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大帝國

大道小說網 第四卷 縱橫四海卷 第三十四節 三貂嶺大捷 下 文 / 大肥羊

.    97年1月1號,在歐洲的倫敦>=日本人竟然準備使用一種威力巨大的武器,這種武器製造方便,就連日本人也能夠輕易仿製。而威力可以等量的tnt炸藥大上幾百倍。使用這種武器的戰鬥不會有勝利者,雙方都會死在這種可怕的武器下。」

    報紙特別加上了巨大的副頁,將斃命於這種武器下的死者照片貼了出來,可以看出,大約有幾百人橫七豎八的倒在地上,面目扭曲極端痛苦。

    最後,經報加上了這樣一句話「據悉,北中國總統已經發表了極為強硬的措辭,指責我國提供殺傷力如此巨大的武器給日本,對北中國的國家安全造成巨大的影響。並且延緩了計劃於本月月底舉行的外長會。」

    鏡報的報道引起了英國民眾的恐慌,當日倫敦小報上謠言滿天飛,有的甚至說:「北中國派了幾萬人攜帶化學炸彈來消滅英國!」還有些說:「將生雞蛋喝下去就可以解毒」造成了英國雞蛋價格飛漲,這些都是後話不提。

    單說斷糧之後日軍,乃木希典覺得困難重重,但是此人天生一條筋,不到黃河心不死,下令將那些馬殺了,自己率領明治效忠隊一千多人輕裝上陣,想憑借這些人打通前往基隆的路。

    只是人力有時而窮,鐵打的好漢如果沒飯吃,那也是沒轍。這一千人拚死走到三貂嶺,真是連拿槍的勁頭都沒有了。白斯文守在嶺上手下不過百八十人,輕輕鬆鬆地將這些人給收拾了。當年岳爺爺八百破十萬。今天白斯文八十破一千,打得乃木希典單身而逃。

    三貂嶺之役,日軍傷亡一千三百餘人,黑棋軍傷亡不到十人,此役大大震動了世界。原來對支持台灣報觀望態度的南方聯盟,見有便宜可戰,又垂涎台灣每年高達三百萬地稅收。毅然出兵兩萬。正式宣佈將台灣併入南方聯盟中。

    對此,北方聯盟並沒有發表任何公告,相反的黑棋軍中秘密增加的一萬多士兵有秘密的消失了,南方聯盟徹底地掌握了台灣的全部權利。

    日本受了北方聯盟這麼一擊,舉國憤怒,日本聯合艦隊全部出動在琉球一帶活動。而與此相對的,北中國海關緝私艦隊也十分配合的在旅順威海兩地游弋。日本受此牽制,不但不敢運兵,運物資過去。相反地還要提高沿海港口警戒水準。太小的港口就聽天由命了。

    這時北中國出現了一隻由十七隻迷你無畏艦構成的准海盜集團,對於往返日本的船隻進行劫掠,一時間日本的外貿被嚴重封鎖,進出口貨物降到同期的1/3右。本人的喉嚨。際,日本竟然破天荒地缺少足夠的燃料,不得不砍伐樹木取暖,而糧食的儲備只能堅持4份。

    沒想到趙剛竟然使出這麼流氓地手段。日本政府有些含糊起來,外相小松壽太郎又一次趕到北京。與唐紹儀協商台灣糾紛解決辦法。

    在北京的外交部,小松壽太郎目光柔和,面對著唐紹儀,兩人都是老對手了,都十分瞭解對方幾句客套之後,兩個人就談到了正題上

    小松壽太郎首先說出了自己的期望

    「我國希望貴國能夠遵守以前我們雙方簽訂的協議。認真執行。並且立刻結束對我國地敵對行為,並對我國的損失給予賠償,並保證以後不再犯類是的錯誤。」

    唐紹儀心裡生氣,自然不需給小松壽太郎好臉色:

    「我國的意見是這樣地,承認使用大規模殺傷武器,對台灣人民道歉,並保證不再使用此類武器。另外貴國艦隊必須馬上結束與我國的敵對狀態,並且賠償我國的軍費損失。」

    小松壽太郎聽了,不僅跳了起來:「這是訛詐,我國絕對不允許的,你們將得到戰爭!」

    唐紹儀也不怕他:「小松壽太郎,既然你正式向我國宣戰了,那麼請立刻離開我國領土。我國現在正式宣佈……。」

    小松壽太郎一時氣憤說了那些話,話一出口就知道不好,見唐紹儀不為所動反而是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小松壽太郎立刻軟了下來,站起身來一個九十度的大鞠躬

    「唐君,對不起,剛才是我失禮了。說出了冒犯您的話,請您千萬不要往心裡去。」

    唐紹儀臉色好看了些,趙剛交待過他,對日本一定要態度強硬,要條件一定得寸進尺,不承認對國家有害地東西,不承擔撕毀協議的惡名。這次談判的內容就是以武力為後盾,拿到屬於自己的東西。

    根據趙剛的判斷,談判一定要拖到五月份之後,那是台灣的氣候會越來越熱,日本的進攻難度會越來越大。歷史上日本人六個師團進攻群龍無首的台灣,還耗時半年,死傷3人。這次進攻準備了兩年的台灣,日本人恐怕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所以,唐紹儀並不想讓談判破裂,見小松壽太郎語氣謙卑,也就不為已甚,輕輕將台階遞了過去:「小松壽太郎,不必如此,我知道你是愛好和平的,剛才的事情我們還是詳細的討論一下吧。尤其是細節問題更是需要我們好好處理一下。」

    小松壽太郎也不急,這次戰爭由於北中國的插手,貿然開戰後果嚴重。為了讓北中國這個強大的敵人走開,日本需要全民總動員,形成對北中國的有效威懾。這樣的話幾個月的緩衝期就不可避免,國內對自己的要求是盡力拖上幾個月,在四月份結束談判。那時候日本已經從嚴寒中解凍,而台灣還沒有開始漫長的夏季,最有利於日軍的進攻。

    兩個人就這樣心懷鬼胎的在外交部開始了漫長的談判過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