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大帝國

大道小說網 第九卷 盛世卷 第七十一節 半癱山姆斗野鶴 三 文 / 大肥羊

.    美國總統擔心的事情,並沒有立刻發生,相反的,日本的五十億偽鈔通過各種渠道進入美國之後,反而帶來了美國經濟的繁榮-短暫的繁榮!股票飆升,各種產品供不應求,工業產值不再是按照年來計算增長率,而是按照月來計算。

    歐洲的熱錢也大量湧入,希望在這一場豪賭中得到自己的利益,再高達200美金的熱錢推動下,美國在3月的高漲期中,生產的物資比任何一個國家都多,世界都開始驚呼「美國奇跡!」

    不過,這種瘋狂不過是病入膏肓的患者的迴光返照罷了,美國經濟已經喪失了方向,就像脫軌的列車一樣,衝向終點。

    發生在1914年10的華爾街大崩盤或許是金融世界遭受過的最大災難。在致命一天到來前的10個月裡,華爾街股票市場的牛市似乎是不可動搖的,隨著投機者大量蜂擁進股市追求快速、大量的利潤,一些主要工業股票的價格竟翻了一倍多。

    一段時間以內,每天的成交量多達50o萬股。隨著投資者大把將錢撒進股市,一些基金也急忙從利潤較低的投資領域撤出轉向股市。歐洲的資金也洪水般湧進美國,銀行總共貸款約8o億元供給證券商用以在紐約股票市場進行交易。

    羅斯福當選總統之後不久,曾試圖通過拒絕借款給那些資助投機的銀行來控制股市,但股價仍不斷猛漲。到1914年9月3到達歷史最高點。當天一天地成交量便超過800股。

    同月,股市價格首次開始下挫。但專家和政府的聲明卻向公眾保證,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地。可他們大錯特錯了。在1024日,股市掉落到谷底。隨著股市以平均每天18點的速度狂瀉,驚慌失措籠罩了華爾街。

    由於投機者們蜂擁著爭取在股價跌得更低之前賣出手中的股票,股票行情自動收錄機已跟不上股市迅速下跌的行情。僅10月24日一天,發生了1200萬筆交易,一個由銀行組成>[.勢。但這僅僅是暫時的拖延。

    股價不久便又開始了無情的下跌,到10月29甚至驟然下跌了平均4個百分點。隨著一些主要股票地價格縮減超過2/3在大崩潰的頭一個月便有260美元在股市化為烏有。成千上萬的美國人眼睜睜看著他們一生的積蓄在幾天內煙消雲散。但這僅僅是大蕭條的第一輪可怕打擊。

    過去,美國也曾經歷過股市恐慌與金融蕭條,但沒有一次像這一次一樣對美國普通市民的生活產生如此深刻的影響,因為緊接而來的大蕭條將使大部分人身陷困難。

    危機期間,僅美國就有5000家銀行.部門。1914年,美國的鋼鐵工業僅以12%地生產>:|業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暴跌近一半。商品貿易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

    現代經濟是世界性的,這種世界性的危機給資本主義各國帶來強烈影響。大危機迅速猛烈地從財政擴展到工農業,從美國擴展到世界。危機期間,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縮減了36%。世界貿易額縮減近三分之二,失業工人達三千多萬,幾百萬小農破產,上萬家銀行倒閉。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遭到沉重打擊。

    危機迅速波及嚴重依賴美國投資的德國和奧地利。由於美國金融公司收回了它們在國外地短期貸款,19145月,掌握奧地利三分之二以上債務和資產的維也納銀行宣佈無償付能力破產,這在歐洲大陸引起了一片恐慌。隨後7月13,德國四大銀行之一的達姆斯納特國家銀行宣告破產,柏林證券交易所關閉。德國的財政情況迅速惡化,1914年月。德國國家銀行地黃金儲備減少42%。危機迅速波及嚴重依賴外貿的英國,波及依靠農產品的出口與外貿的南美和大洋洲的國家。在資本主義大國中,法國是最晚捲入危機的國家。這是一場遍及資本主義世界的危機,以財政信貸為——,擴展為工農業危機;從資本主義經濟實力最強地美國開始,波及世界各地。

    與以往出現的歷次危機相比,這次危機生產下降幅度之大,危機波及範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失業率之高,都是空前的。以往歷次危機中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生產和世界貿易額最大的下降數是7,而這次危機中這兩項的下降數分別為36%和2/3

    另一個與以往不同的是,與空前嚴重的金融危機和工業危機相伴隨的是深刻的農業危機,農產品大量「過剩」,農產品的價格暴跌,為維持農產品價格,大量農產品被銷毀。成噸的牛奶被倒進密西西比河,使之成為「銀河」,大量的小麥、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而廣大失業的農業工人和城市失業者卻生活在飢寒交迫之中。此外,危機過後沒有出現以往常見的經濟復甦,危機過後直至1915才進入「特種蕭條」,各國的生產剛有所回升,

