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大帝國

大道小說網 第十一卷 霹靂弦驚卷 第十二節 突襲 七 文 / 大肥羊

.    著陣地前面不斷增加的印軍.就連一項膽大包天的龐汗.嚥了幾口唾液之後.才說道:「這下可有點難辦嘍

    「我看只要我們不打他們,就不會受到攻擊的,我看不出有什麼危險的?」劉志文雖然看起來也被密密麻麻的印軍所嚇到了,不過卻沒有龐興國那麼緊張,見一貫膽大的龐班長有些躊躇,就在一旁打趣道。

    「如果我們打他們呢?」

    「啊!」劉志文沒想到龐興國打的是這樣的主意,大吃一驚,這龐興國的膽子是不是人的,敵人這麼多還敢招惹,只有三個人,戰鬥力對比也太懸殊了。「龐班長,你可別頭腦發熱,這可不是幾十個人,有好幾千人呢,這不是找死嗎?」

    「找死,我只知道,如果放了這些人逃回去,那麼我們的軍隊在進攻的話,就會遭到很大的傷亡。我在這裡拖住他們一分鐘,我們的人就會少死幾十個。再說了,印軍現在的指揮混亂,我們最多也只是受到一部分印軍的攻擊,我想在遭受炮擊之後,至少一半印度人會躲到山裡面去,這樣就不會成為我們的阻力,如果完成了這個目的,我們就算死在這裡,也值了。」龐興國的眼睛通紅,裡面彷彿有什麼東西在跳動,劉志文終於明白了什麼才叫做軍人,只有這樣不怕犧牲,不懼死亡的軍人,才是中國成為最強國家的基石!

    「瞄準山下,開炮!」這次繳獲地火炮是英國的mk325輕型加榴炮是英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不久研發出來。它在北非和西線顯出它驚人地威力:農炮和榴彈炮的彈道特性的火炮,簡稱加榴炮l射擊時,其彈道低伸,接近加農炮性能,可遂行加農炮的射擊任務;用小號裝藥和大射角射擊時,其彈道較彎曲,接近榴彈炮性能,可遂行榴彈炮的射擊任務.恩格斯在《論線膛炮》一文中。把法國在19世紀中期使用的既能發射實心彈又能發射爆炸彈地輕型12磅炮,稱

    可以毫不客氣地說.這樣一款威力強大的火炮是應該集中在一起使用的.而不是分散開來使用的.火炮如果這樣分散的話.只能是成為一種輔助武器.而不是成為戰場上的主角.不過在面對沒有重武.mk3仍然是無敵的。

    14公斤重的高爆榴彈在印軍上空轟然爆炸,榴彈也叫開彈中地「元老」,它「出生」最早,使用最久,子孫也最多。這各炮彈是利用彈丸爆炸後產生的破片和衝擊波來殺傷或爆破的,又分為傷彈、爆破彈和殺傷爆破彈幾種。

    量地破片去殺傷敵人。口徑和結構不同的殺傷彈,殺傷效力也不同。88毫米榴彈,產生大約近千的有效破片,頓時清理出了一塊>硝煙過後遍地都是哀嚎得得印軍。

    「繼續射擊!」由於人手實在不夠,並且考慮到了一旦打起來的話,就沒有人再有機會操作火炮,龐興國只是簡單地設置好了射擊的角度。接下來的時候對火炮根本就不再校正,而是簡單的將炮彈賽進炮膛裡面,然後就是簡單一放。

    在這種馬虎操作的情況下,7門火炮一每分鐘十五發的速度消耗著彈藥,陣地附近不時的升起煙霧,雖然聲勢浩大,可是實際地殺傷力並不強。如果是正規的炮兵部隊,完全可以利用這幾門火炮,居高臨下的將這些印度撕成碎片,可是在龐興國等人的粗放式經營下,這些火炮只殺傷了不到1/4印軍。

    硝煙散盡,龐興國毫不猶豫的命令劉猛將7門榴彈炮的炮芯卸了下來,然後丟到山溝裡面,這樣在短期之內,這火炮是沒辦法使用的了,如果能支持到大軍到來,那麼很快就能使用。山下,印軍的數量看起來好像沒變化,可是在龐興國的眼裡,印軍的數量已經不足一千了。

    中午的時候,印度軍隊正向龐興國的的陣地開始進攻,龐興國、劉志文、劉猛三個士兵靜靜的守候在小山包上,在山腳下已站滿了印度軍隊士兵,龐興國開始默默的數數,因為第一枚地雷就埋在前面不遠的地方。

