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大帝國

大道小說網 第十卷 而戰稱霸卷 第四十九節 血戰 (十六) 文 / 大肥羊

.    此同時,英國人的驅逐艦已經被惡劣的天氣所包圍,始猛烈的搖晃著這些驅逐艦低矮的干舷。不過與幾英里之外的恐怖怪獸相比,英**艦隻希望這風浪更大些,這樣會更加安全的躲避德艦的有力攻擊。

    在不到5鍾內,英國的驅逐艦迅速的有兩位數變成了個位數,威廉三世的重炮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實際上英國驅逐艦的損失全部來自於德艦的主炮。而德艦兇猛準確的副炮,尤其是那些被寄予厚望的速射炮,基本上沒有任何作用。

    這是因為他面對的對手是南安普敦級輕巡洋艦

    全長180.3米,水線長178米,型寬19.5,吃水6.1米,標準排水量噸,滿載排水量11540,艦員

    外形設計具有濃厚的英國特色。採用艏樓船型,新設計的主樓比起前幾級輕巡顯的很寬大。4三聯裝主炮炮塔首尾各有兩座。中部兩座向後傾斜的煙之間佈置著水上飛機彈射器和吊臂。

    該級巡洋艦的設計初衷是要能和噸位大致相同但裝備203米主炮的巡洋艦相抗衡。主炮選擇了152米口徑,這也是英國一直堅持的主張。表面上看,203米主炮具有射程和威力的優勢,然而事實上英國主張採用152米主炮的設計有它的優越性。

    射程方面,裝備203米主炮的巡洋艦由於射程要遠幾公里。理論上能在裝備152米炮地巡洋艦的射程外就消滅對方,但是由於命中率地限制。尤其是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距離的優勢作用不大,而且裝備152米炮的巡洋艦可以憑借其高速度很快縮短和對手之間的距離。

    威力方面,雖然152米炮彈的重量不到203米的一半(約為250),一,地12門152米火炮在每分鐘發射的彈藥重量是對手的3(約7200磅比磅)。

    雖然法蘭克福級和布魯克林級主炮達15門,但英國還是備12門主炮。這一設計是比較理性的,減少了甲板空間的佔用,有效的節約了建造費用,而且降低了排水量。如果在9100噸的前提下增加一主炮塔,那麼必然大大減少了全艦的裝甲防護水平。

    事實上,美國在布魯克林級之後建造的輕巡洋艦也只採用了炮。南安普敦級地四座三聯裝mk.xxiii型152米炮,為50口徑身管,射速8/分鐘,最大射程23317米(仰45度時)。每發炮彈重50.8斤,在失去動力時可以人工裝填,而203米炮彈則不行。

    南安普敦級還裝備4mk_對海和防空。射速每分鐘20發。射程19500。該炮對海威力略顯不足,防空方面性能還不錯,是英國海軍大型軍艦的標準防空武器。

    炮全重約16噸,後部敞開無裝甲保護。還有2四聯裝40米乒乓炮。射速每分鐘115,有效射程1100。此外還有2座四聯槍,但使用中發現容易卡彈,後在改裝中取消。由於是戰前設計的,對來自空中的威脅考慮不足,剛建成時地防空火力顯得比較單薄。

    改裝後的該級艦還裝有20毫米口徑厄利孔高炮,射速初速為835/秒,最大射程5700米米博福斯高炮,炮彈發射後通常可在大約5000距離上自爆以增大命中率,最大射速每門炮約為120/分鐘。此外還有533米魚雷發射管6座三聯裝),,>造成一定威脅。

    該級艦地防護水平中等,比飽受惡評的薄殼艦法蘭克福級要好的多,基本接近美國布魯克林級的水平(布魯克林級在防護上的特點主要在於炮塔正面裝甲厚達6.5英吋,甲板裝甲的厚度也略大於南安普更好的抵禦來自空中地打擊)。114毫米,能抵禦從外射來的152米炮彈和近失的203米的炮彈破片。彈藥艙裝甲最厚處達114米,甲板裝甲32-51毫米,炮塔裝甲25米。帕森斯齒輪傳動渦輪蒸氣發動機,產生功率達到75000馬力。使得這艘標準排水量9300噸的巡洋艦速度達到了32左右,與布魯克林級相當,

    所以,德**艦的150米火炮對南安普敦級製造成了一些傷害,而主要的傷害都是德艦480米巨炮造成的。而實際上,德國人為什麼要射擊英國巡洋艦,這個命令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因為很明顯,英國巡洋艦並不能威脅到德艦的安全,德艦應該把火力集中到英國戰列艦上去。不過歷史上的事實就是,德艦突然開始集中射擊英國巡洋艦,而不顧戰列艦編隊。

    「謝菲爾德」號上的情況,和早些時候發生「猛擊」號沉沒這一悲劇之前的情況十分相似。它在薄霧籠罩的海上繼續全速行駛著,一會兒駛出這一霧障,一會兒又陷入另一霧障之中。艙面上的瞭望員們依然全神貫注,堅守崗位。軍艦衝破浪濤濺起的海水,不時地打在他們身上,他們還是沉著地用望遠鏡搜索著軍艦四周的海面,雷達在早些時候已經罷工了。

    「右舷5,發現軍艦!」前面的一個瞭望員突然大聲喊道。那正是「威廉三世」號在破浪前進。它正從霧中駛出,逕直地朝「謝菲爾德」號衝來。

    舵手上方的話管裡傳來了舵令:

    「左滿舵!」

    舵手立刻轉動舵輪,看著羅盤裡的刻度盤平穩地旋轉著。軍艦帶著很大的橫傾,急劇地改變航向。

    鍋爐艙開始全速運轉,噠噠作響的指示器上顯示出「施放煙幕」。在軍艦轉向的同時,各種操縱閥門都開到了最大位置。一位司爐打開閥門,讓煙霧大量冒出。從爐膛的窺視孔裡,可以看到翻滾著的白熾火焰,瞬時變成了濃黑色。

    達蘭蒂站在最高處,他是「謝菲爾德」的觀察員,北冰洋的寒風幾乎將他凍僵。當軍艦橫傾時,他盡量保持著身體的平穩。他舉著望遠鏡,一刻不停地觀察著水天線。當軍艦在新航向上照直行駛時,突然,「威廉三世」號清晰的輪廓躍入他的視野,他還清楚地看到敵艦射擊的火光和炮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