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彈指歌

第二十一卷【慶安平】 四八三 文 / 二踢腳

    四八三

    蔡培峰的回答大出武帝意料,未想到蔡培峰竟然如此答他,以武帝的修為定性,竟然因為此話而手下一緩,險些被趁勢彈指相襲的唐逸傷到!

    要知唐逸手中熒火可是在飛蝗石之外塗抹唐門特製熒粉,雖然用做指路,但威力卻與普通飛蝗無異!赤瞳之下,武帝的漏洞瞞不過唐逸,手中熒火隨即而出,只可惜修為終究不及,未能趁勢得手!

    朝唐逸看了一眼,武帝再回過頭來,竟然哈哈大笑道:「不錯!挑起中原名門相爭,在你們眼中,本尊自然豺狼之心,若無大利,本尊又怎會放過你們?」

    武帝向來謙和,從不做怒,面對旁人,不論身份高低,都是自稱一聲老朽,不想今日竟然稱起本尊來,更是坦承挑撥中原武林之事!

    武帝這一承認,直聽的唐逸心頭既喜且憂,喜的是武帝這麼說,必是下了決心要戰,這樣有一來,合圍可成!且有他的壓力,點蒼崑崙也再無回心轉意的機會。可同時唐逸也生憂慮,憂的則是武帝自入江湖,第一次這麼狂妄,可以想到,必然是此前進攻唐門的試探,令他感覺德皇再沒有什麼佈置後招,終於放下心來,這本也算好事,只可惜放下心來的武帝,怕便有意在今日大開殺戒了!

    沒了忌憚制蘅,以武帝如今的修為,哪不橫行江湖?唐逸可是知道東文鼎已死的消息,自然更覺可怕。試想武帝這等超人修為,卻要在各門之長的面前聲聲謙恭非常,甚至甘願,這等隱忍,一旦爆發,那可更為激烈!

    也就在這時,唐逸只覺得自己的餘光處,人影一閃!

    「那裡有人?」

    唐逸的赤瞳應對武帝一人,倒也有餘,便分出一些,朝遠處望去,隨即一片青色的衣角映進眼簾。

    這也是唐逸的眼睛比常人強上許多,又開啟赤瞳,所以不只望的遠,更是辨認的十分清楚,換做旁人,就算樹野已經枯黃,但還未落盡,數十丈外,又怎可能分出一片衣角?

    只一片青色的衣角,換做別人,就算看到,卻也不會明白其中意味著什麼,但唐逸的心下卻是一動,隨即狂喜:「難不成是他來了?不錯!絕對是他,他這一來,合圍便在不遠!」

    唐逸認出了行雲,自然高興,因為行雲既然到了,那合圍便就近在眼前!

    唐冷感覺到了唐逸的變化,傳過聲來詢問,得知如此,也是稍鬆了口氣,當年聽到唐逸所言,唐門最終決定依照德皇的安排一步步走下來,就算唐逸隨後失蹤,唐門也沒有過份擴張,甚至對點蒼咄咄逼人的氣勢,大多避讓開來,所為的只是唐門日後愈加強盛。

    唐冷希望自己的手中捧起一個前所未有的唐門,而不願唐門毀在自己的手中!所以如今的唐門中人,唯有唐冷的心裡最是緊張,雖然唐冷的面上平靜依然,可他的擔子責任卻是最重!幸好合圍依舊,行雲也來了,只要唐門再堅持一會,這一切便將結束!

    當然,一切都要三派能夠拖延住武帝。

    點蒼崑崙與唐門聯手,是否能拖住武帝?自武帝放開手腳之後,眾人都自觀察,遠處的行雲自然也看在眼中,心中思量:「以目前情形,唐門背水一戰,最是堅定,點蒼崑崙雖不如唐門,可想到日後武帝報復,心態也差不到哪去,如此一來,三派死戰,幾成定局。那胡人的武功再高,想要戰勝四千人,卻也是妄想,今日應是多殺些人,再抽身而走,日後回來報復。」

    如此看來,武帝和三派還有陣子好殺,合圍時間倒是不用擔心,可這陣好殺,怕是要填進無數性命了!

    行雲剛想到這裡,場內再是一變!就見武帝言畢,手中四劍忽然一緊,整個人竟然旋轉起來,四隻臂膀剎那間好似變做了百臂千臂,手中四劍也似變做百劍千劍!

    「果然,那胡人不可能發現不了玄天神功的奧妙,陰陽互逐,最好旋轉,我將其用在了胡旋步法之上,而他便仗自己的臂多,自轉起來,便不出招,都可化出無窮只臂膀,無數支神劍!」

    唐逸的心下猛然一震,自己擔心的果然成了現實,玄天神功的益助,以武帝的修為見識,不可能全無體會,如今也唯有寄希望於武帝沒有能力解決玄天神功的奧妙之處。當年裴悲因為讀過遺篇心得,以為有了不久之法,實則不知那寫下心得之人一年之後,卻是真氣溢體而亡!若非德皇臨死,再無保留,且在行雲的指導之下幫助自己彌補缺陷,怕是如今自己早不在人世。

    武帝的玄天神功全是習自裴悲,自然與自己一樣有這天大缺陷。只不過唐逸現在拿不準武帝是不是已受這缺陷所害,還是浸能憑借天賦,自行修補。

    若說武帝能自行修補,唐逸倒不太相信,畢竟當年行雲在德皇身前親口說道,便說此功若無他所言之方法,只有兩氣難御,暴體而死這一途可走!行雲可不是妄言之人,且以德皇的修為見識,聞聽之後,亦是感歎其中玄妙,自稱換做自己,也是無解。

    唐逸不相信武帝智慧天資竟能超過中原頂尖人物。

    但若說武帝沒有辦法解決掉玄天神功的隱患,那如今一年早過,他又受了一次重傷,怎地還能橫行無忌?

    「不對!」

    唐逸的心下一動,好似省起什麼,暗道:「以武帝的為人,既然他已經試探完畢,再不覺得中原武林有什麼令他敬畏忌憚之處,那他為何還要出言勸說點蒼崑崙放手?要知就算今日他攻之不下,也大可走脫幾日,點蒼崑崙兩派又不可能在唐家莊紮下根來,一等三派分開,還不是任他宰割?」

    既然武帝佔了如此優勢,又如蔡培峰所言:「刀劍加身而不糾,以豺狼之心卻行聖人之舉,若無大利,誰人會信?點蒼又有何大利可供你圖之?」

    蔡培峰的問話,武帝並沒有正面回答,唐逸此刻想來,大覺蹊蹺:「難道說他還有顧忌?既然已無外力令他戒懼,那難道問題出自他的身上?」

    再回想方纔,武帝朝唐家堡衝來來,所仗的不過是威壓迫人,直到自己以熒火指路,這才施展通天之力,而後點蒼崑崙加入,又迫的武帝以玄天神功為基,大開殺戒!

    獅子搏兔,必盡全力,這道理武帝哪會不知?面對堅固的唐家堡,最是需要一鼓作氣,武帝並沒有在一開始就施展全力,這最是可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