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彈指歌

第一卷 一二八 文 / 二踢腳

    一二八

    「原來他還真是這些日裡惡名昭著的小惡徒。」

    濯星仙子掩口輕笑道:「聽你說這孩子還不會什麼武功的時候就能連殺兩個劍罡級的高手,還能為你們出謀劃策去勝那崆峒.可不簡單呢。」

    唐星聞言道:「唐逸此人雖然功力還不夠,可才智均遠超於我。」

    濯星仙子看了看唐星,眼中滿是讚許道:「星兒你可知為娘要你做天山劍派的未來掌門,並非全因為你是我的兒子這麼簡單。要做好一門之長,只有武功超群不行,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門之長的氣度。星兒雖不喜多言,可卻並非嫉賢妒能之輩,這才是為娘中意的地方。」

    唐星聞言一怔,眉頭微皺,心道:「母親這話雖然在理,可母親似乎卻……」暗搖搖頭,唐星暗責道:「我怎能去腹誹母親?」

    「至於那個唐逸,我也聽過他不少的傳聞。」

    濯星仙子說到這裡,正見唐星眉頭微微一皺,不過她卻是想的岔了,當下失笑道:「星兒放心,為娘聽到的自然不是那些謠言。為娘所聽的傳聞雖沒有星兒說的這般詳細,也沒有之後那少年在唐門的消息,但只憑他能自崆峒山上全身而退,又能逃過常天賜的追殺來看,此子很不簡單。」

    忽是一頓,濯星仙子似笑非笑道:「嗯,說起來,為娘最終未能追到雯兒,怕也與那孩子有關吧。」

    唐星聞言一驚,當下便要說話,卻被濯星仙子一擺手攔了下來道:「星兒放心,為娘如今另有主意,絕不會對他不利。」頓了一頓,濯星仙子忽是笑道:「為娘準備去找那少年,然後帶他一起同去天山,日後好輔佐於你,星兒你看如何?」

    唐星怎想到自己的母親在轉這麼個念頭,當下便搖頭道:「那唐逸的心思並不在江湖。他如今能這般勤奮,除了要報仇外,也是被逼無奈。更何況他得罪了崆峒和東盟,又不肯入贅我門。江湖雖大,卻也難有他落腳的地方。依孩兒看來,唐逸日後若真報了仇伸了冤,除去遠走關外,怕沒有第二條路可選了。」

    說到遠走關外,唐星眉頭一皺,終於有些明白母親的意思。果然,就聽濯星仙子笑道:「星兒說的好,正因為中原難容的下他,為娘才會有拉攏的想法。你看,那唐逸的脾性不錯,為人至孝又沒什麼野心,這樣的人才能用的放心。意不在江湖好啊,他若是意在江湖,以他那智計反是我天山的隱患。

    至於他日後沒有落腳之地,豈不是更妙?正因為他難在中原落腳,所以遠赴天山才合情理。到了天山,既能遠離中原,又有我天山劍派助他護他,不正是兩全其美?」

    濯星仙子似是說的高興,再是笑道:「我們天山又不似唐門非要他入贅,更不似崆峒與他有仇。甚至還可以給他各種武功學習,就算是娶妻生子,劍派都可幫他攬下。如此,那孩子會不答應?」

    唐星聞言卻有些不信,可皺了皺眉卻終究沒有說什麼,濯星仙子只道唐星已經心動,當下一笑道:「那為娘這便去尋他。」

    唐星一怔,忙道:「如今唐逸的仇還未報,冤還未伸,娘還是等等如何?怎也要等這劍試結束再說,孩兒也要先助姐姐雪那五年前一敗之恥後,才能隨娘一起走。」

    濯星仙子聞言笑了笑,沒再多說,只是再伸了手來摸了摸兒子的臉,隨即雙臂一震,在半空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越過那高高的圍牆,沒入黑暗之中。

    「嵩山劍試,崆峒,常天賜。五年前我沒能參加,今次定要在離開之前,痛快的勝上一把才行!」唐星望著母親遠去的方向,神色堅定無比,隨即轉身而回。

    白天裡唐逸的一句豪言,既激起了外人的興趣,也更激起了唐門弟子的求勝之心。在餘下的兩日中,唐門內的叱吒聲不斷,所有唐門弟子都似拚命一般的練習,若非最後唐冷發話休息,怕是最後一天,這些年輕人都不會放過。

    便如此,時日匆匆,嵩山劍試的日子到了。

    唐冷一早出門,十大名門之長要一同出席,自然不會和門下弟子走在一起,於是唐門便由唐雪帶領,一行三十餘人,朝城外行去。

    城外的擂台早在兩日前就已經壘成,其後更是搭建高台一座,座南朝北正對著擂台,上設一排共一十九個座位,中間的乃是十大門派的掌門之位,兩旁則坐的是九輔掌門,這一十九人,便代表了整個中原武林最為強大的力量。

    再看擂台前,十大名門的大旗鮮明無比,各由三丈高的旗桿挑了,按照兩盟之別,分在東西兩頭矗立。除去這十面巨大旗幟外,餘下的則是九輔以及其他小門小派的旗幟,按照實力,旗幟的大小不等,林林總總的算在一起,足有千餘!

