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彈指歌

第一卷 二七一 文 / 二踢腳

    二七一

    唐懷之言,唐逸聽了前半句,便已知是在說自己。

    萬羊崗上,唐懷、唐冷、唐寒這三人同聲阻止自己,實是讓唐逸大感難得的溫情,自母親死後,似這等關愛自己的長輩可是再難尋找了。

    不過雖然唐逸心中感激不假,雖然他當時也說了自己知曉輕重,但事實上,唐逸的心頭卻始終並沒有冷下來,反是越念越熱!

    母仇非是其他可比,就算其他事上,唐逸再能冷靜,可母仇在前,殺母仇人就在眼前,便是如今玄天神功的進境越來越深,都仍難壓他心頭的恨意!

    唐懷雖然沒有睜開眼來,可卻能掌握身旁一切,唐逸的神情變化,全瞞不過他,當下便聽唐懷再道:「你之執拗並非壞事,若無這份執著,以你這連番經歷過來的險境,等閒人早便心灰志喪,稍有一絲的動搖,便不可能活到今日。不過萬事都沒有絕對,你這執拗也要分了時候,如今明知常家祖孫三人外加崆峒派的上下好手都在看護著羅志,你還要去,那不是執拗,而是愚蠢!」

    唐懷的口中毫不客氣,不過唐逸聞言卻沒有生氣,畢竟老人的話雖難聽,可其意卻是真摯,唐懷如今是當真將自己看做晚輩,這才會直言訓斥,若是以前,便算他動手殺了自己,也不會多說什麼。

    唐雪這時也插口道:「你叔爺這話雖是重了些,可也是為了你好,想那崆峒派此刻必然嚴加防範,莫說你去了,便是換做行雲,也不可能在崆峒派的合力之下,還能擊殺羅志。所以說,你此去,只能中了崆峒下懷,一旦損傷,自此東盟少了一個勁敵,而我唐門則也失了未來棟樑,更不說月兒的以後如何難過。你這一去,徒令仇者快,親者痛。」

    唐月在旁則沒說什麼,只是伸出手來,緊緊的捉住唐逸的胳膊,便似他現在就要生了翅膀飛走似的。

    唐逸聞言,心下翻騰,如此多的長輩關懷,唐逸怎不觸動?

    便在這時,就聽唐冷亦是言道:「你以前武功不顯,知道敵我實力懸殊,這才忍了,今日你的武功高了許多,可反觀那崆峒派舉派之力,怎都非你一人一力所能撼動。如此一來,與之前相比,仍是敵我實力懸殊,既然以前你能忍耐,今日怎又不能?」

    頓了一頓,唐冷再道:「我知你母仇不能不報,又惟恐決戰之時,那羅志被別人殺了,以成終生憾事。那不如這樣,決戰之時,我保你有機會殺那羅志,便算不是你親自出手,也必是出自你之指揮!你看如何?」

    唐冷此言一出,唐逸的眼前一亮。

    唐冷之意,便是決戰之時,唐門可於自己的指揮之下,齊襲那羅志,想那羅志的武功雖還算不錯,可哪能抵的住唐門進攻?這與自己出手殺了他,並無什麼區別。

    唐冷身為唐門之長,都為自己如此著想,唐逸也非不知好歹,一念及此,先是示意唐月放開自己,隨即大禮道:「逸兒任性,可勞諸位長輩費心了。」

    唐逸這一表態,便連唐懷都暗舒了口氣,隨即微笑道:「母仇不共戴天,至孝終是好事,若非崆峒早有防備,非你力所能及,我等斷也不會攔你。」

    說罷,唐懷一揮手,唐逸會意,直起身來。

    「如何?心中可平順些?」

    唐雪雖不如他的哥哥和叔父一般的智慧,但身為女子,卻是天生的細心,就算唐逸知曉自己等人的好意,可這訓誡之後,軟語卻也不能少了。

    唐逸聞言,沉聲道:「羅志已是必死,晚輩怎都不會因這將死之人亂了手腳。」

    唐雪見唐逸的眼神中大見清明,那份執迷少了許多,心頭也是高興。

    如此,唐門因機緣巧合應下東南剿滅倭寇之責,唐逸也不再非要於這決戰之前去崆峒尋仇,一時可說前景大好。餘下的,便只埋頭苦練如何在決戰之中配合,以等那決戰的到來。

    與唐門相差無幾,其他的名門也多是如此,直到三日後,再傳來消息,點蒼終於到了。

    對於點蒼的姍姍來遲,東盟自不會有什麼意見,令旁人驚奇的是,西盟上下也沒有半分責怪,這點蒼為何於路上耽擱,竟然無人去問,無人去管。

    也便在這幾日,萬羊崗外,圍攏了許多人,聚在一起,指指點點,卻是在看東西兩盟合力伐樹。

    說起伐樹,這可沒有半分的稀奇,但這萬羊崗上的樹木雖是稀疏,可因為崗子廣大,所以合在一起,數量也是不小。更何況決戰眼看在即,自然容不得細細砍伐,兩盟各負責一半,也暗有比較之意。

