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大帝國

大道小說網 第八卷 世界大戰卷 第十一節 坐山觀虎鬥 文 / 大肥羊

.    先想到的自然是俄國人,而德國人想到的是英國人,人很巧妙的推脫了:「與美國人的協議中,不得攻擊盟友的同盟。」地球人都知道,現在中國和美國是什麼關係,難得中國人竟然一本正經的講中美友好了。

    不過,中國還是派出了一隻三十萬的軍隊,開始對印度北部的俄軍進行攻擊,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而且,中國還派了長勝無敵的海軍,前往菲律賓,替西班牙守衛這塊神聖的土地。

    不久澳大利亞出現了大量的中國移民,在龐大的艦隊面前,澳大利亞很快就接受了新的移民政策,前來定居的中國移民享有與原住人口相同的待遇,相信不用幾年的時間,中國人就會超過白種人成為澳大利亞的新主人。

    趙剛的想法很簡單,把戰爭長期化,殘酷話,讓這些歐美列強拼光耗盡,然後開始自己的霸業,讓中華重新成為世界的主宰。

    不過,在趙剛面前,最大的難題就是美國,經過了初期的海陸大潰敗之後的美國,利用停戰的喘息之機,開始大規模的發展軍事,而它的潛力也表現無遺。當時美國有人口8200萬人,僅次於俄國8500人,這些人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可以很輕鬆的成為士兵。

    歷史上,美國兩次挽救了英國和法國,而且在戰爭後期,其他國家都在苦苦支撐的時候,美國顯示出了巨大無比地戰爭實力。對於這樣的國家。趙剛是最不願意碰到地,但是如果不在美國還沒有完全成長之前削弱他的話。那等到成長起來之後,中國將面臨一個強大的可怕的鄰居,而且從某種角度上說,這個鄰居可是十分險惡的傢伙。

    目前這種情況可以說非常之好,美國的西部被自己的實力掌握著,對這片土地上地一切進行瘋狂掠奪,得到的資源有力的援助了中國西部的建設。如果再過一兩年的話,那麼中國將擁有一個繁榮的西部。

    而美國人,將擁有一個荒涼的被嚴重破壞的西部,而且占總人40的西部流民將湧入東部,美國地經濟將變成一團糟,在沒有希望的通貨膨脹和高失業率下苦苦支撐,根底淺薄的美國將四分五裂,然後再用三十年時間重新開始建設美洲的西部,變成中國地一個行省。

    也許就是看到了這種危險。所以美國人才做出這樣的行動,前幾天,美國總統特使進京,向中國提供了十億美金的無息貸款。另外,對某些未經中國政府同意就擅自出現在美國的中國士兵表示了強烈地抗議。並且聲稱,如果中國政府不能妥善處理好這件事情,那麼美國將會立刻與中國宣戰。並且決不妥協。

    考慮到自己國家的現狀,農民人數太多,受教育程度低,雖然在戰爭初期可能會大佔上風,但是,在後期與美國無法比拚,趙剛接收了美國人的好意。退出了富饒的美洲大陸,一切收取物資換取彈藥的行為都被取締了,不過黑市是取締不了的,總有些人為了錢財不惜鋌而走險。

    不過,對於被拋棄的日本人,他們並沒有這種想法,在他們地信念裡面,只有一樣東西是最寶貴的,那就是土地。土地對於他們來說過於重要了,甚至可以用人命去添,一千萬的日本人在天皇的號召下,前仆後繼的來到了美洲大陸,然後進行短暫的軍事培訓後與美國人進行戰鬥。

    由於武器裝備落後,日本人的傷亡比一般是美國人的2以上,但是,日本人發揮了天性中的服從,開始在美國開始了漫長的對峙,兩百萬日軍在前線血肉橫飛,後面是更多的日本百姓在艱苦的開挖戰壕,如果從天空上望過去的話,美國好像是被一道長長的蜈蚣分成了兩半,一道一千公里的戰壕出現將美國分成了東西兩半。

