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大帝國

大道小說網 第二卷 甲午風雲卷 五十節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 文 / 大肥羊

.    「好樣的黑牛,我沒有看錯你,不過你想到哪裡招兵呢?」

    趙剛聽了黑牛的話,大聲喝彩

    黑牛聽得之後想了想,高興的問道:

    「趙巡檢,那我馬上去呼倫河那裡招他個一萬兩萬的,那裡的人多地少,人人都是好漢,打起仗來都不怕死。」

    「黑牛,看來你也是個有心人,去哪找人我不管,你自己判斷。不過怎麼招兵的事情,你可能還不知道,我教給你一些,也方便你以後招兵訓練。」

    黑牛點點頭,仔細聽趙剛的話

    「招兵,第一看五官。以雙目神不外散,鼻樑直,嘴唇厚為最好。第二看皮膚,以膚色粗黑,雙手繭多為最好。第三看說話。以木訥寡言為最好。另外絕對不允許又抽大煙者加入。一旦發現有抽大煙,立刻開除。」

    合了這幾條,其他並不重要,即算是差一些的日後也必定會成為精兵。」

    黑牛聽得連連點頭,趙剛又說了下去:

    「招兵之後,必賞罰清楚。奮勇前進者得金帛,怯弱後退者得斧鞭,刑罰不可一日懈怠,獎賞不可一日而停。軍中刑罰要簡單明瞭,不可模稜兩可。軍隊之中,最重軍法,切記。觸犯軍法者,必罰!

    「然天理即是人情,賞罰之後,必使眾人口服心服,這就是將之「德」,有德才有威。所以,做事首先要明察秋毫,不是下人蒙蔽,自然立身處事就不偏不倚,也就不會出現偏差。」

    「不過世上之事千萬,如果事必躬親,即算武侯再世,亦無能為力。凡辦事者,必先提綱挈領,任它千頭萬緒,我只拿起要緊處,順勢而作,事半而功倍矣。」

    「此三事做到,則必成一代名將,然如欲更上一層樓。則要每日稽核所做之事,三省吾身。每日一小記,一旬一中記,一年一大計,當後事勝前為優。」

    趙剛說完,看著黑牛

    「黑牛,你懂了沒有?」

    「趙巡檢,我覺得你說的都很有道理,但是這麼多話,我都忘得差不多了。」

    「無妨,待回府之後,我抄一份給你。」

    「趙巡檢,謝謝你了,一前我看你那麼勞累,還不明白原因,現在終於明白了。」

    「黑牛,我一向把你當作我的親弟弟看待,有些話我也不想瞞你。大清朝雖然看起來鮮花錦簇,但世風浮華,終不免烈火烹油之事,國勢將頹、亂世不遠。黑牛,我輩當此危難亂世,要做英雄,捨勞苦之外沒有捷徑,切不可以高官自居而稍有鬆懈。」

    趙剛的這些話,一方面在勉勵黑牛,另一方面也是在勉勵自己。

    大沽口海戰之後,再回旅順的路上,趙剛已經開始考慮未來的路要如何走:

    「扯旗造反?」這條路有些困難,因為在與各行各業的人士接觸過之後,趙剛悲哀的發現,清朝這個落後腐朽的朝廷,竟然沒有失去人心。如果扯旗造反的,自己那些部下不會有幾個人跟自己幹。這條路顯然不行。」

    「學習袁世凱,趁勢取而代之?」這條路也不好,袁世凱的下場趙剛十分清楚,弄到最後就是眾叛親離的下場,這也不是自己想要的。

    到最後,趙剛想的頭疼也沒想出一個好辦法來,只好自我安慰道:「車到山前必有路,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反正最大的敵人日本倒下了,自己還有大把的時間等待。先把自己的基礎打好,以待風雲之變。」

    第二天一早,黑牛就趕到趙剛府上匯報,與往日不同的是,黑牛還帶了兩個人過來。

    黑牛對趙剛說到:「趙巡檢,這是偵緝營負責日俄分佈的劉家海「

    黑牛頓了頓,身後左側的高個子上前一步,向趙剛行了一禮,退回到黑牛身後。

    「李永富「

    右側的大高個上前一步,向趙剛行了一禮,退回到黑牛身後。

    「今天日本和俄國都發生了極重大的事件,我想讓他們兩個說說。「

    「嗯,說吧。「

    「小的叫劉家海,負責俄國分部的。十五天之前,俄國佬皇帝死了,新皇帝即位,叫亞烈山大二世,上台後就派了三萬哥薩克到我們這裡來。七天前,俄國人看朝鮮瘟疫消了,就在黑河子一帶調了六萬多軍隊。但是經過我們調查,發現黑河子的六萬多人竟然都是流民組成的,戰鬥力極弱。真正的主力已經不知去向,但是在邊境進行拉網式搜查後發現,在我國邊境外一百公里處,沒有發現大規模集結的正規軍隊。而令人意外的是,海參崴的糧食,衣物價格飛漲。已派十六名偵察員前去偵察,但是十三人死亡,三人失蹤。偵察毫無結果,只能先期判斷俄軍已經集結在海參崴一帶,目標很可能是日本。「

    「嗯,知道了。「

    黑牛見了,就對李永富說:

    「到你了,快說吧。「

    「日本半月前得知大沽口戰敗之後,舉國一片哀聲。幾日後發生一起暴亂事件,但是很快就被鎮壓下去。緊接的幾日暴亂不斷。可能是為了安撫民心吧,前幾日竟然宣佈對我大清取得決定性勝利,光緒皇帝已經簽訂城下之盟,賠款6000萬兩白銀,割讓東北、台灣,將清朝艦隊交給日本處置。「