    「轟!」一聲巨響之後,龐興國滿意的看到作為前鋒的印軍一個排已經不見了,88毫米口徑的炮彈再由劉猛改造成地雷之後,見,這幾乎就是一枚炮彈直接在人群中爆炸一樣。

    不過接下來,印軍謹慎了好多,每次派幾個人,這樣雖然地雷在不斷的響,

    傷的人數並不多,慢慢的所有的地雷被印軍用人躺平於可以看到在小山包之後的防禦者了。

    不過再看清楚之後,印度人就收到了禮物,屁股剛剛著地,手榴彈就飛來了,接著就是橫掃過來的子彈。龐興國隱蔽身形後的偷襲十分有效,沒被打死的印度士兵滾下了山包。投擲筒十分有效的發揮了彈道彎曲的特點,將躲在石頭後的印度士兵

    受到打擊的印度軍隊開始加大兵力,動用人海戰術,向這個只有三名中國士兵的小陣地進行反覆的衝擊。龐興國的手榴彈投擲完畢之後,就抄起了輕機槍,作為特別設計的輕機槍13式輕機槍採用導理,魚腮撐板式閉鎖方式,只能連發發射。

    該槍發射13式7.62mm步/機槍彈,.:.配6彈盤,分裝在3個彈盤袋中攜帶。全槍質量9.26kg(含兩腳架和空彈盤),裝滿彈的彈盤質量2.8kg,1.8kg;

    全槍長1272mm,605mm,4條導程為240mm的右旋膛線;氣體調節器有3尺寸不同的孔,以滿足機槍在不同環境下的使用要求;初速840m/s,.=|)c/分,戰鬥射速80發/分,有效射程(對地)、500m(對空)。該槍採用圓柱形準星和弧形表尺,照門為方形缺口式,瞄準基線長616.6mm。下端採用尖形駐鋤。

    然而作為一款特別設計的輕機槍,它的特點並不在這裡,它的特點就是堅固結實,而且對子彈的要求很低,就連印度的7.7毫米子付自如,這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龐興國的子彈問題。

    「噠噠噠」在歡快的輕機槍短點射中,印軍的進攻被無情的扼殺了,龐興國的短點射總是能夠找到這些印度士兵。

    「龐班長,你這機槍是厲害,都能打出節奏了!」

    「那當然,整個突擊連,我都敢說,沒有比我更強的機槍手了。不過還是這些印度兵太弱了,要是面對連長那些人,我這槍都找不到目標,能不能打中全憑運氣了,哪像這些印度兵那麼好打,個個直著身子,就像靶子似的。」

    「突突突」機槍聲再度響起,這次是重機槍的聲音,印度軍隊在慌亂了一陣之後,終於拿出了僅有的幾挺重機槍。這下情況開始不妙起來,龐興國只能在重機槍換彈的間隙才能射擊,而失去了壓制的印度士兵開始慢慢前進了。步槍的子彈開始稠密起來。

    戰鬥持續到下午,龐興國的腿部中彈,傷勢嚴重,三個人決定轉移。劉猛背著龐興國,印度軍隊士兵在後面一步步地跟著,機槍子彈追著他們打,龐興國說什麼也不走了,他讓劉猛留下兩顆手榴彈。劉猛不肯丟下龐興國,龐興國說:「你背不動我,反正印度兵沒發現我藏的地方,你快回主陣地上去!」

    5.12震那天.我沒有感覺到地震.原本以為是普通的一天.也就按照平時的習慣.開始碼字。過,有些事情注定要讓你牽腸掛肚,群裡面開始出現了一些不祥的字眼「大地震,汶川!幾千人死亡。」

    我一貫堅強,不過那只是外在,看到這種天災之後,我的心開始痛了起來,每個字都變成了災區人民的痛苦,這字已經碼不下去了,接下來的幾天,我只覺得眼睛經常濕潤,為災區的兄弟姐妹,那種親人分離的苦痛讓我飽受煎熬。

    我的父母雙親身體都好,賢淑的妻子,乖巧調皮的女兒組成了樂融融的家庭。設想失去其中一個,都會讓我悲慟無比,可是在災區,失去親人的何其之多。人能有幾個心,承受這樣的悲慟!又能有怎樣的胸懷,才能接受這樣悲慘的現實!我詛咒這老天,讓無辜的人承受這樣無法忍受的災厄!

    不過,在這幾天中,讓我在悲痛中感覺到希望的事情越來越多,空投汶川的15勇士,21小時突擊90里的鐵軍,壓抑悲怮,帶隊進入重災區的人武部部長。這些平時普普通通的人在關鍵時刻成為勇士,時窮節乃現,板蕩識英雄這就是我們民族的脊樑,雖然平時他們沒有出現,可是到了關鍵時刻,他們將一切的苦難擔在肩上,背負著中華民族奮勇前行,這也許是這場災難中唯一讓我感到欣慰甚至震驚的。有了他們,中華民族就是最偉大的民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