    年又爆發了新的危機。

    而中國卻沒有這樣的危機,這令一貫鄙視中國經濟的西方經濟學家驚訝不已,中國是怎樣才逃脫這場經濟危機的呢?後來凱恩斯等人分析出了幾個原因

    一、耗資巨大的三北防護林,中國渠,以及國內十縱十橫二十條大鐵路的建設,雖然造成了財政的巨大開支,不過這些開支對於促進民間消費,提高人民就業率有著顯著的功效。

    二、由於對教育醫療地大量投入,已經相對清廉的政治。使得任何一個階層地人民,生活都沒有太大的壓力。可以放心消費。另外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有錢人,也是的年輕人干越消費,抵禦這場大危機。

    三、這一點卻是中國獨有的文化,也許是高額的遺產稅所逼迫的,也許是捐贈可以作為避稅地手段,也可以抵消遺產稅,中國的富豪都是十分熱衷於捐款的。歷年的捐款數字都佔到了財政支出的10%以上。不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作為中華帝國的實際統治者,皇帝陛下,是一個捐款愛好人,在他的影響下,帝國十大富豪,經常會捐出數額巨大的錢款,實際上也增強了貧困階層地購買力。

    對於中國的這種經濟治理方法。凱恩斯等人大加讚許,並開始反思一隻奉若神明的自由經濟政策。是什麼誘發了這樣一場遍及全球的慘重地經濟危機?除了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佔有這一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最基本的矛盾以外,危機的到來與一次大戰後地世界經濟發展形勢也不無關係。

    第一次世界大戰打亂了舊的經濟秩序,戰後新的國際經濟秩序發展極不平衡。這種不平衡是在美國迅速取代英國,成為最大的金融中心之時發展起來的。戰後歐洲許多國家處於經濟安全考慮,大量金錢源源不斷地流入美國,美國的黃金貯藏量占世界黃金總儲藏量的一半。美國得以雄踞世界金融霸主寶座。世界經濟嚴重依賴美國這根金融支柱,支柱一倒,整個經濟受到衝擊。

    戰後科學技術地發展和資本壟斷程度的提高,使生產與消費之間,各生產部門之間的種種矛盾和不平衡狀態加深。這種矛盾在世界金融中心美國表現最為突出。美國經濟的不平衡與國際經濟的不平衡一樣嚴重。10代雖然美國生產迅猛發展,經濟空前繁榮,但隱藏著種種險象。1910∼1919年。美國工人的工資增長2,而工廠中生產率卻增長55%;

    由於農產品價格的不斷下跌和生活費用的不斷增長,農業工人的工資還不到非農業工人40%,即使在繁榮時期,農村中的貧u;在。國民收入分配嚴重不均,1919年,貧困戶占美國家庭的60,這與擁有大量資本的壟斷資本家形成強烈反差;一方面是有限的大眾購買力,另一方面是高比率的投資能力,這種狀況直接促成生產過剩危機的來臨。

    經濟危機引發了大規模的社會混亂,危機期間在美國在歐洲各國到處可見饑民和失業者的示威遊行。社會不安達到如此程度,即使在政治上一向穩定的美國也出現了政治上的騷動。資產階級民主制度遭到衝擊。各國政府和人民都處於焦慮之中,感到臨近懸崖的絕望。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局勢促使各國採取各種措施,大規模地干預經濟生活,加強對政治局面的控制。

    1914年5,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對890商品提高稅額,美國損人利己首先築起關稅壁壘,立刻造成連鎖反應。33個國家很快起來抗議,國家採取報復性措施,法國對英國進口小汽車增稅60%,那危機的國家也高築關稅壁壘,以維持國際貿易收支平衡。

    到1914年底,25國家採取報復性措施,1914增至76個國家。年英國在渥太華舉行英聯邦會議,決定在英帝國內部建立關稅優惠制。法國則採取限額輸入的辦法,保護本國的商品市場。從而形成了激烈的關稅戰、市場戰。

    1914年9月最先使用金本位的英國首先放棄了被認為是對國際貿易有利的相對穩定的金本位貨幣制度,使英鎊貶值三分之一,隨後二十多個國家先後放棄金本位。英國為了不使英鎊的世界金幣地位完全喪失,1914年11月起,同>|.政經濟有密切聯繫的瑞典、丹麥、葡萄牙、埃及、伊拉克、暹羅、阿根廷、巴西也參加英鎊集團。

    英鎊集團成員國之間的貿易用英鎊結算,固定本國貨幣與英鎊之間的匯率。並把大部分外匯儲存在倫敦。而法國、荷蘭、意大利、比利時、瑞士、波蘭六國組成維持金本位地貿易集團,保持貨幣不貶值。美國一度和法國達成協議。堅持金本位,但1915年3美爆發金融危機後,美國宣佈放棄金本位,禁止黃金出口,1916美元貶值

