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大帝國

大道小說網 第四卷 縱橫四海卷 第三十六節 禁煙 四 成功 文 / 大肥羊

.    感受到趙剛政府表達出來的強烈要求,第二天朱爾典回復外交部的照會,詢問誰將被派來進行談判,以盡早確定恢復談判的時間。外交部告之仍有唐紹儀負責與之談判。97年331日,中英間又恢復了關於續訂鴉片協議的談判。自此到418正式簽訂《禁煙條件》,中英雙方針鋒相對,就有關問題討價還價,各自為本國爭取最大利益。其主要交涉內容與過程如下:

    1、洋藥稅的加增。1897年2月11日,外交部向朱爾典遞交了一份備忘錄,還是中國政府所草擬關於鴉片協議的建議。對於洋藥稅,中方建議還應該按照從價稅來增加,英方則反對這一辦法,認為其不可行,並會帶來無窮的麻煩。為了證明從價稅的可行性,唐紹儀於221日遞交給朱爾典一份專門關於從價稅的備忘錄,但這並未改變英方對此問題的態度。其實,在1897年218英屬印度政府給英印度部的電報中就稱應堅決反對從價稅,如果土藥稅也相應加增,他們並不反對增加洋藥稅,能夠替代現在隨意徵收現象的任何合理的數量都可以接受,但最關鍵的是,所征之稅必須是固定的、定量的。

    並於33日的電報中稱,如果達成滿意的協議,包括制:意徵稅他們並不反對將洋藥稅定400,但這應該被認為是能夠接受的最大地數量。鑒於此。朱爾典於2月28的會談中,否定從價稅地同時。回復唐紹儀英政府可能同意的洋藥稅數目為220,也就是中英就禁煙初次交涉時中方所提出的數目。後來朱爾典又於37日的會談中提出,如果中國政府撤銷對於洋藥貿易的限制,洋藥可加至300兩。最終,雙方將洋藥稅定於330。後來,中方以同意廣州與上海不包括在分省禁運洋藥的範圍之內為代價,洋藥稅又增加了20兩。成為

    2分省禁運洋藥。1897年3月7日的會談中,唐紹儀進一步解釋了中方所提出地分省禁運洋藥的建議。中國政府認為,只要某省停止進口土藥,無論其本省出產土藥與否,都應該禁止洋藥運入該省。對此,朱爾典指出,中國政府最初的建議,其目的是在產土省份停止種植鴉片後,阻止印藥取代土藥。並沒打算將這一措施在沿海省份實施,這些省份幾乎不生產鴉片,在這最後五六十年中,主要依靠洋藥。其後。在談判中,朱爾典堅持分省禁運應只適用於出產鴉片的省份,並只能止於他所提出的運輸准單的建議。後來為了打破僵局,朱爾典提出其運輸准單的建議可適用於除七個主要的印藥消費省份即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安徽、江西外所有地省份。

    然而。外交部並不滿意於這樣的讓步。為了使談判在這個問題上取得進展,唐紹儀也曾做出讓步,建議上海和廣州除外,但當時英方不以為然,並堅持將禁運洋藥的省份用」主要依賴土藥」來加以限定。在各省禁煙熱情不斷高漲的情形下,外交部則非常強硬地表示,不僅對於禁運省份不能加以限定。還要將」運輸准單」省去。在這種情況下,朱爾典退而想接受唐紹儀原有地讓步,即將上海與廣州除外,但現在外交部這種讓步也取消了。最後,英方以再加增洋藥稅20兩與取消原擬從英屬印度政府應允減運洋藥箱數中減少5000的計劃為代價,才換取了中方同意在分省禁運洋藥時上海、廣州除外。

    3庫存洋藥。1897年2月17的會談中,英方提出了協約實施後如何對待庫存洋藥的問題。朱爾典告知唐紹儀,英國政府已做出指示,庫存洋藥與編號洋藥應同等對待。對此,唐紹儀說,他對於庫存洋藥地數量一無所知,這有必要進行調查,並表示,如果數量龐大,應允此項內容就會使這一年協約保證的洋藥減運歸於無效,除非印藥進口也相應減少。