    當天造防線挖好之後,美國也迎來了艱苦的日子,傷亡率急劇上升。前進的勢頭被頑強地日本人擋住了。

    在美國參謀部,一場最高級別的軍事會議正在進行,鑒於正面無法突破日本人橫貫千里的防線,所以一場代號雷霆的大規模軍事行動正在醞釀中。

    作為這一計劃的策劃人,老麥克阿瑟正在興奮的講解著這個軍事行動計劃。

    「通過鐵路,我們可以將八十萬軍隊集結到加拿大南部,繞開日本人的防線,出現在他們的後側,一舉將其擊潰。」

    而在幾千里之外,另外一場軍事會議也在進行,某個日本將領也在興奮的解說著自己的計劃

    「我們可以集結起五十萬軍隊,繞開這道防線,解決高傲自大的美國人。」

    如果天上有神仙的話,可以看見有兩支龐大的軍隊浩浩桑桑的出發,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兩隻軍隊將會迎頭相撞,然後捧出絢爛的火花。

    1900年9月下旬.日軍與美:+.打美軍駐守的溫哥華外圍防線.其中比較著名的戰鬥就有洛基山攻堅戰。洛基山這座位於溫哥華市區東面的天然屏障.有效的阻擋了日軍前進的腳步.日軍先頭部隊的每次行動都在美軍偵察小隊的嚴密監視中.

    美軍的偵察小隊就在海拔330的洛基山頂上洛基山山峰上的美軍偵察小隊恨之入骨.欲必除之而後快.因此佔領洛基山成為日軍的第一進攻要素。只有佔領了洛基山,才能切斷美軍在此一線的耳目,日軍反而居高臨下,可以用望遠鏡直接觀察市區情況並能控制這裡的大片範圍。

    )at;g(k1v『

    高大的洛基山在明月地輝映下就像一幅巨大的山水壁畫一樣矗立在溫哥華郊外地東方,群山高聳。地勢險惡,遍地是裸露的岩石。幾乎沒有上山之路。美軍在山上建立警戒哨所,不僅能監視著日軍的一舉一動,還可以觀察到日軍登陸後在沙子口一帶的活動情況。該警戒哨所與北面的孤山哨所遙相呼應,在整個防禦線上起到美軍掌握全局的耳目作用。日軍視其眼中釘,肉中刺。若能攻下洛基山,則可在此制高點上俯視溫哥華市區,特別是對觀察美軍的主防禦線部署情況大有益處。況且還可以為海上地第二艦隊提供炮擊目標的方位。日軍師團司令部決定在928前後攻佔洛基山。:

    ]+h#

    日軍第四十六聯隊第四中隊於28日凌晨1時許。從石饅頭山附近出發,準備佔領洛基山東北側的標高102高地。第十一中隊也於3時與會合。部隊聽說在昨天這裡曾有78名美軍在此警戒,於是馬上派出30餘人的先遣隊搜索前進。在先遣隊後方是部隊主力,後面20米的掩護部隊是古森中尉帶領的工兵分隊。

    該中隊沿著標高102高地至南方谷地的山體行走。然而山體陡峻且附近全是巨大的岩石,幾處斷崖讓日軍在行走期間動不動就來到懸崖邊。由於是夜間行軍,無法與其他部隊聯絡,只好擇路而行,部隊不得不多次停止前進,尋找方向。凌晨330。日軍在行進中突然遭到步槍的射擊,很快又沉寂下來。日軍辨不清打槍地具體位置,中隊長便派出一個15人的小分隊在高地的東南方山腳一帶搜索-o#^t;b

    a.z

    4時30,中隊還在高地的北側山坡上行進中。不料又遭到美軍地一陣猛烈射擊,日軍只好就地臥倒並仔細觀察周圍地形。接近始微微變白,日軍已能看清20~30距離外的景物了。發現美軍集中火力射擊中隊主力的位置,日軍隊伍中有人倒下。日軍在未搞清美軍有多少人的情況下決定繼續前進。

    這時遠處地山崖上有23名美軍士兵在向日軍射擊,日.+令先頭分隊就地射擊掩護,一面讓部隊繼續前進。可從槍聲判斷美軍應該有230之多。雙方就地展開激烈的對射。a

    5時20,日軍中隊長腿部中彈倒地,他仍大聲命令部隊衝鋒,喊聲引來了美軍的無數槍彈,一發子彈又擊中他的左腹而斃命。岡千太郎中尉代替指揮。數分鐘後衝至美軍陣前40米處時又中彈倒下。530許,天色大亮。當日軍各個小隊攀爬到距美軍陣地前15米處時,日軍在近乎垂直的山崖上發起衝鋒。

