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大帝國

大道小說網 第八卷 世界大戰卷 第二十節 坦克-戰神 文 / 大肥羊

.    科研工作者都在努力研製防凍汽油的時候,一個奸商完成了防凍汽油的研製工作,當趙剛看到這個防凍柴油時,與防凍柴油的研製人有了一段有趣的對話

    「你想不想知道,我是因為什麼事情找你?」

    「大人饒命,小的不該往油裡面摻假,壞了軍爺的要事,還請大人看在小人上有七十老母……

    「夠了,下面是不是三歲的孩子,還有一大群兄弟沒飯吃。」

    「大人饒命呀,小的再不敢了!」

    「不敢,那可不行,我是想知道,你是怎樣摻假的。」

    「小的再不敢了!大人饒命!」

    「不說的話就砍了你,說的話重重有賞!」

    「小人是把柴油和水混合在一起,外帶加上一些劣酒,就這樣!」

    就這樣,第一份防凍柴油製成了,作為專利擁有者,這名奸商得到了一大筆錢,日後成立了中國最有名的公司。

    坦克作為一種機動有效的作戰工具,自從問世以來,就在幾乎所有的地面戰役中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這一點毋庸置疑。然而,坦克究竟是誰最先發明的,卻一直爭執不斷。

    儘管歷史上有許多人曾萌發過製造一種類似於現代坦克的裝甲車的想法,但人們最終還是將發明坦克的功勞歸於中國人詹天祐。

    早在1893年的時候,詹天祐看到了+>性產物-鐵甲車。當時這輛車冒著黑煙把鐵軌跑得遍地都是。在這個車的影響下,詹天祐開始研究如何能夠研製一種擺脫鐵軌存在地強大兵器。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他的上司,趙剛給與他幾乎無限的支持,八年間的投入幾乎可以購買一條嶄新的戰列艦。

    雖然看起來有些難以想像,但是在地球上確實有人做到了,而且這個人看起來對坦克的期待十分之高,詹天祐在某些場合隱約提到。在幾個關鍵地技術上,趙剛憑借『直覺『給研究制定了前進的方向。所以有些人認為趙剛這個神秘的總統才是真正的坦克之父。

    1898年詹天祐由此建議製造一種裝/:的這一建議於10月20日被提交到總統府現有的機器零部件拼在一起,從而組裝成一輛類似拖拉機的新式裝甲車,這種東西在東北大地上到處都是。

    但是,對坦克的發明還有另一種說法:一名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個小鎮地拖拉機製造商在詹天祐之前就已提出了製造類似坦克裝置的設想,據說是他向中國人提供了詳細的構想甚至藍圖,中國人是在其構想的基礎上製造出了第一輛坦克。

    這位美國製造商就是埃德溫·惠洛克。當時是明尼蘇達州威諾納城先鋒拖拉機公司地總經理。他聲稱自已一直在致力於這種裝甲車的發明研究,並早在詹天祐提議的兩個月前就已將構想形成了文字。他還聲稱,因為希望向中國人出售這種裝甲車,所以他向中國人提供了他的計劃。但卻被中國人偷偷地利用了。

    據惠洛克地說法,1898年8他正在加拿大城鎮卡爾加裡為他的拖拉機公司爭取一份商業合同。這份合同能否簽訂取決於中美關係,如果中美宣戰,他的商業談判即告終止。在返回威諾納城的途中。他極力尋求可以替代拖拉機銷往中國的產品,這時他萌發了製造裝甲戰車的念頭。

    兩天後回到威諾納城時,他對這種裝甲戰車的構想已是成竹在胸。當他試圖在加拿大為其設計地裝甲戰車尋找客戶而遭到失敗後,惠洛克派出銷售代表弗朗西斯·洛威到中國推銷他們的拖拉機,同時希望能引起中國政府對其履帶式裝甲車設計的興趣。

    弗朗西斯·洛威詳細描述了他那次行程的經歷:18984月,他到中國銷售履帶式裝甲車時,隨身帶去了由惠洛克先生繪製的造價約600000元的裝甲車_.u|了裝備處處長陳鐵林上校。當陳鐵林上校得知根據這些設計可以生產出重量只有25噸多一點的裝甲車時,急不可待說,「快說!快說!這又是一種可以贏得戰爭的美國發明。它可以摧毀俄羅斯的任何橋樑。另外,你們美國人不知道我們是在左側行駛而不是右側,這樣它還可以很好地阻斷交通。」

