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大帝國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卷 風雨立國卷 第十四節 日本vs東北 紡織品之戰 文 / 大肥羊

.    1895年2月3日,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談判,日俄終於在美國簽訂了《樸茨茅斯和平協定》,雙方的談判代表意見分歧很大,俄國代表認為,日本應該承認實際佔領區,日本賠償俄國6000萬盧布作為賠償金。這個條件是日本無法接受的,日本代表毫不示弱,提出了更加苛刻的條件。俄國無條件交還侵佔島嶼,交還朝鮮,將庫頁島交與日本,另外賠償日本兩億五千萬日元。

    面對如此異想天開的白癡,美國總統也無可奈何,只好暗示談判雙方注意自己國家的經濟情況,不要提出如此不合實際的條件。

    兩個國家其實是急於結束戰爭狀態的,日本每天支出將近80萬日元,俄國每天支出將近160萬盧布。而兩個國家都不富裕,巨量的經濟支出卻換不來一點好處,這是任何國家都不會去做的。

    於是,俄國和日本明智的放棄了自己的過分要求,很快的在幾個主要的認識上取得了妥協終於達成了共識,簽訂的樸茨茅斯和平協定一共有如下幾條

    日本承認俄羅斯在朝鮮有最高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利益.

    日本割讓北海道給俄羅斯.

    雙方進一步同意不干預東北共和國的商業和工業發展.

    東北共和國的鐵路只用於商業和工業,不用於政治目的.

    簽訂條約後,雙方立刻無條件撤出對方勢力範圍,而且必須馬上無條件釋放對方戰俘。

    當然,簽訂了條約之後,日本和俄羅斯暫時的和平了,俄羅斯皇帝認識到,單單憑借遠東的力量不能解決日本,必須加快建設西伯利亞大鐵路;日本則默默地開始舔淨身上的鮮血,滿滿的積攢力量,為不可避免的大戰做好準備。

    1895年2月6日,英國與日本簽訂《英日友好通商條約》,英國的大量貸款源源不斷地湧入了日本,讓日本奄奄一息的經濟得到了復甦。當然,日本二十年的義務教育發揮了最大的作用,大批的廉價勞動力是的日本擁有無可比擬的人力優勢,這一點,在紡織業表現得十分明顯。東北共和國的紡織業遇到了強大的競爭者,在以後的十年內,日本與東北共和國在輕工業進行了激烈的競爭。

    工業部部長張騫看著面前的報告,愁眉不展,報告指出,在1894年全年,除去受戰鬥影響的4個月之外,東北共和國的輕工業產品一直都以每月30%的速度遞增,到了年底的時候,產值已經達到了1100萬東北銀元的水平。但是到了1895年1月份上旬時,銷售量急劇下降,與12月份的150萬銀元相比,1月份上旬僅銷售2萬銀元,滯銷金額達到160萬銀元。經過調查,原來市場上出現了類似的日本產品,售價比東北共和國的價格低一成。

    張騫立刻授意將所有的紡織品價格降低一成半,準備利用低價打擊日本的產品,這一招果然靈驗,滯銷的紡織品果然銷售出去了。

    但是很快的,日本產品又一次降價了,降到了原價的8成,市場的風向又一次轉到了日本人手裡面。戰前不得不咬牙跟進,輕工業製品的利潤很高,7成5的售價也能保證一定的利潤。就這樣,售價一直降到了5成5之後,日本人第一次出現了遲疑。三天之後將售價降到了5成,這次,張騫實在不能跟進了。一般來說,六成五的價格是產品的底線在,這個線上是盈利,線下就是虧損。而五成五就連毛利都不能實現,四成五的話就是賣一塊錢的貨淨賠4毛。面對自己實在無法解決的局面,張騫被迫提議召開部長級緊急會議,商討解決辦法。

    將事情的經過簡單的講過一遍之後,趙剛忽然覺得好像回到了以前的時代,那時候中國的產品價格低廉的嚇人,全世界的製造商都叫苦不迭,怎麼自己回來之後,反而讓小日本給擠兌的叫苦連天呢?趙剛看著這些愁眉苦臉的人,決心給他們的木頭腦袋開開竅。

    「張部長,你是紡織業的行家,我想問你,日本人的產品有沒有可能成本低於我們?」

    問話的是梁財神,在他眼裡,任何事情都可以精確的分成數量不等的金幣。

    張騫斬釘截鐵的說道:

    「不可能,我們的設備是最新的,而日本大部分設備都是十年前的產品,不可能成10個百分點。」

    梁財神並不接受這種解釋

    「那他們為什麼還能在虧損的價格上出售自己的產品呢?要知道,這世上什麼生意都有得做,就是虧本的生意沒得做!」

    張騫也是不解,對於張騫其他人也不抱太大希望,但是為了照顧那些人,張騫還是禮貌的問了一句:

    「大家有什麼想法提出來,好歹不能讓日本人佔了我們的地盤。」

    趙剛看看火候到了,就說道:

    「張部長,如果我們暫時免去稅收的話,最低成本能夠達到多少?」

    張騫算了一下,說道:「可以達到三成五。」

    一旁的梁財神急了

    「趙總統,你可不能減免稅收,輕工業可是我們的大頭,1300萬稅收有700萬來自輕工業。你大筆一揮輕輕鬆鬆,我這裡可到了血霉了。你要減稅,我可不同意。」

    趙剛早就知道愛錢如命的財神爺肯定會反對,肚子裡早已打好了草稿,不慌不忙地應到

    「梁部長,你說得對,輕工業是我們的大頭。但是在亞洲,輕工業比我們好的多得是,我們如果常規的發展,幾年甚至幾十年都不一定發展到人家的水平。看看我們的主要對手——日本,他們買來機器設備,然後廉價賣給自己的國民,然後減免稅收,十年間紡織產業有無到有,現在已經是我國的十倍規模。如果我們在因循守舊,那麼十年以後,日本的紡織產業將會是現在的十倍規模,而我們還是原地踏步,甚至萎縮滅亡都是有可能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