    美國與其屬地、加拿大及大多數拉美國家組成美元集團,其內容與英集團相似。到1

    區、中元區及馬克區。貨幣戰愈演愈烈。

    在資源問題上,經濟實力較強的英美等國千方百計控制資源,建立經濟區,對重要地原料如橡膠、錫等締結限額生產的國際協定;而資源相對不足的德國、日本、意大利等國則企圖用刀與劍來奪取資源,爭奪生存空間,世界上空戰爭烏雲密佈。

    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的克服有待於統一的世界性市場的恢復和國際間貨幣關係地穩定。在危機期間激烈的市場戰、貨幣戰和資源戰中,資本主義各國也曾企圖通過協商建立穩定的世界經濟秩序,以圖走出危機。1915年6月12至7月21日,66個國家在倫敦召開國際經濟會議。力圖達成關於降低關稅,穩定貨幣的協定。但是由於每個國家都想犧牲別人,保存自己,彼此矛盾重重。各國你爭我奪。亂作一團,沒有一個大國挺身而出,促使各國通力合作,美國也不例外。會議沒有達成任何有意義的協議。以失敗而告終。此後,國際間的經濟關係進一步惡化,惡化的國際關係不僅延長了經濟危機,而且延長了危機後的蕭條,危機過後出現了20年代的「特種蕭條」。

    不過,令人驚奇地是,美國的這次經濟跳水雖然嚴重。卻遠遠沒有達到趙剛所預期的那樣倒退多少年,只用了四年就走出了經濟危機。這令趙剛十分費解。經過計算局長達三個月的模擬經濟情況分析後,得出了以下地結論,讓趙剛不禁感慨美國人的好運

    「日本的偽造鈔票流入美國市場,因為這些都是小面額的鈔票,實際上有相當大地一部分流進美國貧困階層,造成了美國財富的重新劃分,抑制了美國的通貨緊縮,相當有效的結束這次本來危害巨大的經濟危機!」

    針對這種情況,趙剛在制定政策的時候,開始抑制財富過分集中《反壟斷法》《繼承法》《捐獻法》《工會法》相繼出台,國民財富開始由富人轉向窮人,鼓勵發展工會以及勞資雙方開展談判,以此作為確保工人階級具有較高購買力的一項措施;頒布法律,為工作日設定了最低工資和最長工作時間;倣傚德國、英國等國做法,通過社會保障法規,為失業者、老年人和殘疾人提供資金;向農場主提供補貼,鼓勵種植能夠保持土壤地農作物,並承擔抵押的賠償責任。

    而美國在不久之後也採取了類似的方案,來平衡社會的財富分配,經過這些政策的刺激,美國經濟才有所好轉。

    拋開以後的事情,讓我們注視19146月,那個時候,羅斯福總統剛剛聽到摩根的死訊,呆若木雞的時刻吧。

    不久,羅斯福終於回過神來,既然摩根死了,再為他的死抱怨老天爺不公,也沒有任何好處,自己所要做的就是將穩定經濟的任務交給其他人,自己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就行了。

    回到了總統府之後,羅斯福得知了一個令他驚喜萬分的事情:

    「日本人的攻勢被擋住了!」

    羅斯福很快就知道,擋住日本人的不光是自己的軍隊,相當大一部分要歸功於日本人自己,不知道為什麼?日本人放棄了多達一萬輛的坦克部隊,用幾十萬步兵衝擊美國的臨時防線,結果在美國人的機槍大炮面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被打了回去。英雄的美國陸軍,趁勢發動反擊,收復了幾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扭轉了開戰以來的頹勢。

    其實發生在田納西洲的這場小戰鬥,日軍投入不過一個大隊的兵力,在幾次衝鋒之後,沒有拿下美軍一個陸軍師的陣地,就撤了出來。這場戰鬥在當時可以說是極為普通的,特殊的是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美軍一戰即潰,然後乘坐吉普車高速逃跑。

    所以這個戰例被美軍無限放大,在二戰之後,這場戰鬥被美國人無限翻拍,日軍的兵力有一個大隊變成一個旅團,然後又成為一個師團,最後變成了一個集團軍,甚至還是裝甲集團軍。

    而美國人的兵力開始縮水,一個師降為一個加強團,然後變成一個滿編團,最後又降到一個殘破的,不滿編的團,而且缺少彈藥,地形也不好。

    然而就是這樣一隻小部隊,再面對潮水般湧來的敵人的時候,英雄無畏。為了表現美國人的大無畏,一名壯漢竟然手持重機槍,跳出戰壕,橫掃幾千名日軍,重機槍火力所到之處,日均紛紛倒地,最後這名壯漢毫髮無損,跳回了戰壕。

    某位中國將軍不小心看了一次,結果半道就跑了出來「靠,這那是美**隊,這就是一個外星人軍團。」

    美國在丟失了六個中部州之後,勉強站穩了腳步,羅斯福終於放下心來,如果沒有意外的話,自己的大白艦隊應該開始封鎖西海岸了,日本人的脖子已經在自己手上了,看看日本人怎麼對付自己的大白艦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