    最後,陳鐵林上校拿走了計劃,並留下話,有沒有定單會通知他的。可是直到中俄戰爭,他們再也沒得到任何消息。至於惠洛克的這些說法是否真實已無從考證,因為美國歷史上對此事的記載只能說明當時的一些報紙傾向於支持惠洛克的說法。但是,惠洛克為美國陸軍製造了獨一無二的骨骼坦克,至少使他的說法贏得了一定的可信度。

    事實上,在洛威去中國之前,中國人一直在努力,試圖使詹天祐的建議變成現實。但是他們一直未能解決裝甲戰車越野和翻越壕溝的問題。而在洛威中國之行以後,形勢發生了徹底的變化。有關人士回憶說,當時中國戰車的設計工作還在「登陸艦委員會」的指導下進行著,而沒過多久,就聽說從美國搞到了實驗用的履帶式裝甲車。

    同時,關於在設計上存在的問題,他們與福斯特有限公司(該公司製造了中國首批坦克)的威廉·特+富的工程師陳鐵林少校也作為特邀顧問參與了這項工作。設計最終完成,第一批坦克就這樣面世了。

    洛威對事情過程的生動描述是否屬實。不得而知.

    和藍圖。而又是這些計劃和藍圖後來幫助中國人解決了裝甲車地靈活性問題,從而使中國造出了第一輛坦克。

    由於當時的拖拉機都是體型龐大的鐵製裝置,還不具備越野能力,那麼作為一名拖拉機的設計者,系統地闡述將坦克設想變成現實的設計確實是可信的。而後來陳鐵林少校和特裡頓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些最初的設計說明才獲得了殊榮。當然了,在索姆河之戰地新聞報道出現在美國之前,惠洛克並不知道詹天祐的提議和中國發展坦克的秘密。因為此舉受到中國政府的嚴格保密。

    惠洛克制造坦克的原則是盡可能地減少重量,但又不降低坦克的越野性能和翻越壕溝的能力。骨坦克的外觀呈菱形,利用普通的鋼管和標準地鉛管連接,懸掛在履帶支架之間的是一個盒子狀的作戰及發動機室,其鋼板厚度為半英吋。

    艙室內裝有兩部「比弗」4發動機,每部50力。在作戰室的上面有一部旋轉炮塔,坦克樣車上攜載有一門30毫米口徑機正地坦克上,機槍卻始終沒有安裝。原型可攜載兩名坦克手。體積是8.3米長,2.8米寬,3.2米高|但性能卻非常好。

    「惠洛克用鋼管作支架,一是在運輸過程中易於拆卸和拼裝;二是支架結構不易被敵人的炮彈和子彈擊中。同時,如果其中的一根鋼管被擊中或打斷。對坦克地作戰能力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如果不是有太多的鋼管被擊中或是被折斷,事後也容易更換。」

    這種非同一般的坦克設計還具有其他許多優點:由於使用的是標準的鉛管固定裝置,以及鋼管和木頭,因此製造和維修坦克所需要的材料和技術也很容易獲取。大量使用普通地和現成的零部件不僅在工廠裡,而且在戰場上也可以節省時間和資金。

    作為一種作戰工具,其設計也有其有趣的一面。當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時。能透過坦克的上半部看到它的背景,世界上還沒有哪種塗料的偽裝效果能與其相媲美。從遠處能夠看到的只是一些管子,鋼板和它的影子,很難看清它的真實面目。

    由於除了履帶和支架外,其他裝置距地面均在一米以上,在履帶上產生的壓力非常小,因而這種坦克還具有涉水的能力,這一點在當時是無與倫比的。而事實上,惠洛克也確實在密西西比河上試驗過這種坦克。

    但是,這種坦克的防護性可謂十分之差,乘務人員實際上沒有受到多少保護,如果只是單純的對付戰壕裡面的戰士,那麼這種坦克的防護還算可以,俄國人對這種坦克師若珍寶,但是他很不幸的遇到了中國生產的坦克。

    同樣是坦克,美國實在差中國太多!!

