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大帝國

大道小說網 第十卷 而戰稱霸卷 第十九節 熱血貫長虹 文 / 大肥羊

.    征軍第五軍第十六師作為最前頭部隊,受到了十倍以攻,然而,這支老牌禁旅,當年平寇軍第一營擴編而成的虎賁之軍,在危急關頭顯示了超強的實力,將十倍於己敵人硬生生的擋在身前,避免了前頭部隊的大潰敗。

    在一條小溪邊上,十六師的一個班奉命駐守此地一天,不過時間只過了4小時,這個班就只剩下了張大牛一個人,還有一挺行者通用機槍。這款機槍是皇帝陛下的三夫人蕭小燕親自設計並監製的,在當時引起了轟動。

    對於一挺行者通用機槍的出現,皇帝筆下用了三個『最『對它做出評價:最短的時間、最低的成本但卻是最出色的武器。蕭小燕在一挺行者通用機槍上大量採用沖壓件,這在機械製造史上尚屬首創。

    因此,當行者通用機槍一出籠,盟軍諜報人員的『急件『就如雪片般飛來,幾乎都是千篇一律『中國人不行了,竟然讓一個非專業的女子射擊機槍,這個古老的王國總是陷入後宮的影響中,做出一些令人不解的愚蠢舉動

    但實際上,行者通用機槍大量採用沖壓件並非由於後宮政治的體現,而恰恰是槍械生產製造方面的一次嶄新突破。

    行者通用機槍的自動方式為槍管短後坐式,槍口助退器兼具消焰作用;閉鎖機構為滾柱撐開式,擊發機構為利用復進簧能量擊發的擊針式,發射機構只能連發發射。

    行者通用機槍地供彈機構設計得非常成功。金屬彈鏈50發一節,可連成250的整彈鏈使用。能夠平滑輸彈,避免了射手使用帆布彈帶時地猛烈拉扯。槍管的更換裝置結構特殊且更換快速,由蓋環和卡筍組成,位於槍管套筒後側,打開卡筍和蓋環,蓋環便迅速將槍管托出。

    現在張大牛只希望,自己可以再打退敵人一次衝鋒。或者多消滅幾個敵人。在他的機槍視界裡面,到處都是俄國騎兵的屍體,作為一個未開化的國家,在大多數國家都拋棄騎兵的情況下,竟然還保留了這麼多的騎兵,真是令張大牛感到驚奇。

    天色漸漸亮了,張大牛地視線也清晰起來,對面的俄軍顯然也做好了準備,幾百米外那些俄國人開始衝鋒。幾乎與此同時,張大牛的機槍也開始響了起來

    「嗒……嗒……」機槍的聲音不緊不慢,跟俄國人的騎兵保持找相同的步調,不過這些子彈大部分都能打中目標。俄國人的騎兵在兩百米外,就損失了五六個騎兵。

    一旦距離不到200,那些俄國騎兵開始加速,這樣的話。在達到張大牛所在地的時候,正好是馬速最快地時候,鋒利的馬刀應該可以很輕鬆的砍掉哪個士兵的頭顱吧。

    與其同時,機槍地聲音也開始變得快了起來,歡快的嗒嗒聲形成了一道死神的邀請線,在這道邀請線面前,無論勇敢還是懦弱。強壯還是虛弱,都不會對最後的結果有什麼影響,接到者只有立刻死亡。

    在張大牛地機槍掃射下,俄國騎兵紛紛到地,但是俄國騎兵與張大牛的距離仍然在不斷的縮短,俄國的騎兵太多了!

    張大牛的機槍發出的聲音越來越快,子彈潑水般的撒向那些俄國騎兵,那些俄國騎兵雖然奮力前衝,可是在張大牛地機槍彈幕面前,竟然無法越雷池一步,前仆後繼的倒在了距離張大牛六十米處。

    這就是張大牛的絕對防禦圈,在這個距離內,如果不能將所有的敵人射殺,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張大牛被射殺。前幾次俄軍騎兵的衝擊,都是在這最後的六十米功虧一簣,不得不逃回去。

    雙方僵持了幾分鐘,越來越多的死亡讓俄國騎兵膽寒,有些騎兵開始不由自主地放慢了速度,有些甚至想要逃回去。而這邊的張大牛也不好受,經過長時間的射擊,虎口已經被震得麻木裂開,鮮紅的血塗紅了雙手,錐心刺骨的疼痛不斷襲來。

    可是張大牛的手仍然堅定,機槍的聲音還是那樣的鏗鏘有力,張大牛知道,這一次,俄國人還將無功而返。一部分人已經開始向後逃跑了。

    機槍的射擊聲嘎然而止,子彈用光了,張大牛沒有時間歎息,拿起了衝鋒鎗,這是自己弟弟張小牛的,五十發一個彈夾,一共只有三個彈夾。

    第一個彈夾打完,俄國騎兵開始潰敗,張大牛面不改色換了一個彈夾

    第二個彈夾打完,俄國騎兵意識到火力的明顯減弱,開始調轉馬頭,重新殺過來。

    第三個彈夾打完,俄國騎兵逼近到了100,衝鋒鎗的活力不足以壓制敵人。

    扔掉衝鋒鎗,張大牛拿起了手槍,本來還應該有兩支步槍,可是沒有子彈,現在只剩下這支班長的手槍,裡面還有五發子彈。

    第一發,沒有人落地,

    第二發,沒有人落地,

    第三發,一個俄國騎兵發出一陣慘叫,跌落馬下

    第四發,還是沒中。

    第五發,仍然沒中。

    張大牛丟掉手槍,拿起了步槍,跳出了戰壕,大聲喊道:

    「老毛子,俄國雜種,你們全過來吧,老子不怕你!」

    張大牛的喊聲,在小溪上空迴盪,在這一刻,壓倒了俄國人的槍聲,久久不息。

    第二天,當中**隊收復這裡的時候,發現了一塊墓碑,上面用俄文寫著

    「公元1916年1026日,哥薩克騎兵第十五師**團**營,於此地遇到一中國士兵的猛烈阻擊,血戰竟日,終克。這名中國士兵,憑借一人一槍,死戰不退,竟然連斃我忠勇將士七十三名,機槍打至彈盡,換用衝鋒,衝鋒彈盡,換用手槍,手槍彈盡,上刺刀執步槍面對我百餘驍騎,仍然面不改色,大呼悍鬥。此誠中用無雙之烈士。雖與我敵對,然此人武勇感動天地,成為軍人楷模。特立碑於此,紀念此人,事跡記於碑上,不使該勇士事跡隨風飄逝!

    營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