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大帝國

大道小說網 第二卷 甲午風雲卷 第二節 京師風雲 文 / 大肥羊

.    得到信札之後,趙剛看了幾封就不敢再看,馬上由天津秘密進入北京。在北京,趙剛幾經周折終於見到了李蓮英,見到李蓮英後趙剛提上了一個木盒。

    李蓮英大開木盒,看了一下,木盒的上面放了十疊銀票,山西日昇昌的票子,一疊一百張,正好是十萬兩,不由得納悶:

    「小子,以前都沒見過你,怎麼平白無故的給咱家這麼多,是不是錢多沒處花了?」

    「李總管,這筆款子是我孝敬您老的,我想謀個好差事。」

    「得,你真是有心人,看在你這爽快的份上,有什麼事先說出來,咱家給你辦了。」

    趙剛不提條件,提醒李蓮英:

    「李總管,您再往下面看。」

    李蓮英再看,低下有一疊信,李蓮英拿了最上面的一封看了一下。

    一封過後,又是一封,李蓮英一口氣看了七八封。本來這時候是抽煙的時候,但是李蓮英竟然忘記了抽煙,煙癮上來,涕淚直流,他也不管只顧看信。

    一柄鑲金嵌玉的煙槍放到李蓮英手裡,李蓮英吸了一口,方覺心曠神怡。心裡感激趙剛,卻顧不上說話,一封封得看,到了最後,木盒下的都是一張一張的紙,薄薄的一疊,不一會最後一張紙也看完了。

    李蓮英手上青筋直露,臉色白得像手上的紙,過了一會,李蓮英站起身來,腿腳發顫,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趙剛大驚,竟忙攙扶,哪裡來的及,結結實實的受了李蓮英這個大禮。

    趙剛急忙下跪,跪倒一半被李蓮英給擋住了。

    「小猴,坐端正了,咱家不為別的,就為了你救太后一命。你也當得起咱家一跪。」

    趙剛哪敢動半分,半側了身,李蓮英已站起了身,準備出門。

    「小猴,先不說了,必定重重賞你,咱家還有事要進宮一趟,你立刻隨咱家進宮。」

    話音未落,李蓮英已經出了門,趙剛急忙趕上。不一刻,只聽的鞭聲震天價響,逕直坐了馬車進宮去了。

    上了車,趙剛仍然懵懂著,恍惚著,他不知道為什麼李蓮英會有如此反應,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立了多大的功。但是他知道,歷史已經不再是原來的歷史,在自己的努力下,未來已經變得不確定。

    到了皇宮,門外的禁軍見了也不阻攔,打開了門將馬車放了進來,馬車在皇宮內疾馳。

    七轉八轉之後,馬車停了下來,李蓮英快步下車,一溜煙跑沒了。趙剛不敢亂動,也不敢停在車上,就打開車門站在車的邊上。

    環顧四周,趙剛發現自己處身一個風景絕佳的地方,後面是一大湖,夜色中隱約看見一道長堤,自西北逶迤向南。長堤把湖面劃分為三個大小不等的水域,每個水域各有一個湖心島。這三個島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月光下竟然出現九潭映月奇景。由於島堤之間由橋相連,形成優美的「六橋煙柳」,景色絲毫不亞於杭州西湖的蘇堤,與遠處的山峰相對,當真是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左側從湖岸直到山頂,一重重華麗的殿堂台閣將山坡覆蓋住,構成貫穿於前山上下的縱向中軸線。趙剛置身其中不覺感慨皇家的氣派。

    右側的景觀與前山迥然不同,是富有山林野趣的自然環境,林木蓊鬱,山道彎曲,景色幽邃。除中部的佛寺「須彌靈境」外,建築物大都集中為若干處自成一體,與周圍環境組成精緻的小園林。它們或踞山頭,或倚山坡,或臨水面,均能隨地貌而靈活佈置。