    便如此,一時間,就見這崗上決戰未至,可罡風劍氣卻是漫天飛舞,碗口粗細的樹木根本就一劍而斷,便算那幾人合抱的巨樹,也不過幾劍的功夫,雖不如決戰爭殺來的激烈,可這等壯觀伐樹場面,卻也是前無古人,令崗下的眾人大開眼界了。當然,這還是名門的真正高手未出,若是魂級高手到了,哪管那些樹是粗是細,自都一劍而斷。

    東西兩盟暗裡較力之下,萬羊崗上的樹木被砍伐一空,更顯一目瞭然,旁觀的江湖人大開眼界之餘,也不禁暗想:「這只是伐些樹木,若兩盟舉派盡全力爭殺,又會是如何的慘烈?」

    只是伐樹便就如此驚人,那十大名門決戰的場面,實是已經超出眾人的想像,雖說如今來的江湖人已隱隱突破三萬之數,後面還有人在源源不斷的趕來,但也有些人心下生了怯意,甚至有人開始悄然回轉。

    不過回轉的終究是少數,轉瞬便被繼續趕來的人淹沒了去,嵩山腳下聚集的江湖人士越來越多,終於到了名門決戰之日。

    便見這日,晴朗的緊,旭日東昇之際,萬羊崗上,十大名門已俱是到齊。

    十大名門分做兩盟,各站一邊,一門一派的旗幟分明。萬羊崗下,更有幾近四萬江湖人等,更是旌旗連天!已可說,這中原武林的大半都到了嵩山,除卻實在難做脫身,又或心怯離開的,怕也只有正受倭寇侵擾的東南人士未至了。

    「似今日這等決戰,前無古人,似今日這等六萬餘人齊聚,亦是前無古人,甚至後都難有來者了。只可惜這等中原武林的盛世景象,卻是因十大名門自相殘殺而起,當真令人無言以對。」

    唐逸立於唐門旗下,眼望著黑壓壓的滿都是人,心頭感慨連連。

    眼看十大名門都是到齊,這時辰也剛好,廣通大師和行雲各自上前一步,同聲道:「今日我等名門,於萬羊崗上一戰,此戰堂堂,實為了結彼此恩怨,非為再釀新仇。故此戰勝敗自負,之後再無人記恨,亦不會因此而亂我中原江湖之安平。」

    西盟一併推舉廣通大師為主,這進退之法也由他來主持,所以玄元真人也便沒有登場,只在頭前那二人說罷,才與其他眾掌門同聲齊諾。

    廣通大師和行雲這一承諾,崗下眾人,登時爆一聲彩,人人都道名門便是決戰,亦非凡夫俗子可比,同時也自安下心來。

    決戰未起,朱玉便跟在了唐逸的身旁,此刻見那崗下四萬人齊聲喝彩,隨口言道:「世人最是難測,那些江湖人明明武功不濟,但聽說名門決戰,卻又千里迢迢的來此觀戰,可你若說他們的膽氣大了,他們卻又生怕決戰之後,被殃及池魚,你看他們此刻聞聽名門許諾,無不心頭暗鬆口氣,是不是大有矛盾?」

    朱玉雖似與自己說話,可卻又似自言自語,唐逸聞言便就裝做失聰,沒有答話,心下卻是暗道:「這怕也是人之天性。」

    唐逸方想到這裡,忽然就聽行雲再將聲音提的高些,朗聲道:「此決戰之前,行某還有一話要講。」

    行雲這一開口,萬羊崗上下六萬人竟不片刻間便都安靜下來,不論各懷了什麼心思,竟都閉了口,來等行雲的下文。

    廣通大師等西盟掌門見了這番的情景,眉頭都是不禁一皺,行雲如此大的聲望,身為敵人,誰會舒心?不過西盟各掌門隨即卻又將眉頭舒展開來,畢竟行雲的聲望再大,今日一戰,東盟敗了,那一切便都煙消雲散!

    行雲見崗上崗下都是靜下,也不理會西盟各掌門如何看待自己,只是轉頭看了眼唐門方向,隨即再道:「今日我等名門決戰,可並非就不顧天下安危。前幾日聽聞東南一地,倭寇猖獗,其雖無多少實力,但流竄難懲,多傷我百姓同道,我名門自不會坐視。所以,便有唐門於前日應下,一等決戰過後,只要西盟得勝,便就立刻分出人手,起程清剿!」

    行雲此言一出,名門掌門登時色變!反觀那崗下的江湖人,卻先是一怔,隨即轟天價的叫起好來,既有讚歎唐門不愧名門的,亦有讚歎行雲心胸廣大,便是如今唐門為敵,亦不於大節上有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