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大帝國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卷 風雨立國卷 第六節 海蘭泡之戰 下 文 / 大肥羊

.    但是,這時平寇軍已經渡過了黑龍江,驍騎營一馬當先,率先殺入海蘭泡。

    俄軍沒有任何防備,其中的大部分人都在燒殺掠奪,將金銀塞滿皮兜,根本無力反抗迎面而來的驍騎營。當然,無論有沒有準備,其實結果都是一樣,這些土匪都逃脫不掉被殲滅的下場。

    偶爾有些幸運的逃到了外面,卻被守株待兔第三團當作了靶子,身中數十彈而死,不到十分鐘,戰鬥結束了,二百六十四名俄國土匪198人被殺,66名被俘。被俘的人員被捆的結結實實的,一字排開按在河邊的地上,身後是高大強壯的平寇軍戰士。3000驍騎營士兵,騎著高頭大馬,與跪在地上的俄國人相比,更顯得威武雄壯。

    海蘭泡的百姓被解救了出來,4000多人被關在一個大曬糧場,幾天沒有吃任何食物,又凍又餓好多人生病倒下。但是聽說要處置那些俄國人,所有的海蘭泡人都堅持要到場看看這些天殺的俄國人下場。

    看見那些天殺的俄國鬼子,海蘭泡老百姓的眼睛都紅了,紛紛擠上前去,第三團負責維持秩序的部隊吃不住勁,慢慢向後退。有些老百姓看了,就拿了石塊,土塊丟過去。砸在那些俄國人身上頭上,維持秩序的部隊並沒有嚴格的執行維持秩序任務,很快的老百姓突破了維持秩序的軍人,一擁而上,將這些俄國強盜碎屍萬段。

    消滅了海蘭泡入侵之敵後,趙剛馬不停蹄,率領驍騎營一路急行,一路上連破烏斯特-結雅斯柯伊、伊格那申諾、斯基勃涅伐、阿爾巴津斯柯伊、貝依東那夫斯柯伊、托爾布津諾、奧爾津斯柯依7個俄國的屯兵村。將其夷為平地,六千噸糧食,兩千人泯滅無蹤。一直殺到伯力城下,俄國人才憑借不算牢固的要塞勉強擋住了驍騎營的攻勢。強攻不下,天氣又轉冷,趙剛這才下令班師回營。

    海蘭泡之戰一般認為是趙剛大勝,俄羅斯慘敗,但是作為全程參與的趙剛來說,卻不這樣認為。

    在後來的回憶錄中,趙剛這樣寫道:「「海」戰結束了。我們在這次戰爭中,與我們的老鄰居展開了一場小規模遭遇戰。而結局就是始終擺在那裡。戰爭需要分出勝負與輸贏的關係的。」

    「面對很多人的無休止的爭論,把我們說成是那場戰爭中的獲勝者。這是錯誤的但是同時也是包含了正確因素。把俄國說成最大的失敗者,這毫無疑問是錯誤的。同時也帶有正確含義。」

    「戰爭的勝負我個人觀點應該從他的2個角度出發來思考的勝負關係。首先是戰略企圖與圖謀。其次是戰術作戰的能力與體現。在這裡我們先要來駁斥一下所謂「傷亡勝負論斷」海戰中,我們擁有的力量,是俄**隊當時所無法抵擋得。但是在實際作戰中,我們並沒有得到相應的戰果。

    供國人的內部矛盾造成了巨大的非作戰減員情況,各部互相推諉,見死不救,甚至有在戰場上全軍撤退的例子。而我軍確切傷亡總數應該小於200人,敵人傷亡大約在1000左右。因此可以推斷1:5到1:6是可以成立的。但是,這並不能說我們就是因此成為勝利者。「

    「戰爭要區分來看待。首先是戰略上。我們當時進入海蘭泡與俄**隊開戰。主要戰略企圖是我們要全部入侵之敵,並給予俄國人不能承受之重創。第一個目標很順利地實現了。但是地二個目標卻沒有實現,我們只是削弱了國人的實力而已,這點損失並沒有動搖俄國人的筋骨。」

    「而俄國人的戰略意圖是摸清我軍實力,麻痺日軍,以達到突襲的目的。可以說,這兩個目的是完全達到了,而損失不過是一千名非正規軍而已。我對俄羅斯遠東總督阿雷庫塞也夫的戰略眼光十分佩服,如果這個人不是那麼貪財的話,也許,現在我們還不能將自己的疆界恢復到秦漢的水準。」

    海蘭泡之戰後,趙剛停止追擊,退回境內,聽到了俄羅斯突襲日本的消息。

    10月22日,俄國太平洋艦隊在對馬海峽攻擊日本艦隊,弱小的日本艦隊全軍覆沒,23日俄羅斯登陸北海道,6萬大軍滾滾而來,似乎要淹沒小小的日本。

    10月24日札幌市陷落

    10月27日函館市陷落

    10月31日北海道全道陷落,80萬日本人稱為俘虜,被俄國人掠去,從事煤礦鋪路等重體力高危險工作。直到1904年,日本在取得日俄戰爭勝利後,這些人才被放回,生還者不到2萬人。

    11月7日,扼守津輕海峽的青森港在經受了三天的狂轟濫炸之後,宣告失守,俄軍進入本州,日本的形勢一下子變得無比嚴峻起來。

    此時,日軍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駐留在北京城的兩萬精銳日軍,由於一直在搜刮京師各官員的油水,在簽訂協議後,這支軍隊仍然不肯離開北京。也難怪,單單一個太監就有1000萬兩白銀,其他的親王也有個幾百萬,一品的至少300萬打底,這一遍揩油下來,已經揩了九千萬兩銀子,全揩完了,怕不是有個幾億兩銀子。

    但是軍令難違,一聲令下,兩萬士兵立刻準備回國,為了保險起見,特僱傭英國商船回國。而且經過一番友好協商,付出了100萬兩白銀後,英國遠東艦隊司令同意到時候派軍艦護航。

    11月9日,兩萬日軍乘坐二十多艘商船回國,英國遠東艦隊為其護航。事前英國公使已經跟趙剛打過招呼,如果武裝攔截的話就意味著戰爭,大英帝國不會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趙剛也作了保證,自己是一個愛好和平的人,不會武裝攔截日本或美國的艦隊,請英國人放心。

    6個小時後,艦隊開到旅順附近,卻見遠遠的排著大小二十幾艘艦艇,看起來十分威武。

    日英艦隊只好遠遠的停下來,見對面快速駛來一艘快艇,快艇打出和平的旗號,示意上船有事相商。

    在英國遠東艦隊的艦長室內,英國艦隊司令和日本陸軍司令大山巖分坐左右,等待趙剛的代表,他們需要摸清楚趙剛的意圖,以做出相應的判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