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大帝國

大道小說網 第十一卷 霹靂弦驚卷 第七節 突襲 二 文 / 大肥羊

.    時前線的戰鬥激烈程度.已經超過了預期,在印度一洗禮了一遍之後.印軍某部第三連連長達什拉斯-辛格從灰土中探出頭來.查看傷亡情況.由於陣地的地形比較好.查點完之後竟5/4人活著。

    「尼克.若山少尉」

    「在=:名傷員.需要馬上進行處理。」

    「見鬼,不要管那些傷員,如果我們不趕快行動的話,我們就會被中國人抓住,或者死在中國人的子彈下面,你知道子彈不長眼的,並不會因為你照顧傷員而避開你的。我命令你,馬上帶1個排人趕到前方那一座高約150地上。」

    四周響起了中國人的軍號聲,尼克.若山少尉站了起來,低聲咒罵著帶了一排人運動到那座高約150的隆起的小山坡上。在黑漆漆的夜裡,只能通過一些燃燒的樹木看到一些黑影在快速運動。尼克.若山少尉只能在心中讚歎這支部隊的強大:

    「這支部隊一定是中國的王牌軍隊,你看他們利用茂密的樹林做掩護,交替躍進,速度奇快,他們單兵技能非常純熟,從一棵樹到另一棵樹,總能最快的找到掩護,幾乎沒有機會朝他們開火。」

    不過出於震懾中國人的考慮,尼克.若山少尉還是下令開火,不過為了節約彈藥。開火的強度被限制到了最低程度,短點射地火力只是暫時性的阻止了中**隊地前進。看來中國士兵想要攻克尼克.若山少尉的陣地只是時間問題。

    看到尼克.若山少尉的窘境,第7排的安卡.杜貝少尉和賈納姆准尉匆忙帶了15個輕機槍彈夾和2士兵去支援他。這支前哨部隊對中**隊形成側射,造成一定傷亡,衝鋒的部隊被死死的壓在了一塊巨石後面。

    「范德彪,你***死哪裡去了?」突擊連連長人稱拚命三郎地吳松海開始扯開嗓門,大聲罵了起來,關鍵時刻。便攜式火炮跟不上就很難壓制敵人的重武器,印軍的三挺重機槍火力配備很內行,中間一挺靠前,左右兩挺靠後,這樣即可以互相支援,又不會被一下子全消滅。如果這樣衝過去的話,絕對是被敵人的交叉火力打倒,用人命去填一向不是吳松海的作戰風格。

    「連長,到了!」范德彪喘著粗氣。背著16-275毫米無後坐力炮,這是世界上第一款實用的無後坐力炮.堪稱是火炮歷史上的一次大突破。1879年,法國的德維爾將軍等人發明了火炮地反後坐復進裝置,它並沒有消除開炮時的後坐現象。只是使後坐炮身能夠自動回復到原來的位置。並且它還會使炮架結構複雜,重量增加,機動性降低。

    世界上第一門能夠消除後坐現象的火炮是由美國海軍少校戴維斯研製地。戴維斯的設計思想非常獨特,他把兩顆彈尾相對的彈丸放在一根兩端開口的炮管內發射。射擊時。向前射出地是真彈頭,另一顆向後拋的是假彈丸——鉛油質的配重體,使其作用力相互抵消,從而使炮射不發生後坐。拋射出的配重體散落在炮尾後不遠的地方,射手避開了這個危險區就不會受傷害。戴04年發明的世界上第一門無坐力炮人稱

    「戴維斯炮」還有許多不完善之處,人們對它進行了改進和發展,不過這種新式火炮引起了中國的重視。並投入了重金進行改良。年,中國火炮局取消了配重體,直接用向後噴出地火藥氣體來進行平衡。這樣,拋射固體配重體的後半截炮管也就沒有用了,使無坐力炮的炮管縮短了一半,

    此後,火炮製造局又對無坐力炮作了新的發展,在炮管的尾部安上噴管,使流過噴管的氣體速度增大,從而減少噴出的氣體量。中國火炮局終於研製出一種75.2米無坐力炮,這是世界上正式裝備部隊的第一種無坐力炮。而這次中印之戰是無坐力炮的第一次實戰應用。

    16式75mm無後坐/.由身管、炮尾、炮閂以及固定螺環組成。炮尾由本體、閂座、噴孔環、塞緊圈和定位栓等組成。本體前部和後部呈圓筒形,中間呈圓錐形,其內部為容納炮彈藥筒的圓錐形藥室。前端圓筒形空間內有與身管結合的螺紋,後端有與閂座結合的螺紋。圓錐形藥室斷面直徑較藥筒大,炮彈裝填後,藥筒懸在藥室內,藥筒與藥室間留有空隙,擊發後藥筒內的火藥燃氣經藥筒上的小孔噴出後經此空隙沿炮尾噴孔向外噴出。閂座為一圓管,前有外螺紋與炮尾本體螺紋相結合,內有斷隔式螺紋與炮閂結合,下方斷隔螺紋上有抽藥筒槽。最下方設有閂臂座,炮閂通過閂臂座固定在座上。