    只見美軍士兵依然在猛烈的阻擊著,許多日軍士兵被擊中後滾落山崖,不死也得摔死,日軍的傷亡在增大,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極大地代價。日軍感到正面強攻不行,應從側面或後背迂迴包抄。5兩名日軍從山的背坡爬上來,向美軍戰壕內投擲手榴彈,很快被美軍擊斃。日軍乃改變戰術,以大部隊在高地的東側猛攻吸引美軍的注意力,同時派眾多士兵爬上高大突起的巨石,來到美軍據守的上面,在美軍的頭頂上向下射擊。|

    5時50,日軍派出敢死隊帶著日本旗(日軍也是利用這面旗來向指揮部通報該地已經攻佔的消息)冒死爬上山崖,同時日軍還集中數名優等射手封鎖山崖方向的美軍。日軍利用巨石作掩護,慢慢地接近山頂。另一隻日軍小隊為配合作戰,也從高地的西北側包抄過來。

    激烈的戰鬥一直持續到上午10時,日軍的大股部隊集中700處,並不斷地向山上的美軍射擊,美軍遭到日軍三個平面的射擊,終於頂不住了,於上午11時30分在山頂.:>日軍第四中隊俘虜了15名美軍士兵;11時40,在山體鞍部抵抗的美軍也放下了武器。12日軍全部攻佔了洛基山一帶高地。此次戰鬥共俘虜美軍士兵58名,繳獲大批武器彈藥。日軍有24名官兵陣亡,近百人受傷。3ura0n:

    9月28,日軍攻佔美軍第一道防線,士氣為之一振。

    根據美軍史料記載:美軍在9月19日派遣斯萊爾少尉率8士官、50名士兵來到洛基山高地一帶,負責監視日軍的動向並觀察位置。20美軍小隊在洛基山上建立了5防禦工事。26日開始向山上運送彈藥、糧食和飲用水。一天的工夫就送上去子彈6萬發、手榴彈枚、照明彈2c及足夠堅持8的食品和水。25警戒指揮官拉保夫中尉與信號通訊部隊(1名少尉、6名士兵)一起來到該高地::.並與駐守在洛基山高地上的美軍合併。兩位戰地指揮官規定在作戰方面由斯萊爾少尉指揮,在美軍是否撤離或投降則由菇拉保夫中尉決定。

    zp

    28拂曉前,山頂上的警戒哨發現日軍試圖爬上洛基山主峰,便向已經爬到半山腰的日軍先鋒部隊開槍阻擊。拂曉時分,山體的側面、背面也出現了日軍的身影,23個日軍小隊從山體的三個方向|||美軍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用排子槍多次打退日軍的進攻。鑒於日軍在三個方向上對美軍壓制射擊美軍漸漸地守不住了。

    上午11時後,菇拉保夫中尉的警戒哨兵向日軍投降了。但斯萊爾少尉的部隊還在山頂警戒哨所的後方陣地上堅持抵抗,不久因日軍包圍上來,鑒於美軍兵員不足,無法繼續抵抗下去,遂決定投降。此戰美軍陣亡2,3人受傷。還有數名美軍士兵在1名士官的帶領下順山崖上的的吊索滑下,逃出日軍的包圍圈,返回市區裡。

    當時美軍指揮部對洛基山失守頗為不滿,認為洛基山是美軍天然的重要的警戒哨所。沒想到在山頂處有一個步兵小隊都沒有守住,實在可惜。這也是日軍充分利用夜間悄然逼近洛基山,趁其不備發動突然攻擊的結果。另外,美軍在洛基山上的5防禦工事因山體的地勢原因分佈不合理,相互無法支援,有多處火力死角,造成美軍防禦力量分散,達不到一定的火力密度,使日軍能利用山巖的掩護接近山頂。

    不過美國人還是十分自信,認為憑借自己的軍事優勢,一定能夠把日本人全部消滅在溫哥華。幾天後,美軍的大部隊與日軍的大部隊幾乎同時趕到,大吃一驚的美日雙方立刻開始了對洛基山浴血雨雪爭奪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