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大帝國

大道小說網 第十一卷 霹靂弦驚卷 第二節 運籌千里二 文 / 大肥羊

.    對.不過夠,一個國家不是那麼好征服的,我的想佔領,然後給他們建立一個自由的健康的經濟體,然後逐步將政權交還給他們,當然了我們不會想英國人那樣貪婪,保住這塊寶地啃上幾百年,我們只要幾十年就滿足了。」

    蕭小燕表情嚴肅,被自己的設想驚呆了,雙手緊握道:

    「把南亞次大陸死死地攥在自己的手中,看誰還有膽子和我們搶。」

    「我是怕吃進來.消化不了」

    「最不濟都必須使印度出現一個或數個親中國的小國,肢解,印度不是搞什麼階級壓迫嗎?我們就搞土地運動。」

    「恩那是的。」趙剛開始昏昏欲睡

    「解放奴隸!」

    「印度太亂也不行的,那不成恐怖分子發源地了嗎!」

    「斗地主分田地,建立人民當家做主的一個社會主義的新印度,恩不能用社會主義這個詞語,但是我們必須要讓印度人覺得只有跟著中國人走才能吃上熱飯,喝上熱湯,洗上熱水澡,才能有翻身做主人的機會。

    「這樣他們就會形成中國人是他們民族甚樣?「

    「呼呼呼「

    「說話,你又睡著了,真是的,快點醒過來,要不就潑冷水了。「蕭小燕又氣又急,手抓住了趙剛的胳膊。開始用力擰,好像是對待俘虜。

    「哎呦。別擰了「趙剛見裝睡無效,只好醒過來解釋道,不過這個很難解釋,趙剛也很難節制自己地野望,一口吞掉印度,這是多麼美好的前景,以後手握兩個大洲。無論有多少敵人,都不害怕,這樣地事情多美好,可是理智在告訴他,這是做夢

    「恩.不太可能,其實我也挺想的,不過還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

    「征服一個國家沒那麼容易的。「

    「聽話的拉,不聽話的殺;中間階層的打,拉結合;輔以挑撥離間和金錢收買;很少有人不會屈從於金錢地誘惑和大棒的威懾。「

    「恩可以考慮。不過你想為什麼二戰的時候,日本人沒有滅亡中國的原因是什麼?是中國漢奸不夠多嗎,還是殺的人不夠呢?其實這些都不是,主要的原因就是無論過了多久。我們都記得,我們是中國人。同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在印度人身上。「

    「記住我們不能一個人推翻全部世界,我們需要朋友,而印度也許會成為我們的盟友「

    趙剛看了一下地球儀。輕輕的撥動球體,冷酷地話在空氣中迴盪

    「他們需要作出讓我們震驚的表現,才能加入到我們的夥伴之中!「對於印度,趙剛的感情一向是複雜地,作為同樣的四大文明古國,印度的潛力和實力都讓趙剛感到威脅,可是理智同時也在警告他。印度最好是作為盟友,而不是試圖吞併印度,這個企圖的難度甚至高於擊敗全部敵人。

    印度已知地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一度北部定居的移民浪潮為開始。很可能在移民和當地居民之間發生了激烈衝突。但顯然是偉大的印度的同化精神和忍耐精神取勝,這種精神一直持續到現在。在以後的一千年間雅利安人遍佈整個印度,創造了大部分早期的古典梵語文獻,如《梵經》、《吠陀經》、《奧義書》和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

    印度到處是無數歷史紀念碑。有法令地阿育王柱、銅匾和石碑散佈在整個次大陸。瑪哈拉施特拉邦等地有雕刻精美的阿旃塔石窟、愛羅拉石窟、艾勒凡塔石窟,東南西北有保存完好的不同建築風格的雄偉的廟宇,拉加斯坦的城堡和莊園、德裡的壯麗的紅堡、歷史紀念碑、壯觀的法特普爾西克裡王宮、宏偉美麗的泰姬陵……數說不完的名勝古跡。遊客一旦被吸引到神化般的印度來,會讓他千眼萬眼看不夠。

    現在的印度雖然人染十分落後,可是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國家,自豪。一戰以後,印度慢慢獲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有很少的國家能像印度那樣這麼忠實地保護其民主制度。

    不可諱言,印度城鎮還有窮人,還有貧民窟。但隨著印度的科學和工業技術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會隨之提高,他的實力在慢慢提升,再過幾十年,也許會達到中等生活水平。印度的新興的工程人員和企業贏得了一定的聲譽。其國民生產總值雖然遠遠不如中國。不過在某種程度上,印度人的牛皮可以反映出它的野心。

    不過在趙剛看來,印度現在還有好多的事情要做,作為現代國家的特徵,印度還有好多基礎性的東西要做,而在某種

    說,依靠一個部門的亮點,畸形發展的後果就是成為的附庸,而這點讓趙剛看到了與印度成為同盟夥伴的期望,也許讓印度成為自己大工業機械中的一員,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基礎的一員,享受微薄的利潤,以及全部受控的工業.更符合帝國的利益。

