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大帝國

大道小說網 第十卷 而戰稱霸卷 第七十節 退位 文 / 大肥羊

.    日.中國的突襲艦隊將英美的太平洋聯合艦隊徹底消滅在卡本塔利亞灣.中國人做得如此徹底.以至於日後他們不得不放棄了修復卡本塔利亞灣的計劃.因為那樣做還不如將卡本塔利亞灣徹底填平,然後重建一次來的輕鬆。

    在這次空襲中,由於同盟國方面的疏忽大意,25艘航母51艘戰列艦全部沉沒在卡本塔利亞灣,同盟國士兵傷亡達到了驚人42人,要知道這些士兵大部分都是經過長期訓練才成長起來的精銳部隊,卻被中國人一網打盡,美國總統得知這一消息之後立刻昏倒在地。

    而德國人則在震驚之餘開始打起了小算盤,中國人的強大實力讓他開始擔心日後的事情,「黃禍」的可怕威脅讓他打定主意,絕對不能讓中國這樣輕鬆的戰勝美國。在這種齷齪的思想驅動下,德國人的一個秘密談判團悄悄地抵達了英國首都倫敦。

    經過心照不宣的幾輪磋商之後,德國與同盟國中因為條件相差太大,不得不遺憾地宣佈流產,然而在19174月份之後,同盟國與德國的戰鬥強度突然減弱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法國和俄國開始將重兵從德國前線調走,分別加強了對中東,西伯利亞的攻擊力度。

    而英國人也可以鬆一口氣,將一部分大西洋艦隊抽調到印度洋。暫時性的鞏固一下還算牢靠地印度。不過就連最樂觀的英國人也不得不承認,在失去了太平洋聯合艦隊之後。這個巨大地空缺是無法填補的,中國人沒有主動進攻印度只不過是因為沒有消化好到手的食物,這並不需要多少時間。

    在北京圓明園裡面,慶祝突襲艦隊成功的晚宴正在舉行,社會名流齊至,紛紛向皇帝提議,取消議會的立憲權。以維護皇權的至高無上,有些人甚至準備讓皇帝立儲,將皇位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趙剛摸了摸腰間地佩劍,二十多年的戎馬生涯一幕幕的閃過,人民在苦難中的呼喊,漫天的炮火,朋友的背叛,苦戰之後的疲憊。趙剛站了起來,伸出一隻手向下按了一下。周圍突然靜了下來,賓客都饒有興趣的看著皇帝陛下,至少是努力做出一副有興致的模樣。

    「各位,我們取得了難以想像地勝利。在這個勝利後面,是帝國士兵們勇敢與無畏的勝利!是帝國人民忠誠與無私的勝利,是帝國議會高效與準確的勝利!」

    趙剛地聲音剛落,馬上就是一陣熱烈的掌聲。以他為圓心迅速地擴散到外面,過了一會遠處想起了更加熱烈的掌聲,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的情況下,那些賓客也只能用掌聲來掩飾自己地疑問。

    掌聲停止,一片雲彩突然擋住了月亮,然而這絲毫無損園林的精緻,在琳琅滿目的綵燈照射下。園明園已經成為一座光輝之城,光芒把天空照亮,讓天地見證萬園之王的瑰麗。而此時,萬眾矚目的趙剛成為最大的焦點,眾人都在等待一個歷史事件地發生。

    趙剛端起酒杯,繼續說道:

    「十七年前,帝國剛剛成立,而我們的周圍是充滿敵意地鄰國,以及不懷好意的惡客。前朝不甘心失敗,,那時的帝國還處在風雨飄搖之中,所以我雖然不願意,仍然做了皇帝!」

    趙剛頓了一下,思索如何說出下面的話,才能不觸動某些人的底線。周圍的一些人已經嗅到了不詳的信息,緊張的臉色發青,說不出話來。不過趙剛已經想明白了,將杯中美酒一飲而盡,大聲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經過了二十年的發展,帝國一天天強大,兵鋒所到之處,強敵束手就擒。尤其是這幾年,我已經漸漸不問國事,不過我還是欣慰地看到,帝國已經走上了正軌,我堅信這場戰爭我們必將取得最後的勝利!」

    一陣暴風雨般的掌聲將他的話淹沒.似乎是想阻止他接下來的話.這陣掌聲經久不息.持續了幾分鐘才停下來。

    「既然現在帝國已經長大,那麼我認為我的使命也到這裡結束了,這二十年我也十分疲勞,是時候休息一下了。今天趁著這個機會,我正式向大家宣佈。」

    趙剛伸手將一杯酒取了過來,在璀璨的燈光照耀下,琥珀色酒杯中的紅色美酒飄出動人的香氣。提醒著即將卸任的皇帝陛下,生活本來就是美人醇酒構成的。多少年以來,一直緊張於國事的趙剛終於找回了生活的真諦,這也堅定了他的決心,在一片寂靜中,他說出了自己最後的決定

    「我決定退位!將中華大帝國的命運交付給在座諸位,交給帝國的萬千子民,讓你們來決定自己的命運。而我,只想找一個地方好好休息幾年,然後再回來和大家一起享受世界第一強國的榮耀!」

    皇帝陛下的話讓在場的所有賓客成為石雕,當這些石雕恢復人形的時候,宴會上的秩序大亂,無數的人跪在地上,懇求皇帝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自登基以來,勤政愛民.才治理出現在的太平盛世,怎能退位!」

    「陛下,不必聽那些小人之見,我等拚死追隨陛下!」

    不久之後,聞訊趕到的議會大部分議員也加入了請願隊伍之中,眾議院議長當中表態,眾議院將不再審批除皇帝之外的任何議案。迫於壓力參議院也做出了保證,只要是皇帝提出的議案,只需要一半的議席通過就可以實行。然而在眾人不滿與憤怒的眼光中,參議院議長只好繼續讓步,交出了立法權,皇帝的議案只要兩成的代表通過就可以實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