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大帝國

大道小說網 第十一卷 霹靂弦驚卷 第二十三節 北疆坦克之海 四 文 / 大肥羊

.    恩.不錯.不過我的意思是想開發出一款坦克殲款新式武器的性能之後.趙剛略微收回了自己前面的判斷.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之前的判斷就完全改變。趙剛仍然堅持需要用坦克海對戰俄國人的坦克海,在戰爭中,無論有多少反坦克武器,都無法撼動坦克作為陸戰之神的地位,實際上有了這麼多的克制兵器,在另外一方面說明了坦克的強大。

    擁有機動力,火力,裝甲完美組合的坦克,實際上是無法被其他兵器所克制的,正如航空母艦在海洋上的地位那樣,這一切知道二十一世紀也沒有被改變。目前,韓興華的戰線已經後退的太多了,這不是因為別的因素,可以說只是因為受到了俄國坦克的巨大壓力導致的自然性撤退。

    現在中國雖然四處開花,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潛力也逐漸的被動用起來,在前一個月宣佈進入全國緊急一級狀態之後,中國的實力已經達到了一個瓶頸,在這種最強狀態下雖然可以同時壓制美英俄法,可是國力的緊張也是顯而易見的。

    在東面是最安全的,在損失了太平洋艦隊之後,美國人十分老實的放棄了太平洋上的一切權利,只是頻繁的利用潛艇來騷擾中國,不過潛艇技術雖然有了長足的進步,可是對於沒有固定基地的美國人來說,橫跨太平洋襲擊中國沿海的航線是很難辦到地,他們只能集結成群。不是的偷襲過路地零散船隻,雖然沒個月都能取得一定的戰績。可是對帝國的損害幾乎可以無視。

    趙剛的心裡十分清楚,美國的威脅至少要等到一年之後,,等到大批的航母下水之後,那樣才是真的強大威脅,之前美國人地事情可以忽略不計。至於進攻美國,趙剛暫時還沒有這種瘋狂的想法。

    相隔一萬海裡。只是距離就可以保證美國人的安全,如果只是單挑的話,趙剛倒還是有興趣試一下,不過現在群雄混戰,趙剛要同時面對好幾個強國,自然是沒辦法支撐這麼困難的進攻。即便傾國之力,沒有三五年,也沒有可能打敗美國人,所以這種想法只是在深夜才出現在趙剛的夢境之中。從來沒有成為提案出現在議會。

    而印度那裡就好辦了一些,根據最新的消息,印度的一些有力人士已經通過一些隱秘的渠道接觸到總理府,表示願意在中國地引導下奮勇反抗。消滅一直欺壓在自己頭上的英國侵略者,至於為什麼偏偏選在中國突破防線,即將取得壓倒性勝利的時候表態,這就不是趙剛所能猜測得了。不過趙剛基於減少損失的考慮。已經十分爽快地指示總理接受印度人民的好意,並且承諾給與印度人民最大的自由權利。

    當然至於最後給多大的權利,趙剛只能說不少於英國人所給地,實際上就是說,除了納稅以及服兵役的權利之外,沒有任何權利。作為一個實際上的戰敗國,一個永遠趴在地上的國家是沒有權利得到任何好處的。

    所以目前最需要處理的就是俄國人。韓興華雖然從司令官的角度上得出了最適合地行為,步步後撤拖長俄軍的戰略補給線,並同時減少自己補給的難度,可實際上在國內引起的反響決定了,這種後撤的失敗。

    歸根結底,就是需要一次大勝,決定性的將俄軍的坦克突擊群擊潰,這樣的話,才能平息國民對韓興華上將的不滿,進而將這幾個月的戰略性後退宣傳成有計劃的圍殲行動。除此之外,趙剛想不出來有其他辦法能平息這種憤怒。

    「我想問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想要生產出與俄國人性能相近的坦克,我是說相近,哪怕是差一點也不要緊。需要多少時間才能研製出來?」趙剛整理了一下思路,決定在問一下詹天祐,看看他哪裡還有沒有什麼驚喜?

    「不需要時間,我們本來就設計了一款獵狗式坦克,在各種性能上都弱於俄國人的t-14克.不過總體來說相差不.了一下,就快速的說了出來。

    「如果我們全力生產這款坦克的話,每個月能生產多少?」

    「每個月可以生4500輛,您看這些評估,:-14效能相當,而且在製造上比t-14簡單得多。」

    長度/寬度>

    高度::

    重量.3

    乘員數

    發動機

    最高行進速度km/h,越40km/h

    最大行程2km(451km),越野209km(386km)

    耗油量(升/百公里)c

    燃料載量9升+150附加油箱

    爬坡性能

    涉水深度

    越障高度

    越壕寬度

    主要武器

    75mm坦克炮,30.:~

    輔助武器

    25

    「不錯,就按照這樣子定型生產吧,我們現在需要的是數量,也許一輛老虎可以消滅10輛t-1400老虎面對一萬輛t-14時候,等待他們的一定是失敗,所以我們要在數量上壓制敵人,這樣才能取得主動權,讓韓興華打得硬一點,不要因為陸航支援印度就不敢打硬仗,打仗哪能不犧牲,沒了飛機的掩護也一樣要打贏敵人!只要再堅持兩個月,我就能拿出幾千輛坦克,將俄國人的坦克集群埋葬在西伯利亞的荒原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