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大帝國

大道小說網 第八卷 世界大戰卷 第四節 烈日要塞 下 文 / 大肥羊

.    晚,其中一門炮架設完畢,目擊者說它有矮胖的炮管,巨瘤般的制退機筒,正張著洞穴似的炮口等待突擊蓬蒂斯堡壘的命令。炮手們俯伏在地上,以墊料護衛他們的眼睛、耳朵和嘴,在離炮位270米遠的地方準備發射這門電控大炮。

    晚6時30,第一發炮彈的巨響震撼列日。炮彈的弧形彈道高達米,60秒鐘後命中目標。炮彈爆炸時塵土、碎片和硝煙形成巨大的圓錐形,升入300米的高空。炮兵觀察員從教堂尖頂或氣球上進行校正,使炮彈「逐步接近」目標。比利時守軍聽到炮彈降落時發出的呼嘯聲,感到爆炸聲越來越近,像在自己頭上爆炸似的。

    他們的恐怖也一陣高過一陣,炮彈終於在他們頭頂上爆炸了,鋼彈頭擊穿工事,天花板坍塌,坑道阻塞,地下室內到處是火焰和瓦斯,爆炸聲和喊聲混雜在一起,彷彿世界末日即將來臨。在擔心下一發炮彈擊中的高度緊張狀態中,人變得「歇斯底里」起來。

    炮擊持續了24小時,蓬蒂斯堡壘中45炮彈,坍毀不堪,於日為德軍步兵攻陷。同一天,另有兩座堡壘也告陷落。戰至14日,城東和城北兩面的堡壘全部失守。

    攻城臼炮接著前移,一門大貝爾塔炮被拖過市區去打隆森堡壘。列日的下院議員塞勒斯坦;當布隆先生這時恰巧在聖皮埃爾廣場,看到廣場拐角處出現「一門大炮。大得簡直叫人不能相信自己地眼睛,這個怪物分成兩部分。36匹馬拖著,人行道都給震動了。群眾看見這件非凡的怪傢伙,個個目瞪口呆,異常驚愕。到達阿夫魯瓦公園後,德國炮兵小心翼翼地把炮架起來,並審慎地作了瞄準,接著傳來可怕地爆炸聲。人群前倒後仰。地動山搖,宛如發生了地震,附近的玻璃窗全部震碎」。

    戰至612堡壘中已有11個失守,只有隆森堡壘尚未陷落。當天有一枚炮彈命中隆森,在彈藥庫上方爆炸,引爆了整個彈藥庫。德軍打掃戰場時,在一堆破碎的裝甲炮塔和冒煙的水泥工事中,發現勒芒將軍被壓在一大塊磚石下面。看來已經氣絕身亡。其實勒芒將軍還活著,只是被震昏了。他甦醒之後,被送到馮.埃姆米希將軍面前。勒芒交出指揮刀說:「我是在昏迷中被俘的,務必請在戰報上說明這一點。」

    「你的指揮刀並沒有玷污軍人的榮譽。」埃姆米希答道。同時把指揮刀還給將軍。

    列日之戰後,比利時再也沒有能力阻止德軍地前進,大約一百萬德軍瘋狂的向法國巴黎挺進,這一數字比原來多40萬。而在巴黎防守的法軍人數只有三十五萬左右,八十萬法國人正在奮勇衝擊德國人的防線,在那裡有一條通往德國柏林的路。

    旋轉門出現了,在門的兩側,都有一個壯漢在拚命的推動,到底誰會最先倒下呢?

    在中國首都北京內,總統趙剛正在同軍方商議對俄國人的軍事計劃。雖然中國的鐵路建設進行得如火如荼,但是在向中亞地通道上修建上萬公里的鐵路還是有些困難,沒有人願意向這些沒有商業價值的地方浪費金錢,而軍方也不可能為這次戰鬥買單。

    所以,在開始戰鬥的時候,中**隊走地是精兵路線,在中亞不停的騷擾俄國人,讓他們疲於奔命,一旦俄國人承受不了的時候,再與俄國人通過談判得到一些實惠,這就是趙剛當初的想法。

    但是實際上,當世界大戰開始地時候,趙剛不得不修改了自己的作戰目標,俄國人與法國人一定要左右夾擊德國人,那樣的話,俄國人在西伯利亞的防禦能力會大打折扣,而且英國人肯定要藉機拿回印度北部地區,俄國人甚至可能將西伯利亞拱手讓出,然後換取中國的中立甚至參戰。

    本照這種想法,趙剛加強了對中亞的兵力,韓興華中將本來只有三萬多人,一下子增加到了六個軍二十五萬人的規模,而面對地俄國人只有十八萬人,看來俄國人戰敗只是時間問題,趙剛這個時候,並沒有想到,俄國人的本性-對領土的狂熱。

    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俄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從興高采烈的群眾和開拔的士兵高唱《帝國萬歲》等歌曲開始的。開往前線的軍列上都用粉筆寫著「聖誕節回家」的題詞。所有的俄國人都滿懷信心地期待著一場短暫而又勝利的戰爭。

    但是,他們不會發現自己捲入了一場持久的、殘酷的戰爭折磨之中,在這場戰爭中損失的財富和傷亡的人數是前所未有的,這場戰爭同樣摧毀了社會制度和政治結構。530,沙皇簽署全國總動員令時,他向大臣們說:「想一想你們要我承擔的責任吧!想一想千千萬萬個被派去送死的人吧!」當時,他幾乎沒有認識到他正在簽署數百萬人而不是數千人的死亡通知書,其中還包括他的家族和王朝的死亡通知書。

    為防止中國侵略或聯合英國,俄**隊的參謀部好幾年裡一直在精心策劃.在他們的頭腦裡,動員五百萬軍隊的俄國,是不會戰敗的。在一個月時間內,俄國人令人驚奇的聚集起了兩百萬軍隊,在中亞的兵力一下子達到了六十萬。

    如果中國面對的對手不是俄國人,而是德國人,或者法國人,英國人,那麼韓興華就可能要接受一場失敗,但是對面的俄國士兵究竟是什麼樣的裝備呢?1899年夏一位俄國將軍中對此作了生動的

    想一想參加中亞戰鬥的幾個步兵團吧,他們中三分之一的人沒有步槍!這些可憐的傢伙在暴風雨般的榴霰彈片中耐心等待,等待著拾起倒下的同伴的步槍。他們在這樣的條件下居然毫不恐慌,這真是一個奇跡。……這種磨難我們的士兵要忍受多久呢?

    所以,韓興華在三倍於己的俄軍面前,頑強的站住了腳跟,但是如果不加派援兵,那麼這位中將就會被俄軍擊敗,然後俄軍順著河西走廊……。

    戰爭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你可以決定他何時開始,但是永遠也不會猜到她何時結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