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大帝國

大道小說網 第十一卷 霹靂弦驚卷 第十九節 兵貴神速 五 文 / 大肥羊

.    這種情況下.第一師師長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全師與印軍做更多的糾纏.直接向新德里進軍。由於事出突然,第一師師長並沒有請示前指,只是簡單的打了一報告,然後就直接開拔。

    宋兵策在收到了這個電報之後,毫不猶豫的批准了這一作戰計劃,然後將這一情況轉給了趙剛。趙剛很快就回電:「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樣給宋兵策開了綠燈。於是第一師就想下山猛虎一樣撲向了德裡。

    新德里是印度共和國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它位於東經77度,北緯28度。恆河支流亞穆納河從城東緩緩流過,河對岸是闊的恆河平原。新德里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作為德裡中央直轄區,它既包括飽經滄桑的老德裡又包括中央政府所在地的新德里,統稱德裡。總面積為1485平方公里,人口約900。主要語言為英語、印地語、烏爾都語和旁遮普語。

    關於「德裡」一名的來歷,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有些學者認為,德裡是根據孔雀王朝的一位國王「德魯」的名字演變而來,它是「德魯」的變音;另有學者認為,公元前10世紀,這個城市就以因陀226;婆勒斯特而聞名,國王阿恩格巴爾曾把它改名為拉勒高德,並且建立了許多鐵柱,由於鐵柱立得不穩,雖然經過加固。但仍鬆弛不牢,「不牢」印地語讀為「梯裡」。因此,這個城市便以「梯裡」(即德裡)而得名。

    事實上,老德裡和新德里現在已完全聯在一起,印度老百姓說起首都時也通常是稱「德裡」,而非「新德里」。所以,稱印度首都為「德裡」似乎更符合現實。「德裡」一詞來自波斯文,意思為「門檻」。或者「門口」,也有人認為是「山岡」、「高地」、「盡頭」或「流沙」,這些說法來自於古代印地語。

    德裡有著光榮的過去和悠久地歷史,作為古都和文化名城,深深的吸引著無數各地來地遊客。據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記載,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班度族曾在此建都。公元前1世紀,孔雀王朝的王公拉賈·迪裡在此立國,構築都城。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它又是印度歷史上7個王朝的遺址,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物,可以說是印度歷史文物的寶庫。現在的舊德裡是最後一座保存下來地城市。在城區和郊外還保留著不少古城的斷壁殘垣,至今還能辨認的古城有6座。其中有:1060年印度教王國阿里南格帕爾國+:.建造的拉拉科特;爾吉王朝阿拉·烏德·丁國王時期建造的西裡城;1321年杜洛拉克王朝時期建造的杜洛拉特巴德;弗羅茲·夏·杜洛拉克時期建造的弗羅茲巴德;16世紀莫臥爾王朝時期建造的普拉納奎拉留下來的舊德裡。是莫臥爾王朝第五代帝王夏傑罕下令在1638年動工建地。

    舊德裡的名勝古跡很多。在城東北角有一處著名的古跡,這就是印度的「紫禁城」——德裡皇宮。因其圍牆是用紅色砂岩建成,~.堡。凡到過德裡地人,都要去遊覽這座聞名遐邇的宮堡。它於工。歷時10建成。整個建築呈八角形,有5城門,臨河一面的城牆高達30米,雄偉壯觀,氣勢磅礡。城內的內殿都是用大理石與紅砂石砌成。石柱和牆壁刻有花卉人物地浮雕,窗欞用大理石鏤空,嵌鑲有各種寶石。燦爛奪目,富麗堂皇。數百年來,紅堡幾經戰火浩劫,現在倖存的有覲見宮,這是一座三面敞開的殿宇,只有東牆,牆上原鑲有寶石,拼成色彩絢麗的圖案,1857年民族+.白色大理石建成的殿宇,叫樞密宮,是紅堡最豪華的建築,有「塵世天堂」之譽。堡內還有御浴室、國王私室、珍珠清真寺以及樓台亭榭等建築,保護得比較完好。

    孔雀王朝興建的舊堡遺址和阿育王石柱,在這裡經歷了2000年地歲月。建於13紀的庫塔布塔,風格別緻,造型美觀。塔基的直徑大約有14米,塔身份為5。前3層全部用紅砂石建造,每層外表有凸起豎立的裝飾性折紋,第一層的折紋是角形和半圓形相間,第二層全都是半圓形,第三層是角形。最高兩層的塔身全是用白色大理石建造。

