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大帝國

大道小說網 第十一卷 霹靂弦驚卷 第三十節 北疆鏖戰 十 文 / 大肥羊

.    後,坦克指揮官不得不用槍指著這些士兵,威脅他們鋒就打死他們,他們這才被迫走出坦克庇護。他們衝進漸漸削弱的卻仍然足以致命的炮火中,三分鐘內這支營級編製軍團完全消失了,這是俄**隊中最精銳的一個營.卻不得不在與另外一隻更加精銳的部隊的較量中.屈辱的接受全軍覆沒的現實。

    的確有些人成功地穿過了陣地,到達趙小虎的樓宇附近,奇跡般地通過了機關炮火力區之間的小空隙。不過接下來仍然無法威脅到趙小虎.一:>.;面的戰場十分密集地籠罩著帶刺的鐵絲網,有更多的機關炮在四處掃射。

    翻過這座牆就等於『自殺』,但聚集在牆底下同樣危險,因為這樣很容易被縱向射擊的炮火擊中。不久,活著的人和死去的人就在這堵牆的底部形成了緊密的一團。被死死的壓倒在這面鐵絲圍成的籬笆上面.

    一些人躺在那裡,假裝死了,他們知道任何輕微的動作都會引來敵人的炮火。其他人在絕望和憤怒的驅使下做出了一些相當魯莽的行為。一個士兵發了狂,站起來,完全暴露在中**隊的視野裡,用他的輕機槍向中**隊開火,邊開槍邊尖叫,當他被一顆子彈掀翻在地的時候他還在尖叫。

    一個俄軍中尉獨自向這個碉堡衝去,毫不在意地在彈雨中前行。他死的時候向碉堡丟了一顆手榴彈.那顆手榴彈距離暗堡只有十幾米。另一個軍官想從很高地外牆爬上去。在他攀登的時候,中**隊和俄國士兵都停止了射擊。吃驚地看著他。在爬到三層樓地地方,他的力氣用盡了,緊貼著牆壁,不能上也不能下。可能是不忍心讓他那麼辛苦,一顆子彈從沉寂的陣地對面射過來,這個軍官顫了一下,朝後向空中跌去陣地恢復了正常。

    少數幾人表現出了傳奇色彩。在持續不斷的重型火力之下。他們像夢遊者一樣履行自己的責任。中校米利斯基設法爬上了牆壁的一段樓梯。他排除困難不斷向內地前進,沒有目的地四處遊蕩,殺了一個狙擊手,躲開了一顆炮彈,向位於陣地中心地暗堡群亂開槍,然後回到牆壁,跑過陣地,脫下衣服,從被鮮血染紅的街道中和成串的屍體中跌跌撞撞的爬過。然後安全地回到了總部。

    陸軍中校卡拉斯特斯基隨第二批增援部隊進攻,他試圖重新組織起陣地上那支被擊潰的軍隊。卡托和20名士兵切斷海堤上面帶刺的鐵絲網,衝上了上面的高地。中**隊馬上發動了一場密集的火力將卡拉斯特斯基與他的部下隔離開來。

    陣地上,恐懼四下瀰漫開來。當一輛坦克試圖撤退時。它遭到了從人堆裡爬出來地求生心切的士兵的襲擊。這些士兵努力想爬上坦克,坦克上的船員徒勞地用履帶想把這些發瘋地士兵嚇退,不過這些士兵憑借數量上的優勢很快就在這輛坦克上取得支配性地位。

    坦克只好按照他們的意思開始緩慢後退,可是這樣就不可避免的成為反坦克火力打擊地目標。在慷慨的收穫了十幾枚中國的反坦克火箭之後.俄國坦克停止了行動.機械可能還是可以運行的.不過坦克裡面的成員可能都死於可怕的震動。

    與此同時。中**隊也在掃射甲板上的人員時,坦克開始冒煙。在不到五分鐘地時間裡,這輛坦克成為一個絕妙的發煙器。有些人緊緊抓住即將爆炸的坦克,有些人則尖叫著快速跑開.只有最幸運的幾個人得救了,其它那些在槍林彈雨中苦苦掙扎的人全都被機關鎗射死了。

    到下午6點左右,戰鬥基本上結束了。中**隊從隱蔽的地堡裡走出來,向下面那些四處蠕動的、躲在斷牆殘垣後面的俄**隊投擲了手榴彈。6點10後。西端的牆壁上有一條繫在來復槍桿上的白色手絹在不停的揮動,他們這才停止了射擊。下午6點趙小虎向他們的長官報告說:「集貿市場被我們牢牢控制在手中,敵人共損失600人。」

    總共278俄國士兵被俘虜,他們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受傷。陸軍中校卡拉斯特斯基和他的隨行人員是最後一批投降的,時間大約是下午點半左右。在集貿市場實際進攻的650當中,67人於當天返回總部,其中包括埃利斯下士,他游遊蕩了兩個半小時,然後才回到自己的陣地上。俄**隊的傷亡率在這次戰鬥中高達94。5%。

    然而.趙小虎的軍隊也損失過半u亡.趙小虎的軍隊也沒有辦法。所以在請示過上級之後.趙小虎十分明智的決定.將隊伍後撤.他的這個決定挽救了整只突擊小[在不到一個小時之後.俄國人的一隻更強大的軍隊一個滿編團開了過來.如果趙小虎正面交戰的話.絕對沒有一點勝算。不過由於及時的撤退.俄國人沒有收到任何好處.反而是在摸黑進軍的途中被地雷炸傷了不少人。

    草叢中散落的一片樹葉一般不會引起人們多大的興趣,可是俄國人絕對不會想到它竟是一顆地雷。這就是「樹葉地雷」。它的形狀和顏色極像樹葉,重量僅為70克,內部卻裝有3050高爆炸藥。「樹葉地雷」由雷殼、裝藥、摩擦片3分組成,分為方形和扇形兩種,外塗綠、黃、白等多種顏色。一旦被踏上,樹葉地雷內部就會相互摩擦,從而起爆。

    在撤退途中.趙小虎把它通常被撒在雜草、灌木叢裡,由於隱蔽性很強,單單用肉眼,難以辨別它的面目.所以俄國人在付出了重大傷亡之後仍然無法解決這個棘手的難題。在北疆這樣的戰鬥時時刻刻都在進行.俄國人雖然拚力進攻.可是在頑強的中國士兵面前.這>+咬不碎的鐵荊棘.狠狠地卡在了俄軍的咽喉之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