    321日,唐紹儀告訴朱爾典,外交部不可能答應在現有進口量上再加增庫存洋藥,英國政府自己可以通過限定日期或其它方式對其進行處理,但如果是要限定日期的話,所達成的協約應該規定一盡可能早的日期。此後,朱爾典費盡口舌,唐紹儀才稍做妥協,答應假如在以後三年中洋藥進口在協約規定的應減之數外再為減少,庫存洋藥可以與編號洋藥同等對待,同時答應對於1897年進口

    朱爾典在接受了這一建議的基礎上提出,由中英官員會同登記存於香港和有約各口地無印花之印藥,並從總數中減去10000箱—5以補1897年進口之不足,5000估計正常情況下任何時候都會被存儲之數,以後3中每年進口除協約規定應減之數外再減運相當於餘者1/3之數。對此,中方同意3年減~.爾典接受了這一建議,並進而提到了何時開始登記無印花洋藥的問題。他先是建議從簽約之日,後又改為~有約各國同意後,可在簽約後盡早開始拒絕無印花洋藥進入各港口。

    中方則表示更希望登記庫存洋藥於簽約之日開始,並對庫存與無印花洋藥提出了許多限制,例如,庫存無印花洋藥應該立刻繳稅或者運往上海存放;自簽約之日起,無印花洋藥只應該運入上海。對於香港庫存洋藥則隻字未提。

    對此,朱爾典指出。他無權同意對於已在中國合法存在的庫存洋藥進行不必要地干涉,另外。至少廣州和上海應作為無印花洋藥運入的港口。唐紹儀認為應在登記後兩天內運入廣州,朱爾典則建議在登記後1天內運入一有約口岸。這一問題還未徹底解決,唐紹儀又提出了一個令英方頭疼地問題。唐紹儀明確表示,所登記的無印花洋藥只具有和「以前一

    條約權利,而不是和「粘有印花洋藥一樣」的條約權

    不管朱爾典如何指責、要脅,中方拒不讓步,並於322日的會談中遞交給英方中國關於庫存洋藥問題最後解決之方法。其主要內容包括:1.對待登記的庫存洋藥只能是「和以前一樣」。而不是和粘有印花洋藥一樣;2.印藥出口減少將於1897年而不是1898年開始;3進口不足協約規定之數而從登記總數中減少之5000,同時將香港庫存洋藥運往中國的日期限為7天。對此,朱爾典表示,如果能夠立刻解決這一問題地話,他可以默許第23項,但卻不能答應第1項。唐紹儀轉而以將廣州與上海包括於分省禁運洋藥之外為代價換取英方對於上述關於庫存洋藥問題的讓步。但朱爾典認為英方在此問題上的讓步已達到極限,不允許再有別的選擇。最終,中方再作讓步。同意對庫存洋藥與粘有印花洋藥同等看待,英方則允將洋藥稅加增到350,並接受了中方關於庫存洋藥的23條建議。

    4撤銷對於洋藥的隨意限制與徵稅。各省為禁煙所定章程中,有的條款不利於洋藥貿易。從而引起了英商、英領事與公使的強烈反對。在1896年11月份麻:)藥貿易的條款,而外交部於1897年211日遞交給英方地備忘錄中卻不包含這一內容。為此,朱爾典於1897年214的會談中提出了這一問題。

    唐紹儀解釋說。中國政府認為此次協議是1896年協議的延續,而者對加於印藥的稅收與限制隻字未提,因此,現在地協議也不應該包括這些內容。朱爾典則認為,沒有這部分內容,則等於廢除了現有條約。在317日的會談中,朱爾典甚而表示他不能夠簽訂任何對於廣州官員反覆違約不加限制的條約。但唐紹儀還是堅持反對條約中包含任何反對稅收與限制的條款.並抱怨麻穆勒草擬建議中關於這一內容地用詞含糊。「限制」一詞到底指什麼,並表示,「稅收」一詞包括了各省官員所採取的措施中英方表示抗議的全部,而這些措施只是禁煙運動的自然結果。

    對此,朱爾典解釋說,英方抗議的真正背景是各省官員認為自己有權採取獨立行動,而這些行動又遠離或背離了中英政府所達成協議的精神,英國政府從來沒抗議過北中國中央政府為禁煙而採取的措施;從廣州所發生地事情來看,很清楚,「稅收」並不包括英方感到應提出抗議的所有限制的形式,例如煮膏時限和被允許運入某一特定省份的洋藥數量。為此,朱爾典建議加入象「例如在廣州所實施的」等字樣來解釋「限制」的意思。