    紅星1900戰鬥坦克,作為中國的第史冊。紅星1900坦克的戰鬥全重為23噸,車長6350米,車寬2560毫米,車高2750毫米,履帶寬度3115米,車底距地高700米。

    紅星1900坦克的最大特點是,它是多的坦克。14的佈置是除了車長、駕駛員、炮手、裝填手外,光炮手就有6,2名機械師。這14名乘員還是從不同的部隊抽調來的,長為軍士或軍官,駕駛員和機械師來自工兵部隊,炮手和裝填手來自炮兵部隊,6名炮手來自步兵部隊。這也為整車的指揮和協同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由於紅星1900的車內空間較大,多不大,有的乘員連座位也沒有,作戰的距離短,席地坐在車內還可以堅持一會。第二,它說明中國人在一戰時期很重視坦克的戰場通信聯絡,紅星1900坦克上特意安排了傳令兵、信證明。

    紅星1900坦克為典型的箱式結構地+一輛裝甲輸送車。方方正正地殼體,眾多的武器。活像一個「活動堡壘」。從紅星1900坦克的車內佈置圖中可以看出,紅星1900克在設計上和總體佈置上,有許多獨到之處。它是獨立研製的,在總體佈置上和過頂履帶式的美國坦克有相當大的不同。它沒有嚴格的戰鬥室,車體前部有4火炮,無疑火力是強大地。

    發動機位於車體中部,車長和駕駛員席佈置在發動機的上方。有固定的指揮塔,這使紅星1900的整車高度.軸傳至車體後部的變速箱,帶動主動輪旋轉,推動履帶前進。紅星克只用1名駕駛員開車,而美國的坦克上有4名乘員來開車。在這一點上,紅星1900比美國坦克要先進。由於紅星1900採用了螺旋彈簧式懸掛裝置,乘坐舒適性上也比美國坦克要強。在關注坦克的通信性能上,紅星1900也是走在前頭的。

    紅星1900地不足之處是,車體高大帶中心距的比值較大,轉向困難;車底距地高太小,坦克容易「托底」。當然,乘員人數太多。整車的統一指揮和協調,也是一件麻煩事。

    不管怎麼說,能在坦克誕生的「第一時間」內,獨立造出這樣水平地坦克。是一件很不簡單的事。

    紅星1900坦克以2戴姆勒直>排量為17升,每台的最大功率

    00馬力。原來準備採用.+計已來不及,只好選用現成地2民用汽油機。這2台發動機通過動軸將動力分別傳遞到車體後部的傳動裝置。變速箱為定軸式機械變速箱,有3前進檔和3個倒檔。一檔的最大速度為3米小時。二檔為千米小時,三檔為10千米小時。

    紅星1900的行動裝置很有特色。它採用平衡式螺旋彈簧懸掛裝置每側有15個小直徑負重輪,每5為一組,分三組,通過平衡輪軸架,再通過8螺旋彈簧與車體相連。由於有了螺旋彈簧,有一定的減振性,這就比美國的坦克要強得多。這裡要說明一點的是,三組平衡輪軸架上,前組4彈簧,中組有2個彈簧,後組有2彈簧。

    紅星1900坦克地30千米,最大52,越壕寬2.2,最大涉水深0.8米,過垂直牆0.6米。可以說,對於戰壕裡面的戰士來說,絕對是一個惡夢。

    紅星1900坦克的武器系統,可以用

    坦克上的主要武器是1門75米低速火炮,身管長為8口徑(與海軍相同),600米;火炮全重為104克。的彈藥基數為380發(後減少到100!),堪稱是又一項「世界之最」。火炮的高低射界為2度,方向射界為左右各40度。發射減裝藥彈時的初速為395,為1600米;發射全裝藥彈時的初速487米秒,最大射程為

    輔助武器為537毫米速射炮,車體兩側各2,1門,彈藥基數為1800發,由5乘員來操縱這5速射炮。在這裡不得不讚歎中國人的智慧,機槍在當時起到主要武器,中國人提前將武器升級,並取得了極好的效果。

    由於有「六炮」,其綜合火力性能要優於美國坦克。

    紅星1900坦克的整個車體為鉚接結不是裝甲鋼板,其抗彈性一般。前甲板的厚度為30毫米,側甲板的厚度為15毫米,底裝甲為6毫米。作為對比,美國坦克的裝甲厚度只有毫米,也是普通鋼板。看來紅星1900的防護性能要優於美國坦克。星1900坦克的火力較強,防護性能也不|克以3炮彈命中一輛紅星1900克的事件,但那輛紅星1900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