    聳立在德裡城東南的大鐵柱

    個古代冶金的奇跡,鐵柱高中,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任憑風吹~l;它的成分除了鐵之外,還有碳、硅、磷等,這說明在1500以前古印度人民就掌握了先進的冶煉和鑄造技術。這可以算作冶金史上的一項成就。

    在德裡皇宮附近,聳立著一座印度最大的清真寺——賈米清真寺。也是德裡有名的古跡。遠遠望去,三座弧形突起的白色圓頂和兩支高聳的尖塔,其形象的魁偉和氣勢的雄壯,令人起敬。

    在眾多的文物古跡中,還有新德里東南的莫臥爾第二代皇帝胡馬雍的陵墓,市南郊還有12、13世紀的庫瓦~烏爾——伊斯蘭清真寺的遺跡等等。

    如果說舊德裡展現了印度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文化,新德里則是印度近代擺脫貧困獨立前進的影子。新德里是於1911年在舊德裡南面荒野陸續興建的。它現在是印度的政治中心,印度中央政府各部門都設在這裡。新德里是一座身披綠裝的花園城市,街道寬闊整齊,到處是花壇草地,它與世界上一些名都相比,毫不遜色。市中心頓西納小山上,聳立著一座豪華雄壯的宮殿,原名維多利亞宮,現在是印度總統府。總統府規模宏大,有覲見廳、宴會廳、圖書館等華麗的廳堂,還有無數噴泉水池、亭榭長廊。小山東北的議會大廈和王子公園裡的印度門,也都是壯麗的建築。從總統府到印度門的大街兩旁,分佈著許多政府機構,如外交部、國防部等。另外還有幾十座富麗堂皇的王宮。這裡環境優美,綠樹蔥蘢,碧草如茵,終年有花,清靜幽雅。

    德裡的地形十分不錯,背靠喜馬拉雅山,距離幾大港口都十分遙遠。在中國的老話說,就是形勝之地,如果從南亞陸路進攻的話,在印度東邊森林裡瘴氣叢生,根本無法展開兵力。而從海路進攻的話,貝漢布爾等一線排開的良港裡佈置的艦隊配合岸防足以抵禦大規模的海上進攻。

    按照正常的進攻方式,只有最後才可能打擊到印度的心臟-德裡。在這之前印度的大部分都會變成廢墟,這恰恰是趙剛所要極力避免的。他想收穫印度的果實,而不是收穫一片焦土。二戰的慘烈已經說明了,如果持久戰的話,戰勝者和戰敗者沒有任何區別。

    只有快速的結束區域戰爭,通過擊中敵人中樞的方式發動奇襲戰,才可能讓中國得到最大的利益。所以趙剛才一再堅持從青藏高原攻擊印度,就是為了這個。只要突破成功,德裡就直接暴露在中**隊的鐵蹄之下。

    與此同時,一隊身份不明的軍人已經悄悄的登上了飛機,經過將近三年的訓練,第一支特種部隊終於有了自己出手的機會。

    為了等到這一天,特種部隊進行了十分嚴格的訓練,惡劣天氣下的強行軍訓練,危險斜坡攀登峭壁訓練,及在艱苦的野外生存訓練是家常便飯,他們大都身懷絕技,如能在50公里時速的汽車上準確的人靶,從30米外將手榴彈準確投進小汽車的窗口等等。

    這是真正的百戰之師.所有的戰士都是從戰鬥部隊中直接優中選優挑出來的,和作戰技藝上,一點也不遜於矯捷的男子漢。在某些特殊任務的執行上,她們比男性戰友甚至更勝任一籌。在經過了一番爭執之後,趙剛不得不讓步,讓男女混編的特種部隊參加對印度首都的奇襲。

    中國特種部隊的隊員均能乘運輸機空運傘降,還可乘直升機機降。利用翼傘可從地面自行起飛襲擊數十公里外的目標。此外,他們還勤練包括武裝洇渡、蛙人潛航等海軍陸戰隊獨有的戰技。因此,他們也被稱為「陸地猛虎、海上蛟龍、空中獵鷹」,是當之無愧的「三棲神兵」。

    中國特種部隊具有十分強大的火力配備。除配有先進輕武器及防護器材,如:「凱夫拉」頭盔、kbu88式狙擊步槍、156.2mm槍族,和一些鮮為人知的特種槍械。此外,他們還配有反坦克導彈、火炮、單兵火箭、火焰噴射器、等重型單兵武器,特種部隊所搭乘的黑鴉武裝勤務直升機有些還可掛載導彈、火箭、炸彈、大口徑機槍,火力不言而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