    321日,朱爾典將英方修改過的反對限制條款交給唐紹儀,「此項條件准行後,中國應將各省憲所有在廣東等省近准行於印藥大宗貿易之各項限制及徵收他項稅捐立即消除,煙台續增專條現仍施行,自不應另行設立此等限制及他項稅捐。」[71]唐紹儀提出,如果英方同意以從價稅為基礎加增洋藥稅,中方可以考慮接受已修改過的反對限制條款。對此,朱爾典不以為然。3月5日,朱爾典接到英屬印度政府的電報,同意將洋藥稅最高加增400。3月7日,朱爾典轉而提出了以同意將每箱洋藥稅加增到300來換取中方完全接受修改過的反對限制條款。最終,中方接受了這一建議,但洋藥稅的加增同時生效。

    5其它。1897年2月11日遞交給英方的備忘錄中,所提建議的第1款規定印藥、土藥應同等對待。第4款規定中國政府及官員所擬禁煙法令應既適用於土藥,也適用於印藥。第7款則規定中英兩政府有權從各國將來採取地有關鴉片政策中受益。

    對此,英方強烈反對。朱爾典認為,如果同意第1款的話,就沒必要再就禁煙問題進行任何談判了;4與第1款相似,直接所提對印藥做出保障地要求,實際上相當於將英方在鴉片貿易方面的權力都取消了;第7款很明顯是看到即將召開的海牙國際禁煙會而提出的,他指出。英國政府從未允許其它國家對英方與中方的協議進行任何干預,這些協議也已明確不在海牙國際禁煙會的考慮之內。

    對此,唐紹儀答稱,4款是在經過認真考慮之後,認為對禁煙運動的勝利十分必要才加入地,第7條款可以再換種說法。3月21日,唐儀將修定過的47兩款交給了朱爾典。4變為「所定禁煙章程在首先得到英國政府同意之後也適用於洋藥」。

    第7款變為「如環境改變,或出現更好的協議,可提出和考慮對於現有協議進行修改」。朱爾典對於這一修改仍不滿意。他建議將這兩條去除,換成「在3限內,如發現有必要修改這一協議,可由兩國政府相互商酌辦理」

    他甚至以除去47兩款後才能繼續討論其它問題相要.[情況下。唐紹儀堅決不同意以朱爾典的上述建議代替第7款。由於唐紹儀在這一問題上態度強硬,英政府不得不再次退讓,表示將4中的禁煙章程只限適用於零售鴉片貿易。鑒於英方實際上已經承認中國有權為限制鴉片吸食與零售而採取自己的措施,朱爾典同意了這種改動。年418。中英經過幾個月的談判正式簽訂了《禁煙條件》。

    在步出被中國外交部的那一剎那,一件事情發生了。在事情發生後,新出版的燕京日報刊登這張圖片。這張圖片描述了一個靜態地畫面,但卻又把人引向一系列充滿動感的遐想之中,使它幾乎變成了一部電影;而這部電影充滿了如此巨量的歷史意蘊,可以認為它本身就可以映證半個多世紀的中西關係史。

    在這張圖片

    爾典低著頭。以一種奇怪地前傾屈膝姿式「站」在台階上,兩名助手緊緊地攙住他。很顯然,嚴重前傾的重心使他根本不可能繼續保持平衡,如果不是身後如影隨行的助手及時拉住她,她將向世人呈現出一系列劇烈地做一個虔誠教徒的「五體投地」禮,接下來是一連串的前空翻或者側.翻,最後,他將血淋淋地躺在人民大會堂龐大的台階陣列之下,從而結束這一事實上幸而沒有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

    在朱爾典走出外交部之前,他剛剛結束與趙剛關於中國的前途問題的會談。這次會議據說為中英地位談判定了基調,這就是:中國必將崛起,所有阻攔這一行動地人或國家必然被歷史的車輪輾碎。

    上面這段充滿趙剛風格的可怕陳述,並不能說明朱爾典失足的原因。要知道,他這輩子爬過的台階比我等凡人走過的街道都多;而且,在眾目睽睽之下從高高的外交部走下來,如果不是由於丟魂落魄,那麼他就會非常注意自己的每一步,使得每一步都顯得充滿信心、富於風度,從而充分展現一個世界大國的不凡氣魄。

