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大帝國

大道小說網 第九卷 盛世卷 第四十四節 赤字搞教育 上 文 / 大肥羊

.    在幾十年後看來,趙剛陛下的所作所為是值得讚賞的時,所要克服的困難是很大的,尤其是當政府出現財政危機的時候。第一個跳出來大罵的,就是新任財政部長唐悅良。

    「陛下,你要是再亂搞,會把國庫的錢全部折騰光的。」

    而皇帝陛下對這樣的指責沒有任何表示,因為唐悅良說的有道理,另外他還在吃飯。示意傭人拿杯水給白髮蒼蒼的老部長,皇帝陛下的嘴裡吐出了鋒利的毒刺。

    「我們家好久沒人演戲了,這次讓他演個夠!」

    如果老部長聽到這句話,估計就會直接享受殯葬一條龍服務了,不過還好,皇帝陛下的聲音與老部長相比小了不少,而僕人也恪守自己的本分,從而避免了一次內閣危機。

    起因是趙剛提出的大圖書館計劃,趙剛這麼提議的原因在於,作為一個現代國家的基本要件在於

    人民對國家認同、國民識字程度、國民獲取知識渠道的暢通。

    這三部分是一個現代國家最起碼的要求,至於是否實現議會民主,國民一個個遵紀守法暫時並不重要。這好比美國這輛汽車的外觀和性能比中國這隻老馬車優越,於是人們就拚命引進了美國這輛汽車的外觀(各種制度),卻完全忽視了老馬車動力和車地盤(國家認同、國民識字程度、國民獲取知識的途經)地嚴重缺陷。

    所以,搞現代民主之前中國要做得就是先得準備現代化基礎要件。蠻荒時代美國國民獲取知識的途經主要是圖書館。舊大陸知識地積累和沉澱基本上跑到美國的圖書館裡。這比起中國那些私塾中僅有的四書五經儲藏量豐富的得多了!

    國家級超級圖書館、地方圖書館、超級地區工業中心、超級國家實驗室這些東西對美國人的影響有多大,看看愛迪生。萊特兄弟就知道了。要知道一個國家超級圖書館、一個國家超級實驗室的作用可比一兩支精銳部隊強多了…

    在趙剛的計劃中,不但每個市要建設市級圖書館,而且具體到縣鄉都要建設圖書館,就連鎮也要建設建議地圖書館,這個開銷可太大了,沒有幾千萬下不來,而且以後每年都要投進去幾百上千萬。這個錢。太驚人了!

    如果這件事情不歸唐悅良管,那唐悅良也懶得到趙剛這裡大鬧,不過問題恰恰在於,這些錢是要他這裡出的!

    「圖書館」問題屬文化事業,政府自然要加大在文化事業上的預算投入。雖讓當初制定政府職責的時候,科、教、文、衛全部被寫進去了呢,既然「教」屬於政府的職責,拿這個巨額開支肯定市政府出的,這樣的話政府在預算的制定上就存在大問題了。

    在1905年的中國。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了750元,按照與英鎊1:12匯率,折合62.5英,占世界經濟的18%。

    各列強工業生產占世界的比重分別為:

    中國——18%(產值750中元。1914數據)

    德國——27%(產值1125億中元)

    英國——24%(產值1000億中元)

    美國——12%(產值500中元)

    法國——6%(產值250中元)

    俄國——3.6%(產值150中元)

    註:全世界工業總產值為2800億中.

    財政方面,1905年,中國財政收入l,12億中元

    財政支出11.7億中元。這麼多錢還不夠嗎?趙剛把自己地疑問小心翼翼的提了出來。以避免這位老臣受到強烈刺激,被送去急救。

    唐悅良按奈住心情,一筆筆的算了起來

    其中,文教科技支出達3中元,占總支出的25%。

    行政費用及其他開支支出2中元,占總支出地16

    基本建設和政府投資3.4億中元,占總支出的30.1%|2.2億

    國防支4.2億中元。占總支出的32%。

    列完這些支出之後,老財政部長氣喘吁吁的說道:

    「這樣還不算其它的支出,政府支出已經變成了赤字,如果再來一個大圖書館,那我就是再有辦法也不能變出錢來。無論政府是否民主,金錢都是硬道理。沒錢,你啥也幹不了。而政府的錢就是納稅人的錢,

    )防」?擠「教育」?