    前面應該是『慈寧宮』,慈禧太后的居所,在燈光的映射下也是金碧輝煌。可惜修建的再輝煌不過是過眼雲煙,空費國力罷了,如果這些錢用到海軍建設上…。

    趙剛這邊胡思亂想,那邊李蓮英已經見到了慈禧:

    「小李子,今天不是讓你回家省親嗎。怎麼一個時辰不到就回來了。是不是哄騙哀家啊。」

    慈禧太后對李蓮英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道。

    「不敢欺瞞老佛爺,沒有有天大的事情哪敢驚動老佛爺,」

    李蓮英順著慈禧的口氣說,

    「有人密報奴才,說某軍機大臣圖謀罷黜老佛爺。奴才心急火燎,唯恐讓奸人害了老佛爺,特來相告。」

    「什麼,竟有此事?」慈禧太后被李蓮英的話給驚呆了,還政還政,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奴才句句是實,不敢有半點假話。」李蓮英說完遞上信札。

    慈禧看完之後,面色慘淡,對李蓮英笑了一下:

    「小李子,沒想到辛辛苦苦的當家二十年,現在礙著別人了。咱們得趕快騰地方,晚了就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了。」

    「老佛爺,誰敢這麼對您,真是狼心狗肺。奴才豁出這條狗命不要了,也要跟這個混蛋拼了。」李蓮英跪在地上大哭。

    「好,好,小李子,我知道你一向忠心耿耿。但是有人要皇帝的親政,這可是名正言順的事情,你能檔得了。」

    「老佛爺,奴才想好了。皇帝雖然雄才偉略,但畢竟年輕,處理國事還顯稚嫩,還需要老佛爺掌舵。那些大臣不過是蒙蔽皇上的小人而,如果老佛爺真的不幹,那大清國非得亂套了不可。老佛爺,你可不能退呀!」

    李蓮英突然話鋒一轉,勸起慈禧來。

    「有理,那應當怎麼辦呢。」

    慈禧太后怔了一下,似乎被李蓮英話中之意打動隨口問道。

    「老佛爺,咱們就把這封信交給皇帝,然後再拿出聽政的旨意給皇帝看!最後,頒旨訓斥該大臣。這樣皇帝必然幡然醒悟,一場大風波彌於無形。」

    李蓮英說完,給慈禧太后磕了一個響頭。

    「好,就這麼辦。」慈禧太后早就下定決心,剛才的樣子不過是裝出來的,對於政敵她歷來是毫不留情的。

    一切都很順利,當光緒見到勸自己親政的信件時,大驚失色的跪在「親爸爸」面前,將自己撇的一乾二淨。慈禧也就順勢接受了光緒的辯白,順便讓光緒閉宮反省半個月,等到光緒出來,那些想造反的大臣早就被慈禧一掃而光了。

    一個時辰後,趙剛見到了慈禧。慈禧此時已經倦了,人懶懶的靠在床上,隔著簾子問趙剛幾句,已經支持不住連打了幾個哈氣。趙剛只好退了出來,到了外面見李蓮英已經等了好一會。

    李蓮英也十分睏倦,拉了趙剛上了馬車,上車後李蓮英對趙剛笑了笑

    「恭喜,明天太后就會擬訂詔書,升你的官。老弟你的資歷太淺,最多只能升到巡撫,不知道你想在那裡開府。」

    趙剛期期艾艾的說不出話,突然而來的幸福讓他覺得有些眩暈。李蓮英見他的樣子,不禁哈哈大笑:「老弟,你馬上就是封疆大吏了,怎麼城府還是這麼淺呢?」

    1894年1月8日,某軍機大臣上表稱病。太后下詔:「xxx身體不適,准予回家養老。」一時間朝野震驚,該軍機大臣不過四十歲,身體一向很好,是光緒的主要支持者。這樣的人「稱病」了,太后也「同意」了,這事怎麼看怎麼透著蹊蹺,不過誰都沒這個膽量去深究此事。

    隔了兩天,太后下旨「趙剛升任金州知府,賞單眼花翎,黃馬褂,三等輕車都尉。」

    就這樣,趙剛成了大清立國三百年來,第一個連升六級的官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