    但事實卻是:他竟然失足了,竟然在全世界的面前那麼狼狽地跌倒了。這一爆炸性的事件,使得政治嗅覺極度靈敏人士馬上意識到:在幾分鐘前結束的會談中,一定發生了什麼足以令他心神迷亂的事情;他的腦袋充滿了那麼多奇異的念頭,以至於無法騰出那麼一小點注意力,去照看自己腳下的路。

    隨後傳出了那個著名的標準答案:把朱爾典絆倒在地的,是趙剛在會談中似若不經意地說出的一句話。「中國人窮是窮一點,但打起仗來是不怕死的。」

    在《禁煙條件》簽訂當日,外交部照會英使,稱度支部已擬定「土藥每百斤徵稅銀二百三十兩,為與印煙加征新稅按值比例相同之稅,並與印煙新稅同時起征」[76]……英使也當即回復外交部,聲明:「所有該條件簽押後,在各口岸或出關棧或在各口岸暫貼印花之印藥,全應按照新定每百斤箱完納稅厘並征三百五十兩。」這樣,《禁煙條件》簽訂之日起,即開始徵收新加增的洋土藥稅。

    2分省禁運洋藥。禁煙條件》第3條規定:「無論何省土藥已經絕種,他省土藥亦禁運入,顯有確據,則印藥亦不准進入該省。」9年718,外交部照會朱爾典,要求禁運印藥進入奉天、吉林、黑龍江、山東和山西。

    朱爾典則表示,只有中方已實施《禁煙條件》第7條並撤消所有各省限制後才滿足其要求。425,北中國政府頒布諭令,要求「不得限制商人大宗貿易,所有廣東等省,於續訂條件以前,所施行各項限制,及徵收各捐,已令立即停止,若再另立名目,徒事苛擾,即與增加稅厘之原議不符,且於按省禁運之辦法有礙。此次禁煙之舉,深得友邦贊成,各該省地方官,必應按照條件,切實奉行,以期次第禁絕,克竟前功。」

    據此,外交部又要求朱爾典答應在江蘇和浙江生效即考慮這一要求。8月7日,外交部照會朱爾典,稱兩廣總督已令放棄戒煙藥計劃,這樣,對於洋藥進入奉天等省的要求就再次提出。428,英國駐廣州總領事致電朱爾典,稱接到兩廣總督公文,內中援引425日的諭旨全文,並宣稱一定會謹遵諭旨。

    鑒於此,朱爾典429日回復外交部,稱根據《禁煙條件》第3條,中國如拿出證據證明中方已有效禁絕這8的鴉片種植,並有效禁止土藥進入這8,他將同意外交部的要求。5月2外交部上《外交部奏分省禁運印度洋藥先擇成效最著數省與英使商定辦理折》,奏陳要求分省禁運情形。

    55日,外交部照會朱爾典,重提禁運洋藥進入奉天等並稱禁運應從811日開始。這一照會附有一份備忘錄與諭令。這份備忘錄提供了吉林等8已禁絕鴉片種植與禁運土藥的證據,諭令則是對備忘錄所言給予了肯定與保障。

    此外,朱爾典深知由於近來禁煙措施嚴厲,東三省土藥已徹底禁絕,而由謝立山的報告可知山西、四川的罌粟種植確已有效根除。基於此,朱爾典同意了中方的要求。這樣,奉天、黑龍江、吉林、山西等八省於1897年511日正式禁運洋藥進入。跡,實際上在三年後趙剛統一全國時,中國終於徹底的擺脫了大煙的侵害。

    在這次中英交涉中,中方的主要目標是通過談判,最終完全禁止鴉片進口。因為北中國政府自己規定的禁絕洋土藥的日期是三年,所以此次談判自始就沒奢望取得立刻完全禁止鴉片進口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說,北中國政府在此次中英禁煙交涉中達到了預期的目的。這在以後的中國外交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此次交涉的第一部分比較順利,第二部分卻曲折多變。誠然,處於弱者地位的中方不斷抗爭,但迫於國際禁煙大勢的壓力,英方也做出了極大的妥協。反映了中國在外交上前進的腳步。此次交涉中,中方外交人員能夠據理力爭,敢於提出自己意見,並始終強硬的堅持立場,可謂實在不易。

    條約達成之日,北方大地已是春暖花開,到處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此時不論是南北中國,都實行了一系列促進生產的措施,幾百年來一直停滯不前的中華大地開始換發出勃勃生機。中華民族開始了新的征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