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彈指歌

第一卷 三二三 文 / 二踢腳

    三二三

    唐逸自己一人,再無需顧忌,崑崙大九式施展之下,快逾奔馬!頭一次如此全速奔馳,感覺著身旁風聲呼嘯,景物飛快的朝身後退去,天氣雖然還是悶熱,可唐逸在林中奔馳,反是迎面陣陣清風襲來,舒爽的很。

    只可惜,就算這身上陣陣的舒爽也驅不走唐逸心底的陰霾。

    唐逸並沒有和朱玉說謊,他去了那小院裡,躺在自己的床上,確實再沒有聽到任何不妥的聲音。不過唐逸並不會就此罷手,因為那聲音的主人所代表的,可是唐逸難以揮去的過往,就算一時難以查明,唐逸也不會放任!

    「這便是倭寇?」

    直到了晌午,唐逸終於停下腳步,因為他感覺到了這林中有人隱藏。

    雖然唐逸的震骨傳聲比不得人耳,可這也是與同等修為的人比,似眼前不遠的這個倭寇,根本便沒有半分的武功,哪會瞞的過唐逸?更何況唐逸的眼睛更是早一步將其發現。

    奔馳的姿勢驟變,隨即轉做燕回百轉,將身藏於樹後,腳下再發力,勢道由橫轉做豎直,就見唐逸整個人直貼著樹幹升了上去,隨後隱在枝葉裡,朝下打量起來。

    眼前的倭寇很好殺死,對於唐逸來說,根本就是一彈指之間的事,不過唐逸卻並沒有這麼做,如今援軍未至,一切還都沒有佈置下來,殺這一個小小倭寇,卻是亂了大局,引起倭寇的警覺,得不償失。

    至於唐逸說這倭寇小小,倒不是蔑稱,而是其人身材當真矮的太多,就算南地的百姓身高不如北方,但與這倭寇一比,也成了偉丈夫。

    就見這倭寇年紀約莫三十,身高不過才到唐逸的胸口,身上胡亂套了件不知自哪裡掠來的長衫,可又是嫌熱,將下擺捲起,再用布帶扎上,光著雙腿,手裡則捉了把破爛鋼刀,顯的不倫不類。

    「那鋼刀可是中原樣式,看來這倭寇也不是人人都有倭刀可用,我還以為現在就能見一見那鋒利之物呢。」

    唐逸只看上兩眼便就沒了興趣,那倭寇絲毫武功也沒有,且自他那打扮看來,在倭寇中,也定是無足輕重之輩。唯一從他身上得到的可用消息,就是倭寇的首領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差勁,最少這探子巡哨都放了出來,倒頗有些章法。

    那倭寇還不知自己頭頂上就有個武林高手,隨便動動手指,他那條性命便就不保,此刻這倭寇正左右望了望,然後掀起衣腳,便在那裡小解起來。

    唐逸哪還再多停留?當下一閃身,便就自這倭寇的頭上直掠而去,而那倭寇還自茫然。

    沿著樹林行去,越朝前走,巡哨也漸多起來,只不過倭寇總共不過四千人,卻也不會撒下多大的網,唐逸的輕功又好,自然簡簡單單的就穿了過去,直到樹林的盡頭。

    江陰城不大,不過城外一樣的沒有樹木遮掩,留出一圈空地。此刻正值晌午,日頭正曬,那城下四千倭寇雖然在圍城,可終歸不是正規軍隊,此刻三三兩兩的躲到了樹陰裡,也正因為這些人擋著,唐逸就是自忖輕功再好,也不能再進一步。畢竟這光天化日的,自己不可能在不驚動倭寇的情況下進城,甚至唐逸還有意識的朝後退了退。

    距離樹林盡頭約莫四五十丈,唐逸停了下來,藉著樹上有些高度,開始四下裡打量。先看了看江陰城,見那城裡似乎並沒有什麼異動,城牆上的兵丁鄉勇,雖然難以稱的上雄壯,可起碼精神還有,並沒有垮下來,只是人數卻沒有多少,稀稀疏疏的。

    「好在弓箭也算齊全,有這利器,倭寇又沒有攻城器械,倒是不虞被他們近了身。」想到這裡,唐逸收回目光,暗點了點頭,心道:「那些守城之人的精神也還不錯,只要精神士氣不失,這一仗便不難勝之。」

    念起這江陰城能支持到現在,可也不易,唐逸再是暗道:「那位許老英雄卻也了得,這許多日裡,外有倭寇圍城,內則一縣無主,他卻仍然能安下滿城的百姓的心來,同守家園。」

    唐逸讚歎過後,也再不耽擱,便開始在這城外藉著樹木掩護,慢慢的轉了起來。

    唐逸是想憑著自己的輕功,來看看這些倭寇的實力究竟如何。不過半晌之後,唐逸卻是暗覺可惜,因為這樹林雖然遮掩了唐逸自己行蹤,可同時卻也遮蔽了唐逸的視線,那些倭寇散亂,唐逸不可能一一顧到,所以唐逸的收穫並不大。至於震骨傳聲,唐逸雖然能夠聽的到,但倭寇之間所言,唐逸卻是一句都不懂。

    「這可也是個問題,等我進到城裡,商量妥當,那富戶所扮的內奸,又如何與倭寇聯繫?」

    唐逸的眉頭方才皺起,可的聽不懂,可這漢字卻是通用,且那些倭寇中必然會有漢奸存在。

    「不過就眼下這四千來倭寇的身材來看,應該大半是真倭。」

    唐逸正想到這裡,就見前方不少倭寇來回跑動,甚至還有幾人身後插了些小小的旗幟。這一處的防衛也與旁的不同,唐逸的心下一動,很顯然,自己尋到了那倭寇首領的所在!

    就見那倭寇首領甲冑齊全,倒也顯的威武不少,雖然也不甚高,可卻不似其他倭寇那般的矮小。此人背對著唐逸,看不清其面目,此刻正坐在一個馬扎上,左手捧了卷書,在那觀看。

    唐逸對這人頗有些好奇,稍運赤瞳,終於見到那書上文字,正寫道:「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正是論語,裡仁第四。

    唐逸見了,心道:「這人能讀論語,想來也通漢學,最少以書信溝通就無礙了。」

    畢竟這倭寇中就算有漢奸,可也是猜測,也終究不比倭寇首領本就精通漢學來的好。至於那倭寇首領所看的內容,唐逸卻是暗裡冷笑,心道:「這下一句便是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似這等倭寇匪類,正是應了此言。」

    唐逸讀書那許多年,論語早瞭然於胸,幾可倒背,就算那倭寇首領的頭擋住了他的視線,自也能知道下一句是什麼。

    不過唐逸這心思一動,也瞧的久了,那倭寇首領好似忽生感應,竟將手中書朝旁一扔,腰旁的倭刀閃電般的抽將出來,隨即朝後一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