    「此次嵩山之盟,只要是個門派,便可自行製作一面小旗插在擂台旁以昭世人。這舉措為的是討個中原武林鼎盛的綵頭。」

    唐逸望著滿眼繚亂的彩旗,心裡則是回憶出發前唐雪與自己說過的話,所以少年再看到這麼多的彩旗,就一點也不奇怪了,心下更是暗道:「可別說,人在江湖,多是爭個名頭,能在嵩山之盟上插面旗幟,這可是件榮耀大事,應者哪不如雲?」

    唐逸想的確是無錯,正因此,最終趕來的江湖人幾近三萬!無數門派將自家製作的旗幟插上,二十丈方圓的擂台被各色旗幟圍了個滿滿當當,當真是盛況空前。

    就見春風一起,千面彩旗列列迎風招展,倒似旱地湧起千層波浪一般!嵩山劍試還未開,便已讓人大覺此番沒有白來。

    「此番盛景,一生能得見一次,身為江湖人,就已是不枉了!」

    這感歎之言出自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口中,就見這中年人瘦小枯乾,一臉的勞苦困頓,好似多日不曾飽飯似的。再離近些,甚至能嗅到一絲淡淡的魚腥。若給他手中添一根竹篙,一領蓑衣,怕就真成了終日為衣食奔波的江頭漁翁。

    可就是這麼個人,卻是一邊感歎,一邊施施然的走上高台,隨即坐在那九輔掌門的位子上。唐逸眼尖,雖然相隔了足有三十餘丈,卻仍是看到了那位子上貼的一張小小紙條:「鼎湖幫。」

    而此時,正隨著那漁翁一起步上高台的,還有個中年壯漢,這人生的倒是雄偉,比那漁翁高出去幾近一半!聞言哈哈笑道:「余幫主說的是。上一屆嵩山之盟,譚某便已覺得盛況空前,再難有所超越,卻不想這次竟來了如此多的人,數數,怕是比之五年前要多上一倍!」

    這台下人聲鼎沸,唐逸離那漢子也遠,自然不可能聽的到。不過少年的眼力好,這些日裡讀唇術也是大有進展,正巧那漢子迎面坐定,倒讓唐逸將話裡的意思看了個**不離十。

    就見那壯漢看著台下盛景,再笑了笑道:「如今能有這麼多人來,可都虧了宗主夫人的妙計。這遍插彩旗的法子便是出自宗主夫人之口,想想江湖人皆要名聲,有此機會,哪不趨之若騖?宗主夫人只是寥寥數語,便將來參加的人數提了一倍!」說著,壯漢一胡嚕腦袋,自嘲道:「這人和人都一樣,怎麼腦袋卻差的這麼多?」

    那漁翁笑道:「宗主夫人何等樣的睿智,自非我們這些人能比的。」

    壯漢聞言哈哈一笑,卻是認了。

    這二人的欽佩發自內心,不似有假,唐逸在遠處看的清楚。至於他們口中的宗主夫人,除了那焉清涵還有誰?

    唐逸當下便是心道:「那位宗主夫人果然好計策,旗幟都是各派自備,她不過是多了一句話,便讓本次嵩山之盟規模遠超上屆,只要東盟再在劍試中得勝,將嵩山之盟定在太室召開,那西盟可就再無顏面可談了。」

    越想越覺得這位宗主夫人了不得,唐逸不禁有些擔憂,生怕自己伸冤的路上又多一分阻礙。

    見唐逸忽然皺起眉來,唐月亦不由得擔心起來,眼看劍試便要開始,唐逸忽然露出這麼一副神情,唐月怎可能無視?當下輕扯了扯唐逸的衣襟,見唐逸回過神來,唐月小聲問道:「可有什麼不妥?」

    唐逸一怔,隨即省起自己的神情有異,想是被唐月誤會了。其實自己雖然擔心那位宗主夫人,可如今已是箭在弦上,哪還能後退半步?更何況擔心歸擔心,唐逸卻也並非自認沒有把握應對。相比之下,如今唐門勝過崆峒才是重要,絕不能因為自己一時的失態而影響了眾人的情緒。

    心念電轉,唐逸隨即笑道:「月姐想的岔了,我方才不過是在看那兩個九輔掌門說話而已。」唐逸正說到這裡,就見遠處那二人又是說將起來,唐逸看了看,再是笑道:「他們身為九輔的掌門,眼光絕不會差了。看,他們此刻便正在討論第一場華山與飄渺天宮之戰的結果如何。」

    唐月自然沒有唐逸那般的眼力,但聞聽到唐逸並非在擔心此戰的勝負,心下登時塌實不少。不過隨即唐月心頭一動,暗道:「我以往從不依賴他人,就算父親叔伯他們也不例外,可怎麼如今卻是如此在意他的一舉一動?怎地聽到他說無事,心下便塌實許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