將話題岔了開去。

    便如此,足又聊了一個時辰,唐冷唐雪和無華子才從艙中出來,看這三人表情,倒是與進去之前沒什麼分別,忽然再是客套兩句,便就此別過。

    再回船上,那青城加了速度,揚帆先去,唐門則仍是慢行在後,苦練克敵之法,尤其是見到青城門下鬥志高昂,怕是點蒼勝算不大,如此一來西盟是否得勝的重擔便更落在唐門的肩上。

    而唐逸則在一旁,眼睛似是看著唐門弟子,心下卻在暗自思索。方才青城雖是很有善意,可卻始終不可能真的來幫助自己,唐逸也根本就沒有奢求過,畢竟青城和崆峒同屬東盟,休戚相關,只看那行劍一直刻意避開與自己說話便是明證。

    「那行劍隻字不與我言,就連他都在顧及與崆峒的關係,我要想利用青城為我助勢,可不容易。」唐逸望著兩岸江波,一時陷入沉思。

    便如此,時日匆匆。

    唐門行船的速度再慢,可也終有到達的一日。只見大船過荊州,再到武昌,唐門一眾再踏陸地,這次唐逸終於在武昌城裡好好的休息了一次,然後三十餘人再自陸路向北,走了二十日,終於進到河南地界,登封在望。

    因為此次嵩山之盟未能定下在哪邊召開,所以各派都不能先去少室或者太室落腳,如此一來,本就擁擠的登封更被無數的江湖人擠了個水洩不通!

    通往登封的官道上滿是人,登封城外密密麻麻的人更多!

    「好多!」

    唐逸雖然聽聞嵩山之盟是五年一次的盛事,可怎也想不到如今距離劍試還有五日,就有這許多人!若是嵩山之盟當天,那將會是個如何壯觀的場面?

    「上一次的嵩山之盟,來的江湖人已有萬餘。今次兩盟相對,要於山前比武,自然更是吸引人,如此,怎也要來個兩萬上下才算合理。」

    唐月見唐逸驚訝,心下一笑,往日裡只見這少年一副智珠在握的樣子,今日總算有了讓他吃驚的事,唐月不知為何,心下卻是一暢。

    見唐月解釋,唐逸回過神來,對這江湖又是一番理解,心道:「難怪名門動則千餘人,就是這些小門小派湊在一起也有兩萬多,這還定有許多人沒有趕到!由此可見,中原武林之盛到了如何地步!」想到這裡,再念起那萬馬堂竟想入寇中原,實是有些不自量力了。

    「如此說來,德皇老前輩竟能保住這偌大的江湖安平,功德當真非常。」想到這裡,唐逸心下更是嚮往,當下便是問道:「嵩山之盟這等的盛事,德皇老前輩可會前來?」

    見唐逸問來,唐月當下笑道:「德皇前輩以前是不來的,不過今次卻有些不同。前些天裡得到消息,老前輩已經動身,以他老人家的腳程,怕早便到了。」

    唐逸聞言,心下一喜,暗道:「想來也是,這場嵩山劍試,十大名門齊集一地相爭,稍有不好便會危及江湖,德皇老前輩哪會放心?他老人家一來,各派便只能安心的比武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