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彈指歌

第一卷 二二四 文 / 二踢腳

    二二四

    唐月沒有久待,唐靈鈴只是被她暫時安撫下來,小姑娘此刻定是正覺無依無靠,唐月怎也捨不下她。對此,唐逸自然理解,更何況日後二人還長遠的很,也非急在這一時,反是自己於那小姑娘有欠,哪會不允?

    便如此,再過三日。

    德皇壽辰便在轉天,這幾日裡唐月多是在陪唐靈鈴,不過也抽些時間來與唐逸相會,雖然二人相聚的時間不長,可卻勝在甜蜜,每每憧憬未來,心下更是快樂。至於唐冷,則沒有再做召喚,依唐逸所想,應是要等這場比武的結果,再做決定。

    「這倒也是謹慎。」

    早上,唐逸如常一般的站在院外眺望,心道:「左右不過一二天的工夫,壽宴結束,便是比武之時,卻也不急。」

    一念及此,唐逸再是放眼遠眺。

    這幾天,各名門大派已經陸續到了許多,如那青城、峨眉、崆峒、華山等。算算時日,今日也應是東西兩盟的盟主到來之時。

    果不出所料,不多時,輕舟再至,行雲先是出艙,自然萬劍宗先到了。隨後再過幾個時辰,到得下午,再來兩舟,卻是武當和少林兩派,至此,九大名門到齊。

    少林和武當最後趕到,可論起實力,卻是萬劍宗佔先,很顯然,只這細微之別,唐逸便看出了其中所含的道理:「東盟果如德皇前輩所言,不如西盟想戰,所以萬劍宗做為東盟之首,雖然自重身份,來的晚些,可卻也在少林武當之前到了,自是暗示支持之意。反觀少林和武當,不滿德皇約束,來的最晚。」

    不過既然自己將武帝的陰謀告知德皇,這誰前誰後卻無什麼意義,唐逸見再沒什麼可看,這天地之威一時也難領悟,便就放棄。

    便在唐逸就要轉頭回屋子之時,卻是眼角餘光一閃,山下似有一人前來,唐逸登時停下腳步。

    「行宗主。」

    待等確認那人真個是朝自己而來,唐逸這才先一步招呼。

    一襲青衫,背後雙劍,來人正是萬劍宗宗主行雲。見到唐逸,行雲一笑道:「一年不見,唐公子的修為可是大漲,果然天資不凡。」

    這話本是誇讚,但行雲走上前來,卻見唐逸竟然愣住,心下登時一奇,暗道:「他的耳朵失聰,莫非沒有聽到?可方纔他卻是直視於我,以他那讀唇術,應該看的清楚。可怎地方纔我見他還是笑容滿面,轉眼間卻就愣了住?」

    不過行雲並沒有再來多言,就只站在那裡,靜觀其變,稍等片刻後,唐逸回過神來,忙是愧道:「行宗主紆尊降貴,可唐逸竟是走神,當真失禮。」

    「原來他是看到了。」

    想到這裡,行雲並不在意,只是笑道:「若能令唐公子心不在焉,必不簡單,恐是難事,卻不知可否相告?」

    唐逸聞言稍一猶豫,卻也沒有隱瞞,便道:「見行宗主背後雙劍,令在下忽然省起,似乎武帝背後卻也有劍四支,那劍匣更是寬大無比,卻不知裡面究竟盛有何器物?」

    行雲聞言一怔,隨即點頭道:「那人打扮確實奇特,劍匣如此碩大,要說只是背著劍,卻難令人信服。可若說真有什麼機關,又未免不大可能。以他那身修為,能做其對手的,早不是常人,若與真正高手對戰,那區區機關,助益甚小。」

    頓了一頓,行雲再是搖頭道:「至於那四劍,倒是令人不解,以我的聯劍術,尚不過雙劍合璧。人不過雙手,四劍,又如何來使?」

    對此,行雲也沒有答案,唐逸暗皺了皺眉頭。

    雖說行雲並非以智計聞名,可萬劍宗中的能人許多,其妻子之智更是令唐逸深戒,既然行雲沒有答案,也便是說明那焉清涵同樣沒有答案。

    唐逸並不認為行雲會誆騙自己,不論是此刻的察言觀色,還是行雲於江湖上的口碑,都在證明眼前這位行宗主不似說謊。

    眉頭暗皺,唐逸本認為自己將武帝的陰謀告知了德皇,其後自便可安然無憂。可眼見行雲這背後雙劍,心下竟忽然再起不安!唐逸心下有數,以武帝的為人稟性,自不可能無的放矢,若無必要,哪可能為自己背上如此寬大的劍匣?又平白無故的放上四支劍去?旁的不說,最少也會妨礙行動。