    否則只有加稅了。皇帝陛下你喜歡加稅嗎?「

    加稅,開玩笑,作為世界上國民稅負程度最低的國家,不是沒有加稅的餘地,不過現在正加稅賦需要經過論證,投票表決的。如果政府宣佈,需要新建大圖書館,然後增加納稅人的負擔的話,這個案提案根本就通不過,沒有哪個納稅人會同意這個提案的。

    想要打那些外資的注意,就更難了,作為世界上國民稅負程度最低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非國民稅負程度最高的國家,稅負水平是國內企業的五倍以上,尤其是資源開採類型的企業,稅負水平更是達到了恐怖的地步。再加,哪些企業就沒錢賺了,沒錢賺的生意自然就沒人做,反過來也拿不到更多的錢。

    政府草創時期政府政府職責為國防、政府法範圍、海關等。預算方面以國防為主,至於教育的龐大預算還是容閎的作用,否則會很少。其他的的確不屬於政府政府職責範圍,當然也不能要求預算。小政府理念即如此,說是無政府主義也可。

    在1894年的時候,在自然經濟的中麼?有理論曰:只有小的政府才好管理,才更不容易出現**,才能保持效率。這就是小政府思想的來歷。首先將政府的職責縮到不能再小,再採用政府制將不必要的事務歸到地方,政府政府的職責就很少了

    隨著其後十年中國的大進步,許多事情都被公共化,政府的權力隨之逐漸擴張,個人權力同比退步。趙剛開始意識到,自己原本賦予政府的那種職權,已經不能滿足政府的需要了。中國歷代政權的3000多年.史證明,政府一旦建立,他的權力會自動膨脹,在膨脹階段這個社會是不斷進步的,直至逐漸集中,集中到某一個階段時,政府會把持這個社會絕大多數的資源。然後就是這個社會的沒落。

    所以,在最開始時限制政府的權力在一個嚴格的範圍內就十分重要了。趙剛在受制於憲法條框的同時,滿意地看到當初制定的憲法對政府權力的有力限制。趙剛不需要無限的權利,趙剛需要的是一個有彈性的,和諧的法制社會

    眾所周知,政府的作用是處理個人無法辦到的公共事務,更應該是一個服務機構而不是管理機構,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被「管」被「理」。那麼,當一個國家草創時,當個人開始向公共機構讓渡權力時,究竟哪些權力是首選呢?

    當然是教育。教育的預算實屬趙剛、張、容閎這三人努力的結果,實際上並非大部分官員所喜,屬於非贏利性投資,即政府投資,百姓受惠。「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每年投入3億中元並不全國的孩子都接受九年義務教育,讓全國有幾千所大學,數不清的人才,並最終有力提升國人素質,那樣中華民族就真正「興旺發達」了。

    這些東西本來就是老百姓管不了的東西,委託給政府去代管,政府如果完成不了,怎麼有臉去加徵稅呢?趙剛自問臉皮沒有那麼厚,看來錢的事情還要自己想辦法,建立教育基金會倒是一個辦法,不過這個是遠水不解近渴,沒有太大的用處。

    趙剛試探著問道:

    「要不這樣吧,我帶頭捐出一部分錢,建立一個圖書館基金會,然後再辦一個慈善晚會,看看能不能讓那些富翁多捐款,這樣政府負責把剩餘的窟窿堵上。」

    唐悅良歎了一口氣,臉色也沒有剛才那樣激動了

    「陛下,你不要再捐款了。你難道不知道,你這幾年捐了多少錢,你就算再能掙錢,又能背政府財政幾年,財政要是這樣搞,等到你沒錢了,那我這個財政部長還不得抓瞎。」

    趙剛就知道,這隻老狐狸雖然一副衰樣,不過腦袋裡面的花花點子還多得很,肯定有辦法解決這個大圖書館的問題。於是趙剛這個青年狐狸就帶著一幅沉痛的表情,壯士斷腕的神氣,堅定地說道:

    「要不是沒有辦法,我也不想呀,再說我還有三億多的家產,足夠用了,等到一期建好了,其它的費用政府應該可以拿得出來吧!到時候我就算傾家蕩產,也心安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