    「什麼!?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10月2號的事情,當時我上報黑牛總辦,因為黑牛總辦覺得實在荒謬,將其列為假消息沒有上報。「

    趙剛心中一動,不由端詳起這個李永富來,這斯長得一張臉卻是下寬上窄,絡腮濃眉,眼睛鷹隼一樣銳利,下已微微翹起,長著一隻不討人喜歡的鷹鉤鼻子,冷冷的神色中帶著一股桀傲的跋扈氣。相書所謂「鷹視狼顧」,歷史上最有名的就是司馬懿,這種人多半腦生反骨,不得善終。

    趙剛輕輕點頭,對黑牛說:

    「好了,你留下來,我有事情跟你說。」

    待那兩個人走了之後,趙剛對黑牛說:

    「為什麼日本宣佈勝利的事情沒有上報?」

    「當時認為,日本只有兩萬軍隊,而且只有少量步槍,子彈也很少。而京師至少有三十萬人,日軍絕對不可能確的勝利,而且不可能取得大勝,所以判斷為假情報,沒有上報。」

    「嗯,知道了,今天這兩個人,是你定的接班人吧?」

    黑牛點點頭

    「是的,這兩個人是偵緝營中最出色的,能力上差不多,我無法選擇,就讓你來做最後的決定。」

    趙剛點點頭:

    「本來就是黑暗的東西,如果再落在心術不正的人手裡,就會發揮出更強的破壞力。所以,我把偵緝營交給你,就是希望你們正直的品德去減小它的負面影響。偵緝營永遠都是針對外國人的偵緝營,希望你能把這道理教給下任。」

    「我明白了,那李永富怎麼辦?」

    「此人街傲不馴,難以駕馭,放在黑暗的領域恐怕釀成大禍。我會將他掉到軍隊裡面去的,這樣的性格在軍隊裡面很吃得開。」

    黑牛兩隻手來回搓著,似乎要借此來增加自己的勇氣,

    「趙巡檢,我聽說這次朝廷封你的官,實際上是明升暗降。二品的武官給你,五品的文官收回去。這明顯是因為大人手握重兵,所以朝廷才行此計策,朝廷這樣賢愚不分,怎是令人齒冷。」

    「黑牛,眼下皇帝親政,自有一番除舊布新,不必多慮。」

    趙剛言不由衷地說道,儘管他清楚地知道,光緒是一個什麼樣的皇帝。

    「皇帝知道什麼,他曉得什麼!」

    黑牛冷笑一聲,壓低聲音說,

    「趙巡檢,我平寇軍水陸軍威大振,今又大勝日寇於大沽口,全**民莫不仰服。大丈夫當意氣縱橫,不可仰他人鼻息。今中國糜爛,英雄豈有意乎?」

    不待趙剛回答,黑牛又說:

    「倘若巡檢有此心意,黑牛願效犬馬之勞,雖赴湯蹈火,亦心甘情願!」

    趙剛的表情凝固了,這種赤裸裸地犯上作亂的話,若不是骨肉之親、生死之交,誰敢說出口?黑牛的聲音顯得那麼有誘惑力。

    「我聽說書的講過,檢點作天子。」是啊,上一個趙檢點不也是做了皇帝,而且還讓子孫後代作了兩百年皇帝呢。

    「大哥你功高蓋世,而且年少,要麼做一個權臣,要麼做一個開國之主,你沒有選擇的。」

    這時門外出現了敲門聲,將趙剛從美夢中驚醒過來,黑牛的話彷彿一瞬間失去了魔力。稱王造反,在清朝倒台之後,多少人都是打著這樣一個美夢大起兵戈,但最後,中華大地生靈塗炭,只是便宜了那些外國人。這些人哪一個不是英雄,卻看不透歷史大勢,不知量力做了擋車的螳螂,徒惹後人一笑而已。

    「趙提督在嗎?」門外是唐紹儀有些惶急的聲音,趙剛知道一定有十分重大的事情發生了,急忙叫進。

    唐紹儀衣冠不整,顯然是一路騎馬過來的,見黑牛在有些猶豫。

    趙剛立刻對唐紹儀說:「無妨,黑牛不是外人。」

    「趙提督,不好了,皇帝和日本人簽訂了停戰協定。將東北、台灣割給日本,而且賠款六千萬兩白銀。」

    「什麼?日軍不是最多只有兩萬人嗎?」

    「不錯,實際只有一萬六千人,其中包括三千傷員。」

    「拿他們那裡來的槍支彈藥,我們統計過了,他們最多只有三千支步槍,不到兩萬發子彈。原本的三萬六千支步槍,兩百七十萬發子彈都被我們繳獲了呀!」

    「趙提督,你不要急,先坐下來。」

    「趙提督,日本人進攻天津。得到了槍支彈藥。」

    「那守軍呢?三十萬,就算小日本一發子彈打死兩個,還有二十多萬呢,累也累死了小日本。」

    「聽說三十萬人看見日本人放了幾槍,就全部崩潰了。」

    「那皇帝呢,不會跑出來,日軍不過強弩之末。跑到我們這裡,我們再把日本人滅了,還用簽投向協議嗎?」

    「老百姓都說,皇帝不喜騎馬,命人抬轎子,一天走十里路就休息一個時辰,結果三天走了五十里,被日本人截住了,皇帝怕日本人殺他,馬上簽了協議。」

    趙剛滿心悲憤,如此朝廷不滅,天理何在!一時間只覺得渾身怒火無處發洩,奮力拔出寶劍,朝書桌砍去

    「xx的,老子不幹了,我就在這裡守著中華的一畝三分地。誰想拿走,可以,拿命來換,只要我趙剛還有一口氣在,絕不讓東北變成外國人的土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