    印度的語言同樣多樣化。印度有大約2000種,其中55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學。有各自巨大的文學寶庫的發展完善的19種語言被承認為印度的官方語言。印度的每個宗教在次大陸都有它的信徒。印度的信仰印度的人佔絕大多數,為85%。其次為穆斯林、基督教、佛教、猶太教、拜火教、耆那教等,所有不同宗教和諧相處。整個印度次大陸遍佈無數的漂亮地廟宇、雄偉的教堂、宏大地清真寺、香火旺盛的佛教廟、猶太教堂和拜火教寺院。印度西部商業特大都市孟買可以說是印度宗教、種族、語言多樣性的一個縮影。市內除了以上各教的廟、堂外。還有有著名的亞美尼亞教堂、神道教廟和大同教廟等。

    如果說這種文化上的輝煌令人感到驚歎的話,那麼隨之而來地就是令人頭大的種族以及宗教信仰方面的矛盾。印度是一個宗教色彩很濃的國家。當時全國有9957%的人有明確的宗教信仰,其中印度教徒83%,佔絕對優勢。穆斯林不到12%。另外,還包括錫克教、基督教、佛教、耆那教等一些小的宗教派別。

    印度教起源於印度古代的婆羅門教,公元前6世紀,在兩次改革運動中。那教和佛教從婆羅門教中分化出來,並向傳統觀念展開挑戰,婆羅門教一度衰落。但公元4紀以後,婆羅門教經過改革吸收佛教和那教等教義和民間信仰,又重新成為印度的主要宗教,並改稱為印度教。17世紀以後,由於受西方思想地影響,一些思想家力圖對印度教進行改革,使之跟上時代步伐。這一改革實質上就是向西方學習。由此,印度教勢力得到迅速發展。

    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興起後迅速傳播,到11世紀在印度逐步紮下根基。原本信仰印度教的不少教眾被吸引過去。依了伊斯蘭教。特別是那些處境悲慘的「不可接觸者」,由於伊斯蘭教宣揚「一切穆斯林皆兄弟」,否定種姓制度。因此,新的宗教對他們有很大地吸引力。伊斯蘭教在他們中間流行開來,並得以迅速傳播。

    伊斯蘭教傳入印度後,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雖有矛盾衝突,但還是小規模的。英國在印度建立殖民統治後,非常卑鄙地利用了兩大教派的矛盾,並使這一矛盾不斷加深擴大,到19世紀兩派之間幾乎不宗教教義上看:伊斯蘭教是堅定的一神論。印度教卻傾向信仰無限多地神;伊斯蘭教否認能以任何形式表現安拉的形象,印度教卻用許多圖像把廟宇裝點得富麗堂皇;伊斯蘭教認為在安拉面前人人平等,而印度教則遵循種姓制度,使社會劃分成不同等級,高等級比低等級有更多的特權;印度教將牛奉若神明,誰要宰牛,誰就大逆不道,犯下不可饒恕的罪過,而穆斯林極為反感印度教徒對牛的庇護,他們把牛趕往屠宰場,常常故意惡作劇地經過印度教廟門前。多年來,這種針對性活動引發的流血事件不計其數。

    印度的宗教矛盾有著深刻地社會原因。一方面,皈依伊斯蘭教的絕大多數來自於原來信仰印度教的賤民,即「不可接觸者」。加入伊斯蘭教以後,他們的社會地位迅速得到提高,擺脫了昔日下賤種姓的屈辱地位。這就衝擊了印度社會的種姓制度和不平等。另一方面,就是經濟上的不平等。進入19世紀以來,在全國各地,印度教徒幾乎掌握了全部高利貸行業。這是因為他們辦事幹練,也由於古蘭經嚴禁穆斯林從事金融貿易。因此,穆斯林往往受到印度教徒的盤剝和奴役。

    就連趙剛也沒有信心解決這種糾纏到骨子裡的怨恨,如果肢解印度的話,趙剛沒辦法想像,失去了政府控制的這種仇恨會變得多麼殘酷,也許會變成恐怖分子的發源地,危及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

    「算了,考慮這麼多虛無縹緲的東西,印度還沒有打下來,我們現在還不需要考慮這方面的問題,我現在只想知道,鐵殘的駝峰航線做得怎麼樣了。以及我們什麼時候開始發動進攻。「

    最後趙剛決定將這些事情付諸實戰,一封電報傳到了鐵殘那裡,詢問鐵殘的進度。實際上鐵殘此時已經十分完美的完成了任務,進入份之後,駝峰交通線的總運量已經達到了當初的設計流量,不過理論上的東西如果要轉化為實際,還需要經過一個痛苦的磨練過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