    唐逸正想到這裡,就聽行雲再道:「要知劍者多是一人一劍,內力修至劍罡級,便可在劍內刻得經脈,是為劍脈,如此一來,那劍才能禁受的起如此龐大內力的衝擊。也正因此,人與人總有差異,內功心法更是天差地別,這劍脈自然也是獨特。除非自己修煉的劍外,他人之劍,內力猛衝之下,只能大損劍脈,輕則那劍廢了,重則粉碎。」

    頓了一頓,行雲一指自己,笑道:「行某雖是一人雙劍,可真正修的卻也只有一支。」

    唐逸雖然聽人說過這劍脈之理,可再詳細的卻也不知,當下便是問道:「真要如此說來,那一人也可多刻出幾支劍來備用不是?」

    行雲聞言笑道:「唐公子練的是暗器,所以對劍這一道不很熟悉。當然,公子說的無錯,只要時間充裕,漫說兩支三支,就是百支千支,亦可刻得。但人生苦短,區區不過百年,便是再高的修為,也不過能多一倍,卻也是極限。資質不錯的,修得劍罡,也要三十,這短短人生已是過了三成還多,哪還會再修一支?況且人若習武,誰都想更上一層。修得劍氣,便想劍上生罡,待等劍上生罡,得了劍脈,人劍合修,自也就想再上一步,一躍而晉魂級。」

    說到這裡,不用行雲再言,唐逸便就明瞭,劍氣級想晉劍罡級,到了劍罡級自然又想再上一步,成為真正的高手。如此一來,誰又會再浪費大好的時間去多修幾支劍出來?

    可若依此理,對那武帝身後的四支劍,唐逸更加疑惑,不由得心道:「如此說來,難道武帝在壓制自己不晉魂級的數年裡,為了不至時間浪費,這才又刻出了三支劍來備用不成?可若一支劍不敵,那多備出三支又有何用?」

    唐逸一時想不出答案,可卻深知武帝必不會漫無目的,他能布下這麼大這麼深的局,必然不會浪費時間精力於多刻出幾支劍上。

    心下不安越重,可這劍匣之大,自武帝現身江湖,便任人皆知,卻不需自己提醒德皇,以德皇之能,若連這麼顯眼的劍匣都注意不到,那才是笑話。而且以行雲的身份,此番來尋自己,可定不簡單,唐逸只得將這疑惑先放到一旁,隨即右手虛引道:「在下一時心有疑惑,卻讓行宗主在外站了這麼久,可是罪過,還請先至屋內小坐,再行一敘。」

    行雲聞言,連道無妨,隨後與唐逸進了院裡。

    進到這專門撥給唐逸一人居住的小院裡,行雲稍做打量,不禁歎道:「唐公子無權無勢,可卻僅憑自家智慧,便能得德皇前輩如此的看待,真令行雲愧煞。」

    唐逸走上幾步將行雲引進屋裡,隨即謙虛道:「旁人或可如此誇讚在下,但行宗主這麼說,卻是取笑唐逸了。行雲宗主只比在下長了五歲,可如今成就卻是萬人之上,武功更是天下公認第三。且於德皇前輩、飄渺天宮主人年輕數十上百歲,這等成就,需要慚愧的卻是唐逸才是。」

    行雲聞言坐下,隨即搖頭道:「這卻不同,行某出身名門,且運道奇佳,又能得無數朋友相助,更有賢妻相伴,這才走到如今地步。可便是如此,行雲亦覺日日如履薄冰,半絲都不敢馬虎。可唐公子背後毫無助力,一入江湖便被名門所欺,以微薄之力周旋於名門之間,竟然兩年不到,聲名大噪,修為大增,如今更得德皇前輩的青睞,這可不是行雲所能比的。」

    見唐逸要開口,行雲一擺手,隨即笑道:「這非是客套,乃是行某真心之語。便是內人也曾有言,說公子若是真能在這江湖立穩腳跟,那日後必能光耀無比,前途不可限量。」

    「那位宗主夫人?」唐逸聞言,心下一動。隨即就聽行雲再道:「所以今日行雲才來拜會,為的卻是日後公子有成,也好相見。」

    行雲還是如往日一般,不似其他名門之長般的架勢十足,對人更是誠懇。唐逸又念及被他救過一次,自然不會與他難堪,當下便道:「在下與崆峒之仇是私仇,卻與東盟無關。這公私之分,唐逸之前或還因一時的憤恨而生過自棄的念頭,可前幾日與德皇前輩一番深談,卻早做了改觀,行宗主大可不必擔心。」

    許是早便對行雲的俠跡心有敬佩,又或行雲雖然位高,可卻平易近人,所以唐逸的話中也甚少保留,更何況與德皇的深談,滿劍竹島早是傳的遍了,卻也無需相瞞。

    「想當年,德皇前輩也曾是邀了行某相談,便自那時起,行某對這江湖大勢,重又認識,雖然當時心有不解,可如今看來,德皇前輩所做,卻已是極限,江湖中再無人能超過。」

    行雲聞言,點了點頭,亦是深有同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