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大帝國

大道小說網 第五卷 神州風雨卷 第四節 京城流血夜 上 文 / 大肥羊

.    些清朝的王爺恐怕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小動作已得清清楚楚,還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著,一步步走向通往深淵的彼岸。

    經過了一天的喧囂,北京城有些累了,隨著夜幕的降臨,大部分人都進入了夢鄉。只有一些人耐不住寂寞,開始了瘋狂的冒險。子時三刻,幾乎是同時的,幾大王府內都有數量眾多的黑衣人,手執刀槍衝出了紫禁城。一時間,喊殺聲驚醒了熟睡中的京城。

    那些老百姓聽了,都將門窗關緊,有些不得志的,還有一些地痞無賴,都趁著這個機會混水摸魚,北京城立刻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那幾路王爺帶隊的人馬,很順利的就達到了紫禁城,幾家王爺在金鑾殿上碰了面。

    這麼容易得就進來了,這是透著蹊蹺,幾家王爺面面相覷。還是那個年長的王爺打頭,看了看人數,有些疑惑的吻了一句「怎麼才四個,老五、老六、老十一、老十七呢?」

    有個王爺回了一句「都去搶金鋪去了,這些人造反還不忘撈錢。」嘴上這麼說,人卻向後溜,看樣子也想去過過癮。(其實想想也對,這些清朝的王爺以前可以憑借權勢明搶,丟失權勢之後就不能搶了,時間長了自然心裡癢癢的,造反的時候順便在作些其它工作也是好事)

    那老者氣得夠嗆,餘光看見有人想溜就大喊一聲:「老九,你想去那裡。」

    那人聽了。嬉皮笑臉道:「三哥,我想去前門那裡。幫著維護一下秩序。」

    老者氣得渾身發抖:「不要去,我們還要抓住那個姓梁的小子,把他解決了,這京城才算到手。」

    「三哥,我知道了,小弟這就去打前站,把那個姓梁地小子給解決了。」

    有一個人走。就有跟風的,到了後來,竟然只剩下老者還有一些手下人愣在當場。啪地一聲,大門被關上了,偌大的廣場只剩下老這一行人。老者看看四周,不禁淒然「聖祖爺,您看看吧,這就是你的子孫。咱們大清朝,算是完了。」

    老者的話在空曠的廣場裡面迴盪。紫禁城無語,那些飛簷上的龍子龍孫,不過是木雕泥塑罷了,冷冷得看著這個老人。

    大門啪的一聲又開了。剛才溜出去地人又跑了回來,而且跑得十分急迫,很多人竟然撞在一起,在地上還是奮力的向老者這邊爬。老者不敢相信。揉揉眼睛看看,才發現果然沒錯,不但自己的三個兄弟回來了,連另外四個兄弟也趕到了。老者喜出望外,抹了一把眼淚喊道:「聖祖爺,您看看吧,這就是你的子孫。咱們大清朝。絕對不會完的。」

    「三哥,都什麼時候了,你還胡亂說話,你看看對面。」

    老者透過大門看了過去,對面一片黑漆漆的,但是好像有很多亮晶晶的東西存在。而且,地面的微微顫動說明有一支大軍正在逼近。

    「三哥,你的眼鏡哪裡去了,還不帶上仔細看看,過一會你想看恐怕都來不及了。」

    老者急忙掏出眼鏡戴上,這回終於看清了對面地情況,密密麻麻的軍隊像一道牆一樣壓了過來。刺刀上閃爍著寒光,正一步步逼了過來。

    老者看了一會,突然衝出門去,六七十歲的人,竟然迸發出了無比的力氣,跑得比小伙子還快。在他身後,門碰得一聲關上了,那些人認為這樣會安全些。

    一個冰涼地聲音說道:「開火」第一排士兵立刻開槍,老者有些踉蹌,但是還是奮力衝向敵人…。槍聲大作。

    此時的北京城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尤其是前門外大街。前門外大街從明朝中期,就是北京重要的商業中心。此,購買日常所需。人群熙熙攘攘,非常熱鬧。《都門雜詠》記載當時地情況說:

    「五色迷離眼欲盲,萬方貨物列縱橫。舉頭天不分晴晦,路窄人皆接踵行。」這是對荷包巷五方貨物之多,行人一個接一個的繁盛景象的真實描寫。

    從正陽門外五牌樓至珠市口兩側,又是一條筆直的大道中心,大塊青條石鋪成的甬路。石路東側有條蓋板河,以洩雨水,「大街石道之旁,搭蓋棚房為肆」。北京著名的「八大祥」中的瑞增祥、瑞林祥、益和祥等綢布店,就開設在大街地東西兩邊。它們專門經營綢緞、布匹、毛絨、皮貨。五牌樓底下是專以賣鮮果而聞名的正陽德。三九嚴冬,可以在這家店裡買到清香可口的大西瓜。緊靠著正陽德的是九龍齋。這家店舖專門出售北京人最愛喝的飲料——酸梅湯,一到盛夏,店裡店外便擠滿了人。

    可是現在,已經被人搶得片瓦不剩,有些人搶完了之後順手點了一把火,將這些百年老店燒成白地。

    而東西兩側更加淒慘。「大街東邊市房後有街曰肉市、布市、瓜子店。」正陽樓、全聚德、鴻賓樓、德雲齋等有名的飯莊全聚集在此。在眾多酒家和飯館的包圍之中,是北京最早的戲園——查樓。清《宸垣識略》云:「查樓在肉市,明臣寶查氏所建戲樓,本朝為廣和戲園詩道:「春明門外市聲稠,十丈輕塵擾未休。雅有閒情征鞠部,好偕勝佔上查樓。紅裙翠袖江南艷,急管哀絲塞北愁。消遺韶華如短夢,夕陽簾影任勾留。」這首詩反映出昔日查樓的繁榮盛況。

    這些也被歹徒搶得一乾二淨,照例一把火,三百年的戲院,兩百年的全聚德金贖回與大火之中。

    在大柵欄街上共有商店四十餘家,其中有不少是馳名京華的老字號,如以自制丸、散、膏、丹聞名全國的樂家同仁堂藥店、過去專為王公貴族做朝帽緞靴的東昇帽店、以及內聯升鞋店、長和厚絨線鋪等。除此以外,北京的古董、珠寶、錢莊多設於此地。

    因為此地為大商家密集之處,那些歹徒自然是十分眼紅裡面的金錢財寶,就連那些藥材也是價值連城的東西。可是在這裡,他們遇到了對手,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子指揮著幾百號人,愣是把這條街防守的滴水不漏,那些人沖了幾次都無功而返……。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