    16式75mm無後坐.i50mpa,最大射程6500m(殺爆榴彈),直射距離400m(殺爆榴彈),炮身全長2.m,身管長1:m(使用輪式炮架,不帶車輪時火線高550mm),45kg,炮架質量436kg,火炮戰鬥狀態質量87kg(52122.56-1式93kg、56-250kg),發分,高低射界-5∼,方向射界左右各15。(鬆開方向限製器可迴旋360),60、長56m。配有間、直瞄光學瞄具。該炮可由3背負或使用畜力、機動車輛牽引。

    其實這種武器並不適合在中印邊界使用,中國裝備的75mm無後坐力炮。雖然射程遠,精度高,但是炮和彈藥重量都很大。在中印邊界地高原高山缺氧地帶,造成士兵負重過大。(

    果使用其他的火炮,基本上就更加恐怖了,最輕地也上。)

    在這種條件下.16-1:.|6-1式75mm無後坐力炮的主要改進之處是減輕了.炮架的質量43kg減到32.45kg減到34kg。

    16-275mm無後坐力炮於1968投產。要改進之處是重新設計了炮架,由輪式炮架改為三腳架(總質>.50kg;增設了機械瞄具;擊發機構增加等機件,可更方便地實施肩射。

    在這些缺氧地帶,人的體能僅相當於平地的一半左右,行軍速度和負重能力要低一半。所以當時印軍普通步兵只被要求帶一把步槍和發子彈。但是實戰中身體較中國士兵稍差的印軍士兵仍然不堪負重,只背一條50發的空投子彈袋。而中國無坐力炮排每個士兵負重都高達到35公斤,造成這些士兵極為疲勞。這是這樣,每個排也不過能攜帶彈。

    可能是由於疲勞地緣故。這個平時號稱「十發十中」的75炮班在1000米外對故重機槍射擊,由於測距不擊時,準確測距非常關鍵,尤其是山地。很容易誤判),三發不中,最後吳松海再也無法忍受這種無效的射擊,低聲罵了一句後。對范德彪吼道:「媽的,馬上給你做延伸射擊,怎樣測距我不管,你必須在五分鐘內把這個陣地搞掉。」

    隨後為了減輕炮手的壓力,吳松海一躍而起,背著炸藥包匍匐前進,在這種情況下。印軍是不會冒然使用重機槍的,這太浪費子彈了,於是大部分印軍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了吳松海身上,步槍子彈在吳松海身邊不時飛來,不過在吳松海矯健的身手面前,這些子彈都沒有找到目標。

    而范德彪在仔細觀察印軍火力彈道之後,終於確定了印軍機槍陣地的位置,並且矯正了前幾次火炮地誤差(事後查明,由於在高原上測試時間不夠,沒有發現75毫米無後坐力火炮的一個缺陷,在低.=情況下,瞄準器會出現幾度的誤差,導致射擊失准)。

    於是,在近失彈三發之後,第四發炮彈十分準確地擊中了印軍的機槍陣地,頓時將印軍的機槍陣地炸成一片廢墟,不久之後,這處陣地即被中**隊佔領,印軍的這個連也成為了中**隊地俘虜。u備時就已被倒塌的防禦工事壓死,副連長龐特少校嘗試把部隊集中起來。但中**隊3個攻擊波:)人。中**隊的機槍火力將印軍完全壓制住,龐特少校被機槍的集火射擊打成了篩子。

    此時,在原木橋方向,第2也陷入苦戰,蘇伯哈什:排指揮所被一次迫擊炮齊射炸毀,那裡也是連的廚房。炮彈引起地大火點燃了酥油和麵粉,昌德爾少尉被活活燒死在裡面。比較早進入陣位的哈拉爾少尉的第5和傑恩昌德少尉的第4排吸引了最初的幾克霍什阿和他的第6排有更多的時間就位,他們用步槍齊射給進攻中的中**隊造成了一些麻煩。但中**隊衝鋒部隊的衝鋒鎗和半自動步槍在火力上完全壓倒了印軍,中**隊迅速衝上前沿陣地,一通肉搏戰後擊潰了第

    此時,第2其普特營僅剩營部和駐紮4號橋地區的第1連以及部分第2的殘兵,印軍處於極端不利的作戰環境,中**隊在19日夜間成功的穿插不僅截斷了印軍的退路而且將他們逼入了背水一戰的絕境。原本作為防禦屏障的克節朗河現在變成了一個鐵砧,而中**隊的強大攻勢就是鐵錘,第2其普特營夾在中間,等待他們的是什麼不言而喻。

    到第二天上午9:30,[.].:;陣亡282、81人受傷後被俘其中包括營長裡克中校、90人投降、60逃脫,該營作為一個建制已經不復存在,印軍中央防線門戶洞開。

    這些,劉志文並不清楚,他的悲慘征途,在晚上就已經被確定了,當他們走到那條溝的時候,劉志文才明白,為什麼之前沒有人從這裡走過,不過明白的太晚了,劉志文只能乞求上蒼,讓自己的運氣好一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